專利名稱:節(jié)能型電動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節(jié)能型電動自行車。
一般電動自行車,采用的電動機結構較復雜,成本高,并且有電刷與整流子或滑環(huán)的摩擦損耗,電火花干擾,制造維修困難等弊端。如英國Patscentre國際實驗室設計的P-M型、日本松下公司的DG-EC-2型電動自行車。
本實用新型發(fā)明的目的是盡量簡化電動機結構,降低成本、減少制造與維修的困難,并借助于風力助推器〔5〕節(jié)省能源。
本實用新型如
圖1所示。
圖1中的蓄電瓶〔1〕經逆變裝置〔3〕逆變?yōu)閱蜗嘟涣麟姟蜗嘟涣麟姽┙o單相交流盤形電動機〔4〕的內定子〔32〕,內定子〔32〕相當于普通單相分相式電動機的定子。但是,單相交流盤形電動機〔4〕的外轉子〔31〕結構非常簡單,僅是一個園筒形沒有繞組的鋼板或鑄鋼件結構。當內定子〔32〕通以單相交流電后,產生旋轉磁場,該磁場在外轉子〔31〕內產生渦流。利用園筒內的渦流產生力矩驅動自行車〔1〕。調節(jié)逆變裝置〔3〕的脈沖頻率,即可改變單相交流的頻率,從而可無級調節(jié)自行車〔1〕的車速,速度可調范圍為(5~30)公里/小時。本車屬電動、腳踏兩用型。
本實用新型發(fā)明了風力助推器〔5〕。風力助推器〔5〕由傘形齒輪〔21〕、〔22〕,鏈輪〔23〕、葉片〔24〕、葉片鋼絲網罩〔25〕、軸承座〔26〕、〔27〕、鏈條〔11〕、前軸飛輪〔6〕組成。風力助推器〔5〕經過鏈輪〔23〕和鏈條〔11〕與自行車〔1〕的前軸飛輪〔6〕連接。風力助推器〔5〕的傘形齒輪〔21〕、〔22〕,鏈輪〔23〕、軸承座〔26〕、〔27〕都裝于變速箱〔8〕內,葉片鋼絲網罩〔25〕固定在變速箱[8]的前箱板[9]上,變速箱[8]的后箱板[10]利用定夾緊箍[28]和動夾緊箍[29]固定在自行車[1]的把立管[7]上,調整夾緊箍[28]、[29],使風力助推器[5]的葉片[24]始終位于自行車[1]的正前方。自行車行駛時,迎面風力驅動葉片[24]旋轉,經過變速,由鏈輪[23]經鏈輪[11]帶動自行車[1]的前軸飛輪[6],協(xié)同驅動自行車。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單相交流盤形電動機結構簡單、牢固、無滑動接觸的磨損、無火花干擾,制造維修方便,成本低。另外,當車速在2.5公里/小時以上時,就可以借助于風力助推器[5]將迎面風的阻力轉變?yōu)閯恿?,協(xié)同驅動自行車[1]。故本裝置既可用于電動自行車、人力自行車,也可用于其它交通工具。車速越高,節(jié)能或省力效果越顯著。按平均時速15公里計算,節(jié)能或省體力可達30%左右。
本實用新型附圖共三幅,
圖1是整體安裝示意圖,圖中符號如表1所列;圖2是風力助推器[5]的結構圖,圖中符號如表2所列;圖3是園筒形外轉子的單相交流盤形電動機的結構圖,圖中符號如表3所列。
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如按圖2和圖3的尺寸加工,使用兩只20安時12伏的電瓶,則單相交流盤形電動機功率可達100瓦,載重量可達145公斤,最高車速30公里/小時,一次充電續(xù)駛里程90公里。單相交流盤型電動機〔4〕、風力助推器〔5〕、蓄電瓶〔2〕、逆變裝置〔3〕的總成本共計160元左右。
權利要求1.一種節(jié)能型電動自行車,由自行車[1]、蓄電瓶[2]、逆變裝置[3]所組成,其特征是單相交流盤形電動機[4]的外轉子[31]為園筒形沒有繞組的鋼板或鑄鋼件結構,風力助推器[5]經過鏈輪[23]和鏈條[11]與自行車[1]的前軸飛輪[6]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jié)能型電動自行車,其特征是風力助推器〔5〕由傘形齒輪〔21〕、〔22〕、鏈輪〔23〕、葉片〔24〕、葉片鋼絲網罩〔25〕、軸承座〔26〕、〔27〕,鏈條〔11〕、前軸飛輪〔6〕組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節(jié)能型電動自行車,其特征還在于風力助推器〔5〕的傘形齒輪〔21〕、〔22〕,鏈輪〔23〕、軸承座〔26〕、〔27〕都裝于變速箱〔8〕內,葉片鋼絲網罩〔25〕固定在變速箱〔8〕的前箱板〔9〕上,變速箱〔8〕的后箱板〔10〕利用定夾緊箍〔28〕和動夾緊箍〔29〕固定在自行車〔1〕的把立管〔7〕上,調整夾緊箍〔28〕、〔29〕,使風力助推器〔5〕的葉片〔24〕始終位于自行車〔1〕的正前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節(jié)能型電動自行車,電動、腳踏兩用。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單相交流盤形電動機,其外轉子只是一個圓筒形鋼板或鑄鋼件結構,而且沒有繞組,結構簡單、牢固、無滑動接觸磨損、無火花干擾,制造維修方便。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風力助推器可將風的阻力轉變?yōu)閯恿f(xié)同驅動自行車,故可以節(jié)省電能或省體力30%左右。本實用新型與其它電動自行車相比,成本低,能源利用率高。
文檔編號B62M7/00GK2030158SQ8721632
公開日1989年1月4日 申請日期1987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1987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葉佩生 申請人:葉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