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減震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特別是具有減震功能的自行車。
目前,公知減震自行車的后減震器一般是兩個,安裝在后輪的兩側,這種造型結構復雜,也影響車閘的安裝,由于自行車車輪普通采用邊緣制動,這種結構就限制了邊緣制動的可行性。另外,設置兩個后減震器破壞了車體的緊湊性,同時增加了車體的重量。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重量輕、利于后輪邊緣制動的減震自行車。
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減震自行車包括車架、車輪、驅動機構、轉向機構、制動機構、減震器,后減震器(7)安裝在車架的鞍座與曲柄輪盤(9)之間,兩端分別與斜管(4)和后平叉(8)鉸接,車架的立管分為上下兩段,上立管(6)通過斜管(4)與車架前三角連接為整體,頂端與鞍座連接;下立管(11)一端與上斜管(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中接頭(10)固定連接。后平叉(8)的上端和上斜管(3)的下端通過鉸鏈(12)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緊湊、重量輕、利于邊緣制動等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連接后平叉與上斜管的鉸鏈結構示意圖。
下面將參照附圖,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在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由車架、車輪、驅動機構、轉向機構、制動機構、減震器及附件構成,前減震器(1)安裝在前叉上,后減震器(7)安裝在車架的鞍座與曲柄輪盤(9)之間,兩端分別與斜管(4)和后平叉(8)鉸接,車架的立管分為上下兩段,上立管(6)通過斜管(4)與車架前三角連接為整體,頂端與鞍座連接;下立管(11)一端與上斜管(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中接頭(10)固定連接。后平叉(8)的上端和上斜管(3)的下端通過鉸鏈(12)連接。為了提高前、后三角的對稱度,鉸鏈(12)采用加長鉸套與銷軸長度的結構形式。鉸鏈組成中包括鉸鏈套(14)、固定套(13)、銷軸(16),固定套(13)通過夾板(17)固定在車架的前三角,鉸鏈套(14)與后平叉(8)連接,銷軸(16)從固定套(13)和鉸鏈套(14)中穿過,可在鉸鏈套(14)中轉動,鉸鏈套(14)的一端設有封蓋(15)。
為了提高減震效果,后平叉(8)與鉸鏈(12)連接的一端為弧形。
在上立管(6)與上斜管(3)之間設有支撐管(5),以增加鞍座及上立管(6)的承載能力。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車架、車輪、驅動機構、轉向機構、制動機構、減震器的減震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后減震器(7)安裝在車架的鞍座與曲柄輪盤(9)之間,兩端分別與斜管(4)和后平叉(8)鉸接,車架的立管分為上、下兩段,上立管(6)通過斜管(4)與車架前三角連接為整體,頂端與鞍座連接,下立管(11)一端與上斜管(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中接頭(10)固定連接,后平叉(8)的上端與上斜管(3)的下端通過鉸鏈(1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減震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鉸鏈包括鉸鏈套(14)、固定套(13)、銷軸(16),固定套(13)通過夾板(17)固定在車架的前三角,鉸鏈套(14)與后平叉(8)連接,銷軸(16)從固定套(13)和鉸鏈套(14)中穿過,可在鉸鏈套(14)中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之減震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后平叉(8)與鉸鏈(12)連接的一端為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之減震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上立管(6)與上斜管(3)之間設有支撐管(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之減震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說鉸鏈套(14)的一端有封蓋(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自行車。技術方案是后減震器(7)安裝在車架的鞍座與曲柄輪盤(9)之間,兩端分別與斜管(4)和后平叉(8)鉸接,車架的立管分為上下兩段,上立管(6)通過斜管(4)與車架前三角連接為整體,頂端與鞍座連接;下立管(11)一端與上斜管(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中接頭(10)固定連接。后平叉(8)的上端和上斜管(3)的下端通過鉸鏈(12)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緊湊、重量輕、利于邊緣制動。
文檔編號B62K3/00GK2201325SQ9422013
公開日1995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4年9月2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9月2日
發(fā)明者梁信生, 馬祥來 申請人:唐山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