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片式尾翼部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汽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片式尾翼部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由于汽車自身形狀結構特點,導致汽車在行駛時會產生向上的升力,汽車與地面的附著力降低,當汽車行駛時速較高時,這一現象則更為突出。為了盡可能緩解升力對于汽車行駛穩(wěn)定性的不良影響,設計師往往會從汽車形狀上下手,對汽車形狀進行特定優(yōu)化,從而降低產生的升力。此外在高性能汽車、跑車或者賽車上,為了提高汽車過彎時對地面的附著力,還會在汽車的頭部或尾部安裝前翼或者尾翼,前翼、尾翼的翼片其截面形狀飛機機翼截面形狀類似,但是其安裝方式與飛機機翼正好相反,空氣流經前翼、后翼翼片的上下表面時,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將會產生向下作用的壓力,幫助汽車頭部或者尾部緊貼地面,提高車輛對地面的附著能力。
[0003]在實際行駛過程中,特別是過高速彎道的情況下,汽車由于離心作用會有向彎道外側發(fā)生側傾的趨勢,位于彎道內側的輪胎其受到的正壓力降低,而彎道外側的輪胎受到的正壓力增大,汽車出現較大側傾容易導致汽車突破彎道外側車輪的附著極限而發(fā)生滑移的情況。然而,由于前翼、后翼對于汽車左右兩側的下壓力是一致的,因此依然難以緩解這一情況。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可對汽車尾部左右兩側的下壓力和空氣阻力進行調節(jié)從而提高汽車附著性能、降低輪胎負荷的結構。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片式尾翼部結構,包括在汽車車尾沿著汽車中軸線對稱布置的兩個尾翼結構,兩個與尾翼結構相對應的氣流通道以及用于驅動尾翼結構運轉的液壓管路,所述尾翼結構位于氣流通道的末端,包括平行布置的主翼、副翼以及可帶動主翼升降、副翼轉動的驅動機構,主翼位于副翼下方,副翼的前端靠近主翼的尾端,主翼上板表面中部設有相對主翼固定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上端與副翼轉動連接,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用于升降主翼的主翼缸,用于帶動副翼轉動的副翼缸,用于帶動主翼、副翼問時相對底座轉動的轉動輔助缸以及用于定位主翼缸的底座,副翼缸缸體與定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的液壓管路包括液壓泵、用于同時通斷兩個主翼缸的主翼管路、用于同時通斷兩個副翼缸的副翼管路以及用于單獨通斷每個轉動輔助缸的轉動輔助管路,所述的汽車車尾上設有沿著汽車中軸線對稱布置的兩個二級保護裝置,所述的二級保護裝置包括一開口于車尾頂面的保護噴槽、一兩端封閉的上揚直管、與控制器連接的壓力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的瞬時氣體發(fā)生器,瞬時氣體發(fā)生器處在保護噴槽內且氣體生成后的釋放方向朝上,上揚直管軸線與汽車中軸線垂直,上揚直管軸線與水平面之間成20至40度角,一個上揚直管兩端中較高的一端為高位管端、較低的一端為低位管端,低位管端設有可在上揚直管內滑動的滑珠,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頭處在上揚直管的高位管端,當滑珠滑動到高位管端時接觸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頭。在汽車尾部布置兩個這樣的尾翼結構,尾翼結構中主翼的高度可以通過主翼缸進行調節(jié),在低速情況下,尾翼結構位于氣流通道底部,以減小低速行駛時的風阻和下壓力;速度達到預設值之后,主翼升起同時帶動副翼也一同升起,可以產生較高的風阻和下壓力,從而提高汽車的穩(wěn)定性;尾翼結構的轉動角度可以通過轉動輔助缸進行調節(jié),可以進一步提高風阻和下壓力的作用效果,當剎車時轉動輔助缸可運轉至行程最大處,使得主翼、副翼與水平面的夾角最大,從而產生空氣剎車的效果,對于車輛制動起到輔助效果。每個轉動輔助缸通過單獨控制,兩個尾翼結構的轉動角度可以不同,作用于車尾左右兩側的作用力也不相同,轉彎時通過改變左右兩邊下壓力的大小,產生與側傾力矩相反的回正力矩,使得汽車左右兩側車輪的壓力差距降低,抑制車身的側傾,同時兩邊風阻的大小也發(fā)生改變,可以產生與轉彎方向相同的輔助力矩,能夠減輕汽車在高速入彎過程中的轉向不足現象,大大提高了汽車的操控穩(wěn)定性。
[0006]作為優(yōu)選,所述氣流通道的側壁內設有旁通氣道,所述氣流通道的側壁上設有旁通氣道的進氣口以及將氣流導向主翼下方的出氣口,所述的進氣口位于主翼上方,進氣口處設有閥門。副翼向上轉動打開之后,副翼受到的空氣阻力減小,副翼產生的下壓力也同時減小,然而此時主翼的風阻和下壓力保持不變。此時打開旁通氣道,主翼上方產生的高壓氣流經過旁通氣道而從主翼下表面的出氣口流出,產生渦流,流過主翼下表面的氣流與主翼下表面發(fā)生剝離,主翼下方氣流的流速降低,主翼上下壓力差縮小,這使得主翼空氣阻力和下壓力降低,車輛行駛的阻力減小,因此在直道上可以達到更高的加速度和最高時速。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主翼為中空結構,主翼下表面設有與轉動輔助缸活塞桿配合的條形孔,轉動輔助缸活塞桿頂部設有導銷,主翼內在條形孔上方設有與導銷滑動配合的滑槽。這樣當轉動輔助缸的活塞桿頂出時,即可推動主翼同時帶動副翼向前轉動。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閥門上設有可與副翼上表面接觸的推板以及可使閥門常閉的保持彈簧,推板與閥門固定連接,所述的副翼轉動至上止點時閥門完全打開。這樣當副翼向上轉動后,閥門也自動打開,因而無需人力控制旁通氣道的開閉,使用過程較為便利。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主翼管路包括同時控制兩個主翼缸的主翼三位四通電磁閥,所述的副翼管路包括另一個同時控制兩個副翼缸的副翼三位四通電磁閥,所述的轉動輔助管路包括兩個支路,支路上設有控制單側轉動輔助缸的轉動輔助三位四通電磁閥,所述的主翼管路、副翼管路和支路上均設有單向閥和蓄能器。兩側尾翼結構中主翼的升降和副翼的轉動均采用同步控制,保證兩者運動情況一致,而兩側尾翼結構的轉動則通過單獨的管路控制,使得轉動角度能夠有所不同。
[0010]作為優(yōu)選,所述轉動輔助缸缸體與主翼缸缸體固定連接,轉動輔助缸缸體與主翼缸缸體外部設有相對底座固定的導向套,所述導向套與轉動輔助缸缸體、主翼缸缸體滑動連接。導向套可以對轉動輔助缸和主翼缸起到定位導向和保護作用。
[0011]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副翼前端轉動至下止點時,副翼前端的下表面與主翼上表面接觸,所述副翼前端下表面與主翼上表面弧度一致。這樣當轉動輔助缸推動主翼、副翼同時向前轉動時,副翼前端的下表面與主翼上表面相貼合可以產生更大的空氣制動力,進一步提高輔助制動效果。
[0012]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旁通氣道呈J形,包括與進氣口連通的彎曲段以及與出氣口連通的直線段,所述出氣口靠近主翼下表面的前端。這樣當副翼向上轉動打開時,主翼上方的高壓氣流能更順利的進入到旁通氣道之中,最后吹向主翼下表面,從而與流經主翼下方產生更多渦流,進一步提高減阻效果。
[0013]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可收集汽車剎車信號、車速信息和側向加速度信號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分別與主翼三位四通電磁閥、副翼三位四通電磁閥、轉動輔助三位四通電磁閥電連接。
[0014]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改變兩個尾翼結構中主翼和副翼的轉角,調節(jié)車尾左右兩邊的風阻和下壓力,抑制車身側傾,幫助車輛在高速行駛時順利轉彎,提高車輛過彎速度和行駛穩(wěn)定性;(2)汽車制動時,兩側主翼向前轉動,主翼和副翼與空氣的接觸面最大,提供額外的剎車制動效果:(3)直道行駛時,副翼可向上轉動,同時打開旁通氣道,從而降低主翼和副翼的風阻和下壓力,有助于提高汽車直道的加速和極速表現。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尾翼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尾翼結構主翼未升起時的剖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中尾翼結構主翼升起后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中尾翼結構向前轉動后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中尾翼結構中副翼向上轉動后的剖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