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的框架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車輛的框架構造。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已知如下的車輛框架部件構造:在閉截面構造的車輛框架部件的彎曲部配設閉截面構造的內(nèi)部框架部件,抑制由于載荷的輸入而在彎曲部產(chǎn)生的彎曲變形(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8-126835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欲解決的問題
[0004]然而,在抑制由于載荷的輸入而在車輛的框架部件上產(chǎn)生的彎曲變形的構造方面,仍然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5]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種車輛的框架構造,能夠抑制由于載荷的輸入而在框架部件上產(chǎn)生的彎曲變形。
[0006]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I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具有:閉截面構造的框架部件,其具有構成所述框架的多個壁部;及纖維強化樹脂制的增強部件,其設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閉截面構造內(nèi)部,所述增強部件具有扇型形狀的縱壁部和豎直設置有該縱壁部的底壁部,所述底壁部以所述縱壁部的弧的一端部與另一端部在所述框架部件的長邊方向并列的姿勢,接合在所述框架部件由于載荷的輸入而彎曲變形的所述框架部件的壓縮變形側的壁部的內(nèi)表面。
[0008]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I形態(tài),具有扇型形狀的縱壁部和豎直設置有該縱壁部的底壁部的纖維強化樹脂制的增強部件,以縱壁部的弧的一端部與另一端部在框架部件的長邊方向并列的姿勢,接合在由于載荷的輸入而彎曲變形的框架部件的壓縮變形側的壁部的內(nèi)表面。
[0009]因此,在由于載荷的輸入而施加有使框架部件彎曲變形的力時,在增強部件的縱壁部施加周向的拉伸力,并且產(chǎn)生與其拉伸力相對的反作用力。即,利用該反作用力來抑制在框架部件產(chǎn)生的彎曲變形。此外,本發(fā)明的“扇型形狀”也包含非精確扇型的近似扇型形狀。
[0010]另外,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2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是,在第I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中,所述縱壁部的纖維的取向沿著該縱壁部的周向。
[0011]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2形態(tài),縱壁部的纖維的取向沿著縱壁部的周向。所以,與縱壁部的纖維的取向不沿著縱壁部的周向的情況相比,提高了與在周向施加于縱壁部的拉伸力相對的反作用力。
[0012]另外,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3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是,在第I或者第2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中,所述縱壁部在所述底壁部上互相對置地豎直設置有一對。
[0013]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3形態(tài),縱壁部在底壁部上互相對置地豎直設置有一對。所以,與不在底壁部互相對置地豎直設置一對縱壁部的情況相比,提高了與在周向施加于縱壁部的拉伸力相對的反作用力。
[0014]另外,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4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是,在第3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中,所述增強部件在所述縱壁部間的所述底壁部上具有與該縱壁部平行并列地突出設置的I片或者多片肋。
[0015]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4形態(tài),增強部件在縱壁部間的底壁部上具有與縱壁部平行并列地突出設置的I片或者多片肋。所以,與增強部件不具有該肋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增強部件的強度(剛性)。
[0016]另外,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5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是,在第4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中,所述肋被形成為扇型形狀,該肋的纖維的取向沿著該肋的周向。
[0017]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5形態(tài),肋被形成為扇型形狀,肋的纖維的取向沿著肋的周向。所以,與肋的纖維的取向不沿著肋的周向的情況相比,提高了與在周向施加于肋的拉伸力相對的反作用力。
[0018]另外,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6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是,在第4或者第5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中,所述肋與由于載荷的輸入而彎曲變形的所述框架部件的拉伸變形側的壁部的內(nèi)表面接近或者抵接。
[0019]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6形態(tài),肋與由于載荷的輸入而彎曲變形的框架部件的拉伸變形側的壁部的內(nèi)表面相鄰或者抵接。因此,在框架部件彎曲變形時,由于至少肋與框架部件的拉伸變形側抵接或者壓接,所以進一步抑制框架部件產(chǎn)生的彎曲變形。
[0020]另外,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7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是,在第3?第6的任一形態(tài)的車輛的框架構造中,所述增強部件具有將所述一對縱壁部的互相對置的面連結的I片或者多片隔壁部。
[0021]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7形態(tài),增強部件具有將一對縱壁部的互相對置的面連結的I片或者多片隔壁部。因此,與增強部件不具有該隔壁部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增強部件的強度(剛性)。
[0022]發(fā)明的效果
[0023]以上,如說明的那樣,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I形態(tài),能夠抑制由于載荷的輸入而在框架部件上產(chǎn)生的彎曲變形。
[0024]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2形態(tài),能夠提高與在周向施加于縱壁部的拉伸力相對的反作用力。
[0025]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3形態(tài),能夠提高與在周向施加于縱壁部的拉伸力相對的反作用力。
[0026]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4形態(tài),能夠提高增強部件的強度。
[0027]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5形態(tài),能夠提高與在周向施加于肋的拉伸力相對的反作用力。
[0028]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6形態(tài),能夠進一步抑制由于載荷的輸入而在框架部件產(chǎn)生的彎曲變形。
[0029]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第7形態(tài),能夠提高增強部件的強度。
【附圖說明】
[0030]圖1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車輛的框架構造的概要構成的側視圖。
[0031]圖2是第I實施方式的增強部件的立體圖。
[0032]圖3是示出第I實施方式的增強部件的纖維的取向的側視圖。
[0033]圖4是圖1的X-X線向視剖視圖。
[0034]圖5是示出第I實施方式的增強部件的隔壁部的變形例的側視圖。
[0035]圖6是與圖3同樣示出第I實施方式的增強部件的肋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0036]圖7是包括第2實施方式的增強部件的中柱的縱向剖視圖。
[0037]圖8是圖7的Y-Y線向視剖視圖。
[0038]圖9是與圖8同樣示出第2實施方式的增強部件的肋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基于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此外,為便于說明,在各圖中適當示出的箭頭UP為車身上方、箭頭FR為車身前方、箭頭OUT為車寬方向外側。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只要沒有特別記載,在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的情況下,示出的是車身上下方向的上下、車身前后方向的前后、車身左右方向(車寬方向)的左右。進一步,在圖1中示出具有本實施方式的框架構造10的車輛12的左側,但車輛12的右側也左右對稱是同樣的。
[0040]如圖1所示,在車輛12的前部的兩側部配設有左右一對前側梁14,該左右一對前側梁14作為以車身前后方向為長邊方向的閉截面構造的框架部件。在各前側梁14的中途部分別形成有傾斜部(kick part) 14A,各前側梁14的與各傾斜部14A相比的車身前方側的部分在比車身后方側的部分高預定高度的位置(高位)在車身前后方向延伸。
[0041]另外,在車輛12的后部的兩側部配設有左右一對后地板側梁16,該一對后地板側梁16作為將車身前后方向作為長邊方向的閉截面構造的框架部件。在各后地板側梁16的中途部分別形成有傾斜部(kick part) 16A,各后地板側梁16的與各傾斜部16A相比的車身后方側部分在比車身前方側的部分高預定高度的位置(高位)在車身前后方向延伸。
[0042]此外,前側梁14和后地板側梁16經(jīng)由底梁15連續(xù)一體形成,該底梁15作為在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閉截面構造的框架部件。另外,由于后地板側梁16側的車輛12的框架構造10與前側梁14側的車輛12的框架構造10同樣,因此在下文中,將前側梁14側的車輛12的框架構造10作為第I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43]<第一實施方式>
[0044]在車輛12上設有近似平板狀的前圍板18,前圍板18沿著前側梁14的傾斜部14A的上表面延伸,并且從該傾斜部14A的前端部向車身上方向延伸,劃分發(fā)動機艙室17與車廂20。如圖4所示,前側梁14的傾斜部14A被形成為截面帽型形狀,其凸緣部14B通過焊接等接合在前圍板18的下表面,從而構成閉截面構造。
[0045]另外,如圖1所示,傾斜部14A的前端部與后端部(與底梁15的邊界部)分別為前側屈曲部22和后側屈曲部24。前側屈曲部22是向車身上方側凸出的屈曲部,后側屈曲部24是向車身下方側凸出的屈曲部。
[0046]因此,在車輛12正面碰撞時等、在前側梁14的前端部輸入朝向車身后方側的載荷時,前側屈曲部22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