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騎式車輛的后部燃料箱支承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單體式(monocoque)后車架和支承于后車架的后部燃料箱的跨騎式車輛的后部燃料箱支承構造。
【背景技術】
[0002]在兩輪摩托車等的跨騎式車輛中存在如下結構:在車身架的后部具有后部燃料箱。在這種車輛中,公開了將后車架構成為向上方開放的單體式,并在該單體式結構中收納有袋狀的橡膠制燃料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0003]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2-283084號公報
[0006]但是,以往的結構存在如下課題:由于需要使單體式后車架形成為包圍橡膠制燃料箱的形狀,所以導致后車架的重量的增大。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研發(fā)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跨騎式車輛的后部燃料箱支承構造,能夠抑制單體式后車架的重量增大,并且能夠效率良好地確保燃料箱的支承力。
[0008]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的跨騎式車輛的后部燃料箱支承構造,具有:發(fā)動機41 ;主車架22,其支承上述發(fā)動機41 ;單體式后車架24,其緊固支承于上述主車架22的后部,并向后方延伸;以及后部燃料箱38,其支承于上述后車架24,上述跨騎式車輛的后部燃料箱支承構造的特征在于,上述后車架24具有:左右的側面板部151 ;以及上交叉部152,其設置在上述左右的側面板部151的上部之間,上述后部燃料箱38是以具有上述后部燃料箱38的側面部92D、91D和底面部92B、91B之間的邊界彎曲而成的彎曲部MA、MB的方式成形的樹脂箱,上述后部燃料箱38的上部緊固固定于上述上交叉部152,上述后部燃料箱38的上述彎曲部MA、MB或上述彎曲部MA、MB附近緊固固定于上述側面板部151。
[0009]在上述結構中,可以是,上述側面板部151沿著上述后部燃料箱38的上述彎曲部MA、MB彎曲,從車寬方向下方通過緊固部件BT6、BT7緊固固定于上述后部燃料箱38。
[0010]另外,在上述結構中,也可以是,上述后車架24在上述后部燃料箱38的前方具有被設置在上述左右的側面板部151之間的前交叉部153,上述后部燃料箱38的前表面部92A緊固固定于上述前交叉部153。
[0011]另外,在上述結構中,也可以是,上述前交叉部153形成為覆蓋上述后部燃料箱38的前方和下方的截面呈L字狀的板狀,上述前交叉部153利用覆蓋上述下方的部位153B而緊固固定于上述后部燃料箱38的底面部92B。
[0012]發(fā)明的效果
[0013]在本發(fā)明中,單體式后車架具有左右的側面板部和被設置在上述左右的側面板部的上部之間的上交叉部,支承于后車架的后部燃料箱是以具有該后部燃料箱的側面部與底面部之間的邊界彎曲而成的彎曲部的方式成形的樹脂箱,上述后部燃料箱的上部緊固固定于上述上交叉部,上述后部燃料箱的上述彎曲部或上述彎曲部附近緊固固定于所述側面板部,由此,能夠利用剛性與其他部分相比相對高的彎曲面而將后部燃料箱緊固固定于后車架。因此,能夠抑制單體式后車架的重量增大,并且能夠效率良好地確保燃料箱的支承力。
[0014]另外,若上述側面板部沿著所述后部燃料箱的上述彎曲部彎曲,且從車寬方向下方通過緊固部件緊固固定于上述后部燃料箱,則能夠通過側面板部效率良好地支承后部燃料箱的鉛垂方向的載荷。
[0015]另外,若上述后車架是在上述后部燃料箱的前方具有設置于所述左右的側面板部之間的前交叉部,且上述后部燃料箱的前表面部緊固固定于上述前交叉部,則能夠更牢固地支承后部燃料箱。
[0016]另外,若所述前交叉部形成為覆蓋所述后部燃料箱的前方和下方的截面呈L字狀的板狀,通過覆蓋所述下方的部位緊固固定于所述后部燃料箱的底面部,則能夠限制后部燃料箱向下方的移動,能夠更牢固地支承后部燃料箱。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兩輪摩托車的左側視圖。
[0018]圖2是從左側觀察兩輪摩托車的后部的圖。
[0019]圖3是從后方觀察兩輪摩托車的圖。
[0020]圖4是后部燃料箱的立體圖。
[0021 ]圖5是從左側觀察后部燃料箱的圖。
[0022]圖6是從前側觀察后部燃料箱的圖。
[0023]圖7是從后側觀察后部燃料箱的圖。
[0024]圖8是從下側觀察后部燃料箱的圖。
[0025]圖9是從上側一起觀察后部燃料箱和燃料栗的圖。
[0026]圖10是表示后部燃料箱的內(nèi)部構造和燃料栗的圖。
[0027]圖11是一起表示燃料栗和周邊構造的剖視圖。
[0028]圖12是從上側一起觀察后車架和周邊結構的圖。
[0029]圖13是從前側一起觀察后車架和周邊結構的圖。
[0030]圖14是從后側一起觀察后車架和周邊結構的圖。
[0031]圖15是從下側一起觀察后車架和周邊結構的圖。
[0032]圖16是從右側一起觀察蓄電池支架和周邊結構的圖。
[0033]附圖標記
[0034]10兩輪摩托車(跨騎式車輛)
[0035]11車身架
[0036]13 前輪
[0037]14 擺臂
[0038]16 后輪
[0039]22主車架
[0040]24后車架
[0041]41發(fā)動機
[0042]58空氣濾清器
[0043]65 鏈條
[0044]91側方箱部
[0045]91B側方箱部的底面部
[0046]91D外側面部(側壁)
[0047]92前方箱部
[0048]92A前表面部
[0049]92B前方箱部的底面部
[0050]92C上表面
[0051]92CF前側上表面部(上表面)
[0052]92CR上方鼓出部
[0053]92D側面部(側壁)
[0054]96栗用開口部
[0055]97燃料栗安裝部
[0056]111燃料栗
[0057]131蓄電池
[0058]151側面板部
[0059]152上交叉部
[0060]153前交叉部
[0061]153B前交叉下部
[0062]162蓄電池支架
[0063]BT1?BT7緊固部件
[0064]LC車寬方向中心線
[0065]MA、MB彎曲面(彎曲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66]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兩輪摩托車。此外,在說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這樣的方向的記載只要沒有特殊說明,就與相對于車身來說的方向相同。另夕卜,各圖所示的附圖標記FR表示車身前方,附圖標記UP表示車身上方,附圖標記LF表示車身左方。
[0067]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兩輪摩托車10的左側視圖。
[0068]兩輪摩托車10是如下的拉力用的跨騎式車輛,通過前叉12而將前輪13支承于車身架11的前端部,通過擺臂14而將后輪16支承于車身架11的下部,并將座椅17支承于車身架11的上部。
[0069]車身架11是成為兩輪摩托車10的骨架的部分,具有頭管21、左右一對的主車架22、左右一對的中央車架23 (也稱為樞軸車架)、后車架24及下車架26。此外,除了后車架24以外的車身架11由金屬材料形成,后車架24由樹脂材料形成。
[0070]頭管21構成了車身架11的前端部,前叉12能夠轉舵地支承于頭管21。前叉12的上端部安裝有操縱手柄31,下端部通過車軸32支承有前輪13,前叉12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安裝有從上方覆蓋前輪13的前擋泥板33。
[0071]左右一對的主車架22在側視時從頭管21向后斜下方以直線狀延伸。左右一對的中央車架23從各主車架22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并通過樞軸35沿上下擺動自由地支承擺臂14的前端部。在擺臂14與主車架22之間穿插有后部減震單元28。各中央車架23以向后方成為凸狀的方式彎曲成大致圓弧狀,將樞軸35支承在從最向后方彎曲的部分靠下方的位置。在擺臂14的后端部通過車軸36支承有后輪16。
[0072]后車架24安裝于左右一對的主車架22及左右一對的中央車架23,并與這些車架22及23相比向后方延伸,支承座椅17并且支承后部燃料箱38。
[0073]下車架26由以下部件構成:構成上部的下車架上部26A ;構成下部的左右一對的下車架下部26B。
[0074]下車架上部26A從頭管21以比主車架22陡的角度向大致下方延伸。下車架下部26B在側視下以從下車架上部26A的下端部向下方伸長的方式延伸并且向左右分支,進一步彎曲并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而與各中央車架23的下端部連接。在主車架22與下車架上部26A之間架設有指向前下方的加強車架29,提高了車身架11前部的剛性。
[0075]在主車架22上支承有發(fā)動機41,該發(fā)動機41也支承于中央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