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行走裝置和履帶起重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底座、行走裝置和履帶起重機。
【背景技術】
[0002]履帶起重機是一種利用履帶行走的動臂旋轉起重機。履帶起重機具有履帶接地面積大,通過性好,適應性強、可帶載行走和起重能力強等特點,是建筑工地吊裝作業(yè)的主要工程機械,可進行物件安裝拆卸的吊運等作業(yè)。
[0003]履帶起重機主要由行走裝置、回轉機構、上車、作業(yè)設備及吊鉤組成。其中,行走裝置是實現(xiàn)整機移動和支撐的重要部分。行走裝置包括有底座和履帶架,底座的左右兩側各連接一個履帶架。履帶起重機為了滿足其帶載行走的功能,其履帶軌距(即底座和履帶架連接后,兩履帶架中心距)必須滿足一定的寬度要求,而一般中大噸位履帶起重機的履帶軌距都較寬,在設備轉場時,必須將底座和履帶架分拆后通過平板車運輸,運輸成本較高。尤其對于短途運輸,不僅成本高,還影響施工效率。為了能夠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運輸成本,現(xiàn)有技術中,常通過修建滿足履帶起重機行走的寬道路來降低轉場運輸成本的方案。但是,道路修建成本仍然很高,對于運輸成本的降低非常有限,甚至有時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加寬道路無法修建。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運輸成本較低的底座、行走裝置和履帶起重機。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0005]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底座,用于履帶起重機,包括:左底座、中底座和右底座;其中,所述左底座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中底座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三連接部和第四連接部;所述右底座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五連接部和第六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和第三連接部能夠可拆卸連接;所述第四連接部和第五連接部能夠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履帶起重機的左履帶架能夠可拆卸連接;所述第六連接部與所述履帶起重機的右履帶架能夠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三連接部與所述左履帶架能夠可拆卸連接;所述第四連接部與所述右履帶架能夠可拆卸連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所述第五連接部和所述第六連接部的個數(shù)均為兩個。
[0007]進一步地,兩個所述第一連接部、兩個所述第二連接部、兩個所述第三連接部、兩個所述第四連接部、兩個所述第五連接部和兩個所述第六連接部的間距均相等。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和所述第六連接部均為箱型結構;所述第二連接部和所述第五連接部均包括兩個耳板;所述第三連接部安裝于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兩個耳板之間,所述第四連接部安裝于所述第五連接部的兩個耳板之間。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和所述第六連接部的下部均設置有銷孔,頂部均設置有弧形缺口 ;所述銷孔和弧形缺口的軸線均沿所述履帶起重機的長度方向布置;相連的兩個連接部通過穿設過所述銷孔的第一銷軸和位于所述弧形缺口的第二銷軸可拆卸連接。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焊接于所述左底座;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焊接于所述中底座;所述第五連接部和所述第六連接部焊接于所述右底座。
[0011]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行走裝置,用于履帶起重機,包括左履帶架和右履帶架;還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底座,所述左履帶架和右履帶架選擇性地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六連接部相連,或者分別與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相連。
[0012]進一步地,所述左履帶架和所述右履帶架分別設置有第七連接部和第八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所述第五連接部、所述第六連接部、所述第七連接部和所述第八連接部的個數(shù)均為兩個;并且,兩個所述第一連接部、兩個所述第二連接部、兩個所述第三連接部、兩個所述第四連接部、兩個所述第五連接部、兩個所述第六連接部、兩個所述第七連接部和兩個所述第八連接部的間距均相等;兩個所述第七連接部和兩個所述第八連接部選擇性地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連接部和兩個所述第六連接部相連,或者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三連接部和兩個所述第四連接部相連。
[0013]相應地,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履帶起重機,其設置有上述的行走裝置。
[0014]進一步地,所述履帶起重機具有工作狀態(tài)和運輸狀態(tài);在所述工作狀態(tài)下,所述左履帶架和所述右履帶架分別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六連接部與所述底座相連;在所述運輸狀態(tài)下,所述左履帶架和所述右履帶架分別通過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與所述底座的中底座相連。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為分體結構,包括由左至右順次可拆卸連接的左底座、中底座和右底座,相鄰分體底座之間通過對應設置的連接部可拆卸連接。在工作狀態(tài)下,三個分體底座相連,形成較寬的底座結構,通過做底座的第一連接部和右底座的第六連接部連接于兩個履帶架之間,以保證具有足夠的履帶軌距;在運輸狀態(tài)下,可將左底座和右底座拆卸,僅將中底座通過其第二連接部和第三連接部連接于兩個履帶架之間,即減小了底座寬度,以滿足運輸寬度的要求。綜上所述,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結構,一方面可以保證工作軌距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運輸時,既不需要將底座與履帶架分拆后通過平板車等輔助設備運輸,也不需要修建較寬的道路,只需拆下左右兩個底座后再將中底座通過相應的連接部與履帶架連接即可。操作簡便,不增加主機重量和成本,設備成本較低,有利于降低設備的運輸成本。
【附圖說明】
[0016]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底座的主視不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底座的俯視不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底座的分體結構的主視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底座的分體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行走裝置在工作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行走裝置在運輸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說明:
[0024]I 左底座11 第一連接部
[0025]12 第二連接部2 中底座
[0026]21 第三連接部22 第四連接部
[0027]3 右底座31 第五連接部
[0028]32 第六連接部101銷孔
[0029]102弧形缺口41 第一銷軸
[0030]42 第二銷軸5 左履帶架
[0031]6 右履帶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32]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優(yōu)選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0033]請參見圖1至圖4,該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履帶起重機的底座。該底座可以包括:左底座1、中底座2和右底座3 ;其中:
[0034]左底座I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部11和第二連接部12 ;
[0035]中底座2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三連接部21和第四連接部22 ;
[0036]右底座3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五連接部31和第六連接部32 ;
[0037]第二連接部12和第三連接部21能夠可拆卸連接;
[0038]第四連接部22和第五連接部31能夠可拆卸連接;
[0039]第一連接部11與履帶起重機的左履帶架5 (請參見圖5和圖6)能夠可拆卸連接;
[0040]第六連接部32與履帶起重機的右履帶架6 (請參見圖5和圖6)能夠可拆卸連接;
[0041]第三連接部21與左履帶架5能夠可拆卸連接;
[0042]第四連接部22與右履帶架6能夠可拆卸連接。
[0043]本實施例提供的底座為分體底座結構,包括由左至右順次可拆卸連接的左底座1、中底座2和右底座3。相鄰的分體底座之間通過對應設置的連接部可拆卸連接。具體而言:中底座2左側的第三連接部21與左底座I右側的第二連接部12相連;中底座2右側的第四連接部22與右底座3左側的第五連接部31相連;左底座I左側的第一連接部11用于與左履帶架5相連;右底座3右側的第六連接部32用于與右履帶架6相連。底座采用上述分體結構的優(yōu)點在于:履帶起重機工作時,三個分體底座相連,形成較寬的底座結構,連接于兩個履帶架之間,以保證具有足夠的履帶軌距;履帶起重機運輸時,可將左底座I和右底座3拆卸,僅將中底座2連接于兩個履帶架之間,即減小了底座寬度,以滿足運輸寬度的要求。因此,既不需要將底座與履帶架分拆后通過平板車等輔助設備運輸,也不需要修建較寬的道路,只需拆下左右兩個底座后再將中底座通過相應的連接部與履帶架連接即可。操作簡便,不增加主機重量和成本,設備成本較低,有利于降低設備的運輸成本。
[0044]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優(yōu)選方案,為了保證相鄰分體底座之間的連接可靠性,以及分體底座與履帶架之間的連接可靠性,上述第一連接部11、第二連接部12、第三連接部21、第四連接部22、第五連接部31和第六連接部32的個數(shù)可以均為兩個(請參見圖2和圖4)。即兩個連接部為一組,設置于相應的分體底座的一側;另外,每組連接部中的兩個連接部中,一個可以設置于相應分體底座側面上靠近頭部的位置,另一個可以設置于相應的分體底座側面上靠近尾部的位置。
[0045]本實施例一提供的底座中,左履帶架5和右履帶架6既可以分別與左底座I和右底座3相連,也可以與中底座2的兩側相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左履帶架5和右履帶架6上需要設置相應的連接部件。為了簡化左履帶架5和右履帶架6的結構,優(yōu)選設置上述兩個第一連接部11、兩個第二連接部12、兩個第三連接部21、兩個第四連接部22、兩個第五連接部31和兩個第六連接部32的間距均相等。由此,每一履帶架只需設置兩個連接部即可滿足既能與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