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適應大型船舶靠離港口的拖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拖輪,特別涉及一種適應大型集裝箱船實施頂推作業(yè)的拖輪。
背景技術:
目前,國際上集裝箱運輸船的發(fā)展趨勢是大型化,國內(nèi)現(xiàn)在在建的,或建成的最大集裝箱的箱量為5668箱,屬國際上的第五—六代集裝箱,而據(jù)報導,國外已經(jīng)建成8000標箱的超大型集裝箱船,是第八代集裝箱,這些船有共同的特點,首、尾線型外飄大,而且隨著箱量的增加,它們的外飄也越來越大。而目前國內(nèi)建造的4000匹以上拖輪,它們的大部分艏端橡膠護舷與該船駕駛室前端壁的水平距離在11.0-13.0米之間,現(xiàn)在的4000匹拖輪5000箱或以上大型集裝箱作協(xié)靠作業(yè)時,拖輪駕駛員就比較擔心安全,因為他們怕拖輪上的甲板室結構或甲板上的欄桿、桅桿與大型集裝箱發(fā)生碰撞而發(fā)生事故,原因是目前國內(nèi)這些拖輪艏端端橡膠護舷與拖船駕駛室前端壁的水平距離不能滿足頂推5000箱以上大型集裝箱船的要求。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大型船舶靠離港口作業(yè)要求,使拖船能夠安全的進入大型船舶的艏部和尾部區(qū)域實施頂推作業(yè),提高拖輪的拖帶效率。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適應大型船舶靠離港口的拖輪,包括船艏端橡膠護舷、桅桿、駕駛室、甲板,其特點是,桅桿頂部與艏端橡膠護舷連線的水平夾角α小于或等于31°;駕駛室前壁與船艏部橡膠護舷之間距離H值為13-18米;甲板上的主甲板室側壁與大型船舶接觸的側部接觸點之間的距離B為2.2-3.0米。所述的甲板為二層半甲板結構。
由于本發(fā)明是針對大型船舶線型特點,對拖輪總體布置進行了優(yōu)化,控制桅桿高度及駕駛室與船艏的間距,使本船能夠進入大型船舶的艏部和尾部區(qū)域實施頂推作業(yè),提高拖論的拖帶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拖輪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拖輪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由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拖輪包括船艏端橡膠護舷、桅桿、駕駛室、甲板,其特點是,桅桿1頂部與首端橡膠護舷2連線的水平夾角α小于或等于31°;駕駛室前壁3與艏端橡膠護舷2之間距離H值為13-18米,本實施例中桅桿1頂部與首端橡膠護舷2連線的水平夾角α為31°,駕駛室前壁3與艏端橡膠護舷2之間距離H值為16米。由圖2所示,甲板上的主甲板室側壁4與大型船舶接觸的側部接觸點5之間的距離B為2.2-3.0米,本實施例為2.8米。
本發(fā)明還減少拖輪艏端橡膠護舷與該船駕駛室頂?shù)拇怪本嚯x,船為二層半甲板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適應大型船舶靠離港口的拖輪,包括船艏端橡膠護舷、桅桿、駕駛室、甲板,其特征在于,(1)桅桿(1)頂部與艏端橡膠護舷(2)連線的水平夾角α小于或等于31°;(2)駕駛室前壁(3)與艏端橡膠護舷(2)之間距離H值為13-18米;(3)甲板上的主甲板室側壁(4)與大型船舶接觸的側部接觸點(5)之間的距離B為2.2-3.0米。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應大型船舶靠離港口的拖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板為二層半甲板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一種適應大型船舶靠離港口的拖輪,包括船艏端橡膠護舷、桅桿、駕駛室、甲板,其特點是,桅桿1頂部與艏端橡膠護舷2連線的水平夾角α小于或等于31°;駕駛室前壁3與艏端橡膠護舷2之間距離H值為13-18米;甲板上的主甲板室側壁4與大型船舶接觸的側部接觸點5之間的距離B為2.2-3.0米。由于本發(fā)明是針對大型船舶線型特點,對拖輪總體布置進行了優(yōu)化,控制桅桿高度及駕駛室與船艏的間距,使本船能夠進入大型船舶的艏部和尾部區(qū)域實施頂推作業(yè),提高拖論的拖帶效率。
文檔編號B63B35/00GK1546351SQ20041004540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黃雷, 黃 雷 申請人:上海港復興船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