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連體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動力船只。
背景技術:
在上世紀的1912年秋天,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遠洋輪船“奧林匹克”號正在海上航行,在離它百米之遙比它小許多的鐵甲巡洋艦“豪克”號與它平行疾駛,這時卻發(fā)生了一件以外的事情小船好象被大船吸引過去似的,一點也不服從舵手操縱,竟一個勁地向“奧林匹克”號沖去,最后,“豪克”號的船頭把“奧林匹克”號船舷撞了個大洞。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流體的特性所致。根據伯努利原理,當兩船并排行駛時,兩船之間水的流速加快,而兩船之間水的壓強小于兩船外側水的壓強。所以兩船外側大的壓強把兩船“擠壓”到一起了。一般的船沒有利用伯努利原理加快水的流速來推動船體前進。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伯努利原理加快水的流速來推動船體前進的三連體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三連體船,其特征在于由主船(1)和兩側的副船(2)組成,副船(2)與主船(1)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隔,這段間隔我們稱之為“船溝”,主船(1)與副船(2)間在主船推進器(13)軸線以下用支撐件(3)相連,副船(2)的位置在主船(1)的后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二處。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支撐件(3)可以設計成機翼的形狀,我們稱它為船翼,船翼(3)的寬度等于或大于副船(2)長度的三分之二,以減小阻力。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副船(2)的外側呈平直線,后部稍向主船(1)靠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副船(2)靠主船(1)一側的船體上,吃水線以下,可以設有吸水口(21),吸水口(21)通過水道(22)與尾部排水口(24)相連,使船溝里的水的流量、流速加大、加快;行駛中,船溝里的水通過水道從尾部排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副船推進器(23)的設有護罩(25),使副船(2)尾部排出的水全部來自船溝以保證船溝里的水的流速和流量;這時,船溝里的壓強要小于兩副船(2)外側的壓強,兩副船(2)勢必受到一種大的壓力,形成了由船尾向船“擠壓”的一種力,從而增加了船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同樣可以在主船(1)的兩側,從船頭之后到中部設有吸水口(11)(稱之為“船鰓”),吸水口(11)通過主船水道(12)和支持件水道(32)與副船水道(22)相通;在行進中,船頭把水分開,使水在船體表面形成了紊流,當船鰓(11)把水吸入后,破壞了船體表面的紊流,而加速了船頭周圍水的流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同樣可以在船翼(3)前緣設有吸水口(31),吸水口(31)與水道(32)相通。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船鰓(11)、船翼吸水口(31)和副船吸水口(21)都是由多個獨立的可啟閉的吸水口組成。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主船推進器(13)的位置相對于副船推進器(23)的位置偏前,以致主船推進器(13)可以使船溝里的水流加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船翼(3)可以設計成船翼(3)前緣與船體縱軸成45°,使水在船翼(3)水道中流動通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主船(1)與副船(2)之間有一層或多層甲板相連。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優(yōu)點在于利用流體的特性來增加船速。
圖1是一種三連體船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三連體船,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船由主船(1)和兩側的副船(2)組成,副船(2)與主船(1)之間留有一“船溝”,主船(1)與副船(2)間在主船推進器(13)軸線以下用船翼(3)相連,副船(2)的位置在主船(1)的后三分之一處;主船(1)船體長度為300m,寬度為20m,副船(2)長度為100m,寬度為10m,船溝寬度為12~15m,均為吃水線部位的尺寸,船翼(3)寬度為70m,船翼(3)前緣與船體縱軸成45°,副船(2)的外側呈平直線,后部稍向主船(1)靠攏。副船(2)靠主船(1)一側的船體上,吃水線以下,設有吸水口(21),吸水口(21)通過副船水道(22)與尾部排水口(24)相連,在主船(1)的兩側,從船頭尖點逐漸加寬的最寬處之后到中部設有船鰓(11),船鰓(11)通過主船水道(12)和船翼水道(32)與副船水道(22)相通;船翼(3)前緣設有吸水口(31),吸水口(31)通過船翼水道(32)與副船水道(22)相通;副船推進器(23)設有護罩(25);主船推進器(13)的位置相對于副船推進器(23)的位置偏前;主船(1)與副船(2)間,船翼(3)上方,在吃水線以上設有兩層甲板。船鰓(11)、船翼吸水口(31)和副船吸水口(21)都是由多個獨立的可啟閉的吸水口組成。
在行駛中,船頭把水分開,使水在船體表面形成了紊流,當船鰓(11)把水吸入后,破壞了船體表面的紊流,而加速了船頭周圍水的流速,船鰓(11)、船翼吸水口(31)和副船吸水口(21)吸入的水通過主船水道(12)、船翼水道(32)和副船水道(22)從副船尾部排水口(24)排出,副船(2)尾部排出的水全部來自船溝以保證船溝里的水的流速和流量;這時,船溝里的壓強要小于兩副船(2)外側的壓強,兩副船(2)勢必受到一種大的壓力,形成了由船尾向船“擠壓”的一種力,從而增加了船速。由于主船推進器(13)的位置相對于副船推進器(23)的位置偏前,主船推進器(13)使船溝里的水流加速。
起航時從最遠離船尾的吸水口開始依次逐個開啟吸水口,直至全部開啟。
當一側副船(2)開正車,關閉該側船鰓(11),開啟該側副船吸水口(21)和船翼吸水口(31),另一側副船(2)開倒車,關閉該側副船吸水口(21)和船翼吸水口(31),開啟該側船鰓(11)時,船體可以原地180°調頭或打圈旋轉。
權利要求1.一種三連體船,其特征在于由主船(1)和兩側的副船(2)組成,主船(1)與副船(2)間在主船推進器(13)軸線以下用支撐件(3)相連,副船(2)的位置在主船(1)的后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二處。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體連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件(3)為機翼狀。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體連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船(2)靠主船(1)一側的船體上設有吸水口(21),吸水口(21)通過水道(22)與尾部排水口(24)相連。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體連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船(2)的外側呈平直線,后部稍向主船(1)靠攏,副船(2)的推進器(23)設有護罩(25)。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體連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船(1)的兩側,從船頭之后到中部設有吸水口(11),吸水口(11)通過主船水道(12)和支撐件水道(32)與副船水道(22)相通。
6.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體連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件(3)前緣設有吸水口(31),吸水口(31)通過支撐件水道(32)與副船水道(22)相通。
7.按照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三連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鰓(11)、支撐件吸水口(31)和副船吸水口(21)都是由多個獨立的可啟閉的吸水口組成。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體連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船推進器(13)的位置相對于副船推進器(23)的位置偏前。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連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件(3)設計成支撐件前緣與船體縱軸成45°。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體連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船(1)與副船(2)之間有一層或多層甲板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三連體船,其特征在于由主船和兩側的副船組成,副船與主船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隔,這段間隔我們稱之為“船溝”,主船與副船間在主船推進器軸線以下用支撐件相連,副船的位置在主船的后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二處。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連體船的優(yōu)點在于利用流體的特性來增加船速。
文檔編號B63B1/00GK2758187SQ20042007077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24日
發(fā)明者田秋野 申請人:田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