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摺疊便于攜帶的船只,屬于船舶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戶外運動、搶險救災和漁業(yè)養(yǎng)殖等,需要便于攜帶的小型船只。
現在使用較多的是充氣船,但充氣船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充氣放氣時間長、易被尖石或樹枝刺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便攜船,在摺疊成船體的狀態(tài)下,船體板材經多次摺彎的結構,符合材料力學的截面設計,使便攜船表現出良好的結構強度。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船,包括摺疊成船體的聚丙烯板材和坐凳及緊固件,其制成品的船體在未摺疊成船體時的舒展攤平狀態(tài)下,是帶有摺痕圖案的一整張高分子聚丙烯板材,所謂摺痕圖案包括了板材表面的摺痕和板材邊緣的切痕,該板材攤平狀態(tài)下表面的摺痕,在船頭部分或船尾部分,包含了2個4邊形摺痕圖案,這2個4邊形摺痕圖案是以船體中軸線為對稱軸的對稱圖案,同時這2個4邊形摺痕圖案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頂點,同時該公共頂點在對稱軸上,同時該4邊形摺痕圖案的不連接該公共頂點的對角線及其向船體另一端延伸的延長線段也是摺痕。
本發(fā)明還可以:所述的便攜船,船體在未摺疊成船體時的舒展攤平狀態(tài)下,便攜船的左右二側是對稱的,對稱軸是船體中軸線,左右二側的任一位置可使用相對應的對稱位置相同的編號和描述,整張船體板材由船左側切痕13、01、09、07和右側切痕13、01、09、07以及尾部切痕16圍成,包含了左側摺痕02、03、04、05、06、10、11和右側摺痕02、03、04、05、06、10、11和尾部摺痕14以及中軸線上的摺痕08。
所述的便攜船,制成品在摺疊成船體的狀態(tài)時,以船上乘客向前方看時的左右手的判斷為準,
左側摺痕05位于左側切痕01和左側摺痕02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左側摺痕05位于左側摺痕03和左側摺痕04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左側摺痕06位于左側切痕09和右側摺痕06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另一側,
左側摺痕11位于左側摺痕03和左側摺痕10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右側摺痕05位于右側切痕01和右側摺痕02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右側摺痕05位于右側摺痕03和右側摺痕04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右側摺痕06位于右側切痕09和左側摺痕06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另一側,
右側摺痕11位于右側摺痕03和右側摺痕10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尾部切痕16位于尾部摺痕14和二側摺痕06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尾部摺痕14和尾部切痕16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尾部摺痕14和摺痕06所在的平面,
摺痕08位于左側摺痕02和右側摺痕02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左側摺痕02和右側摺痕02的公共頂點位于左側摺痕05和右側摺痕05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另一側,
左側切痕13、左側摺痕02和左側摺痕08圍成的板材和右側切痕13、右側摺痕02和右側摺痕08圍成的板材相互貼合并固定。
所述的便攜船,制成品在摺疊成船體的狀態(tài)時,在垂直于尾部摺痕14和尾部切痕16所在平面的平面上有M條長條坐凳,M是大于等于1并小于80的自然數,每條長條坐凳用螺栓配合螺母分別固定在左右船幫上,即摺痕06和同側切痕09所在平面的側板上,其中最靠近船尾的那條長條坐凳還同時用螺栓配合螺母固定在船尾板上。
所述的便攜船,制成品在未摺疊成船體時的舒展攤平狀態(tài)下,是帶有摺痕的一整張高分子聚丙烯板材,在摺痕05加同側摺痕06加同側摺痕11的總長度上,有Y條垂直于摺痕05加同側摺痕06加同側摺痕11所在直線的穿過整張板材的專用收納摺痕,專用收納摺痕把摺痕05加同側摺痕06加同側摺痕11的總長度按照劃分長度依次遞增Z厘米的規(guī)律分成了Y+1份,Y是大于0小于20的自然數,Z是大于0.1小于18,便攜船的制成品在收藏和運輸的收納狀態(tài)時,摺疊了已經劃分摺痕05加同側摺痕06加同側摺痕11的總長度的板材,使整張板材翻摺成扁卷形狀,其中專用收納摺痕劃分的最短板材的部分在里面,最長板材的部分在外面,最外部有繩具捆扎,摺痕12和摺痕15即屬專用收納摺痕。
所述的便攜船,船體在未摺疊成船體時的舒展攤平板材狀態(tài)下,便攜船的左右二側是對稱的,對稱軸是船體中軸線,左右二側的對稱位置,可使用相對應的對稱位置相同的編號和描述,整張船體板材由船左側切痕40、43、38、37、29、27、36和右側切痕40、43、38、37、29、27、36以及尾部切痕41圍成,包含了左側摺痕21、23、30、25、26、31、39、33、22、24、34、45和右側摺痕21、23、30、25、26、31、39、33、22、24、34、44和中軸線上的摺痕28、42。
所述的便攜船,制成品在摺疊成船體的狀態(tài)時,以船上乘客向前方看時的左右手的方向為判斷依據,
左側摺痕25位于左側切痕21和左側摺痕22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左側摺痕25位于左側摺痕23和左側摺痕24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左側摺痕26位于左側切痕29和中軸線摺痕42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另一側,
左側摺痕31位于左側摺痕30和左側摺痕23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左側切痕36位于左側摺痕34和左側摺痕26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左側切痕43、左側摺痕39和左側摺痕33圍成的板材垂直于左側摺痕33、左側摺痕22和中軸線摺痕28圍成的板材,
右側摺痕25位于右側切痕21和右側摺痕22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右側摺痕25位于右側摺痕23和右側摺痕24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右側摺痕26位于右側切痕29和中軸線摺痕42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另一側,
右側摺痕31位于右側摺痕30和右側摺痕23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右側切痕36位于右側摺痕34和右側摺痕26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右側切痕43、右側摺痕39和右側摺痕33圍成的板材垂直于右側摺痕33、右側摺痕22和中軸線摺痕28圍成的板材,
中軸線摺痕28位于左側摺痕22和右側摺痕22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左側摺痕22和右側摺痕22的公共頂點位于左側摺痕25和右側摺痕25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另一側,
左側摺痕33、左側摺痕22、中軸線摺痕28圍成的板材和右側摺痕33、右側摺痕22、中軸線摺痕28圍成的板材相互貼合,
左側切痕40、右側切痕40、左側摺痕39、右側摺痕39圍成的板材,同時和左側切痕43、左側摺痕39、左側摺痕33圍成的板材以及右側切痕43、右側摺痕39、右側摺痕33圍成的板材相互貼合,
左側切痕40、右側切痕40、左側摺痕39、右側摺痕39圍成的板材,和右側切痕37、右側切痕38、右側摺痕21圍成的板材的一部分相互貼合,
右側切痕37、右側切痕38、右側摺痕21圍成的板材和左側切痕37、左側切痕38、左側摺痕21圍成的板材相互貼合,螺栓穿過此二塊板材上的通孔用螺母擰緊固定,
船尾切痕41、摺痕44、摺痕45圍成的板材,和左側切痕36、左側摺痕31、左側摺痕34、摺痕44圍成的部分板材相互貼合,
船尾切痕41、摺痕44、摺痕45圍成的板材,和右側切痕36、右側摺痕31、右側摺痕34、摺痕45圍成的部分板材相互貼合,
中軸線摺痕42位于左側摺痕26和右側摺痕26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另一側。
所述的便攜船,制成品在摺疊成船體的狀態(tài)時,在垂直于摺痕44、摺痕45、尾部切痕41所在平面的平面上有M條長條坐凳,M是大于等于2并小于80的自然數,每條長條坐凳用螺栓配合螺母分別固定在左右船幫上,即摺痕26和切痕29所在平面的側板上,其中最靠近船尾的那條長條坐凳還同時用螺栓配合螺母固定在船尾板上。
所述的便攜船,制成品在未摺疊成船體時的舒展攤平狀態(tài)下,是帶有摺痕的一整張高分子聚丙烯板材,在中軸線的總長度上,有Y條垂直于中軸線的穿過整張板材的專用收納摺痕,專用收納摺痕把中軸線的總長度按照劃分長度依次遞增Z厘米的規(guī)律分成了Y+1份,Y是大于0小于20的自然數,Z是大于0.1小于18,便攜船的制成品在收藏和運輸的收納狀態(tài)時,摺疊了已經劃分中軸線的總長度的板材,使整張板材翻摺成扁卷形狀,其中專用收納摺痕劃分的最短的部分在里面,最長的部分在外面,最外部有繩具捆扎,摺痕32和摺痕35即屬專用收納摺痕。
所述的便攜船,帶有摺痕的一整張高分子聚丙烯板材,板材平面外緣有倒角處理,板材端面邊緣也有倒角處理。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時船體結構強度良好,收藏和運輸時體積緊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是便攜船的整張板材的表面摺痕圖形。
圖2,是圖1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正前方觀察船體的前視圖。
圖3,是圖1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后面觀察船體的后視圖。
圖4,是圖1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側面觀察船體的側視圖。
圖5,是圖1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上方觀察船體的俯視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第二種實施例,是便攜船的整張板材的表面摺痕圖形。
圖7,是圖6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正前方觀察船體的前視圖。
圖8,是圖6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后面觀察船體的后視圖。
圖9,是圖6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側面觀察船體的側視圖。
圖10,是圖6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上方觀察船體的俯視圖。
圖11,是圖10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展示了船頭摺疊結構的俯視圖。
圖12,是圖10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展示了在圖11的狀況下翻開右側船頭蓋板后的摺疊結構的俯視圖。
圖13,是圖10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展示了在圖12的狀況下翻開左側船頭蓋板后的摺疊結構的俯視圖。
圖14,是圖10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展示了在圖13的狀況下剖開部分板材后的摺疊結構的俯視剖面圖。
圖15,是圖10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切痕01 摺痕02 摺痕03 摺痕04 摺痕05 摺痕06 切痕07 摺痕08 切痕09 摺痕10 摺痕11 摺痕12 切痕13 摺痕14 摺痕15 切痕16 摺痕21 摺痕22 摺痕23 摺痕24 摺痕25 摺痕26 切痕27 摺痕28 切痕29 摺痕30 摺痕31 摺痕32 摺痕33 摺痕34 摺痕35 切痕36 切痕37 切痕38 摺痕39 切痕40 切痕41 摺痕42 切痕43 摺痕44 摺痕4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在雕刻機或壓痕機上加工一整張高分子聚丙烯板材,前者在板材上用銑槽的方式鏤銑出整張的摺痕圖案,后者直接壓制出整張的摺痕圖案。這張聚丙烯板材經過多次的摺疊,并在在船頭用螺栓螺母緊固件固定,在船尾輔助以坐凳固定尾板和船幫的相對位置。這種便攜船具有工作時船體結構強度良好,收藏和運輸時體積緊湊的特色。
本實施例沒有采用體積龐大、無法摺疊的發(fā)泡塑料作為維持船體二側平衡的浮筒,是考慮到在目前聚丙烯板材加工行業(yè)內,很多產自歐美的超大幅面板加工中心,已經可以數控高速加工寬幅3.2米塑料板材,可以輕易地使摺疊成型的船體實用寬度達到1.6米左右,其平衡性能和浮力能力已經超過了浮筒船體,而且去除浮筒使整個便攜船運輸體積減少了80%。
在圖1所示中,此實施例的便攜船結構相對簡單而實用,展示了便攜船的整張板材的表面摺痕圖形。在未摺疊成船體時的舒展攤平狀態(tài)下,板材摺痕圖案的船頭部分包含了2個軸對稱的4邊形摺痕圖案,且有一個公共頂點在對稱軸上,同時該4邊形摺痕圖案的不連接該公共頂點的對角線及其向船尾延長線段也是摺痕。
需要說明的是,船體在未摺疊成船體時的舒展攤平板材狀態(tài)下,便攜船的左右二側是對稱的,對稱軸是船體中軸線,左右二側的對稱位置,可使用相對應的對稱位置相同的編號和描述。
在圖2所示中,是圖1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正前方觀察船體的前視圖。此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左側的摺痕02和右側的摺痕02在船頭靠攏貼合并固定,以及中軸線的摺痕08內斂的狀態(tài)。左側的摺痕05和右側的摺痕05的內斂狀態(tài)是一個重點。
在圖3所示中,是圖1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后面觀察船體的后視圖。摺痕11和船幫的非貼合狀態(tài)是一個重點,尾板和側面船幫相對位置的固定是依靠坐凳板的緊固件連接,連接強度更好并且此結構有利于安裝舷外機及其附屬的掛板。
在圖4所示中,是圖1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側面觀察船體的側視圖。船頭左側的摺痕05和右側的摺痕05的內斂使便攜船有了軍艦一樣的船頭結構,尾部摺痕10的三角形突出造型是非常有特色的。
在圖5所示中,是圖1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上方觀察船體的俯視圖。本發(fā)明所展示的便攜船,在由整張板摺疊成船體的過程中,在摺疊方式和方法上也和常規(guī)的便攜船有所不同,船體板材多次摺彎的方式,符合材料力學的截面設計,使便攜船表現出良好的結構強度,摺疊線條也非常優(yōu)美。
為了更簡潔的表述本實施例中較為復雜的摺彎結構,我們換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我們定義便攜船成品在靜水表面正常漂浮的狀態(tài)下,摺疊板材時的每一次摺疊都形成了3道摺痕的位置的變化,我們以中間1道摺痕的相對位置來表述與旁邊2道摺痕的關系:旁邊2道摺痕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分隔成包含船體重心的一側和另一側,如果中間1道摺痕位于包含船體重心的一側,我們就稱中間1道的摺痕是旁邊2道摺痕的山脊,反之就稱中間1道摺痕是旁邊2道摺痕的山谷。
基于上述的定義,摺痕05是同側切痕01和同側摺痕02的山脊,摺痕05是同側摺痕03和同側摺痕04的山脊,摺痕06是同側切痕09和另一側摺痕06的山谷,摺痕08是二側摺痕02的山脊,二側摺痕02的公共頂點是二側摺痕05的山谷,摺痕11位于同側摺痕03和同側摺痕10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尾部切痕16位于尾部摺痕14和二側摺痕06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還有尾部摺痕14和切痕16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尾部摺痕14和摺痕06所在的平面。
帶有摺痕的整張高分子聚丙烯板材,在完成上述位置關系的全部摺疊動作后,使左側切痕13、左側摺痕02和左側摺痕08圍成的板材和右側切痕13、右側摺痕02和右側摺痕08圍成的板材相互貼合并用緊固件固定,最后安裝坐凳板并固定了尾板和船幫的相對位置就完成了便攜船的造型。
在圖6所示中,展示了另一種便攜船實施例,作為前一種實施例的改良款,采用了較為復雜的整張板材的表面摺痕圖形。同樣需要說明的是,船體在未摺疊成船體時的舒展攤平狀態(tài)下,便攜船的左右二側是對稱的,對稱軸是船體中軸線,左右二側的任一位置可使用相對應的對稱位置相同的編號和描述。
相對于前一種實施例,本實施例在船頭部分增加了多個摺疊結構件,由二側的切痕40和二側的摺痕39圍成的加強支撐板,還有由切痕37、38和同側摺痕21圍成的船頭甲板。在尾板部分增加了可以使左側切痕36、切痕41、右側切痕36呈Z字形或S字形摺疊合攏的結構,為此增加了形成夾角的摺痕44和摺痕45,這樣的結構使得摺痕42在船底出現下拱,從而使船底的抗沖擊抗碰撞的能力進一步加強。
在圖7所示中,是圖6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正前方觀察船體的前視圖。此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左側的摺痕22和右側的摺痕22在船頭靠攏貼合,以及中軸線的摺痕28內斂的狀態(tài)。左側的摺痕25和右側的摺痕25的內斂狀態(tài)是一個重點。
在圖8所示中,是圖6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后面觀察船體的后視圖。摺痕31和船幫的非貼合狀態(tài)是一個重點,尾板和側面船幫相對位置的固定是依靠坐凳板的緊固件連接,連接強度更好并且此結構有利于安裝舷外機。同時摺痕44和摺痕45的摺疊結構也讓下拱的船底更有強度。
在圖9所示中,是圖6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側面觀察船體的側視圖。船頭左側的摺痕25和右側的摺痕25的內斂使便攜船有了軍艦一樣的船頭結構,尾部摺痕30的三角形突出造型是非常有特色的。
在圖10所示中,是圖6實施例的板材摺疊成船體時,從船體上方觀察船體的俯視圖。本發(fā)明所展示的便攜船,在由整張板摺疊成船體的過程中,在摺疊方式和方法上也和常規(guī)的便攜船有所不同,船體板材多次摺彎的方式,符合材料力學的截面設計,使便攜船表現出良好的結構強度,摺疊線條也非常優(yōu)美。
為了更簡潔的表述本實施例中較為復雜的摺彎結構,我們換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我們定義便攜船成品在靜水表面正常漂浮的狀態(tài)下,摺疊板材時的每一次摺疊都形成了3道摺痕的位置的變化,我們以中間1道摺痕的相對位置來表述與旁邊2道摺痕的關系:旁邊2道摺痕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分隔成包含船體重心的一側和另一側,如果中間1道摺痕位于包含船體重心的一側,我們就稱中間1道的摺痕是旁邊2道摺痕的山脊,反之就稱中間1道摺痕是旁邊2道摺痕的山谷。
基于上述的定義,摺痕25是同側切痕21和同側摺痕22的山脊,摺痕25是同側摺痕23和同側摺痕24的山脊,摺痕26是同側切痕29和摺痕42的山谷,摺痕28是二側摺痕22的山脊,二側摺痕22的公共頂點是二側摺痕25的山谷,摺痕42是二側摺痕26的山谷,
切痕43、同側摺痕39和同側摺痕33圍成的板材垂直于同側摺痕33、同側摺痕22和摺痕28圍成的板材,
左側摺痕33、左側摺痕22、中軸線摺痕28圍成的板材和右側摺痕33、右側摺痕22、中軸線摺痕28圍成的板材相互貼合,
左側切痕40、右側切痕40、左側摺痕39、右側摺痕39圍成的板材,同時和左側切痕43、左側摺痕39、左側摺痕33圍成的板材以及右側切痕43、右側摺痕39、右側摺痕33圍成的板材相互貼合,
左側切痕40、右側切痕40、左側摺痕39、右側摺痕39圍成的板材,和右側切痕37、右側切痕38、右側摺痕21圍成的板材的一部分相互貼合,
右側切痕37、右側切痕38、右側摺痕21圍成的板材和左側切痕37、左側切痕38、左側摺痕21圍成的板材相互貼合,螺栓穿過此二塊板材上的通孔用螺母擰緊固定,
船尾切痕41、摺痕44、摺痕45圍成的板材,和左側切痕36、左側摺痕31、左側摺痕34、摺痕44圍成的部分板材相互貼合,
船尾切痕41、摺痕44、摺痕45圍成的板材,和右側切痕36、右側摺痕31、右側摺痕34、摺痕45圍成的部分板材相互貼合,
摺痕31位于同側摺痕30和同側摺痕23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切痕36位于同側摺痕34和同側摺痕26所在平面所分隔空間的船體重心這一側。
帶有摺痕的整張高分子聚丙烯板材,在完成上述位置關系的全部摺疊動作后,安裝坐凳板并固定了尾板和船幫的位置就完成了便攜船的造型。
為了更清晰的展示較為復雜的的船頭摺疊結構,在圖10中標注的A處,采用逐層打開的圖示形式,用圖11、圖12、圖13、圖14特別說明。
在圖11所示中,是圖10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展示了船頭摺疊結構的俯視圖。
在圖12所示中,是圖10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展示了在圖11的狀況下翻開右側船頭蓋板后的摺疊結構的俯視圖。
在圖13所示中,是圖10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展示了在圖12的狀況下翻開左側船頭蓋板后的摺疊結構的俯視圖。
在圖14所示中,是圖10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展示了在圖13的狀況下剖開部分板材后的摺疊結構的俯視剖面圖。
在圖15所示中,是圖10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展示的是船尾板的Z字形或S字形摺合結構的放大效果,顯示的是摺合后的尾板的上部線條的示意圖。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fā)明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