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下水后船舶的舷外作業(yè)裝置,尤其是一種吊運下水后全回轉拖船的舷外作業(yè)裝置,屬于船舶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全回轉拖船具有操作靈活,能夠按任意方向進行船舶運動的特點,被廣泛運用于港口進行大型船舶港口靠離碼頭的協(xié)助作業(yè),還能用于消防、引航等各種作業(yè)。為了加快建造進度,在岸上建造完成后的全回轉拖船采用大型起重機整船吊裝下水,此種工藝具有快捷方便、安全可靠、減少建造工藝難度,減少小型拖船對造船專用船臺的占用的優(yōu)點,需要在船體兩側的船艏船艉四點位置分別焊接吊環(huán),用于懸掛吊索便于大型起重機起吊。全回轉拖船吊裝下水后,必須割去吊環(huán)并進行打磨油漆?,F(xiàn)有技術是施工人員站在專用的吊籠中,起重機通過吊索吊起吊籠靠近船舷進行施工,由于吊籠受到風力或其他因素影響難以穩(wěn)定,施工人員站在晃蕩的吊籠作業(yè),加大了作業(yè)難度,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施工時占用起重機的時間過長,加大了作業(yè)成本并影響了船臺的其他施工。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快捷方便、作業(yè)人員站立穩(wěn)定并不需占用起重機的全回轉拖船舷外掛架。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一種全回轉拖船舷外掛架,所述全回轉拖船舷外掛架采用型鋼焊接而成,包括兩片間隔設置垂直焊連的上鉤框和下懸框,上鉤框上端水平朝向船舷內側、下懸框下端水平朝向船舷外側;所述上鉤框呈放倒的J形,包括焊接一體的水平鉤桿和向內彎曲的鉤端,所述鉤端鉤住全回轉拖船的舷墻頂部,水平鉤桿從舷墻上側伸出舷外;所述下懸框呈反L形,包括垂直焊接成一體的立桿和水平橫桿,水平鉤桿外端端頭與立桿上端端頭垂直焊連,下懸框的立桿下部和水平橫桿外端通過斜拉桿焊連;跳板兩端分別支撐在兩片立桿下端的水平橫桿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xiàn)。
前述的全回轉拖船舷外掛架,其中所述型鋼為角鋼;所述鉤端由直桿和水平內桿垂直焊接而成;一片下懸框的立桿上下間隔焊有數(shù)塊踏板;所述上鉤框的鉤端內側寬度A大于舷墻頂板厚度D。
本實用新型的兩片上鉤框的鉤端分別鉤住全回轉拖船的舷墻頂部,就能在兩片下懸框的水平橫桿上放置跳板,施工人員可站在穩(wěn)定的跳板上進行施工,改善了作業(yè)條件,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yōu)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采用角鋼焊接而成,包括兩片間隔設置垂直焊接的上鉤框1和下懸框2,上鉤框1上端水平朝向船舷10內側、下懸框2下端水平朝向船舷10外側。上鉤框1呈放倒的J形,包括焊接一體的水平鉤桿11和向內彎曲的鉤端12,所述鉤端12由直桿121和水平內桿122垂直焊接而成,鉤端12鉤住全回轉拖船的舷墻20頂部。鉤端12內側寬度A大于舷墻頂板201厚度D,便于本實用新型穩(wěn)定地鉤掛在舷墻20頂部上。水平鉤桿11從舷墻20上側伸出舷外。
下懸框2呈反L形,包括垂直焊接成一體立桿21和水平橫桿22,水平鉤桿11外端端頭與立桿21上端端頭垂直焊連,立桿21下部和水平橫桿22外端通過斜拉桿23焊連,提高了下懸框2的穩(wěn)定性。兩塊并排的跳板30兩端分別支撐水平橫桿22上,施工人員可以站在穩(wěn)定的跳板30上割除船舷10上的吊耳,并進行打磨和油漆。在一片下懸框2的立桿21上下間隔焊有4塊踏板24,便于施工人員上下跳板20。
本實用新型除了可用于全回轉拖船舷外作業(yè)外,還可用于其他船舶的舷外作業(yè)。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