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船用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側向推進器螺旋槳正反轉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以柴油機為動力的側向推進器,柴油機的輸入軸轉向為一個方向,為實現(xiàn)螺旋槳正反轉,產(chǎn)生雙向推力需在柴油機側推之間安裝一到順車離合裝置,實現(xiàn)側推螺旋槳的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這種方法在以往的應用中有以下幾個缺點:1、設備布置尺寸大,需要空間大。2、船用側向推進裝置中的傳動結構一般采用弧齒錐齒輪為主要傳動構件,弧齒錐齒輪的理想工作狀態(tài)為轉向與旋向一致且保持不變,齒輪受力為由小端指向大端,保留齒部間隙,保證平穩(wěn)運轉。而傳統(tǒng)的側向推進裝置通過到順車離合器改變齒輪軸的旋轉方向,當轉向與齒輪的旋向不一致時,齒輪副受力不合理,容易卡死或產(chǎn)生較大的徑向力(對錐齒輪軸),縮短了齒輪軸與齒輪的使用壽命,同時也增加了設備的維修與保養(yǎng)費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側向推進器螺旋槳正反轉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側向推進器螺旋槳正反轉裝置,其包括齒輪箱、設置在所述齒輪箱內的傳動組件、設置在所述齒輪箱上的螺旋槳,所述傳動組件包括豎直設置的輸入軸和水平設置的輸出軸,所述輸入軸和所述輸出軸通過錐形齒輪傳動連接,所述螺旋槳固定設置在所述輸出軸上,所述輸入軸的下端部設置有第一錐齒輪,所述輸出軸上轉動設置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齒輪相互嚙合的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二套筒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齒輪相互嚙合的第三錐齒輪,所述第二錐齒輪與所述第三錐齒輪關于所述輸入軸對稱設置,所述輸出軸與所述第一套筒之間設置有第一離合器,所述輸出軸與所述第二套筒之間設置有第二離合器,所述第一離合器與所述第二離合器在同一時間點至多有一個處于相合狀態(tài)。
優(yōu)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控制所述第一離合器與所述第二離合器的控制系統(tǒng)。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離合器與所述第二離合器均為通過液壓變化控制其分離或者相合的液壓離合器。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離合器與所述第二離合器分別通過軸承與所述輸出軸轉動連接。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
由于本發(fā)明在輸出軸上采用了雙離合器的方式控制輸出軸的正反轉,降低了設備成本。同時避免了現(xiàn)有的從輸入軸處設置反向裝置,從而避免了齒輪箱中傳動組件的反轉,提高了齒輪箱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原理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齒輪箱;2、螺旋槳;3、輸入軸;4、輸出軸;51、第一錐齒輪;52、第二錐齒輪;53、第三錐齒輪;61、第一套筒;62、第二套筒;71、第一離合器;72、第二離合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附圖1所示,一種側向推進器螺旋槳2正反轉裝置,其包括齒輪箱1、設置在齒輪箱1內的傳動組件、設置在齒輪箱1上的螺旋槳2,傳動組件包括豎直設置的輸入軸3和水平設置的輸出軸4,輸入軸3和輸出軸4通過錐形齒輪傳動連接,螺旋槳2固定設置在輸出軸4上,輸入軸3的下端部設置有第一錐齒輪51,輸出軸4上轉動設置有第一套筒61和第二套筒62,第一套筒61上設置有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的第二錐齒輪52,第二套筒62上設置有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的第三錐齒輪53,第二錐齒輪52與第三錐齒輪53關于輸入軸3對稱設置,輸出軸4與第一套筒61之間設置有第一離合器71,輸出軸4與第二套筒62之間設置有第二離合器72,第一離合器71與第二離合器72在同一時間點至多有一個處于相合狀態(tài)。
裝置還包括控制第一離合器71與第二離合器72的控制系統(tǒng)。
第一離合器71與第二離合器72均為通過液壓變化控制其分離或者相合的液壓離合器。
第一離合器71與第二離合器72分別通過軸承與輸出軸4轉動連接。
在本實施例工作時候輸入軸3始終沿著圖示方向轉動,對稱的第二錐齒輪52、第三錐齒輪53分別與所述輸入軸3下端的第一錐齒輪51相嚙合,第二錐齒輪52、第三錐齒輪53分別以相反方向轉動。當需要螺旋槳正轉時,控制系統(tǒng)通過液壓系統(tǒng)控制第一離合器71相合、第二離合器72分離;當需要螺旋槳反轉時控制系統(tǒng)通過液壓系統(tǒng)控制第一離合器71分離、第二離合器72相合。
由于本實施例在輸出軸上采用了雙離合器的方式控制輸出軸4的正反轉,降低了設備成本。同時避免了現(xiàn)有的從輸入軸3上端處設置反向裝置,從而避免了齒輪箱中傳動組件的反轉,提高了齒輪箱的使用壽命。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發(fā)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