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沉船打撈領域,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下沉船系固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在沉船打撈施工中,船體會受到水流較大的沖擊力,船體可能由于水流的沖擊力而發(fā)生移位,為了穩(wěn)固船位,避免施工中穿引的鋼絲和鋼梁等由于船體移位而導致安裝不到位,需要采取措施對船體進行系固。
傳統(tǒng)方式為在沉船外圍拋錨,將鋼絲繩拉到船體的纜樁等位置,采用工具等將鋼絲繩收緊,然后繞樁固定在纜樁上,作業(yè)簡單,缺點是鋼絲繩比較松弛,不能調整,預緊力較小,碰到水流作用力較大的時候,船體還是會有較大的偏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了水下大型沉船,結構物等在水下進行系固移位的問題,可以有效地對水下沉船或結構物等進行系固。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水下沉船系固系統(tǒng),包括沉船、鏈式提升器和系固裝置,所述沉船用鋼絲繩捆綁后將鋼絲繩與鏈式提升器連接,鏈式提升器與系固裝置連接,所述系固裝置通過鐵鏈與重力錨連接,重力錨固定在海床的基坑中。
優(yōu)選的,所述鏈式提升器包括油缸、前支架、定止器和移止器,所述油缸的端部與前支架鉸接,前支架端部的中間部位設置定止器,定止器邊設置移止器。
優(yōu)選的,所述系固裝置包括吊索和系固索,吊索的一端與系固索連接,另一端與鏈式提升器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吊索整體呈三角形,吊索的底部兩端與鏈式提升器連接,另一端與系固索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系固索為“v”形,系固索的一端與吊索連接,系固索的另兩端分別與系在重力錨上的鐵鏈連接。
本水下沉船系固系統(tǒng)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工程船在設計位置,利用抓斗在海床上挖掘基坑,并將重力錨布放到位,利用大馬力拖輪對重力錨進行預拉,確保重力錨位置穩(wěn)定,承載拉力達到設計要求;
b、工程船在船體結構上安裝系固鋼絲繩,并將鋼絲繩和系泊錨鏈等沿著系固纜的路徑鋪設;
c、水下放置鏈式提升器,并將鏈式提升器與重力錨連接;
d、將系固裝置的錨鏈穿過鏈式提升器,安裝到位;
e、啟動鏈式提升器,對系固裝置進行收緊;
f、檢測系固鋼絲繩上的拉力,達到預張力后,張拉停止,回收控制管線,系固作業(yè)完成。
采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的沉船系固系統(tǒng)利用鏈式提升器作為水下系固線的張拉裝置,對系固系統(tǒng)預加一定的張力,在沉船受到水流作用時,較大的預張力可以減少沉船的運動幅度,保證了水下沉船的穩(wěn)定,在進行打撈或安裝施工過程中,沉船的位置不隨水流作用而發(fā)生變化,對于后續(xù)的打撈施工或其他安裝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出簡要的說明:
圖1為本水下沉船系固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鏈式提升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沉船;2、鏈式提升器;21、油缸;22、前支架;23、定止器;24、移止器;3、吊索;4、系固索;5、重力錨;6、鐵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水下沉船系固系統(tǒng)包括沉船1、鏈式提升器2和系固裝置,沉船1用鋼絲繩捆綁后將鋼絲繩與鏈式提升器2連接,鏈式提升器2與系固裝置連接,系固裝置通過鐵鏈6與重力錨5連接,重力錨5固定在海床的基坑中。
如圖2、3所示,鏈式提升器2包括油缸21、前支架22、定止器23和移止器24,油缸21的端部與前支架22鉸接,前支架22端部的中間部位設置定止器23,定止器23邊設置移止器24。
如圖1所示,上述系固裝置包括吊索3和系固索4,吊索3的一端與系固索4連接,另一端與鏈式提升器2連接,吊索3整體呈三角形,吊索3的底部兩端與鏈式提升器2連接,另一端與系固索4連接,系固索4為“v”形,系固索4的一端與吊索3連接,系固索4的另兩端分別與系在重力錨5上的鐵鏈6連接。
本水下沉船系固系統(tǒng)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工程船在設計位置,利用抓斗在海床上挖掘基坑,并將重力錨5布放到位,利用大馬力拖輪對重力錨5進行預拉,確保重力錨5位置穩(wěn)定,承載拉力達到設計要求;
b、工程船在船體結構上安裝系固鋼絲繩,并將鋼絲繩和系泊錨鏈等沿著系固纜的路徑鋪設;
c、水下放置鏈式提升器2,并將鏈式提升器2與重力錨5連接;
d、將系固裝置的錨鏈穿過鏈式提升器2,安裝到位;
e、啟動鏈式提升器2,對系固裝置進行收緊;
f、檢測系固鋼絲繩上的拉力,達到預張力后,張拉停止,回收控制管線,系固作業(yè)完成。
本水下沉船系固系統(tǒng)利用重力錨5作為系固的基礎,替代大抓力錨,采用挖基坑將重力錨5放在泥面以下一定深度,增加了擋土的阻力,提高了重力錨5的抗拉能力,對于堅硬的海底地質情況,重力錨5可以承受較大的拉力。利用鏈式提升器2作為水下系固線的張拉裝置,對系固系統(tǒng)預加一定的張力,在沉船受到水流作用時,較大的預張力可以減少沉船1或結構物的運動幅度。采用兜船體的方法進行鋼絲繩的固定,以提高船體上的結構承載能力。設置鏈式提升器2后,可以對鋼絲繩進行收緊,并保持一定的預張力,系固效果良好。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fā)明具體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fā)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fā)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