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從水表面上回收漂浮表面層的方法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從水體中回收表面層例如回收漂浮在水面上的油的方法和裝置。本發(fā)明具體參照上述的應(yīng)用進行說明,但本發(fā)明也可用于回收不是油的物質(zhì)。
本發(fā)明具體涉及一種技術(shù),該技術(shù)包括在水體中形成一種浸沒于水中的收集隔間,該隔間具有由回收溢流堰形成的流入口,該溢流堰的頂部位于水表面上。使溢流堰相對于水表面處于溢流的位置,并在同時使水從收集隔間的下部分排出。流過回收溢流堰的油和水再充滿其頂部的收集隔間??刂苹厥找缌餮呦鄬τ谒砻娴奈恢靡约翱刂扑畯氖占糸g下部的排出便可以控制油的流入。
在收集隔間中,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在位于下面的水的頂面上形成一層油。
收集在收集隔間中的油可以用不同方法除去。例如可以斷續(xù)或連續(xù)地泵到一個適當?shù)妮^大的貯存桶或容器中。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xiàn)上述技術(shù)的改進的方法和裝置。
在示意性附圖中示出本發(fā)明的特征,下面參照附圖進行說明。
圖1~3示意示出在水體中處于不同位置的本發(fā)明的回收裝置,在該水體表面上漂浮著一層待回收的油;圖1A和2A是分別類似于圖1和圖2的視圖,示出改型的回收裝置;圖4~7示出本發(fā)明回收裝置的優(yōu)選實施例。
如圖1和2示意示出地那樣,本發(fā)明的回收裝置包括收集桶11,該桶的側(cè)壁包括直立的大體為圓筒形的下部分12和同樣直立的大體為圓筒形的上部分13,后者可在該下部分中套筒式地活動。上部分的下端部具有向外伸的環(huán)形法蘭14,該法蘭與下部分12的內(nèi)側(cè)形成密封接合,而其上端部具有環(huán)形漂浮體15。收集桶11的底壁16上具有中央開孔17,泵18可以通過該開孔將水泵入和泵出由收集桶形成的上面開口的收集隔間A。
與收集桶11相連接的是具有中央開孔20的水平蓋板19。該蓋板19通過圖1~3中用細線表示的支承件19A剛性地連接于桶的下部分12。
僅部分示出的收集容器21密封地連接于蓋板19,使容器的進入部分21直接位于蓋板開孔20的上面。收集容器21例如可以是由柔性膜或板材制作的漂浮的管形“桶”,并以將要說明的方式接收從收集桶11傳送來的油。沿開口20配置的密封環(huán)22使收集容器21和蓋板19之間形成密封。
還與收集桶11相連接的是第二環(huán)形漂浮體23,該漂浮體23配置在上述第一漂浮體15內(nèi)并基本上與其同心,而且具有懸掛的環(huán)形裙24。如圖1~3所示,可能具有一定彈性的該裙部24為截頭錐形,具有向下的小端部,但是該裙部可以具有其它形狀。
第二漂浮體23通過許多徑向條或其它柔性連接件25連接于第一漂浮體15,使得它基本上可以相對于第一漂浮體15上、下自由活動。液體可以流過兩個漂浮體15和23之間的間隙R,而基本上不受到連接件25的阻礙,因為這些連接件僅履蓋小部分間隙。
除開上述收集桶11及有關(guān)部件而外,回收裝置還包括許多例如三個以后稱作穩(wěn)定體并用26表示的漂浮體,該漂浮體在收集桶11的外邊被間隔開并剛性連接于收集桶的下部分12。這些穩(wěn)定體26的浮力使得它們在位于圖1所示的平衡位置時凸出于水面上,在此平衡位置,收集桶11基本上完全充滿水。在平面圖中,在穩(wěn)定體26之間形成一個通道,沿該通道,液體可以從包圍裝置的水體無阻礙地流入收集隔間A的頂部。
每個穩(wěn)定體26為顛倒的圓筒杯形狀,杯的上部分是密封的,包括輕質(zhì)材料例如泡沫塑料作的漂浮塊27,而下部的浸入端是開口的。穩(wěn)定體這樣配置,使得懸浮體27下面的空間B在將回收裝置放在水中時由水充滿。在穩(wěn)定體上的止回閥(圖上未示出)有助于通過該開口用水充滿該空間,從而使滯留其中的空氣逸出,但是在其中壓力低于大氣壓時該閥門關(guān)閉。
當需要用回收裝置回收油時,將其放在需要從中回收油的水體中。圖1中示出的裝置處于不操作狀態(tài),即在此位置時,收集桶11已通過底壁開孔17充滿水,并且在收集桶上部分13上漂浮體15密封地與蓋板19嚙合。
在此位置泵18起動,使水從收集桶11經(jīng)開口17向下泵出。水的向下排出降低了收集桶11中的水位,因而在漂浮體15的內(nèi)部造成水的下沉。因而在漂浮體15的內(nèi)側(cè)和外側(cè)形成水位差。
由此在收集桶11和包圍收集桶的水體之間形成的液位差將在兩方面影響收集桶的上部分13。
首先,使漂浮體15上升的漂浮力稍微減少,因為由漂浮體排開的液體體積正比于液位差而減少;而由于漂浮體部分浸入收集桶中的液體而產(chǎn)生的部分浮力因收集桶中液位的降低而減少。
第二,作用在收集桶上部分13的法蘭14上部側(cè)面的水頭壓力或靜水壓將大于作用于下部側(cè)面的水頭壓力或靜水壓力。因此法蘭14及整個桶的上部分13將承受到方向朝下的合力的作用。
結(jié)果,收集桶11的上部分13將相對于下部分12向下移動。雖然作用于浸入收集桶13上部分13外側(cè)水體中的那部分漂浮體15上的浮力稍微增加,但在達到一定水位差時,該漂浮體15將處于水體表面下面的完全浸沒位置,因而水體的油-水表面層將沿由漂浮體15形成的回收溢流堰的頂部K流入收集桶11。
溢流通過漂浮體15的液體即油和水將受到內(nèi)部的第二漂體23和其裙部24的偏轉(zhuǎn),向下流入收集隔間A。因為流體通道的橫截面積往下流時增加,所以液體向下流的速度急劇降低,因而使得較輕的油可以進入到裙部24的下面,并收集在漂浮體23和其裙部24的內(nèi)部形成的空間S的表面上。這種現(xiàn)象示于圖2。當然,油也收集在位于漂浮體15和23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R中。
在漂浮體23和其裙部24內(nèi)部的空間S構(gòu)成一個平靜或穩(wěn)定區(qū)域,在此區(qū)域中油形成一層凝聚層,而不會受到沿漂浮體15的上面徑向流入的流體的擾動。從收集桶11的下端部泵出水以及由此造成的其中水的體積的減少導致充滿水的回收裝置的總重量減小。結(jié)果,穩(wěn)定體26將趨向于使整個回收裝置升高,升高到稍微高一些的高度。然而,這種升高將受到阻礙,因為裝在穩(wěn)定體26的下部分B中的水的體積仍保持與該穩(wěn)定體相結(jié)合,并且也會被升高,因而起作一個加在回收裝置總重量上的額外重物的作用。
一些力作用在容器上部分13上,該上部分可以相對于下部分12及剛性連接于該下部分的部件沿垂直方向容易地運動,而另外一些力則作用于作為一個整體的回收裝置上,上述這些力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漂浮體15的靈敏而快速的自調(diào)節(jié)升降作用,因而也對回收溢流堰的頂部K提供了這種升降作用,導致流入收集桶的流體與從中流出的流體快速地匹配。如果在給定的瞬間,流入收集桶的流速相對于流出的流速太快,則在收集桶中的液體和四周水體之間的液位差(或者更準確地講為靜水壓差)將減小,因而漂浮體15將升高,減少了流入流速。而如果代之以流出流速相對流入流速太快,則漂浮體15將更深地浸入,從而增加流入流速。
由于容易運動的收集桶的上部分19及由漂浮體15構(gòu)成的回收堰可以相對于回收裝置的其余的包括在收集桶11和穩(wěn)定體26中接納的水的體積的不太活動的部分進行自由的垂直運動,所以回收堰的頂部K的升降可以根據(jù)四周水體的液位變化和收集桶中的液位變化而進行很靈敏的自調(diào)節(jié)。
在裝置已操作或短或長的時間、將油收集在收集隔間以后,使泵18倒轉(zhuǎn),將水從下面抽入收集桶11。在收集桶中液體液位的上升將使漂浮體15和23與蓋板19的下側(cè)面接合。第一漂浮體15將在收集桶11的內(nèi)部和四周液體之間起關(guān)閉閥的作用。因為在收集桶中水的體積增加,所以整個回收裝置將在水體中向下移動,但是由于作用在穩(wěn)定體26上的浮力因該穩(wěn)定體的向下運動而增加,所以這種連續(xù)的向下運動將受到阻礙。在收集桶中的最上層液體即在第二漂浮體23和其裙部24內(nèi)的空間S中油層將受迫穿過蓋板開孔20和通過容器的入口部分21A及有關(guān)的密封環(huán)22,進入浮在四周水體上的收集容器21,如圖3所示。
通過從底部將較重的置換性液體引入到收集隔間A而將頂部較輕的液體層排入收集容器21可以以一個單一的連續(xù)步驟進行。然而這種排入方式也可以斷續(xù)地進行,方法是用一個或多個接連的步驟,中間暫時中斷引入置換液體。在中斷或停止期間,在完全不流入或流出收集隔間A時,油滴或油團可平穩(wěn)地移向空間S的表面上。
在將油輸送到收集容器21中之后,再使泵18反轉(zhuǎn),重復上述操作。此時蓋板19,因而收集容器21的入口部分21A將取圖2所示的升高位置,以避免收集容器中的油反向流過蓋板的開口20。
利用連接于容器的適當閥裝置也可以防止油從收集容器21反向流入收集桶。
可以以不同方式和采用不同裝置將如圖2所示的使油聚集在收集桶11的狀態(tài)切換到如圖3所示的將聚集的油輸送到收集容器21的狀態(tài),以及再切換回到聚集油的狀態(tài)。例如,檢測驅(qū)動泵18的馬達的功率消耗便可以確定聚集油層的高度或厚度,通過自動響應(yīng)檢到的油層的一定高度便可切換到輸送狀態(tài)。通過自動響應(yīng)泵馬達的消耗功率還可使裝置切換回到如圖2所示的聚集狀態(tài)。
圖1~3主要用于示出本發(fā)明方法的原理及裝置,而不是示出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然而應(yīng)當注意到,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裝置可以和圖1~3所示的裝置不一致。例如可以用單獨的泵裝置從收集桶內(nèi)近乎連續(xù)地吸取油(或要回收的漂浮污染物或其它物質(zhì)),該泵的入口配置在聚集的油層中。另外,其高度因而其容積變化的收集桶11不一定是圓筒形的或不一定包括如圖1~3所示的兩部分。
圖1A和2A示出附加的漂浮體28,該漂浮體沿第一漂浮體15的徑向外側(cè)配置在間隔開的位置上。
這些附加的漂浮體28用在圖1A中以虛線29示出的纜繩或其它合適的裝置連接于收集桶的上部分12(或直接連接于漂浮體15),該漂浮體是間隔的,該間隔大到足以盡可能小地阻止四周水體徑向流入收集桶11。
漂浮體28的固定及其形狀使得在正常操作期,象預料的那樣,當水表面相當平靜時附加的漂浮體只稍微浸入水中或完全不浸入,因而這些漂浮體不會對收集桶上部分施加任何顯著的向上力。
換言之,在回收裝置正常操作期間,附加的漂浮體28完全不會顯著影響回收堰頂部K的升降。
然而如果靠近收集桶11的水表面的水位突然升高例如當波浪到達回收裝置時,則固定纜繩或裝置29將制止附加的漂浮體28相對于收集桶上部分12向上運動。因而附加的漂浮體28將對收集桶上部分施加附加的向上力,使漂浮體15與蓋板19相接合,從而防止過多的液體流入收集桶11。
附加的漂浮體28最好用圍繞收集桶的纜繩或其它合適的連接裝置相互連接起來,使得他們可以適當?shù)乇舜讼鄬Φ剡M行垂直運動,但在圓周上仍適當間隔開并適當靠近回收堰頂部K。
圖4~7示意示出本發(fā)明回收裝置的實施例例子,圖4~6示出裝置的操作位置對應(yīng)于圖1~3所示的位置,而圖7是裝置的平面圖。
至于其原理特征,圖4~6所示裝置大體對應(yīng)于圖1~3所述的裝置,包括基本結(jié)構(gòu)和基本操作兩方面。
在圖4~7的實施例中,構(gòu)成收集隔間A的收集桶31是一個以折疊方式垂直收縮的構(gòu)件。其側(cè)壁32用柔性但基本上不能伸長的膜或板材制作,這些膜或板材包裹在許多用塑料或輕合金作的剛性的間隔開的圓環(huán)33上。在如圖所示伸長的狀態(tài)下,這些環(huán)是間隔開的,但當拆開裝置,它們便互相靠在一起,或甚至處于一個共同的平面內(nèi)。最下部的環(huán)33緊固在底板34上,該底板具有其中安裝泵36的開孔35。在最上面的環(huán)33上安裝環(huán)形漂浮體37,該漂浮體構(gòu)成回收堰和其頂部K,它對應(yīng)于圖1~3所示裝置的第一漂浮體15。
第二環(huán)形漂浮體38位于收集桶31的上部分的內(nèi)部,并配置成大體與收集桶和漂浮體37同心,該漂浮體38及其懸掛的裙部39分別對應(yīng)于圖1~3所述的漂浮體23和裙部24。和收集桶31一樣,裙部39也是由柔性的但基本上不能伸長的膜或板材做的可以收縮的構(gòu)件,該膜或板材包裹在多個間隔開的剛性環(huán)40上。在此實施例中,漂浮體38也用帶子等固定在漂浮體37或最上部環(huán)33上,使得它可以相對于該漂浮體37上、下自由運動,但相對于該漂浮體總保持在基本上同心的位置。在漂浮體37和38之間的空間和在漂浮體38與其裙部39內(nèi)的空間同樣分別用R和S表示。
如圖1~3所示,蓋板41及其孔42處于相對于底板34的固定位置。具體是,底板34和蓋板41可松開地固定于六個沿圓周均勻間隔開的垂直管43的相對端部上。在管的環(huán)形內(nèi)部和漂浮體37和收集桶31的側(cè)壁32的上部分,還有漂浮體38和裙部39可以上下運動。
配成對的管子43通過由三對徑向向外延伸的上、下支架45構(gòu)成的中間件支承三個穩(wěn)定體44(對應(yīng)于圖1~3所示的穩(wěn)定體26)。從圖7可以清楚看到,穩(wěn)定體圍繞收集桶31被均勻地間隔開,而且沿其徑向外側(cè)分開配置。每個穩(wěn)定體44配置在有關(guān)管子46的上部附近。
與收集桶31一樣,每個穩(wěn)定體44構(gòu)成一個可垂直伸縮的構(gòu)件,該構(gòu)件的側(cè)壁47由包裹在間隔開的剛性圓環(huán)48上的膜或板材形成。由側(cè)壁47構(gòu)成的空間上部分裝有例如用泡塑作的漂浮塊49,但在回收裝配正常操作期間,在漂浮塊49下面的那部分空間是敞開的,目的在于充入水。為保持側(cè)壁被拉緊,最下部的圓環(huán)48可松開地固定于管子46。
單向閥50裝在各個管46的上端部,并配置成在水充入該空間時該閥啟開,以使在漂浮塊49下面的空間中的空氣向上逸出,而在其中生成低于大氣壓的壓力時該閥關(guān)閉,以防止水的逸出。如圖4的箭頭所示,水的充入和排出通過管子實現(xiàn)。如象圖1~3所示實施例那樣,收集容器51密封地連接于蓋板41,使得容器的入口部分51A直接位于開孔42的上面,該開孔由容器的密封環(huán)52包圍。
圖4~7所示裝置基本上以參照圖1~3所述的方式操作。然而存在某些差別,由于收集桶31具有所示的柱形狀,所以不存在相當于由圖1~3中法蘭14的相對推力表面所形成表面的差壓表面。代之以是產(chǎn)生作用在漂浮體37上的向下拉力,因為在收集桶柔性側(cè)壁32的差壓將使該側(cè)壁產(chǎn)生向內(nèi)形變,由此牽引圓環(huán)33彼此靠近,從而使整個收集桶垂直收縮。然而如果需要,可通過使收集桶11的上部分比其下部分細而形成差壓表面。
從圖4~7可以明顯看到,本發(fā)明的回收裝置可以作成一個重量輕、組裝與拆卸快并且運輸方便的結(jié)構(gòu)。另外可以以低成本生產(chǎn)。因而生產(chǎn)大量裝置并就地配置在經(jīng)濟上是合算的,這些裝置可以很快地運到每個可預見到要使用的地方,在該處可以迅速裝備好進行操作。
因為可以全向地流入收集桶并可以在收集桶中快速分離較輕材料,因而有較高的收集能力。
在回收裝置的上述實施例中,回收堰頂部K的升降在三種不同力的作用下,即在重力或重量、靜水漂浮力和靜水壓力的作用下基本上是自調(diào)節(jié)的。
收集桶的上部分可以獨立于收集桶的其余部分和其中的液體體積作垂直運動,作用于該上部分上的重力總是趨向于使該上部分因而使回收堰的頂部向下運動。另一方面,作用于收集桶上部分上的漂浮力則趨向于使該部分因而使回收堰頂部K向上運動。
漂浮力由兩個垂直分量構(gòu)成,即由收集桶中的液體產(chǎn)生的分量和外圍水體中的液體產(chǎn)生的分量。
在圖1~4所示的情況下,即在每一個水位,在收集桶中的靜水壓或水頭壓力等于周圍水體中的水頭壓力的情況下,兩個浮力分量之和等于重力再加上(如果存在的話)使漂浮體15或23與蓋板相接合的力。
當收集桶中的靜水壓力小于周圍水體中的靜水壓力時,第三力也發(fā)揮影響,該第三力方向向下,由差壓產(chǎn)生。
在圖1~3的實施例中,該第三力通過由法蘭14形成的中間件起作用。在圖4~7的實施例中,該力由收集桶31的側(cè)壁33形成,因為該側(cè)壁被向內(nèi)壓入到圓環(huán)33之間,由此而沿水平方向收縮,因而整個收集桶被垂直地壓縮。
然而,以其它方法生產(chǎn)類似的自調(diào)節(jié)是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例如,省去差壓推力表面便可以去掉最后所說的力即第三力,使得僅有正比于在收集桶和外圍水體之間的浮力起作用,這樣也可以。
另一種可能的方法是,用一個恒定作用于收集桶上部的因而恒定作用于回收堰頂部K上的力例如彈力代替該浮力或使該浮力與恒定力相結(jié)合。再一種可能的方法是,施加一個方向向下的恒定作用,即與重力共同作用的力。
在本發(fā)明范圍內(nèi)還可以進行其它的純粹結(jié)構(gòu)性變型。所示的回收堰頂部的環(huán)形形狀以及位于回收堰內(nèi)部的并由漂浮體23或38與裙部24和39構(gòu)成的偏轉(zhuǎn)部件是很有利的部件,但不是必需的。也可以使液體沿一種不是沿收集桶整個外周延伸的而是僅沿其一部分(最好沿其大部分)延伸的回收堰頂部K流入收集隔間。因而偏轉(zhuǎn)部件可以局限于裝在相應(yīng)的圓周部分上。
在附圖中未示出的另一實施例中,回收裝置被設(shè)計成在收集表面層期間可以相對于水體沿預定的方向移動。例如,裝置可以用形成一體的推進裝置拖動或移動,或者在水體是流動的水體時,回收裝置可以固定在固定的位置。如果回收裝置裝有形成一體的推進裝置,則該推進裝置還可以用于將水泵出和泵入收集桶。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構(gòu)成回收堰的漂浮體僅在收集桶的部分圓周上延伸,即在50~75%的圓周上延伸。在收集油和其它的待收集表面層時,回收堰位于上游側(cè),使得相對于流動的水體該堰對準回收裝置的運動方向,而已收集的材料則通過不對著回收堰的那部分收集筒的圓周上形成的水平出口排入到位于相對方向或下游方向收集容器中。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從水體上回收漂浮表面層特別是包括例如油的污染物的表面層的方法,包括在水體上配置具有收集隔間(A)和回收堰(K)的收集桶(11、31),該回收堰構(gòu)成該收集隔間的上部分并從上部定界收集隔間,用水充滿該收集隔間;在收集隔間(A)中形成和保持水的下沉;使回收堰(K)相對于表面層取溢流位置,以使表面層從溢流堰上流過,流入下沉的水中;其特征在于,使回收堰(K)可以相對于收集桶(11、31)的下部分(16、34)進行垂直運動。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向回收堰施加一個垂直力,而控制該回收堰(K)的頂部的升降,該力的大小正比于在收集隔間(A)和包圍收集桶(11、31)的水體之間水頭壓力之差而改變。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于上述回收堰(K)的上述垂直力包括浮力。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浮力由兩個相同方向的分量組成,其中一個分量由在收集隔間(A)中排開的液體體積確定,而另一個分量由在包圍收集桶的水體中排開的液體體積確定。
5.如權(quán)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在回收堰(K)上的垂直力包括一個力,該力是作用在發(fā)力部件(14、32)上的兩個反向靜水壓力的合力,該發(fā)力部件具有連接于回收堰(K)的力傳送連接裝置,上述反向靜水壓力中的一個力由在發(fā)力部件上的位于收集隔間(A)中的一個表面確定,而另一個力由在發(fā)力部件上的配置在包圍收集桶(11、31)的水體中的一個推力表面決定。
6.如權(quán)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開孔(20、42)排出收集隔間(A)中漂浮層,該開口與收集隔間相通。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置換流體排出漂浮層,該置換流體取自包圍收集桶(11、31)的水體并引入到收集隔間的下部中。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收堰(K)在排除漂浮層時密封地接合于收集桶(11、31)的上蓋(19、41)。
9.如權(quán)利要求2~8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漂浮體(26、44)控制水體中收集桶(11、31)上述下部分(16、34)的升降,該漂浮體(26、44)連接于上述下部分并位于包圍收集桶的水體中。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將水體中確定的水的體積結(jié)合到漂浮體內(nèi),使上述水的體積在水體中伴隨著漂浮體運動,所以隨著該收集桶(11、31)的上述下部分(16、34)在水體中的上升,該漂浮體(26、44)的重量增加。
11.如權(quán)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回收堰(K)上面流入收集隔間(A)的物質(zhì)通過受到向下伸入的收集隔間的液流阻擋件(23、24)的作用而向下偏轉(zhuǎn),進入收集桶(11、31)。
12.一種用于從水體上回收漂浮表面層特別是包括例如油的污染物的表面層的裝置,包括收集桶(11、31),它浸在水體中并形成具有上部分的收集隔間(A),該上部分包括回收堰(K),該堰形成進入收集隔間(A)上端部的入口;用于將水排出收集隔間(A)的裝置(17、18、35、36);其特征在于,回收堰(K)可相對于收集桶的下部分(16、34)垂直運動。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提供裝置(14、15、31、37),以便基于在收集隔間(A)內(nèi)部和收集桶(11、31)的外側(cè)之間的水頭壓力差控制回收堰(K)在水體中的升降。
14.如權(quán)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蓋子(19、41)裝在收集桶(11、31)的上面并位于收集隔間(A)的上面,回收堰(K)可向上密封地接合于用于封閉收集隔間(A)的該蓋子上。
15.如權(quán)利要求12~1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回收堰(K)包括第一漂浮體(15、37),該漂浮體的至少一部分適合于排開收集隔間(A)中的液體。
16.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漂浮體(15、37)適合于排開收集隔間(A)以及包圍收集桶(11、31)的水體二者中的液體。
17.如權(quán)利要求13~1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收集桶(11、13)的所述上部分(13)可以相對于上述下部分(16、34)隨回收堰(K)一起垂直運動。
18.如權(quán)利要求12~1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發(fā)力部(14、32),連接于回收堰(K)并具有相反朝向的推力表面,其中一個表面位于收集桶(11、31)內(nèi)部,而另一個表面位于該收集桶的外側(cè)。
19.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收集桶(31)的側(cè)壁(32)沿至少一部分收集桶的高度是柔性的;由于上述側(cè)壁在作用于推力表面的水壓差的作用下發(fā)生徑向收縮,所以收集桶可垂直收縮。
20.如權(quán)利要求12~1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收集桶(31)以折疊方式垂直塌縮。
21.如權(quán)利要求12~2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收集隔間(A)中的偏轉(zhuǎn)部件(23、24、38、39)用于向下偏轉(zhuǎn)從四周水體經(jīng)回收堰的上面流入收集隔間(A)的液體。
22.如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偏轉(zhuǎn)部件(23、24、38、39)由第二漂浮體(23、38)支承,該漂浮體獨立于回收堰(K)垂直運動并適合于由收集隔間(A)中的液體支承。
23.如權(quán)利要求12~22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回收堰(K)至少沿收集桶(11、31)圓周的主要部分延伸。
24.如權(quán)利要求22和2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漂浮體(23、38)在回收堰(K)和第二漂浮體之間確定圓周形的流入?yún)^(qū)(R),并且當從回收堰觀看時在第二漂浮體的遠側(cè)形成穩(wěn)定區(qū)(S)。
25.如權(quán)利要求14及權(quán)利要求15~24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蓋子(19、41)具有排出收集隔間(A)中液體用的排出口(20、42)。
26.如權(quán)利要求12~2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排出收集隔間中水的裝置包括可反轉(zhuǎn)的泵(18、36)。
27.如權(quán)利要求12~2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外部漂浮體(26、44),該漂浮體(26、44)連接于收集桶(11、31)的上述下部分(16、34)并適合于支承水體中的支承桶,上述外部漂浮體與收集桶水平間隔開。
28.如權(quán)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外部漂浮體(26、44)具有用于將來自上述水體中的水的體積結(jié)合于該漂浮體的隔間。
29.如權(quán)利要求12~2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附加的漂浮體(28)連接于回收堰(K),并可響應(yīng)圍繞收集隔間(A)的水位的突然上升而向回收堰(K)施加附加的向上浮力。
全文摘要
在從水體中回收漂浮表面層特別是包括漂浮污染物例如油的表面層的方法中,其頂部具有回收堰(K)的收集隔間(A)浸在水體中并充滿水。因為回收堰相對于水體表面處于溢流位置,所以當水從收集隔間(A)排出時,收集隔間便可以通過使水從回收堰上面流過而由水體的表面層再充滿。進行回收的裝置包括收集桶(11、31),該收集桶浸在水體中并形成收集隔間(A),該收集桶具有回收堰(K),該回收堰形成流入收集隔間(A)上端部的入口,回收裝置還包括裝置(17、18、35、36)例如可反轉(zhuǎn)的泵,用于排出收集隔間中的水。
文檔編號B63B35/32GK1193365SQ96196309
公開日1998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1996年8月1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5年8月14日
發(fā)明者斯蒂格·倫達貝克 申請人:人類技術(shù)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