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扁鐘形航天飛船軌道倉的制作方法
中國太空飛船上天之際,也傳來了飛船內(nèi)噪音大的信息,據(jù)報道,飛船動力系統(tǒng)的噪音很大,無疑,這對航天員在太空工作與生活極其不利,肯定要太大的損害航天員的身體健康,有沒有辦法把噪音的聲音降下來,根據(jù)現(xiàn)在飛船是圓鐘形——或說圓柱形的結構。筆者認為有,當然,這一辦法不是筆者發(fā)明的,而是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最先想出來的,只不過,他們把此一辦法僅用在樂器上,他們發(fā)明了全世界中華文明獨有的編鐘、編鎛、編鐃、鉦、鐸等諸種打擊樂器,并把這些樂器全造成扁形的,為何棄用圓形,只用扁形的——這正是我們祖先的智慧之處,也說明了遠在三千年前,中國人就完全掌握了圓形與扁形的波動力學及聲學的原理。
正是他們采用了棄圓改扁的辦法,才使曾候乙編鐘能敲出那么好聽的音樂,旋律所需的節(jié)奏與斷音都能一一完成,并且使音量小到適宜室內(nèi)欣賞的雅樂水平,而這一點,圓形鐘是無法辦到的,這,聽過西方教堂鐘聲的人,都知道,那鐘聲是無法在室內(nèi)欣賞的,幾里甚至幾十里外都聽得到,并且聲音久久不息,根本無法表現(xiàn)節(jié)奏和斷音。
這種情況,后來的北宋科學家沈括給了個總結,他在《夢溪筆談》中最先提出圓鐘聲長,扁鐘聲短的理論,可惜的是,他卻未能說到,還有圓鐘聲大,扁鐘音小這一事實,筆者是根據(jù)多年研制新式樂器的經(jīng)驗,意識到這一缺憾的,并且得出鐘聲這一差別是圓鐘的同步效應和扁鐘的不同步效應所造成的。
關于同步效應與不同步效應的論述,筆者在早已申請的專利《扁鐘形內(nèi)乳丁潛水艇》中已作了詳盡的說明,這里也就沒必要重復了。
總之,以筆者試制扁管號的經(jīng)驗推演,在太空軌道倉上棄圓改扁是可以把聲音降下來的,當然,扁形結構也可用在太空返回倉。甚至飛機、高速火車等其它物體上,因為這一些物體也多是圓形的,噪音也不小,不過,這些物體棄圓改扁都要牽涉到空氣動力學,要做種種試驗,既費金錢,又費時間,遠不如只在太空飛行的軌道倉棄圓改扁那么省事,自然,棄圓改扁至少也是一種選擇。
下面就一個太空扁形軌道倉給出一個簡圖。
圖1是一個扁形軌道倉的剖面圖,因為結構非常簡單,讀者應該一目了然。
權利要求
1.一種扁鐘型航天飛船軌道倉。
全文摘要
一種扁鐘形太空飛船軌道倉,它的結構特征是扁形的,這和以前圓形飛船有著根本區(qū)別,由于扁形結構符合波動力學中的不同步效應,因而能降低噪音,使航天員在太空飛行中更舒適。
文檔編號B64G1/00GK1775629SQ20051012760
公開日2006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6日
發(fā)明者廖萬偵 申請人:廖萬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