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遮篷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該遮篷裝置的登機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46634閱讀:27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遮篷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該遮篷裝置的登機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登機橋,特別涉及登機橋上的遮蓬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具 有該遮蓬裝置的登機橋。
背景技術
登機橋作為乘客進入飛機的通道,通常在端部安裝有可展開的遮篷裝置。 遮篷裝置展開后與飛機的外殼相貼合,以便實現(xiàn)登機橋與飛機的對接,為旅客 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然而,新型飛機外輪廓面的曲率變化較大,特別是在機首過 渡區(qū)內的機身有時會有很大的彎角,使得普通登機橋的遮篷無法精確地貼合到 飛機外殼上,而形成縫隙。這樣的縫隙不僅會使旅客遭受天氣的影響,而且在 雨雪天氣還容易導致水分進入飛機內部。以德國專利DE102004016272.7為優(yōu)先權的中國專利申請200510063002.6中提出了一種遮篷裝置1,以解決登機橋與大曲面飛機的對接問題。如圖1、 2 所示,遮篷裝置1包括可貼合到飛機外殼上的柔性框架3和用于固定到登機橋 上的門形框架2,在框架2、 3之間跨接有可通過操縱裝置20展開和合攏的折 棚5。操縱裝置包括相互鉸接的上臂31和下臂35,同時,上臂31的另一端鉸 接到門形框架2,而下臂35的另一端鉸接到柔性框架3。通過利用第一活塞缸 體51驅動上臂31相對于門形框架2展開,并利用第二活塞缸體55驅動下臂 35相對于上臂31展開,即可展開折棚5。操縱裝置還包括由電機47驅動的可 旋轉軸40。軸40通過設置在其兩端的巻繞裝置41分別帶動兩個連接到柔性 框架3的牽引帶49進行巻繞或退繞,從而使得柔性框架3可緊密貼合到飛機 外殼,為登機橋提供有效的密封。然而,不利的是,這種操縱裝置20的結構 復雜,相互配合運行的部件較多,易出故障,且不便維修。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要解決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遮篷裝置,以為登機橋提供有效密封
并且結構簡單的。本發(fā)明要解決技術問題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上述遮蓬裝置的登機橋,以實 現(xiàn)與復雜曲面的飛機外殼的緊密貼合。本發(fā)明要解決技術問題還在于提供一種控制上述遮篷裝置的方法,使得該 遮篷裝置能夠很好的與飛機外殼的曲面貼合。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遮蓬裝置,用于飛機的登機橋,該遮 蓬裝置包括柔性框架,設置在該遮篷裝置的一開口端,用于在遮蓬裝置展開時 貼合到飛機外殼;門形框架,設置在遮篷裝置的另一開口端,用于連接到該登 機橋;可展開的折篷,跨接在柔性框架和門形框架之間,并連接到柔性跨接和 門形框架的頂部和兩側;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獨立的操縱機構,用于驅動該遮蓬 裝置展開和/或合攏。該每個操縱機構包括推動裝置, 一端鉸接到該門形框 架而另一端鉸接到該柔性框架,用于相對于該門形框架推出該柔性框架;收放 機構,安裝在門形框架上;以及牽引繩, 一端固定到該柔性框架上而另一端固 定到該控制機構上。其中,收放機構包括至少第一輪系和第二輪系,該第一 輪系和該第二輪系中的一個可相對于另一個移動,以使得該第一和第二輪系之 間的間距發(fā)生變化;以及控制機構。牽引繩與輪系相連接。該收放機構還包括支撐架,固定在該門形框架上,并設有導向槽;以及 導軌,固定在該支撐架中,并具有可在該導軌中伸縮移動的推桿,該推桿的一 端設置在該導軌中。其中,該第一輪系設置在該導向槽中并固定到該推桿的另 一端,使其可隨著該推桿在該導向槽移動;該第二輪系和該控制機構分別固定 在該支撐架上。該控制機構包括可彈性擺動的扭簧, 一端固定到該支撐架上,另一端與該 牽引繩相連;擺臂,從該扭簧的一側延伸形成;以及一個或多個開關,彼此間 隔地設置在該支撐架上。該開關包括第一開關,當該牽引繩處于張緊狀態(tài)時該 擺臂面對該第一開關。該開關包括第二開關,當該牽引繩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該擺 臂面對該第二開關。每個輪系均包括至少一個輪,該牽引繩與每個輪系的輪均連接。其中,第 一輪系包括一上層輪和一下層輪,而第二輪系也包括一上層輪和一下層輪;該 牽引繩在固定到該扭簧的一端后,依次從第一輪系的上層輪、第二輪系的上層 輪、第一輪系的下層輪和第二輪系的下層輪上繞過,隨后從收放機構中伸出并連接到柔性框架。該推動裝置為自帶動力的氣彈簧。當該遮蓬裝置合攏時,該推動裝置可用 于支撐該遮蓬裝置。該柔性前框可由彈簧鋼板和海綿制成。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遮蓬裝置的登機橋,在與 飛機的入口相連的一端設有遮蓬裝置。該遮蓬裝置包括柔性框架,設置在該遮 篷裝置的一開口端,用于在該遮蓬裝置展開時貼合到飛機外殼;門形框架,設 置在該遮篷裝置的另一開口端,用于連接到該登機橋;可展開的折篷,跨接在 該柔性框架和該門形框架之間,并連接到該柔性跨接和該門形框架的頂部和兩 側;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獨立的操縱機構,用于驅動該遮蓬裝置展開和/或合攏。 該每個操縱機構包括推動裝置, 一端鉸接到該門形框架而另一端鉸接到該柔 性框架,用于相對于該門形框架推出該柔性框架;收放機構,安裝在門形框架 上;以及牽引繩, 一端固定到該柔性框架上而另一端固定到該控制機構上。其 中,收放機構包括至少第一輪系和第二輪系,該第一輪系和該第二輪系中的 一個可相對于另一個移動,以使得該第一和第二輪系之間的間距發(fā)生變化;以 及控制機構。牽引繩與輪系相連接。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控制遮蓬裝置的方法。該遮蓬裝置 包括設置在一開口端的柔性框架,用于在該遮蓬裝置展開時貼合到飛機外殼; 設置在另一開口端的門形框架,用于連接到飛機的登機橋;以及跨接在該柔性 框架和該門形框架之間的折篷,并連接到該柔性跨接和該門形框架的頂部和兩 側;以及至少兩個彼此獨立設置的操縱機構,該每個操縱機構包括可伸縮移動 的推動裝置,安裝在該門形框架上的收放機構,以及一端固定到該柔性框架上 的牽引繩。該方法包括設置推動裝置的一端鉸接到該形框架而另一端鉸接到 柔性框架,以相對于門形框架推出柔性框架;在收放機構中設置一控制機構, 以及至少第一和第二輪系;在控制機構上固定牽引繩的另一端,并在輪系上纏 繞牽引繩;調節(jié)第一輪系和第二輪系的間距,使得牽引繩從收放機構中伸出部 分的長度發(fā)生變化;該推動裝置根據牽引繩從收放機構中伸出部分的長度調節(jié) 柔性框架的位置,使得遮蓬裝置展開和/或合攏。所述調節(jié)該第一輪系和該第二輪系的間距的步驟包括在該門形框架上固 定一帶有導向槽的支撐架;在該支撐架中固定一導軌,并在該導軌中設置可伸 縮移動的推桿;設置該第一輪系位于該導向槽中,并固定該第一輪系到該推桿
的另一端,使該第一輪系可隨著該推桿的伸縮而在該導向槽移動;固定該第二 輪系到該支撐架上;在該導軌中移動該推桿,使得該第一輪系和該第二輪系的 間距發(fā)生變化。優(yōu)選的,該控制機構包括可彈性擺動的扭簧, 一端固定到支撐架上,另一 端與牽引繩相連;擺臂,從扭簧的一側延伸形成;以及兩個開關,彼此間隔地 設置在導軌上,包括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當牽引繩處于張緊狀態(tài)時擺臂面對 第一開關,而當牽引繩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擺臂面對第二開關。該遮蓬裝置的控制 方法包括當擺臂面對該第一開關時,向第一方向移動推桿以釋放牽引繩;以 及當擺臂面對該第二開關時,向第二方向移動推桿以收緊牽引繩。在本發(fā)明中,兩套操縱裝置可獨立工作;利用推動裝置推頂結構可方便的 將柔性前框推出,而利用收放機構可相對獨立的控制設置在遮蓬裝置兩側的牽 引繩,以控制柔性框架與飛機外殼緊密貼合。即使在遮蓬裝置相對于飛機外殼 晃動的情況下,利用本發(fā)明的控制方法也能很好地解決登機橋與具有大曲面的 飛機艙門對接密封的問題。同時,推動裝置以及收放機構中控制裝置的設置使 得操縱裝置的整體結構簡單緊湊,不僅能使得本發(fā)明的遮篷裝置易于安裝和維 護,而且提高了遮篷裝置的工作可靠性。下面結合附圖和詳細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一種登機橋的遮蓬裝置; 圖2為圖1中的遮蓬裝置,其中去掉了折蓬;圖3為本發(fā)明的登機橋遮蓬裝置處于部分展開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圖4示出了圖1中的收放機構;圖5為圖4中的控制裝置的放大示意圖;圖6為收放機構的機構簡圖,示出了牽引繩纏繞方式;以及 圖7為圖1中的遮篷裝置處于收回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本發(fā)明的遮蓬裝置100包括設置在其前側開口端的柔性框 架101,用于在遮蓬裝置展開時貼合到飛機的外殼(未示出)上;設置在其后
側開口端的門形框架102,用于連接到登機橋(未示出);跨接在柔性框架101和該門形框架102之間的折篷103;以及設置在遮蓬下方的地板104。折篷103 連接到上述兩個框架的頂部和兩側,并可隨著遮蓬裝置100展開和/或合攏。 當遮蓬裝置工作時,折蓬103展開,使得柔性框架101可貼合到飛機外殼。其 中,柔性前框由具有柔韌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由彈簧鋼板和海綿制成。在遮蓬裝置100上,還設有兩個彼此獨立的操縱機構200,用于驅動折蓬 103展開和/或合攏。每個操縱機構200包括安裝在門形框架102上的收放機 構110; —端連接到收放機構110而另一端連接到柔性框架101上的牽引繩 130,例如鋼絲繩等;以及一端鉸接到門形框架102而另一端鉸接到柔性框架 101上的推動裝置150。其中,推動裝置150可以伸縮移動,當其伸長時能夠 相對于門形框架102向前推出柔性框架101。優(yōu)選的,推動裝置150為一自帶 動力的氣彈簧。牽引繩130從收放機構110中伸出的部分,在收放機構110 的控制下也可伸長或縮短,當牽引繩130的伸出部分縮短時,可以將柔性框架 101拉回。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柔性框架IOI,優(yōu)選的,牽引繩130連接到柔 性框架101的頂角部;類似的,推動裝置150也可鉸接到柔性框架101的頂免 部。如圖4所示,收放機構110包括第一輪系11,第二輪系112,設有導 向槽115的支撐架114,導軌117,推桿118以及控制機構120。其中,支撐 架114固定在門形框架102上,導軌117固定在支撐架114中。推桿118的一 端設置在導軌117中,并可在導軌117中伸縮移動。第一輪系111設置在支撐 架114的導向槽115中,并固定到推桿118的另一端;而第二輪系112和控制 機構120分別固定在支撐架114上。這樣,當推桿118在導軌117中移動時, 第一輪系111可沿著導向槽115相對于第二輪系112移動,使得兩個輪系的間 距發(fā)生變化。雖然在這里第二輪系112相對于門形框架102固定,但是應當理 解,在其它實施例中,它也可相對于門形框架102移動,只要第一輪系111 和第二輪系112的間距能夠發(fā)生變化即可。牽引繩130的一端固定到控制機構120上,并且牽引繩130與兩個輪系 111、 112纏繞連接,這樣,當兩輪系的間距發(fā)生變化時,牽引繩130從收放 機構110中伸出的那部分的長度會隨之變化。換句話說,當兩輪系的間距增大 時,牽引繩130伸出部分的長度縮短,使得柔性框架101被拉回;當兩輪系的 間距減小時,牽引繩130伸出部分的長度增大,使得柔性框架101能夠被推動 裝置150推出。牽引繩130在輪系間的纏繞方式將在后面詳細說明。如圖5所示,控制機構120包括可彈性擺動的扭簧121,其一端固定到 支撐架114上,另一端與牽引繩130相連;從扭簧121的一側延伸形成的擺臂 122;以及彼此間隔地設置在支撐架114上的第一開關123和第二開關124。 優(yōu)選地,可以在固定到支撐架114上的支架125上設置第一開關123和第二開 關124。當牽引繩130處于張緊狀態(tài)時,擺臂122轉到面對第一開關123的位 置,而當牽引繩130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擺臂122轉到面對第二開關124的位置。接下來,說明牽引繩130在輪系間的纏繞方式。如圖6所示,牽引繩130 固定到扭簧121的一端,使得扭簧121可隨著牽引繩130上張力的變化而擺動。 隨后,牽引繩130依次從第一輪系111的上層輪llla、第二輪系112的上層 輪112a、第一輪系111的下層輪11 lb和第二輪系112的下層輪112b上繞過。 然后,牽引繩130從收放機構110中伸出并連接到柔性框架101上(如圖3 所示)。這樣,當推桿118在導軌117中伸長或收縮時,兩個輪系之間的間距 相應地增加或減少,從而使牽引繩130從收放機構中伸出部分的長度相應地減 小或增大。應當理解,牽引繩BO在各輪之間的纏繞順序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而可 以有多種,只要使得牽引繩伸出部分的長度能隨著輪系間距的變化而改變即 可。還應當理解,為了調節(jié)牽引繩伸出部分的長度,可以設置更多的輪系,每 個輪系均可包括一個或多個輪,并使牽引繩BO與這些輪纏繞連接。具體的纏 繞方式與前面描述的類似,這里不再贅述。另外,雖然圖2中的控制機構120 設置在第一輪系111和第二輪系112之間,然而在其它的實施例中,控制機構 120還可以設置在任何合適的位置,如設置在所有輪系的同一側。當遮蓬裝置IOO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可以通過收放機構IIO與推動裝置150 的配合來控制遮蓬裝置100與飛機外殼完全貼合。在遮蓬裝置100準備向前展 開時,牽引繩130處于張緊狀態(tài),使得擺臂122面對第一開關123。這時,登 機橋的控制系統(tǒng)(未示出)控制推桿118在導軌117中收縮,從而釋放牽引繩 130,使得柔性框架101在推動裝置150的推動下可向前探壓,直到與飛機外 殼相貼合。當柔性框架101貼合到飛機外殼后,繼續(xù)釋放牽引繩130會使牽引 繩130的張力逐漸減小,使得扭簧121帶動擺臂122向脫離第一開關123的方 向轉動。 一旦擺臂122脫離第一開關123后,登機橋的控制系統(tǒng)便停止收縮推 桿118,使得牽引繩130保持在當前狀態(tài)。此時,遮蓬裝置的柔性框架101與 飛機的外殼實現(xiàn)了很好的密封。隨著乘客的上下,飛機入口處、登機橋以及遮蓬裝置的載荷會不斷發(fā)生變 化,使得遮蓬裝置IOO可能會相對于飛機外殼發(fā)生偏移。當遮蓬裝置100遠離 飛機外殼時,牽引繩130的張力增大,使得擺臂122向第一開關123的位置擺 動。 一旦擺臂122面對第一開關123后,登機橋的控制系統(tǒng)會繼續(xù)釋放牽引繩 130,直到牽引繩130的張力減小到使得擺臂122脫離第一開關123的位置。 類似的,當遮蓬裝置100靠近飛機外殼時,牽引繩130的張力減小,使得擺臂 122向第二開關124的位置擺動。 一旦擺臂122面對第二開關124后,即牽引 繩130處于松弛狀態(tài)后,登機橋的控制系統(tǒng)會控制推桿118在導軌117中伸長, 從而收緊牽引繩130以拉回柔性框架101,直到牽引繩130的張力增大到使得 擺臂122脫離第二開關124的位置為止。當擺臂122脫離第二開關124后,登 機橋的控制系統(tǒng)便停止伸長推桿118,使得牽引繩130保持在當前狀態(tài)。這樣, 在乘客登機過程中,即使發(fā)生晃動,本發(fā)明得遮蓬裝置IOO也能夠與飛機外殼 實現(xiàn)良好的貼合與密封效果。在遮篷裝置100需要收回時,登機橋控制系統(tǒng)的通過推桿118控制牽引繩 130收回,以拉回柔性框架101,直到遮篷裝置100處于合攏狀態(tài)。如圖7所 示,當遮篷裝置100合攏時,推動裝置150收回,并支撐遮蓬裝置IOO。需要注意,在這里以設置兩個開關為例,說明了本發(fā)明的遮蓬裝置的控制 方法,但是根據本發(fā)明還可以只設置一個或者設置更多數量的開關,用于檢測 牽引繩的狀態(tài)。例如,可以只設置第一或第二開關,或者可以將牽引繩的張緊 狀態(tài)分為更多級,并對應于每一級分別設置一開關。應當指出,雖然通過上述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然而本發(fā)明還可 有其它多種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熟悉本領域的技 術人員顯然可以對本發(fā)明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 當屬于本發(fā)明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遮蓬裝置,用于飛機的登機橋,包括柔性框架,設置在該遮篷裝置的一開口端,用于在該遮蓬裝置展開時貼合到該飛機的外殼;門形框架,設置在該遮篷裝置的另一開口端,用于連接到該登機橋;可展開的折篷,跨接在該柔性框架和該門形框架之間,并連接到該柔性跨接和該門形框架的頂部和兩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兩個彼此獨立的操縱機構,用于驅動該遮蓬裝置展開和/或合攏,該每個操縱機構包括推動裝置,一端鉸接到該門形框架而另一端鉸接到該柔性框架,用于相對于該門形框架推出該柔性框架;收放機構,安裝在該門形框架上,包括至少第一輪系和第二輪系,該第一輪系和該第二輪系中的一個可相對于另一個移動,以使得該第一和第二輪系之間的間距發(fā)生變化;以及控制機構;以及牽引繩,一端固定到該柔性框架上而另一端固定到該控制機構上,并與該輪系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收放機構還包括 支撐架,固定在該門形框架上,并設有導向槽;以及導軌,固定在該支撐架中,并具有可在該導軌中伸縮移動的推桿,該推桿 的一端設置在該導軌中,其中,該第一輪系設置在該導向槽中并固定到該推桿的另一端,使其可隨 著該推桿在該導向槽移動;該第二輪系和該控制機構分別固定在該支撐架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控制機構包括 可彈性擺動的扭簧, 一端固定到該支撐架上,另一端與該牽引繩相連; 擺臂,從該扭簧的一側延伸形成;以及一個或多個開關,彼此間隔地設置在該支撐架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開關包括第一開關, 當該牽引繩處于張緊狀態(tài)時該擺臂面對該第一開關。
5、 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開關包括第二 開關,當該牽引繩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該擺臂面對該第二開關。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每個輪系均包括至 少一個輪,該牽引繩與該每個輪系的輪均相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輪系包括一上 層輪和一下層輪,而該第二輪系也包括一上層輪和一下層輪;該牽引繩在固定到該扭簧的一端后,依次從該第一輪系的上層輪、該第二 輪系的上層輪、該第一輪系的下層輪和該第二輪系的下層輪上繞過,隨后從該 收放機構中伸出并連接到該柔性框架。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推動裝置為自帶動 力的氣彈簧。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當該遮蓬裝置合攏時, 該推動裝置可用于支撐該遮蓬裝置。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柔性前框由彈簧鋼 板和海綿制成。
11、 一種具有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蓬裝置的登機橋,在與飛機的入口相 連的一端設有遮蓬裝置,該遮蓬裝置包括柔性框架,設置在該遮篷裝置的一開口端,用于在該遮蓬裝置展開時貼合 到飛機外殼;門形框架,設置在該遮篷裝置的另一開口端,用于連接到該登機橋;可展開的折篷,跨接在該柔性框架和該門形框架之間,并連接到該柔性跨 接和該門形框架的頂部和兩側,其特征在于,該遮蓬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彼此獨立的操縱機構,用于驅動 該遮蓬裝置展開和/或合攏,該每個操縱機構包括推動裝置, 一端鉸接到該門形框架而另一端鉸接到該柔性框架,用于相對 于該門形框架推出該柔性框架 ,收放機構,安裝在該門形框架上,包括至少第一輪系和第二輪系,該第一輪系和該第二輪系中的一個可相對于另一個移動,以使得該第一和第二輪系之間的間距發(fā)生變化;以及 控制機構;以及牽引繩, 一端固定到該柔性框架上而另一端固定到該控制機構上,并與該 輪系連接。
12、 根據權利要求ll所述的登機橋,其特征在于,該收放機構還包括 支撐架,固定在該門形框架上,并設有導向槽;以及導軌,固定到該支撐架上,并具有可在該導軌中伸縮移動的推桿,該推桿 的一端設置在該導軌中,其中,該第一輪系設置在該導向槽中并固定到該推桿的另一端,使其可隨 著該推桿在該導向槽移動;該第二輪系和該控制機構分別固定在該支撐架上。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登機橋,其特征在于,該控制機構包括 可彈性擺動的扭簧, 一端固定到該支撐架上,另一端與該牽引繩相連; 擺臂,從該扭簧的一側延伸形成;以及一個或多個開關,彼此間隔地設置在該支撐架上。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登機橋,其特征在于,該開關包括第一開關, 當該牽引繩處于張緊狀態(tài)時該擺臂面對該第一開關。
15、 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登機橋,其特征在于,該開關包括第二 開關,當該牽引繩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該擺臂面對該第二開關。
16、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登機橋,其特征在于,該每個輪系均包括至 少一個輪,該牽引繩與該每個輪系的輪均相連接。
17、 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登機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輪系包括一上 層輪和一下層輪,而該第二輪系也包括一上層輪和一下層輪;該牽引繩在固定到該扭簧的一端后,依次從該第一輪系的上層輪、該第二 輪系的上層輪、該第一輪系的下層輪和該第二輪系的下層輪上繞過,隨后從該 收放機構中伸出并連接到該柔性框架。
18、 根據權利要求ll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推動裝置為自帶 動力的氣彈簧。
19、 一種用于控制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蓬裝置的方法,該遮蓬裝置包括 設置在一開口端的柔性框架,用于在該遮蓬裝置展開時貼合到飛機外殼;設置 在另一開口端的門形框架,用于連接到飛機的登機橋;以及跨接在該柔性框架 和該門形框架之間的折篷,并連接到該柔性跨接和該門形框架的頂部和兩側,其特征在于,該遮蓬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彼此獨立設置的操縱機構,該每 個操縱機構包括可伸縮移動的推動裝置,安裝在該門形框架上的收放機構,以 及一端固定到該柔性框架上的牽引繩, 該方法包括設置該推動裝置的一端鉸接到該門形框架而另一端鉸接到該柔性框架,以相對于該門形框架推出該柔性框架;在該收放機構中設置一控制機構,以及至少第一和第二輪系; 在該控制機構上固定該牽引繩的另一端,并在該輪系上纏繞該牽引繩; 調節(jié)該第一輪系和該第二輪系的間距,使得該牽引繩從該收放機構中伸出部分的長度發(fā)生變化;該推動裝置根據該牽引繩從該收放機構中伸出部分的長度調節(jié)該柔性框架的位置,使得該遮蓬裝置展開和/或合攏。
20、 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該第一輪系和 該第二輪系的間距的步驟包括在該門形框架上固定一帶有導向槽的支撐架;在該支撐架中固定一導軌,并在該導軌中設置可伸縮移動的推桿; 設置該第一輪系位于該導向槽中,并固定該第一輪系到該推桿的另一端, 使該第一輪系可隨著該推桿的伸縮而在該導向槽移動; 固定該第二輪系到該支撐架上;在該導軌中移動該推桿,使得該第一輪系和該第二輪系的間距發(fā)生變化。
21、 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控制機構包括 可彈性擺動的扭簧, 一端固定到該支撐架上,另一端與該牽引繩相連; 擺臂,從該扭簧的一側延伸形成;以及兩個開關,彼此間隔地設置在該導軌上,包括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其中, 當該牽引繩處于張緊狀態(tài)時該擺臂面對該第一開關,而當該牽引繩處于松弛狀 態(tài)時該擺臂面對該第二開關,該方法還包括當該擺臂面對該第一開關時,向第一方向移動該推桿以釋 放該牽引繩;以及當該擺臂面對該第二開關時,向第二方向移動該推桿以收緊 該牽引繩。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飛機登機橋的遮篷裝置,包括可貼合到飛機外殼的柔性框架,連接到登機橋的門形框架,以及跨接在柔性框架和該門形框架之間的折篷。該遮篷裝置還包括至少兩個彼此獨立的操縱機構,每個操縱機構包括一端鉸接到門形框架而另一端鉸接到柔性框架的推動裝置,用于推出柔性框架;安裝在該門形框架上的收放機構;以及一端固定到柔性框架上而另一端固定到控制機構上的牽引繩。收放機構通過牽引繩可控制柔性框架的收回。利用本發(fā)明的遮篷裝置,可有效地使柔性框架與飛機外殼緊密貼合,即使在遮篷裝置相對于飛機外殼晃動的情況下,也能很好地解決登機橋與具有大曲面的飛機完全對接密封的問題。
文檔編號B64F1/00GK101148201SQ20061011334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9月22日
發(fā)明者唐學工, 朱勁松, 謝維全 申請人: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石家庄市| 贵港市| 滨州市| 山西省| 涡阳县| 红原县| 德昌县| 台南市| 平阴县| 九龙坡区| 前郭尔| 高邑县| 车致| 铜鼓县| 灵璧县| 安福县| 秦皇岛市| 凤山县| 普宁市| 永年县| 大埔县| 铜山县| 新邵县| 威信县| 金华市| 东莞市| 云南省| 富民县| 肥东县| 额尔古纳市| 丁青县| 璧山县| 广宗县| 睢宁县| 峡江县| 永康市| 防城港市| 安康市| 象山县| 资阳市|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