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飛機試驗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座艙蓋拋放試驗系統(tǒng)以及座艙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飛機救生系統(tǒng)拋放座艙蓋清理彈射通道性能進行試驗驗證的手段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采用模擬飛機座艙結構的試驗臺,安裝座艙蓋拋放系統(tǒng),拋放真實座艙蓋或與真實座艙蓋重量和重心相同的模擬座艙蓋;二是直接采用真實的飛機機身結構和拋放系統(tǒng),拋放真實座艙蓋,兩種方式都需要制造相應的試驗系統(tǒng)和設備,才能夠開始試驗驗證。按照“拋放試驗”要求,拋放系統(tǒng)研制時地面靜止試驗需要進行10次~14次,要求試驗次數(shù)較多。因此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a、試驗成本高昂。b、技術風險大,試驗周期長。由于不能夠在未開展系統(tǒng)詳細設計工作前的對關鍵設計參數(shù)和實際工作效果進行驗證,被試驗的救生系統(tǒng)技術成熟度低,使試驗過程具有較多的不確定因素,調整救生系統(tǒng)設計方案和重復試驗驗證的周期較長。
因此,希望有一種技術方案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xiàn)有技術的至少一個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fā)動機模擬負載裝置控制系統(tǒng)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xiàn)有技術的中的至少一個上述缺陷。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用于進行座艙蓋的拋放試驗,所述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包括:安裝平臺,所述安裝平臺具有一個安裝面;折翻轉角控制組件,所述折翻轉角控制組件設置在所述安裝面上;所述折翻轉角控制組件用于容置座艙蓋的一端,所述座艙蓋能夠繞所述折翻轉角控制組件轉動,且與所述折翻轉角控制組件具有一個釋放角度位置;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設置在所述安裝面上,并與所述折翻轉角控制組件相隔設置,所述支撐組件支撐所述座艙蓋;釋放裝置,所述釋放裝置設置在所述安裝平臺上,且所述釋放裝置具有釋放狀態(tài)以及鎖緊狀態(tài);拋放動力裝置,所述拋放動力裝置包括動力件,所述動力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與釋放裝置連接,所述動力件具有固定狀態(tài)以及運動狀態(tài),在所述固定狀態(tài),所述動力件具有預設力并靜止,在所述運動狀態(tài),所述動力件釋放所述預設力并在所述預設力的驅動下運動;其中,在所述鎖緊狀態(tài),所述動力件處于與所述釋放裝置連接的固定狀態(tài);在所述釋放狀態(tài),所述動力件處于所述運動狀態(tài),所述動力件的與所述釋放裝置連接的一端運動并抵靠所述座艙蓋的設計驅動點,且?guī)铀鲎撋w運動至動力件的該端與所述座艙蓋分離;所述座艙蓋得到動力件所提供的動力從而運動,并脫離與所述支撐組件的接觸,且在所述釋放角度位置脫離與所述折翻轉角控制組件接觸后繼續(xù)運動。
優(yōu)選地,所述折翻轉角控制組件包括:托舉件,所述托舉件設置在所述安裝面上;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設置在所述托舉件的遠離所述安裝面的面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設置有第一轉角滑槽,所述第一轉角滑槽用于容置所述座艙蓋的第一轉動支臂;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設置在所述托舉件的遠離所述安裝面的面上,且與所述第一支架對置,所述第二支架上設置有第二轉角滑槽,所述第二轉角滑槽用于容置所述座艙蓋的第二轉動支臂;通軸,所述通軸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另一端設置在第二支架上,所述通軸用于分別與所述第一轉動支臂以及所述第二轉動支臂搭接。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組件與所述安裝面以可拆卸方式連接,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多塊支撐板,各個支撐板之間通過可拆卸方式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拋放動力裝置進一步包括試驗臺架,所述動力件的固定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試驗臺架上。
優(yōu)選地,所述動力件包括彈性連接件以及設置在彈性連接件的一端的膠帶掛座,所述膠帶掛座用于與所述釋放裝置連接,所述預設力為將所述彈性連接件拉伸所形成的彈性變形力。
優(yōu)選地,所述釋放裝置包括: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安裝在所述安裝平臺上,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插銷安裝孔;活動插銷,所述活動插銷適于插入或者拔出所述插銷安裝孔;其中,所述釋放裝置的鎖緊狀態(tài)為所述活動插銷穿過所述膠帶掛座以及所述插銷安裝孔,從而使所述膠帶掛座與所述安裝座連接;所述釋放狀態(tài)為所述活動插銷自所述插銷安裝孔拔出,所述膠帶掛座隨所述彈性連接件運動。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上設置有轉角標示件。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座艙蓋拋放試驗系統(tǒng),所述座艙蓋拋放試驗系統(tǒng)包括如上所述的座艙蓋拋放試驗系統(tǒng)、安全墊以及標尺板,所述安全墊用于供座艙蓋拋放后落入;所述標尺板上設置有網格標尺,所述標尺板用于作為所述座艙蓋的飛行軌跡參考。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座艙蓋,所述座艙蓋能夠用于如上所述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所述座艙蓋包括:座艙蓋主體,所述座艙蓋主體為平板結構,所述座艙蓋主體上設置有配重安裝槽;配重塊,所述配重塊適于安裝在所述配重安裝槽內;加強結構,所述加強結構設置在所述座艙蓋主體上,所述加強結構上設置有第一轉動支臂以及第二轉動支臂;所述第一轉動支臂包括第一轉動支臂支撐板以及與所述第一轉動支臂支撐板連接的第一導向銷軸,所述第一轉動支臂支撐板上設置有第一半孔,所述第一半孔適于與通軸搭接;所述第一導向銷軸適于放置在所述第一轉角滑槽內;所述第二轉動支臂包括第二轉動支臂支撐板以及與所述第二轉動支臂支撐板連接的第二導向銷軸,所述第二轉動支臂支撐板上設置有第二半孔,所述第二半孔適于與通軸搭接;所述第二導向銷軸適于放置在所述第二轉角滑槽內。
優(yōu)選地,所述座艙蓋主體采用有機玻璃制作。。
采用本申請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能夠在具體設計工作開展前的方案設計階段代替現(xiàn)有試驗驗證手段,對新研制的救生系統(tǒng)拋放座艙蓋性能進行初步試驗驗證。通過本試驗裝置的使用,可以解決以下問題:a、能夠在實際拋放系統(tǒng)制造和測試前,提供0速度拋放條件下二維平面內座艙蓋拋放軌跡參數(shù),作為驅動裝置性能計算和系統(tǒng)性能仿真分析的輸入和校準依據(jù);b、能夠在不依賴實際拋放系統(tǒng)、不消耗彈藥和火工品的情況下進行試驗,試驗裝置可以快速和重復使用,降低對進度和經費的需求;c、可以對救生系統(tǒng)的關鍵設計參數(shù)進行調整,在詳細設計工作開展前對關鍵參數(shù)進行選擇和優(yōu)化;d、可以模擬影響救生系統(tǒng)拋放座艙蓋清理彈射通道過程的主要邊界條件,并對其變化所產生的影響進行趨勢評估,在系統(tǒng)設計過程提供同步性能分析意見。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座艙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的座艙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中的折翻轉角控制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所示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中的釋放裝置以及動力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所示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中的釋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1所示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中的折翻轉角控制組件以及座艙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座艙蓋拋放試驗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示意圖。
附圖標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座艙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的座艙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所示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中的折翻轉角控制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所示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中的釋放裝置以及動力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所示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中的釋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所示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中的折翻轉角控制組件以及座艙蓋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座艙蓋拋放試驗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示意圖。
如圖1所示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用于進行座艙蓋的拋放試驗,該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包括安裝平臺1、折翻轉角控制組件2、支撐組件4、釋放裝置5以及拋放動力裝置6。
參見圖1,在本實施例中,安裝平臺1具有一個安裝面。折翻轉角控制組件2設置在安裝面上;折翻轉角控制組件用于容置座艙蓋3的一端,座艙蓋能夠繞折翻轉角控制組件2轉動,且與折翻轉角控制組件2具有一個釋放角度位置;支撐組件4設置在安裝面上,并與折翻轉角控制組件2相隔設置,支撐組件4支撐座艙蓋3;釋放裝置5設置在安裝平臺上,且釋放裝置5具有釋放狀態(tài)以及鎖緊狀態(tài);拋放動力裝置6包括動力件61,動力件61一端固定,另一端與釋放裝置5連接,動力件具有固定狀態(tài)以及運動狀態(tài),在固定狀態(tài),動力件61具有預設力并靜止,在運動狀態(tài),動力件61釋放預設力并在預設力的驅動下運動;其中,在鎖緊狀態(tài),動力件61處于與釋放裝置5連接的固定狀態(tài);在釋放狀態(tài),動力件61處于運動狀態(tài),動力件61的與釋放裝置連接的一端運動并抵靠座艙蓋3的設計驅動點,且?guī)幼撋w3運動至動力件61的該端與座艙蓋3分離;座艙蓋3得到動力件61所提供的動力從而運動,并脫離與支撐組件4的接觸,且在釋放角度位置脫離與折翻轉角控制組件2接觸后繼續(xù)運動。
采用本申請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能夠在具體設計工作開展前的方案設計階段代替現(xiàn)有試驗驗證手段,對新研制的救生系統(tǒng)拋放座艙蓋性能進行初步試驗驗證。通過本試驗裝置的使用,可以解決以下問題:a、能夠在實際拋放系統(tǒng)制造和測試前,提供0速度拋放條件下二維平面內座艙蓋拋放軌跡參數(shù),作為驅動裝置性能計算和系統(tǒng)性能仿真分析的輸入和校準依據(jù);b、能夠在不依賴實際拋放系統(tǒng)、不消耗彈藥和火工品的情況下進行試驗,試驗裝置可以快速和重復使用,降低對進度和經費的需求;c、可以對救生系統(tǒng)的關鍵設計參數(shù)進行調整,在詳細設計工作開展前對關鍵參數(shù)進行選擇和優(yōu)化;d、可以模擬影響救生系統(tǒng)拋放座艙蓋清理彈射通道過程的主要邊界條件,并對其變化所產生的影響進行趨勢評估,在系統(tǒng)設計過程提供同步性能分析意見。
參見圖4,在本實施例中,折翻轉角控制組件2包括托舉件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以及通軸24,托舉件21設置在安裝面上;第一支架22設置在托舉件的遠離安裝面的面上,第一支架22上設置有第一轉角滑槽221,第一轉角滑槽221用于容置座艙蓋3的第一轉動支臂331;第二支架23設置在托舉件21的遠離安裝面的面上,且與第一支架22對置,第二支架23上設置有第二轉角滑槽231,第二轉角滑槽231用于容置座艙蓋3的第二轉動支臂332;通軸24的一端設置在第一支架22上,另一端設置在第二支架23上,通軸24用于分別與第一轉動支臂331以及第二轉動支臂332搭接。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轉角滑槽的圓心與通軸安裝在第一支架上的安裝孔的孔心同心;第二轉角滑槽的圓心與通軸安裝在第二支架上的安裝孔的孔心同心。
參見圖1,在本實施例中,支撐組件與安裝面以可拆卸方式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其與安裝面通過螺栓進行連接。
可以理解的是,支撐組件的高度與支撐組件距離托舉件21之間的距離決定模擬座艙蓋的安裝角度。因此,有利的是,在一個備選實施例中,支撐組件包括多塊支撐板,各個支撐板之間通過可拆卸方式連接。這樣,支撐組件形成了一個可以任意更改高度的組件。
在本實施例中,拋放動力裝置6進一步包括試驗臺架62,動力件61的固定的一端固定在試驗臺架62上。在本實施例中,動力件61通過掛耳與試驗臺架62連接。
參見圖1、圖5以及圖8,動力件包括彈性連接件611以及設置在彈性連接件611的一端的膠帶掛座612,膠帶掛座612用于與釋放裝置連接,預設力為將彈性連接件611拉伸所形成的彈性變形力。在本實施例中,彈性連接件采用航空模型用動力橡膠繩或其他高彈性橡膠管制作,彈性連接件的長度設定方法有:a、在已知所需拉力的情況下,根據(jù)由安裝位置決定的變形量需求設定;b、根據(jù)試拋的高度和距離結果進行設定;c、根據(jù)試拋過程中座艙蓋轉動過程的角速度結果調整。
參見圖5及圖6,在本實施例中,釋放裝置5包括安裝座51以及活動插銷52,安裝座51安裝在安裝平臺1上,安裝座51上設置有插銷安裝孔;活動插銷52適于插入或者拔出插銷安裝孔;其中,釋放裝置的鎖緊狀態(tài)為活動插銷穿過膠帶掛座612以及插銷安裝孔,從而使膠帶掛座612與安裝座連接;釋放狀態(tài)為活動插銷52自插銷安裝孔拔出,膠帶掛座隨彈性連接件運動。
參見圖8,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支架23上設置有轉角標示件7??梢岳斫獾氖?,該轉角標示件7也可以設置在第一支架上。轉角標識件放置時其0°標線與座艙蓋底邊平行。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座艙蓋拋放試驗系統(tǒng),參見圖8,該座艙蓋拋放試驗系統(tǒng)包括如上所述的座艙蓋拋放試驗系統(tǒng)、安全墊8以及標尺板9,安全墊8用于供座艙蓋拋放后落入;標尺板9上設置有網格標尺,標尺板9用于作為座艙蓋3的飛行軌跡參考。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座艙蓋,所述座艙蓋能夠用于如上所述的座艙蓋拋放試驗裝置;該座艙蓋3包括座艙蓋主體31、配重塊32以及加強結構33。
參見圖2,座艙蓋主體為平板結構,座艙蓋主體31上設置有配重安裝槽;配重塊適于安裝在配重安裝槽內。
通過調整配重塊的規(guī)格和安裝位置可以實現(xiàn)對模擬座艙蓋的重量和重心位置調整。
加強結構33設置在座艙蓋主體31上,加強結構33上設置有第一轉動支臂331以及第二轉動支臂332;第一轉動支臂331包括第一轉動支臂支撐板以及與第一轉動支臂支撐板連接的第一導向銷軸3311,第一轉動支臂支撐板上設置有第一半孔,第一半孔適于與通軸搭接;第一導向銷軸3311適于放置在第一轉角滑槽221內;第二轉動支臂332包括第二轉動支臂支撐板以及與第二轉動支臂支撐板連接的第二導向銷軸3321,第二轉動支臂支撐板上設置有第二半孔,第二半孔適于與通軸搭接;第二導向銷軸3321適于放置在第二轉角滑槽231內。
有利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座艙蓋主體3采用有機玻璃制作。采用有機玻璃制作,能夠使座艙蓋主體更為接近真實的重量分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