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直升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無人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無人直升機。
【背景技術】
[0002]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信息采集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shù)字傳輸。可在無線電遙控下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fā)射升空,也可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在無人直升機機身的底部,通常設置有用于外界空氣進入的進風口,用于外界的空氣通過該進入口流入機身的內(nèi)部,進而在發(fā)動機的作用下進行燃燒,為無人直升機的飛行提供動力。
[0004]但是,由于無人直升機在空中飛行時存在一定的飛行速度,這就使得機身周圍的空氣相對于機身本身存在相對的空氣流速。當外界的空氣由設置在機身底部的進風口流入時,由于空氣相對于機身的流動方向與空氣由進風口流入機身內(nèi)部的方向相互垂直,這就造成了機身外的空氣并不能快速、高效的流入機身中,導致單位體積進入發(fā)動機內(nèi)部燃燒的有效氧原子數(shù)量減少,進而造成氣體燃燒不充分,最終對無人直升機的正常飛行造成不利影響。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人直升機,通過將進風方向與相對于無人直升機逆向流動的氣流的流動方向相對應,使得氣流在自身相對于所述無人直升機的流速作用下順利流入進風系統(tǒng)中,解決了或部分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單位體積進入機身內(nèi)部的氣體燃燒不充分,而對無人直升機的正常飛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技術缺陷。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人直升機,包括頭部、機身和尾部,所述機身包括第一偵叭第二側、第三側和第四側,且所述第一側上設置有用于所述無人直升機飛行的槳翼,所述第四側上設置有用于所述無人直升機降落的起落架,所述第二側和所述第三側對稱地分布在所述第一側和/或所述第四側的兩側,使得由所述第一側、所述第二側、所述第三側和所述第四側合圍形成所述機身;所述無人直升機還包括:進風系統(tǒng),所述進風系統(tǒng)固定于所述第二側上,且所述進風系統(tǒng)的進風方向朝向所述頭部的方向;排氣系統(tǒng),所述排氣系統(tǒng)固定于所述第三側上,且所述排氣系統(tǒng)的排氣方向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以將所述無人直升機中燃燒產(chǎn)生的尾氣通過所述排氣系統(tǒng)排出;冷卻系統(tǒng),所述冷卻系統(tǒng)固定于所述第一側上,使得外界的冷空氣通過所述冷卻系統(tǒng)被吸入所述機身的內(nèi)部,對所述機身進行冷卻;動平衡系統(tǒng),所述動平衡系統(tǒng)轉動地固定于所述尾部,且所述動平衡系統(tǒng)的轉動平面與所述槳翼的轉動平面相垂直,以通過所述動平衡系統(tǒng)的轉動控制所述無人直升機飛行過程中的動平衡度;其中,所述進風系統(tǒng)的進風方向和所述排氣系統(tǒng)的排氣方向相平行,并通過將所述進風方向與相對于所述無人直升機逆向流動的氣流的流動方向相對應,使得所述氣流在自身相對于所述無人直升機的流速作用下流入所述進風系統(tǒng)中。
[0007]可選的,所述進風系統(tǒng)包括:進氣罩,所述進氣罩固定于所述第二側上,且所述進氣罩的進風方向朝向所述頭部的方向;發(fā)動機,所述發(fā)動機固定于所述機身的內(nèi)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側和所述第三側之間,且所述發(fā)動機與所述進氣罩連接,使得所述氣流通過所述進氣罩流入所述發(fā)動機中燃燒。
[0008]可選的,所述進氣罩包括:進風口,所述進風口用于相對于所述無人直升機逆向流動的氣流流入;濾網(wǎng),所述濾網(wǎng)固定于所述進風口處,以對流進所述進風口的氣流進行過濾;緩沖室,所述緩沖室內(nèi)設置有一隔板;其中,通過所述隔板將所述緩沖室分成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使得經(jīng)過所述濾網(wǎng)的所述氣流先進入所述第一區(qū)域得到緩沖,且緩沖后的所述氣流再從所述第一區(qū)域流入所述第二區(qū)域,并通過第二區(qū)域流入所述發(fā)動機中。
[0009]可選的,所述排氣系統(tǒng)包括:排氣管,所述排氣管設置在所述第三側上,且所述排氣管的排氣方向朝向所述尾部的方向,以將所述發(fā)動機中燃燒產(chǎn)生的尾氣通過所述排氣管排出;隔熱罩,所述隔熱罩設置在所述發(fā)動機和所述排氣管之間,以將所述排氣管與所述機身的內(nèi)部空間相隔咼。
[0010]可選的,所述排氣管包括:第一管,所述第一管呈U型狀,且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一柔性端和第二柔性端;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呈直筒狀,且所述第二管包括第三柔性端和排氣端;第一柔性連接件,所述第一柔性端通過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與所述發(fā)動機柔性連接,使得所述第一管相對于所述發(fā)動機可以發(fā)生相對移動;第二柔性連接件,所述第二柔性端通過所述第二柔性連接件與所述第三柔性端柔性連接,使得所述第二管相對于所述第一管可以發(fā)生相對移動;其中,在所述發(fā)動機中燃燒后的尾氣通過所述第一柔性端進入所述第一管中得到緩沖,緩沖后的所述尾氣再依次通過所述第二柔性端和所述第三柔性端進入所述第二管,并從所述排氣端排出。
[0011]可選的,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包括:第一彈簧組和第一板組;其中,所述第一彈簧組包括至少三個第一彈簧;所述第一板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發(fā)動機的出氣口處,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柔性端上,且所述至少三個第一彈簧中,每一個第一彈簧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板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固定板連接;所述發(fā)動機的出氣口套設在所述第一柔性端上,并通過所述至少三個第一彈簧,使得所述第一柔性端相對于所述發(fā)動機可以發(fā)生相對移動;和/或,所述第二柔性連接件包括:第二彈簧組和第二板組;其中,所述第二彈簧組包括至少三個第二彈簧;所述第二板組包括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柔性端上,所述第四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三柔性端上,且所述至少三個第二彈簧中,每一個第二彈簧的一端與所述第三固定板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四固定板連接;所述第三柔性端套設在所述第二柔性端上,并通過所述至少三個第二彈簧,使得所述第三柔性端相對于所述第二柔性端可以發(fā)生相對移動。
[0012]可選的,所述排氣端包括:錐型筒,所述錐型筒包括錐型寬口和錐型窄口,且所述錐型筒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個流通口 ;消聲室,所述消聲室套設在所述錐型筒的外圍部位,且所述消聲室的內(nèi)部設置有一排氣口 ;其中,所述第二管中的尾氣通過所述錐型寬口流入所述錐型筒的內(nèi)部空間,并從所述錐型筒的內(nèi)部空間通過所述流通口和/或所述錐型窄口進入所述消聲室中,所述尾氣由所述排氣口排出。
[0013]可選的,所述冷卻系統(tǒng)包括:整流罩,所述整流罩固定于所述第一側上,用于外界的冷空氣流入;離心風扇,所述離心風扇固定于所述整流罩的內(nèi)部,且所述離心風扇與所述發(fā)動機連接,并通過所述發(fā)動機驅動所述離心風扇進行轉動,使得轉動后的所述離心風扇帶動所述冷空氣在所述整流罩內(nèi)進行流動。
[0014]可選的,所述動平衡系統(tǒng)包括:尾旋翼;旋翼軸;動平衡組件;其中,所述旋翼軸通過所述動平衡組件與所述尾旋翼轉動連接,且所述尾旋翼的轉動平面與所述槳翼的轉動平面相垂直。
[0015]可選的,所述動平衡組件包括:至少一個墊片;動平衡桿,所述動平衡桿的端部開設有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且所述動平衡桿的中間部位開設有旋轉孔,所述旋翼軸穿過所述旋轉孔與所述尾旋翼轉動連接;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對應的與所述第一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螺栓對應的與所述第二螺紋孔螺紋連接,且所述墊片置于所述第一螺栓與所述第一螺紋孔之間、和/或、所述墊片置于所述第二螺栓與所述第二螺紋孔之間。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人直升機,通過將進風系統(tǒng)固定于無人直升機的第二側上,且所述進風系統(tǒng)的進風方向朝向所述頭部的方向,使得氣流的進風方向,與相對于無人直升機逆向流動的氣流的流動方向相對應,即,當相對于無人直升機逆向流動的氣流的流動方向相對于無人機的機身向后時,無人直升機所設置的氣流的進風方向也相對于無人機的機身向后,使得無人直升機外部的氣流在自身相對于所述無人直升機的流速作用下,順利、快速、高效的流入進風系統(tǒng)中,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進風方向與氣流的流速方向不對應,而導致的單位體積進入機身內(nèi)部的氣體燃燒不充分,進而對無人直升機的正常飛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技術缺陷。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