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能識別使用過的瓶蓋及配套使用的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日用品中的容器,特別是瓶類容器。
背景技術:
生產瓶裝液體產品(如酒類)的廠家,為了使自己的產品不因被假冒而減少所占市場范圍或招來麻煩,不少的廠家都在容器上增設一次性使用的標記,防止他人二次使用包裝物,冒充其產品。已有的一次性防偽標記有在瓶口處設易折凸耳,開瓶時需擠斷易折凸耳,才能旋下瓶蓋。還有的將瓶蓋的上底制成間斷的形式,旋轉瓶蓋時,瓶蓋被頂掉,瓶蓋的圓筒部分仍然留在瓶口上,以完全損害瓶蓋的方式防偽?,F有技術的上述方法有著各自的缺點。擠掉瓶口上的易折凸耳的形式,不利于瓶的回收再利用,相對來講,瓶的造價較高,一次報廢比較浪費。而頂掉瓶蓋底的防偽方式,雖然不傷瓶,但瓶蓋加工工藝變得復雜,而且開瓶的旋向容易造成差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開瓶時能擠去一部分下沿的瓶蓋及配套使用的瓶,克服現有上述防偽方式的缺點。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在已有的螺紋式塑料瓶蓋的基礎上,保留瓶蓋的內螺紋,特點是在瓶蓋的下端開一個缺口,缺口開蓋的前進的一側制成梳齒或薄壁的形式。
為使瓶蓋上缺口一側的梳齒或薄壁在開瓶時能被擠掉,實現防偽效果,需要配套使用的瓶。該瓶上除了有與瓶蓋上的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之外,在瓶頸處還有一個安裝上瓶蓋時位于缺口內的凸塊。
使用本發(fā)明的積極效果是開瓶蓋時,瓶蓋下沿的梳齒或薄壁部份被擠掉,從瓶蓋明顯受損可以看出被使用過。但瓶不受損,可以回收再利用。同時瓶蓋的制作工藝簡化,降低成本。
為防止有人利用瓶蓋和瓶頸的空隙(因螺紋結構而形成)用力將瓶蓋圓筒部分捏成橢圓,使凸塊擠不著瓶蓋,在瓶頸上凸塊位置有一圈凸棱,減少瓶蓋與瓶之間的空隙,保證瓶蓋不會捏成橢圓。
圖1為瓶蓋正面圖。
圖2為瓶蓋剖視圖。
圖3為瓶蓋仰視圖。
圖4為瓶頸正面圖。
圖5為瓶頸左視圖。
實施例用現有的注塑工藝制做塑料瓶蓋。蓋內有螺紋1,瓶蓋下端有缺口2,缺口的尺寸為3×3mm。在缺口2的開瓶前進的一側有一段梳齒或薄壁3,長度相當于瓶蓋圓筒周長的1/4左右。
用現有的玻璃瓶制做方法制瓶。瓶頸上有與瓶蓋上的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4。有對應瓶蓋缺口的凸塊5和防止瓶蓋被捏變形的凸棱6。
使用狀態(tài)是將瓶蓋上的缺口2豎直方向對準瓶頸上的凸塊5,加壓,使瓶蓋內螺紋1擠越過瓶頸上的外螺紋4,瓶蓋則封在瓶口上。凸塊5位于瓶蓋缺口2內。開瓶時,旋轉瓶蓋,凸塊5將瓶蓋上缺口旁的梳齒或薄壁擠倒,瓶蓋破損。如瓶蓋破損,則瓶內物就不是原裝產品。此種方式,廢棄的只有價值較低的瓶蓋,價值較高的瓶可以回收再利用。
權利要求1.一種能識別使用過的瓶蓋,包括內螺紋(1),其特征是在瓶蓋下端有缺口(2),缺口(2)開蓋時的前進的一側有梳齒或薄壁(3)。
2.一種與能識別使用過的瓶蓋配套使用的瓶,包括瓶頸上與瓶蓋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4),其特征是在瓶頸上有瓶蓋裝在瓶頸上時位于缺口內的凸塊(5)。
3.根據權利要求2的瓶,其特征是在凸塊(5)的位置上有一圈防止瓶蓋捏變形的凸棱(6)。
專利摘要一種能識別使用過的瓶蓋和配套使用的瓶,是在以往的螺紋式塑料瓶蓋的基礎上,在瓶蓋下端開有缺口,缺口的開蓋的前進的一側有梳齒或一段薄壁。在瓶頸上有凸塊。該凸塊在安裝上瓶蓋時位于缺口之中。開蓋時,凸塊擠倒梳齒(或薄壁),以瓶蓋是否破損來鑒別瓶內是否為原裝物。使用這種防偽方式,既有鑒別功能,又可以使有回收價值的瓶重復使用。
文檔編號B65D55/02GK2541362SQ0223465
公開日2003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5月2日
發(fā)明者段金生 申請人:段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