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供紙裝置以及具備該供紙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399429閱讀:23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供紙裝置以及具備該供紙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利用暖風輔助的薄片體分開機構的供紙裝置,以及 具備該供紙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在打印機、復印機以及傳真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作為連續(xù) 地提供給圖像形成部的薄片體,通常使用優(yōu)質(zhì)紙或復印機制造商指定的 普通紙等裁切好的薄片體。這種優(yōu)質(zhì)紙或普通紙等裁切好的薄片體的表 面光滑度低,所以薄片體間的貼緊力較低。因此,在從供紙盒等薄片體 放置部將薄片體一張張送出時,比較容易防止多張裁切好的薄片體貼緊 在一起被提供的重疊輸送。此外,在使用這些裁切好的薄片體的情況下, 即使發(fā)生重疊輸送,通過設置分離滾輪、分離襯墊或分離爪等,也能夠 較好地將裁切好的薄片體一張一張地送出。
但近年來,薄片體正不斷向多樣化發(fā)展,已經(jīng)并不是僅使用優(yōu)質(zhì)紙 或普通紙等表面光滑度低的薄片體。尤其是伴隨圖像形成裝置的彩色化 技術的發(fā)展,目前也使用白度增加并發(fā)出光澤的涂布紙(為了適當改進 印刷,在薄片體的雙面或單面上涂布作為一種涂料的涂布顏色的復合薄 片體)等表面光滑度高的薄片體。即,對同一種機器,不僅僅使用優(yōu)質(zhì)
紙或普通紙,也使用如上所述的涂布紙,以及膠片薄片體、描圖紙(tracing paper)等。其中,涂布紙、膠片薄片體、描圖紙等由于薄片體間的貼緊 力強,所以很難防止薄片體的重疊輸送,因而對于供紙(送出薄片體) 必需要有特別的對策。
此外,放在薄片體放置部的薄片體摞的上面和外周部分因與外部空 氣接觸,所以容易吸收較多濕氣。即,薄片體摞的上面和側面由于吸濕 而膨潤,另一方面,薄片體摞的內(nèi)側與上面和側面相比由于吸收濕氣少 所以膨潤度低。結果,薄片體摞的內(nèi)側空間(薄片體之間的空間)變?yōu)?負壓,導致薄片體之間貼緊。因此,在大型復印機等中,為了在供紙之前化解薄片體間的貼緊、 分開薄片體摞,采用具有向薄片體摞側面吹拂暖風的機構(以下稱為"側
向暖風輔助")的供紙裝置。
例如,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1-48366號公開了一種技術,艮口, 在利用側向暖風輔助的薄片體分開方法中,通過適當調(diào)整吹拂薄片體摞 側面的側向暖風的濕度,來提高薄片體的干燥效率。
但是,在上述利用側向暖風輔助的以往的薄片體分開技術中,由于 暖風難以到達離開暖風吹出口的區(qū)域,所以不容易使暖風吹入貼緊性特 別強的薄片體的外周附近而分開薄片體。即,在以往的利用側向暖風輔 助的情況下,作為所需要的暖風吹拂裝置、加熱裝置以及驅(qū)動源等結構, 如果不使用大型的裝置,則得不到良好的分開效果。因此,利用側向暖 風輔助的以往的薄片體分開技術僅適用于容納張數(shù)從2000張到4000張 左右的相對大型的供紙臺面。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能夠設置在小空間并利用暖風輔助 的薄片體分開機構的供紙裝置,以及具備該供紙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為了達成該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供紙裝置,用于提供薄片體,所 述供紙裝置包括薄片體容納部,容納由多張薄片體構成的薄片體摞; 薄片體放置板,其供紙方向的上游一側端部以能自由轉(zhuǎn)動的方式支撐在 所述薄片體容納部內(nèi),所述薄片體放置板用于放置所述薄片體摞;搓紙 輥,與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抵接,送出該薄片體摞最上面的薄片體;升 降機構,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所述供 紙位置為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與所述搓紙輥抵接的位置,所述離開位置 為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離開所述搓紙輥的位置;第一暖風機構,向容納 在所述薄片體容納部中的薄片體摞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 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一暖風機構進行吹 拂暖風的動作過程中,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所述供紙位置與所述離開 位置之間移動。
按照該結構,控制部進行控制,邊使薄片體放置板進行在供紙位置與離開位置之間移動的離開動作,邊從所述第一暖風機構向薄片體摞的 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通過該離開動作,可以擴大薄片體摞 的薄片體之間的間隙,所以即使是以小面積向薄片體摞吹拂的暖風也可
以容易地吹入到薄片體摞離開暖風吹出口的部位。由此,可以提供小型、 且薄片體分開效率高的供紙裝置。
在上述結構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第一計時器,所述 第一計時器從所述搓紙輥開始送出薄片體時起,開始計時時間,其中,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一計時器計時到第一 規(guī)定時間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供紙位置向離開位置下降。
按照該結構,使用第一計時器控制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供 紙位置向離開位置下降的時機。因此,根據(jù)各供紙裝置的供紙輸送速度 (每分鐘能輸送的薄片體的張數(shù))和薄片體的材質(zhì)等,可以容易地設定 最合適的開始下降時機。
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輸送輥對,所述輸 送輥對設置在供紙方向上比所述搓紙輥更靠向下游一側,夾持由所述搓 紙輥送出的薄片體進行輸送,其中,所述第一規(guī)定時間被設定為從所 述搓紙輥開始送出所述薄片體起到該薄片體到達所述輸送輥對所需要的 時間。
此外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分開輥對,所述分開輥對設置 在所述搓紙輥與所述輸送輥對之間,其中,所述第一規(guī)定時間被設定為 從所述搓紙輥開始送出薄片體起到該薄片體通過所述分開輥對之間到達 輸送輥對所需要的時間。
在連續(xù)提供薄片體的情況下,為了邊保持所希望的供紙輸送速度, 邊實現(xiàn)利用暖風吹拂的薄片體分開效果,要求在可以確保薄片體穩(wěn)定輸 送的最早的時機使薄片體放置板開始下降。其中,如果從所述搓紙輥送 出的薄片體還沒有穩(wěn)定地進入輸送通道時,就開始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 下降,則會產(chǎn)生薄片體偏移、卡紙等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所述薄片體 放置板開始下降的時機過晚,則薄片體摞被搓紙輥按壓的狀態(tài)長期持續(xù), 所以得不到包括離開動作的暖風吹拂帶來的薄片體分開效果。艮卩,例如,在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薄片體通過設置于該搓紙輥的輸 送方向下游一側的一對分開輥對的時刻,開始使薄片體放置板的下降, 則由于薄片體解除了與搓紙輥接觸的狀態(tài),變成僅夾持在分開輥對之間 的狀態(tài),所以不能保持穩(wěn)定的供紙狀態(tài)。另一方面,如果薄片體通過所 述分開輥對之間,到達其下游一側的輸送輥對,則即使與所述搓紙輥離 開,該薄片體的前端夾持在輸送輥對之間,后端由分開輥對夾持。因此, 不容易發(fā)生薄片體偏移等問題。
因此,如果將所述第一計時器設定的第一規(guī)定時間設定為從所述 搓紙輥開始送出薄片體起到所述薄片體到達輸送輥對所需要的時間,則 可以在確保薄片體穩(wěn)定輸送的最早的時機,開始薄片體放置板的下降。 因此,利用包括離開動作的暖風吹拂,可以在供紙之前更有效地分開薄 片體摞。
在上述結構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輸送輥對,設置 在供紙方向上比所述搓紙輥更靠向下游一側,夾持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 薄片體進行輸送;以及前端檢測部,檢測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薄片體在 供紙方向上的前端部已經(jīng)通過所述輸送輥對之間的狀態(tài);其中,所述控 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前端檢測部檢測到所述通過的 狀態(tài)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供紙位置向離開位置下降。
即使按照該結構,也可以邊保持所希望的供紙輸送速度,邊實現(xiàn)利 用暖風吹拂的薄片體分開效果。
在上述結構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第二計時器,所述 第二計時器從完成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下降到所述離開位置時起,開始 計時時間,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二 計時器計時到第二規(guī)定時間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離開位 置向供紙位置上升。
按照該結構,根據(jù)第二計時器的計時結果,可以可靠地控制從所述 離開位置向供紙位置的返回動作。
在上述結構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輸送輥對,設置 在供紙方向上比所述搓紙輥更靠向下游一側,夾持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薄片體進行輸送;以及后端檢測部,檢測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薄片體在 供紙方向上的后端部已經(jīng)通過所述輸送輥對之間的狀態(tài);其中,所述控 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后端檢測部檢測到所述通過的 狀態(tài)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離開位置向供紙位置上升。
按照該結構,在薄片體的供紙方向上的后端部通過輸送輥對的時刻, 薄片體放置板從所述離開位置向供紙位置上升,所以可以縮短供紙的間隔。
在上述結構中,優(yōu)選的是根據(jù)所述薄片體的輸送速度,設定所述 第一規(guī)定時間和所述第二規(guī)定時間。按照該結構,可以按照輸送速度使 薄片體放置板的升降時機最佳。
在上述結構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薄片體剩余量檢測 部,該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檢測放置在所述薄片體放置板上的薄片體的 量,所述升降機構具有轉(zhuǎn)動軸;以及推升部件,其一端以能夠轉(zhuǎn)動的 方式支撐在所述轉(zhuǎn)動軸上,并且另一端與所述薄片體放置板的底面抵接, 推升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其中,所述推升部件繞所述轉(zhuǎn)動軸轉(zhuǎn)動,使得
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所述供紙位置和所述離開位置之間移動,所述控制 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根據(jù)所述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檢測到的 薄片體的量,改變在進行向所述離開位置移動的動作過程中所述推升部 件繞所述轉(zhuǎn)動軸轉(zhuǎn)動的轉(zhuǎn)動量。
采用該結構,按照放置在薄片體放置板上的薄片體的量,改變在進 行所述離開動作過程中所述推升部件繞所述轉(zhuǎn)動軸轉(zhuǎn)動的轉(zhuǎn)動量。由此, 不論放置在所述薄片體放置板上的薄片體的量如何,都可以確保為了穩(wěn) 定地向薄片體之間有效地吹入暖風所需要的薄片體放置板的下降量。
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所述轉(zhuǎn)動軸是驅(qū)動軸,所述升降機構通 過驅(qū)動所述驅(qū)動軸使所述推升部件轉(zhuǎn)動,以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所述 供紙位置和所述離開位置之間移動,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 作,以根據(jù)所述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檢測到的薄片體的量,改變在進行 所述離開動作過程中所述驅(qū)動軸的轉(zhuǎn)動量。
按照該結構,通過控制作為所述轉(zhuǎn)動軸的驅(qū)動軸本身的轉(zhuǎn)動量,可以調(diào)整薄片體放置板的下降量。
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存儲部,存儲與 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所述升降機構的下降驅(qū)動時間;以及第三計時器, 該第三計時器從開始驅(qū)動所述薄片體放置板下降起時,開始計時時間; 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據(jù)所述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從所述存 儲部讀出與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所述下降驅(qū)動時間,并控制所述升降機 構的下降驅(qū)動動作,以使所述驅(qū)動軸轉(zhuǎn)動, 一直到所述第三計時器計時 到與所述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下降驅(qū)動時間為止。
按照該結構,根據(jù)所述第三計時器的計時結果,可以可靠地控制從 所述供紙位置向離開位置的下降。
此外,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存儲部,該存儲部存儲與所 述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所述步進電動機的下降驅(qū)動步數(shù),其中,所述升
降機構包括使所述驅(qū)動軸正反轉(zhuǎn)動的步進電動機,所述控制部根據(jù)所述 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從所述存儲部讀出與薄片體的量相對
應的所述步進電動機的下降驅(qū)動步數(shù),并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下降驅(qū)動 動作,以使所述步進電動機轉(zhuǎn)動與所述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下降驅(qū)動步 數(shù)。
按照該結構,只要控制賦予步進電動機的步數(shù),就可以簡單地進行 薄片體放置板的升降控制。
在上述結構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供紙裝置還包括第二暖風機構,向 容納在所述薄片體容納部中的薄片體摞的上面吹拂暖風。按照該結構, 不僅從側向,也從上方對薄片體摞吹拂暖風,所以可以更好地進行薄片 體間的分離。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供紙裝置,用于提供薄片 體;以及裝置主體,具有圖像形成部,所述圖像形成部在從所述供紙裝 置提供的薄片體上形成圖像,其中,所述供紙裝置具有薄片體容納部, 容納由多張薄片體構成的薄片體摞;薄片體放置板,其供紙方向的上游 一側端部以能自由轉(zhuǎn)動的方式支撐在所述薄片體容納部內(nèi),所述薄片體 放置板用于放置所述薄片體摞;搓紙輥,與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抵接,送出該薄片體摞最上面的薄片體;升降機構,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供
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所述供紙位置為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與所 述搓紙輥抵接的位置,所述離開位置為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離開所述搓
紙輥的位置;第一暖風機構,向容納在所述薄片體容納部中的薄片體摞 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
動作,以在所述第一暖風機構進行吹拂暖風的動作過程中,時所述薄片 體放置板在所述供紙位置與所述離開位置之間移動。
按照上述結構,作為利用暖風的薄片體分開機構,與以往的大型側 向暖風輔助機構相比,可以實現(xiàn)薄片體分開效率高的側向暖風機構,所 以可以使供紙裝置小型化。由此,也使得具備利用暖風的薄片體分開機 構的供紙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整體小型化。
在上述結構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圖像形成裝置還包括第一計時器, 所述第一計時器從所述搓紙輥開始送出薄片體時起,開始計時時間,其 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一計時器計時到 第一規(guī)定時間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供紙位置向離開位置 下降;根據(jù)所述裝置主體的圖像形成速度和薄片體的輸送速度其中至少 之一的變化,改變所述第一規(guī)定時間。
此外,優(yōu)選的是所述圖像形成裝置還包括第二計時器,所述第二 計時器從完成使所述放置板下降到所述離開位置時起,開始計時時間, 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二計時器計時 到第二規(guī)定時間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離開位置向供紙位 置上升;根據(jù)所述裝置主體的圖像形成速度和薄片體的輸送速度其中至 少之一的變化,改變所述第二規(guī)定時間。
按照這些結構,可以在符合圖像形成速度或薄片體的輸送速度的時 機,進行薄片體放置板的下降動作或上升動作,可以盡可能地縮短供紙 間隔。
如以上所述,按照本發(fā)明,由于利用暖風的薄片體分開效率提高, 所以可以提供具有能夠設置在小空間并利用暖風輔助的薄片體分開機構 的供紙裝置,以及具備該供紙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圖1是表示具備本發(fā)明一種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的打印機外觀的立 體圖。
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打印機內(nèi)部結構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結構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將圖3所示的供紙裝置中的供紙盒從供紙裝置主體拉出 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5A、圖5B是表示供紙裝置所搭載的位置檢測傳感器的說明圖。
圖6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結構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側向暖風機構的主要部分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圖。
圖8是表示側向暖風機構的暖風吹拂方向的說明圖。
圖9A、圖9B是用于說明側向暖風機構的暖風吹拂狀態(tài)的說明圖。
圖IO是表示上暖風機構的主要部分的垂直方向的剖面圖。
圖ll是供紙盒的立體圖,用于說明側向暖風和上暖風的吹拂方向。
圖12A、圖12B、圖12C是表示側向暖風和上暖風吹拂方向的模式圖。
圖13是第一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的、控制暖風吹拂動作的控制部的 功能框圖。
圖14是表示利用圖13所示的控制部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
圖15是第二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的、控制暖風吹拂動作的控制部的 功能框圖。
圖16是表示利用圖15所示的控制部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
圖17 圖19是供紙單元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用于說明第一實施 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的動作。
圖20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結構的剖視圖。圖21A、圖21B、圖22是構成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的致動器的說明圖。
圖23是用于說明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動作的說明圖。
圖24是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的、控制暖風吹拂動作的控制部的 功能框圖。
圖25是表示利用圖24所示的控制部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此外,在各 圖中,帶有相同附圖標記的部件等表示相同的組成部分,酌情省略對這 些部件的重復說明。此外,在各圖中,對于進行說明時不需要的部件等, 也酌情省略圖示。
首先,參照圖1和圖2,對具備本發(fā)明一種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的 圖像形成裝置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具備第一實施方式的供紙裝置(供 紙單元130)的圖像形成裝置(彩色打印機l)外觀的立體圖。圖2是表 示所述圖像形成裝置內(nèi)部結構的剖視圖。
如圖l所示,彩色打印機l包括打印機主體(裝置主體)200,直 接或經(jīng)由LAN與個人計算機(PC)等(圖中沒有表示)連接;以及薄片 體供給部100,設置在打印機主體200的下方,能適應性地分別容納各種 尺寸的薄片體p。此外,彩色打印機1也具有控制該彩色打印機1動作 的控制電路等通常設置在彩色打印機中的其它構成要素。
如圖2所示,打印機主體200包括調(diào)色劑容器900Y、 900M、 900C 及900K、中間轉(zhuǎn)印單元92、圖像形成單元93、曝光單元94、薄片體供 給部100、定影單元97、出紙單元96、裝置主體的殼體990、上蓋911 以及前蓋912。
圖像形成單元93具有黃色用調(diào)色劑容器900 Y、品紅色用調(diào)色劑容 器卯OM、青色用調(diào)色劑容器900C、黑色用調(diào)色劑容器900K以及配置在 它們下方的對應YMCK各顏色的顯影裝置IOY、 IOM、 IOC、 IOK。200910161722.4
說明書第10/34頁
圖像形成單元93還分別具有承載各顏色調(diào)色劑像的感光鼓17 (以 電子照相方式形成潛影的感光體)。感光鼓17可以采用使用非晶態(tài)硅 (a-Si)類材料的感光鼓。分別從對應的調(diào)色劑容器卯OY、 900M、 900C 以及900K向各感光鼓17提供黃色、品紅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調(diào)色劑。 此外,圖像形成單元93是可以形成所述全彩色圖像的結構,但不限定于 此,也可以是形成黑白圖像或非全彩色的彩色圖像的結構。
在感光鼓17的周圍,配置有帶電器16、顯影裝置10 (IOY、 IOM、 IOC、 10K)、轉(zhuǎn)印器(轉(zhuǎn)印輥)19以及清潔裝置18等。帶電器16使感 光鼓17的表面均勻帶電。帶電后的感光鼓17的表面由曝光單元94進行 曝光形成靜電潛影。顯影裝置IOY、 IOM、 10C以及IOK使用分別從調(diào) 色劑容器900Y、 900M、 900C以及900K提供的各顏色的調(diào)色劑,使在 各感光鼓17上形成的靜電潛影顯影(可視化)。轉(zhuǎn)印輥19隔著中間轉(zhuǎn) 印帶921與感光鼓17形成夾縫部,將感光鼓17上的調(diào)色劑像第一次轉(zhuǎn) 印到中間轉(zhuǎn)印帶921上。清潔裝置18清掃轉(zhuǎn)印調(diào)色劑像后的感光鼓17 的圓周面。
各顯影裝置IOY、 IOM、 10C以及10K具有箱體20,在該箱體20 的內(nèi)部裝有具有磁性載體和調(diào)色劑的雙組分顯影劑。此外,在箱體20內(nèi)
箱體底部附近,以能夠轉(zhuǎn)動的方式配置有將長邊方向作為軸向、并排的 兩個攪拌輥ll、 12 (顯影劑攪拌部件)。
在箱體20內(nèi)部的底面,設置有顯影劑的循環(huán)路徑,攪拌輥11、 12 設置在所述循環(huán)路徑內(nèi)。在攪拌輥ll、 12之間的軸向上設置有從箱體底 部直立設置的隔板201。該隔板201劃分所述循環(huán)路徑,使所述循環(huán)路徑 以環(huán)繞隔板201周圍的方式形成。雙組分顯影劑沿該循環(huán)路徑由攪拌輥 11和12攪拌,邊被輸送邊帶電。
雙組分顯影劑邊由攪拌輥11和12攪拌邊在箱體20內(nèi)循環(huán),使調(diào)色 劑帶電,并且攪拌輥11上的雙組分顯影劑由位于上側的磁輥14吸引而 被輸送。被吸引的雙組分顯影劑在磁輥14上形成磁刷(圖中沒有表示)。 磁刷由刮板13限制層厚。利用磁輥14與顯影輥15之間的電位差在顯影 輥15上形成調(diào)色劑層,并利用該調(diào)色劑層使感光鼓17上的靜電潛影顯 影。曝光單元94具有光源、多面反射鏡、反射鏡、偏轉(zhuǎn)鏡等各種光學類
設備,通過向分別設置在所述圖像形成單元93中的感光鼓17的圓周面 照射基于圖像數(shù)據(jù)的光,形成靜電潛影。
中間轉(zhuǎn)印單元92具備中間轉(zhuǎn)印帶921、驅(qū)動輥922以及從動輥923。 中間轉(zhuǎn)印帶921從多個感光鼓17以重疊涂覆的狀態(tài)第一次轉(zhuǎn)印調(diào)色劑 像,在第二次轉(zhuǎn)印部98,將該調(diào)色劑像第二次轉(zhuǎn)印到從供紙單元130提 供的薄片體P上。驅(qū)動輥922和從動輥923驅(qū)動中間轉(zhuǎn)印帶921周向轉(zhuǎn) 動。驅(qū)動輥922和從動輥923以能夠自由轉(zhuǎn)動的方式支撐在圖中省略的 殼體上。
定影單元97對從中間轉(zhuǎn)印單元92第二次轉(zhuǎn)印到薄片體P上的調(diào)色 劑像實施定影處理。定影處理結束后附有彩色圖像的薄片體P向形成在 裝置主體200上部的出紙單元96排出。
出紙單元96將從定影單元97輸送來的薄片體P排出到作為出紙盤 的上蓋911上。
薄片體供給部100具備以裝拆自如的方式安裝在打印機主體200中 的多層(在本實施方式為三層)的供紙單元130 (供紙裝置)。供紙單元 130裝有由將要形成圖像的多個薄片體P構成的薄片體摞S,并可以對殼 體990進行裝拆。在各層的供紙單元130中,分別儲存所述的各種尺寸 的薄片體摞S。在圖像形成動作過程中,在被選擇的供紙單元130中, 利用設置在該供紙單元130中的搓紙輥40的驅(qū)動,將薄片體摞S最上層 的薄片體p —張張地取出送向供紙通道133,并導入圖像形成單元93。
各供紙單元130具備在打印機主體200的下部多個重疊、可以后安 裝的輸送機構,這樣,所希望層數(shù)的供紙單元130什么時候都能后安裝 到打印機主體200中。g卩,通過在打印機主體200的下部將各供紙單元 130多個重疊,各供紙單元130所具有的輸送機構相互結合,形成向打印 機主體200延伸的一個供紙通道133。由此,可以將供紙單元130多個重 疊進行后安裝。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舉了薄片體供給部100由三層的供紙單元 130構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對于薄片體供給部100由一層、兩層、或四層以上的供紙單元130構成的打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也同樣可以適用。
下面,參照圖1、圖3至圖5,對安裝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機 1的薄片體供給部100中的各供紙單元130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 所示,供紙單元130包括供紙盒130A和供紙單元主體130B。供紙盒130A 可以對供紙單元主體130B進退滑動。供紙盒130A和供紙單元主體130B 可以采用通常的滑動機構(拉出機構)。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 (供紙裝置)結構 的剖視圖,圖4是表示將供紙單元130的供紙盒130A從供紙單元主體 130B拉出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5A、圖5B是表示供紙單元130所搭載的位 置檢測傳感器39的說明圖。
如圖3和圖4所示,供紙單元130在薄片體容納部35的內(nèi)底面上具 備提升板31 (薄片體放置板),用于放置由多張薄片體P構成的薄片體 摞S。該提升板31的供紙方向的上游一側的端部(圖3中的左側端部) 以能夠轉(zhuǎn)動的方式由支撐部38支撐。即,提升板31在薄片體容納部35 的內(nèi)部,以下游一端作為自由端靠支撐部38可以在垂直面內(nèi)轉(zhuǎn)動。支撐 部38設置在薄片體容納部35的兩側壁部上,該薄片體容納部35的兩側 壁部在薄片體P的寬度方向上(與供紙方向垂直的方向)相對配置。
供紙單元130的供紙盒130A具備寬度調(diào)整游標對34a、 34b,對 容納在薄片體容納部35內(nèi)的薄片體P的寬度方向進行定位;以及后端游 標33,使薄片體P的后端對齊。寬度調(diào)整游標對34a、 34b設置成可以沿 圖中沒有表示的導向?qū)к壏謩e在薄片體寬度方向(圖4的箭頭AA'方向) 上進行往復移動。其中,為了將薄片體P向圖4的箭頭B方向送出,后 端游標33設置成可以沿導向?qū)к?3a、 33b與薄片體輸送方向平行(圖4 的箭頭BB'方向)進行往復移動。在寬度調(diào)整游標對34a、 34b和后端游 標33被移動到與放置的薄片體尺寸一致的狀態(tài)下,薄片體摞S容納在供 紙單元130內(nèi)規(guī)定的位置。供紙單元130具備盒蓋43,盒蓋43的表面一 側(從圖4的箭頭C方向看到的一側)露出外部,構成彩色打印機l的 封裝面的一部分。
在提升板31的供紙方向下游部分的下方,設有驅(qū)動軸36、推升部件32以及驅(qū)動連接部件(沒有圖示)來作為使提升板31升降的升降機 構30(圖13和圖15)。此外,在供紙單元主體130B設有與所述驅(qū)動連 接部件相對應的接受部件(沒有圖示)以及與該接受部件連接的可以正 反轉(zhuǎn)動的電動機(沒有圖示)。在供紙盒130A容納于供紙單元主體130B 的狀態(tài)下,供紙盒130A的薄片體容納部35的驅(qū)動連接部件與供紙單元 主體130B的接受部件卡合并連接。由此,可以將所述電動機的動力傳遞 給驅(qū)動軸36。升降機構使提升板31在供紙位置與從該供紙位置離開的離 開位置之間移動,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驅(qū)動軸36、推升部件32、驅(qū)動連接 部件、接受部件以及電動機。
此外,作為構成使提升板31升降的升降機構30的電動機,例如可 以使用圖13和圖15所示的步進電動機M2或DC電動機等。
此外,如圖3所示,供紙單元130具備供紙輥41,設置在搓紙輥 40輸送方向的下游一側;以及分開輥42,設置在供紙輥41的下方。此 外,在搓紙輥40和供紙輥41的輸送方向下游一側,設有輸送輥對37。 供紙輥41與搓紙輥40 —起設置在供紙單元主體130B,分開輥42和輸 送輥對37設置在供紙盒130A。在供紙盒130A安裝于供紙單元主體BOB 的狀態(tài)下,供紙輥41與分開輥42抵接。
供紙輥41將由搓紙輥40從薄片體摞S取出的薄片體P提供給輸送 輥對37。供紙輥41向能夠使薄片體P向下游輸送的方向轉(zhuǎn)動,而分開 輥42向?qū)⒈∑wP送回上游的方向轉(zhuǎn)動。利用該分開輥42,即使在由 搓紙輥40取出的薄片體P重疊的情況下,可以防止最上層的薄片體P以 外的薄片體向輸送輥對37方向提供,而僅將最上層的薄片體P由供紙輥 41向輸送輥對37輸送。輸送輥對37將薄片體P向供紙通道133 (參照 圖2)輸送。
此外,如圖5A和圖5B所示,供紙單元130具備位置檢測傳感器39, 用于檢測出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摞S最上層的薄片體P處于供紙 位置。位置檢測傳感器39包括遮光部件39A以及光傳感器39B。光傳感 器39B包括發(fā)光元件,固定設置在搓紙輥40附近;以及受光元件,接 收由所述發(fā)光元件發(fā)出的光。另一方面,遮光部件39A設置在搓紙輥40 的支撐部件50上。此外,支撐部件50能以供紙輥41的轉(zhuǎn)動軸為中心進行轉(zhuǎn)動。
由此,如果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摞S的上面,由于提升板 31的上升移動到圖5B所示的供紙位置,則搓紙輥40被最上層的薄片體 P推升,以供紙輥41的轉(zhuǎn)動軸為中心轉(zhuǎn)動并略向上方移動。此時,遮光 部件39A與搓紙輥40聯(lián)動地向上方抬起,遮斷光傳感器39B的光路, 所以可以檢測出薄片體摞S的上面處于供紙位置。
在上述結構的供紙單元130中,通過所述電動機的運轉(zhuǎn),推升部件 32邊與提升板31的底面卡合邊將提升板31的下游端推升。由此,放置 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摞S的上面移動到與設置在供紙盒130A上方的 搓紙輥40抵接的供紙位置。
此時,如圖5B所示,如果位置檢測傳感器39檢測到搓紙輥40向供 紙位置移動,則停止所述電動機的驅(qū)動。此外,當供紙過程中由于薄片 體P的減少,使位置檢測傳感器39不能正常檢測時,所述電動機運轉(zhuǎn), 將薄片體摞S抬起到供紙位置。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搓紙輥40的支撐部件50上設置被檢測 部(遮光部件39A),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直接檢測搓紙輥40附 近的薄片體摞S的上面,還可以使用除光傳感器以外的檢測機構。
如圖3、圖6至圖9所示,本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具備側向暖 風機構(第一暖風機構)150作為利用暖風吹拂的薄片體分開機構。側向 暖風機構150向容納在供紙盒130A中的薄片體摞S的與供紙方向平行 的側面吹拂暖風。
圖6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的結構的立體圖。圖 7是表示側向暖風機構150主要部分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圖。圖8是表示側 向暖風機構150的暖風吹拂方向的說明圖。圖9A 、圖9B是用于說明側 向暖風機構150的暖風吹拂狀態(tài)的說明圖。
側向暖風機構150設置在供紙單元主體130B。如圖6所示,在供紙 單元主體130B的上面架設有頂板56,由該頂板56封閉薄片體容納空間 的上部。在頂板56上設有開口部,在該開口部安裝有后述的上暖風機構 (第二暖風機構)140。如圖6所示,側向暖風機構150沿著供紙盒130A的供紙方向的一 個側面設置。如圖7所示,側向暖風機構150具備設置在側向暖風室153 內(nèi)的第一風扇151和第一加熱器152。側向暖風機構150從設置在供紙單 元130內(nèi)的第一吸入口 154吸入供紙單元130內(nèi)的空氣。如果利用第一 風扇151的轉(zhuǎn)動,側向暖風室153內(nèi)的空氣移動到第一加熱器152 —側, 則從第一吸入口 154向側向暖風室153內(nèi)吸入供紙單元130內(nèi)的空氣。 移動到第一加熱器152—側的空氣,由第一加熱器152加熱,從第一暖 風吹出口 155向薄片體摞S的側面吹出。
其中,如圖3所示,向位于供紙位置的薄片體摞S的側面吹拂暖風 的側向暖風機構150的第一暖風吹出口 155在薄片體輸送方向的垂直剖 面上、定向于搓紙輥40與薄片體摞S的上面抵接的點N。由此,可以使 暖風集中吹向恰好位于由搓紙輥40取出薄片體位置的薄片體摞S的側 面,可以向該部分的薄片體之間有效地吹入暖風。因此,即使不是大型 的側向暖風機構150,也可以在供紙之前先有效地分開薄片體摞S。
此外,如圖8所示,第一暖風吹出口 155不是沿薄片體摞S的寬度 方向(與薄片體的供紙方向垂直的圖8的箭頭C方向)筆直地(平行) 吹出暖風,而是如圖8中箭頭B所示,定向為相對于薄片體摞S的寬度 方向具有角度,以向薄片體的中央方向吹出暖風。其理由如下所述
在向圖8的箭頭C方向吹出暖風的情況下,如圖9B所示,暖風從 薄片體摞S的側面散失到供紙方向下游一側。因此,暖風難以到達薄片 體摞S的深處,利用側向暖風分開薄片體摞S的效率降低。因此,如圖 8的箭頭B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側向暖風機構150形成向被提供的薄片 體摞S中央一側吹拂暖風的第一暖風吹出口 155。由此,如圖9A所示, 從第一暖風吹出口 155吹出的暖風可以封在薄片體摞S的薄片體之間。 即,在向薄片體摞S的中央一側吹拂暖風的情況下,由于薄片體P的重 量,供紙方向的上游一側和下游一側下垂,像被蓋上蓋子,所以暖風不 會向外部散失,而是大范圍地吹入到薄片體之間的深處。由此,即使是 相同的暖風量也可以在供紙之前先有效地分開薄片體摞S。
如圖2、圖3、圖6和圖10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除 了具備側向暖風機構150以外,還具備上暖風機構140 (第二暖風機構)作為利用暖風吹拂的薄片體分開機構。圖IO是表示上暖風機構140的主 要部分結構的垂直方向的剖面圖。
上暖風機構140與上述的側向暖風機構150相同,設置在供紙單元 主體130B。上暖風機構140從第二吸入口 144吸入空氣,從設置在薄片 體容納部35中的薄片體摞S上面上方的第二暖風吹出口 145向薄片體摞 S的上面吹拂暖風。
上暖風機構140在上暖風室143內(nèi),具備第二風扇141及第二加熱 器142。第二吸入口 144設置在上暖風室143上面,位于第二風扇141 的上方。g卩,利用第二風扇141的轉(zhuǎn)動,使上暖風室143的空氣向第二 加熱器142—側移動,從第二吸入口 144向上暖風室143內(nèi)吸入外部空 氣。移動到第二加熱器142—側的空氣,由第二加熱器142加熱,從設 置在上暖風室143下表面的第二暖風吹出口 145向薄片體摞S的上面吹 出。在將上暖風機構140安裝在供紙單元130中的狀態(tài)下,第二暖風吹 出口 145位于該上暖風機構140內(nèi)的供紙方向下游一側。
在上述結構中,如果選擇了用于圖像形成的規(guī)定的供紙單元130, 則提升板31被驅(qū)動上升,薄片體摞S向搓紙輥40方向上升,并且上暖 風機構140被驅(qū)動,從第二暖風吹出口 145向薄片體摞S的上面吹拂暖 風。
其中,在薄片體摞S中,其上面和外周部分由于接觸外部空氣而容 易含有大量濕氣。即,薄片體摞S的上面和側面由于吸濕而膨潤,另一 方面,薄片體摞S的內(nèi)側與上面和側面相比由于濕氣少,膨潤度相對低。 其結果,薄片體摞S的內(nèi)側(薄片體之間的空間)變?yōu)樨搲海霈F(xiàn)薄片 體之間貼緊的現(xiàn)象。
但是,由于本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具備上暖風機構140,所以 可以使供紙單元130內(nèi)的薄片體摞S的相對濕度(薄片體摞S的上面、 外周部分與除此以外部分的相對濕度)瞬間下降。
艮卩,上暖風機構140可以從貼緊性特別高的薄片體摞S的上面向外 周附近集中均勻地送入暖風(參照圖ll)。這樣,可以使薄片體摞S的 上面和外周部分的吸濕度迅速下降,消除該部分的膨潤狀態(tài)。因此,薄片體摞S的相對濕度(薄片體摞S的上面、外周部分與除此以外部分的 相對濕度)瞬間下降,薄片體摞S內(nèi)側(薄片體之間的空間)的負壓也 可以消除。由此,可以降低薄片體之間的貼緊力,在供紙之前先有效地 分開薄片體摞s。
此外,如圖3所示,上暖風機構140設置在搓紙輥40的供紙方向的 上游一側,供紙單元130內(nèi)靠供紙方向的后方。其中,第二暖風吹出口 145由于如前所述設置在上暖風機構140內(nèi)的供紙方向的下游一側,所以 可以很好地從第二暖風吹出口 145向容納在薄片體容納部35中的薄片體 摞S的上面吹拂暖風。
這樣,通過有效地利用供紙單元130內(nèi)空余的空間設置薄片體分開 效率高的上暖風機構140,可以實現(xiàn)小型供紙裝置也能適用的利用暖風輔 助的薄片體分開機構。
艮P,如本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利用懸臂升降機構使放置在提升 板31上的薄片體摞S升降的結構,大多用于比較小型的供紙裝置。在利 用該懸臂升降機構的情況下,設置搓紙輥40的供紙方向下游一側,為了 提升薄片體摞S,并且設置搓紙輥40和供紙輥41等薄片體輸送機構, 所以幾乎沒有富余空間。另一方面,供紙方向上游一側由于不提升薄片 體摞S,所以相對而言具有富余空間。如果如本實施方式所示,在該富 余的空間內(nèi),安裝上暖風機構140,則不必為了設置上暖風機構140而使 供紙單元130的外形變大,所以對小型的供紙裝置也合適。
下面,參照圖11至圖12C ,對于將側向暖風機構150和上暖風機 構140作為利用暖風輔助的薄片體分開機構時的薄片體分開效果進行說 明。圖11是供紙盒130A的立體圖用于說明側向暖風和上暖風的吹拂方 向。圖12A至圖12C是表示側向暖風和上暖風向供紙盒130A吹拂的方 向的模式圖。
按照本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如圖11所示,利用上暖風機構140 向薄片體摞S的上面吹拂暖風,并且利用側向暖風機構150向恰好位于 由搓紙輥40取出薄片體位置的薄片體摞S的側面吹拂暖風。由此,與僅 具備側向暖風機構150的結構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在供紙之前分開薄片體摞S。
在上述結構中,如果選擇了用于圖像形成的規(guī)定的供紙單元130, 則提升板31被驅(qū)動上升,薄片體摞S向搓紙輥40方向上升,并且上暖
風機構140被驅(qū)動,從第二暖風吹出口 145向薄片體摞S的上面吹拂暖 風。此外,如果位置檢測傳感器39檢測到薄片體摞S的上面與搓紙輥 40抵接,薄片體摞S上升到供紙位置,則側向暖風機構150被驅(qū)動,從 第一暖風吹出口 155向恰好位于由搓紙輥40取出位置的薄片體摞S的側 面吹拂暖風。
圖12A至圖12C示意地表示利用上暖風機構140和側向暖風機構 150如何能有效地分開薄片體摞S。最初,薄片體摞S的上面和側面由于 吸濕而膨潤,薄片體摞S的內(nèi)側(薄片體之間的空間)變成負壓,使薄 片體之間貼緊。但是,如圖12A所示,利用上暖風機構140和側向暖風 機構150這兩個暖風的吹拂,立刻轉(zhuǎn)變到圖12B所示的狀態(tài)。
艮口,上暖風機構140將暖風從貼緊性特別高的薄片體摞S的上面集 中均勻地送入到外周附近。由此,使薄片體摞S的上面和外周部分的吸 濕度立刻降低,消除了該部分的膨潤狀態(tài)。特別是,從上暖風機構140 直接接受曖風的薄片體摞S的上面,與從上暖風機構140和側向暖風機 構150同時接受暖風的薄片體摞S的側向暖風機構150 —側的側面,最 先被消除膨潤狀態(tài),成為如圖12B所示的狀態(tài)。并進一步由此立刻轉(zhuǎn)變 到圖12C所示的狀態(tài)(薄片體摞S被分開的狀態(tài))。
艮P,利用上暖風機構140和側向暖風機構150的暖風吹拂,薄片體 摞S的與側向暖風機構150相反一側的側面的膨潤狀態(tài)也瞬間被消除, 來自側向暖風機構150的暖風貫通薄片體之間,向薄片體摞S的外部排 出去,將薄片體摞S分開。
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對側向送風部和加熱部、上送風部和加 熱部分別與側向暖風機構150和上暖風機構140 —體設置的結構進行了 說明。但這些部件不一定需要一體地設置,例如可以將送風部和加熱部 中的一個設置在供紙盒130A,將另一個設置在供紙單元主體130B。
下面,參照圖13、圖14、圖17至圖19,對本實施方式的利用暖風吹拂的薄片體分開動作的控制工序進行說明。圖1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 的供紙單元130的控制暖風吹拂動作的控制部300的功能框圖。圖14是 表示利用圖13所示的控制部300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圖17至圖19是 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動作的、供紙單元130的主要部 分的縱剖視圖。
如圖13的功能框圖所示,本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具備控制部 300,該控制部300對既進行離開動作又進行暖風吹拂的薄片體分開動作 進行控制,所述離開動作是指使提升板31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進 行移動的動作。
其中,供紙位置是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摞S的上面與搓紙輥 40抵接的位置,離開位置是該薄片體摞S的上面與搓紙輥40離開的位 置,是將該薄片體摞S的上面下降,以便使該薄片體摞S中薄片體之間 的貼緊性高的上層薄片體位于第一暖風吹出口 155范圍內(nèi)的位置。
控制部300包括信息輸入輸出部85、暖風控制部90、升降機構控制 部80和存儲部84。該控制部300例如可以包括CPU、存儲器(ROM和 RAM等)、輸入接口和輸出接口。
向信息輸入輸出部85輸入來自位置檢測傳感器39的位置檢測信號、 來自供紙電動機M1的開始驅(qū)動搓紙輥40轉(zhuǎn)動的信號、來自第一計時器 86的第一時間已到信號、來自第二計時器87的第二時間已到信號、來自 打印機主體200的CPU210的盒選擇信號和暖風請求信號等。
其中,第一計時器86從搓紙輥40開始送出薄片體P時起,開始計 時。具體而言,在用于驅(qū)動搓紙輥40轉(zhuǎn)動的供紙電動機M1開始運轉(zhuǎn)的 同時,第一計時器86開始計時。并且,第一計時器86在開始計時后, 計時了預先規(guī)定的時間(第一規(guī)定時間),就輸出第一時間已到信號。 此外,第二計時器87從提升板31 (薄片體放置板)向離開位置下降完畢 時起開始計時。具體而言,在使提升板31向離開位置下降的步進電動機 M2停止運轉(zhuǎn)的同時,第二計時器87開始計時。并且,第二計時器87在 開始計時后,計時了預先規(guī)定的時間(第二規(guī)定時間),就輸出第二時 間已到信號。暖風控制部90根據(jù)盒選擇信號和暖風請求信號,控制側向暖風機構
150和上暖風機構140的驅(qū)動。暖風控制部90根據(jù)這些輸入信號,將驅(qū) 動側向暖風機構150和上暖風機構140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 85向各單元的驅(qū)動電動機(沒有圖示)輸出。
升降機構控制部80 (控制部)包括下降驅(qū)動判斷部82和上升驅(qū)動 判斷部83,根據(jù)來自第一計時器86的第一時間已到信號和來自第二計時 器87的第二時間已到信號,控制升降機構30的升降驅(qū)動動作,使提升 板31進行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的離開動作。
下降驅(qū)動判斷部82根據(jù)來自第一計時器86的第一時間已到信號, 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85向步進 電動機M2輸出。同樣,上升驅(qū)動判斷部83根據(jù)來自第二計時器87的 第二時間已到信號,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 入輸出部85向步進電動機M2輸出。
存儲部84例如存儲有與供紙速度、被選擇的薄片體的尺寸、材質(zhì)、 模式等相對應的多個第一計時器86的第一時間已到值、第二計時器87 的第二時間已到值、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升降的步進電動機M2的驅(qū)動 步數(shù)、各控制部的動作程序等。此外,存儲部84中設有用于臨時存儲判 斷結果或其它信息的存儲區(qū)域。
下面,參照圖13和圖14對控制部300的控制動作進行說明。首先, 如果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85從打印機主體200的CPU210輸入盒選擇信 號和暖風請求信號(Sl),則暖風控制部90根據(jù)這些輸入信息,將驅(qū)動 側向暖風機構150的第一加熱器152和第一風扇151的驅(qū)動信號通過信 息輸入輸出部85分別向側向暖風機構150的驅(qū)動電動機(沒有圖示)輸 出。由此,開始向薄片體摞S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S2)。
升降機構控制部80的上升驅(qū)動判斷部83根據(jù)所述盒選擇信號和暖 風請求信號,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 部85向步進電動機M2輸出。由此,開始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S3)。
接著,根據(jù)來自位置檢測傳感器39 (圖5、圖17至圖19)的位置 檢測信號,上升驅(qū)動判斷部83判斷提升板31是否已被驅(qū)動上升到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摞S的上面與搓紙輥40抵接的供紙位置(圖17) (S4)。步進電動機M2持續(xù)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 一直到提升板31 上升到供紙位置為止。另一方面,如果根據(jù)所述位置檢測信號,判斷出 提升板31已上升到供紙位置(在S4中為"是"),則上升驅(qū)動判斷部 83停止步進電動機M2的運轉(zhuǎn),由此,停止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S5)。
在該供紙位置,如果用于驅(qū)動搓紙輥40轉(zhuǎn)動的供紙電動機Ml開始 運轉(zhuǎn),則同時第一計時器86開始計時(S6)。接著,下降驅(qū)動判斷部 82根據(jù)來自第一計時器86的第一時間已到信號,判斷是否經(jīng)過了預先設 定的第一規(guī)定時間(S7)。第一計時器86持續(xù)計時,直到經(jīng)過第一規(guī)定 時間為止,并且,提升板31保持在所述供紙位置。另一方面,如果根據(jù) 所述第一時間已到信號,判斷出經(jīng)過了第一規(guī)定時間(在S7中為"是"), 則下降驅(qū)動判斷部82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 輸入輸出部85向步進電動機M2輸出。由此,步進電動機M2啟動,開 始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S8)。
其中,優(yōu)選的是預先計算出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從而使提升 板31從供紙位置移動到離開位置所需要的步進電動機M2的驅(qū)動步數(shù), 并將該驅(qū)動步數(shù)存儲在存儲部84中。此外,可以將與被選擇的薄片體的 種類、尺寸、打印速度等相對應的多個值作為所述驅(qū)動步數(shù),預先存儲 在存儲部84中,使得下降驅(qū)動判斷部82按照被選擇的條件從存儲部84 適當?shù)刈x出該驅(qū)動步數(shù)。
接著,下降驅(qū)動判斷部82判斷是否完成使推升部件32下降到提升 板31的離開位置(圖19)(預先設定步數(shù)的下降驅(qū)動是否結束)(S9)。 步進電動機M2持續(xù)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 一直到提升板31的離開位 置為止。另一方面,如果預先設定步數(shù)的下降驅(qū)動結束、提升板31下降 到離開位置(在S9中為"是"),則步進電動機M2停止運轉(zhuǎn)(停止下 降驅(qū)動)。在步進電動機M2停止的同時,第二計時器87開始計時(S10)。
接著,上升驅(qū)動判斷部83根據(jù)來自第二計時器87的第二時間已到 信號,判斷是否經(jīng)過了預先設定的第二規(guī)定時間(S11)。第二計時器 87持續(xù)計時, 一直到經(jīng)過第二規(guī)定時間為止,并且,提升板31保持在離 開位置。另一方面,如果根據(jù)第二時間已到信號判斷出經(jīng)過了第二規(guī)定時間(在Sll中為"是"),則上升驅(qū)動判斷部83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 32上升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85向步進電動機M2輸出。由此, 步進電動機M2啟動,開始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g卩,控制序列返回到 S3,反復進行上述步驟。
其中,優(yōu)選的是預先計算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使提升板 31從離開位置移動到供紙位置所需要的步進電動機M2的驅(qū)動步數(shù),并 將該驅(qū)動步數(shù)存儲到存儲部84中。此外,可以將與被選擇的薄片體的種 類、尺寸、打印速度等相對應的多個值作為所述驅(qū)動步數(shù),存儲在存儲 部84中,使得上升驅(qū)動判斷部83按照被選擇的條件從存儲部84適當?shù)?讀出該驅(qū)動步數(shù)。
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利用從停止下降驅(qū)動(下降驅(qū)動結束) 起的計時值控制利用推升部件32驅(qū)動提升板31從離開位置上升的時機。 代替于此,也可以利用從開始下降驅(qū)動起的計時值進行控制,還可以利 用從供紙開始(驅(qū)動搓紙輥40的供紙電動機M1開始運轉(zhuǎn))起的計時值 進行控制。
按照第一實施方式,如圖17至圖19所示,利用升降機構控制部80, 先使提升板31暫時上升到薄片體摞S的上面與搓紙輥40抵接的供紙位 置(圖17),然后下降到圖18所示的狀態(tài),并進而下降到與搓紙輥40 離開的離開位置(圖19)。之后,再驅(qū)動提升板31上升到所述供紙位置。 因此,可以邊使提升板31進行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的離開動 作,邊從側向暖風機構150向薄片體摞S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 暖風。
艮P,如圖17所示,在供紙位置,由于薄片體摞S的上面被搓紙輥 40按壓,所以薄片體間的間隙小。因此,在供紙位置,即使向薄片體摞 S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暖風也難以進入離開第一暖風吹 出口 155的部位。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利用側向暖風機構150吹拂 側向暖風的期間,控制為進行如上所述的離開動作。通過該離開動作, 可以擴大薄片體摞S的薄片體之間的間隙,所以即使是小面積吹拂的暖 風也可以容易地吹拂到薄片體摞S離開第一暖風吹出口 155的部位。由 此,可以實現(xiàn)與以往的大型側向暖風輔助相比,薄片體分開效率更高的側向暖風機構,所以可以使供紙裝置整體小型化。
此外,在連續(xù)提供多個薄片體的情況下,必須一邊保持所希望的供 紙輸送速度, 一邊實現(xiàn)包括本實施方式的離開動作的暖風吹拂所帶來的 薄片體分開效果。因此,優(yōu)選的是控制開始驅(qū)動升降機構30下降的時
機,以在可以確保薄片體穩(wěn)定輸送的最早的時機使提升板31下降。
其中,如果在從搓紙輥40送出的最上層的薄片體P未穩(wěn)定地進入輸 送通道的情況下就使提升板31下降,則會產(chǎn)生薄片體P偏移、卡紙等問
題。另一方面,如果使提升板31下降的時機過晚,則由于薄片體摞S的 上面被搓紙輥40按壓的狀態(tài)長期持續(xù),所以不能充分得到包括離開動作
的暖風吹拂帶來的薄片體分開效果。
例如,如果將由搓紙輥40送出的薄片體P的前端通過設置在其輸送 方向下游的一對分開輥對41、 42 (供紙輥41和分開輥42)所需要的時 間設定為第一規(guī)定時間,則在由搓紙輥40送出的薄片體P輸送延誤的情 況下,就處于薄片體P沒有由任何輥對夾持的狀態(tài),不能保持穩(wěn)定的供 紙狀態(tài)。
另一方面,如果將薄片體P通過分開輥對41、 42輸送到其下游一側 的輸送輥對37 (參照圖3)所需要的時間設定為第一規(guī)定時間,則即使 所述薄片體P與搓紙輥40離開,該薄片體P的前端也夾持在輸送輥對 37之間,后端夾持在分開輥對41、 42之間。如果處于這種狀態(tài),則與薄 片體P僅夾持在分開輥對41、 42之間的狀態(tài)相比,可以保持更穩(wěn)定的供 紙狀態(tài)。此外,即使在由搓紙輥40送出的薄片體P輸送延誤的情況下, 該薄片體P也至少夾在分開輥對41、 42之間。因此,不容易產(chǎn)生薄片體 偏移等問題。
這樣,如果將第一計時器86中設定的第一規(guī)定時間(提升板31保 持在供紙位置的時間)設定為從搓紙輥40開始送出薄片體P到薄片體P 到達輸送輥對37所需要的時間,則能夠在可以確保薄片體P穩(wěn)定輸送的 最早時機使提升板31開始下降。因此,利用包括離開動作的暖風吹拂, 可以在供紙之前更有效地分開薄片體摞。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利用第一計時器86和第二計時器87控制使提升板31從所述供紙位置向離開位置下降的下降驅(qū)動的開始時機,以 及使提升板31從離開位置向供紙位置上升的上升驅(qū)動的開始時機。因此,
只要根據(jù)各供紙單元130的供紙輸送速度(圖像形成速度)、薄片體的 材質(zhì)等,適當?shù)馗淖兓蛘{(diào)整第一計時器86的第一時間已到值和第二計時 器87的第二時間已到值,就可以容易地調(diào)整成最合適的下降開始時機和 上升開始時機。
此外,在所述控制動作中,對僅使用側向暖風機構150作為利用暖 風的薄片體分開機構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如果并用上暖風機構140,可 以在供紙之前更有效地分開薄片體。
下面參照圖15至圖19,對第二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進行說明。圖 15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控制部400的功能框圖。圖16是表示利用圖15所 示的控制部400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此外,為便于說明,與所述的實 施方式的附圖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其說 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控制部400適用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供紙單 元130。
如圖3所示,在供紙單元130中,在供紙方向上比輸送輥對37更靠 向上游一側,與該輸送輥對37相鄰設有輸送開關49。在所述第一實施方 式中,根據(jù)第一計時器86的第一時間已到信號和第二計時器87的第二 時間已到信號,控制由推升部件32驅(qū)動提升板31下降或上升的時機。 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代替這些時間已到信號,根據(jù)輸送開關49(兼作前 端檢測部和后端檢測部)的第一檢測信號和第二檢測信號,控制用于使 提升板31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的推升部件32下降或上升的 時機,這一點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檢測信號是輸送開關49檢測到由搓紙輥40送出的 薄片體在供紙方向上的前端部通過輸送輥對37之間的狀態(tài)時產(chǎn)生的信 號。所述第二檢測信號是輸送開關49檢測到由搓紙輥40送出的薄片體 在供紙方向上的后端部通過輸送輥對37之間的狀態(tài)時產(chǎn)生的信號。
如圖15的功能框圖所示,第二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具備控制部400,該控制部400用于控制既進行離開動作又進行暖風吹拂的薄片體分 開動作,所述離開動作是指利用推升部件32使提升板31在供紙位置和 離開位置之間移動的動作。控制部400包括信息輸入輸出部285、暖風控 制部290、升降機構控制部280以及存儲部284。
向信息輸入輸出部285輸入來自位置檢測傳感器39的位置檢測信 號、來自輸送開關49的第一檢測信號和第二檢測信號、來自打印機主體 200的CPU210的盒選擇信號和暖風請求信號等。
暖風控制部290根據(jù)盒選擇信號和暖風請求信號,控制側向暖風機 構150和上暖風機構140的驅(qū)動。暖風控制部290根據(jù)這些輸入信號, 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285將驅(qū)動側向暖風機構150和上暖風機構140的 控制信號,向各單元的驅(qū)動電動機(沒有圖示)輸出。
升降機構控制部280包括下降驅(qū)動判斷部282和上升驅(qū)動判斷部 283,根據(jù)來自輸送開關49的第一檢測信號和第二檢測信號,控制升降 機構30的升降驅(qū)動動作。通過該控制,提升板31進行在供紙位置和離 開位置之間移動的離開動作。
下降驅(qū)動判斷部282根據(jù)來自作為前端檢測部的輸送開關49的第一 檢測信號,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 285輸出到步進電動機M2。同樣,上升驅(qū)動判斷部283根據(jù)來自作為后 端檢測部的輸送開關49的第二檢測信號,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 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285輸出到步進電動機M2。
在存儲部284中,例如存儲有與被選擇的薄片體的尺寸、材質(zhì)、 模式等相對應的步進電動機M2的驅(qū)動步數(shù),該步進電動機M2的驅(qū)動步 數(shù)用于驅(qū)動提升板31升降;以及各控制部的動作程序等。此外,在存儲 部284中,設有臨時存儲判斷結果或其它信息的存儲區(qū)域。
下面,參照圖15和圖16,對由第二實施方式的控制部400執(zhí)行的 控制動作進行說明。首先,如果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285輸入了來自打 印機主體200的CPU210的盒選擇信號和暖風請求信號(S101),則暖 風控制部290根據(jù)這些輸入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285將用于驅(qū)動 側向暖風機構150的第一加熱器152和第一風扇151的驅(qū)動信號分別向側向暖風機構150的驅(qū)動電動機(沒有圖示)輸出。由此,開始向薄片
體摞S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S102)。
上升驅(qū)動判斷部283根據(jù)所述盒選擇信號和暖風請求信號,將用于 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285向步進電動機 M2輸出。由此,開始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S103)。接著,根據(jù)來自 位置檢測傳感器39 (圖5、圖17至圖19)的位置檢測信號,上升驅(qū)動判 斷部283判斷提升板31是否已被驅(qū)動上升到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 體摞S的上面與搓紙輥40抵接的供紙位置(圖17) (S104)。步進電 動機M2持續(xù)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直到提升板31上升到供紙位置為 止。另一方面,如果根據(jù)所述位置檢測信號判斷出提升板31已上升到供 紙位置(在S104中為"是"),則上升驅(qū)動判斷部283停止步進電動機 M2的運轉(zhuǎn),由此,停止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S105)。
在該供紙位置,用于驅(qū)動搓紙輥40轉(zhuǎn)動的供紙電動機M1運轉(zhuǎn),開 始提供薄片體P (S106)。接著,下降驅(qū)動判斷部282根據(jù)來自輸送開 關49的第一檢測信號判斷薄片體P的前端部是否到達輸送輥對37 (S107)。提升板31到下降驅(qū)動判斷部282判斷出薄片體P的前端部已 到達輸送輥對37為止, 一直保持在供紙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在根據(jù)第一檢測信號判斷出薄片體P的前端部已到 達輸送輥對37的情況下(S107中為"是"),則下降驅(qū)動判斷部282 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285輸出到 步進電動機M2。由此,步進電動機M2啟動,開始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 降(S108)。
其中,優(yōu)選的是預先計算出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從而使提升
板31從供紙位置移動到離開位置所需要的步進電動機M2的驅(qū)動步數(shù), 并將該驅(qū)動步數(shù)存儲到存儲部284。此外,可以將與被選擇的薄片體的種 類、尺寸、打印速度等相對應的多個值作為所述驅(qū)動步數(shù),存儲到存儲 部284中,使得下降驅(qū)動判斷部282按照所選擇的條件從存儲部284適 當?shù)刈x出該驅(qū)動步數(shù)。
接著,下降驅(qū)動判斷部282判斷是否完成使推升部件32下降到提升板31的離開位置(圖19)(預先設定步數(shù)的下降驅(qū)動是否結束)(S109)。 步進電動機M2持續(xù)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直到提升板31的離開位置 為止。另一方面,如果預先設定步數(shù)的下降驅(qū)動結束,提升板31已下降 到離開位置(在S109中為"是"),則停止步進電動機M2的運轉(zhuǎn),停 止利用推升部件32驅(qū)動提升板31下降(S110)。
接著,上升驅(qū)動判斷部283根據(jù)來自作為后端檢測部的輸送開關49 的第二檢測信號,判斷薄片體P的后端部是否到達輸送輥對37(S111)。 提升板31到上升驅(qū)動判斷部283判斷出薄片體P的后端部已到達輸送輥 對37為止, 一直保持在離開位置。另一方面,在根據(jù)第二檢測信號判斷 出薄片體P的后端部已到達輸送輥對37的情況下(在Slll中為"是"), 上升驅(qū)動判斷部283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 入輸出部285輸出到步進電動機M2。由此,步進電動機M2啟動,開始 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即,控制序列返回S103,反復進行上述步驟。
其中,優(yōu)選的是預先計算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從而使提升板 31從離開位置移動到供紙位置所需要的步進電動機M2的驅(qū)動步數(shù),并 將該驅(qū)動步數(shù)存儲到存儲部284中。此外,可以將與被選擇的薄片體的 種類、尺寸、打印速度等相對應的多個值作為所述驅(qū)動步數(shù),存儲到存 儲部284中,使得上升驅(qū)動判斷部283根據(jù)所選擇的條件,從存儲部284 適當?shù)刈x出該驅(qū)動步數(shù)。
按照第二實施方式,利用升降機構控制部280暫時將提升板31上升 到薄片體摞S的上面與搓紙輥40抵接的供紙位置(圖17),然后下降 到圖18所示的狀態(tài),并進而下降到與搓紙輥40離開的離開位置(圖19)。 之后,再使提升板31上升到所述供紙位置。這樣,控制為邊使提升板 31進行在供紙位置與離開位置之間移動的離開動作,邊從側向暖風機構 150向薄片體摞S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因此,與第一實 施方式相同,可以提高薄片體分開效率,并使供紙單元130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第一、第二實施方式中,優(yōu)選的是在多個供紙單元 130中容納同種薄片體P的情況下,進行控制以使所述供紙位置與所述 離開位置在容納該同種薄片體P的多個供紙單元130之間錯開、交替地 進行供紙。即,進行控制以使在一個供紙單元130的提升板31位于供紙位置時,另一個供紙單元130的提升板31位于離開位置。
這樣,由于總有一個提升板31位于供紙位置,所以可以實現(xiàn)不降低 每單位時間的打印張數(shù)而薄片體分開效率高的利用暖風的薄片體分離機 構。特別是在使用涂料紙(coated paper)的情況下,采用上述結構的優(yōu) 點更明顯。
下面對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1 (供紙裝置)進行說明。如第 一實施方式說明的那樣,推升部件32繞驅(qū)動軸36 (轉(zhuǎn)動軸)轉(zhuǎn)動,從而 使提升板31在所述供紙位置和所述離開位置之間改變姿勢。供紙單元 1301進行這樣一種控制,即按照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的量,改 變推升部件32繞驅(qū)動軸36轉(zhuǎn)動的轉(zhuǎn)動量。
圖20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1結構的剖視圖。在圖20 中,對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過的與圖3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圖標 記。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與已敘述的實施方式不同點在于具備薄 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所述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用于檢測放置在提 升板31上的薄片體的量。以下,省略與已經(jīng)描述過的實施方式相同部分 的說明,對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進行說明。
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包括致動器221;以及檢測器220,檢測 致動器221的動作并將其作為電信號輸出。致動器221通過彈性構件229 安裝在固定搓紙輥40的支撐件202的前端。
圖21A、圖21B和圖22是致動器221的說明圖。致動器221包括主 體部225;接觸部222,形成在主體部225的一端,與薄片體摞S的上面 接觸;轉(zhuǎn)動軸223,設置在主體部225的另一端,主體部225能轉(zhuǎn)動地支 撐在該轉(zhuǎn)動軸223上;遮光部224,形成在主體部225的轉(zhuǎn)動軸223 —側 的端部。另一方面,檢測器220包括一對同型的光斷續(xù)器220a、 220b。
圖21A表示致動器221的側視圖,圖21B表示致動器221的立體圖。 致動器221的遮光部224用一個板狀部件形成,它包括第一部分224a, 橫切(遮斷)光斷續(xù)器220a的光軸a;以及第二部分224b,形成與第一 部分224a不同的形狀,橫切光斷續(xù)器220b的光軸(3。其中,如圖21A所示,在設致動器221的轉(zhuǎn)動軸223的轉(zhuǎn)動中心O 和光斷續(xù)器220a的光軸a的距離為r2、設轉(zhuǎn)動中心O和光斷續(xù)器220b 的光軸(3的距離為rl的情況下,滿足r2〉rl的關系。
遮光部224按照薄片體摞S的上面與接觸部222的接觸角的變化, 橫切光斷續(xù)器220a的光軸a或光斷續(xù)器220b的光軸卩,從而產(chǎn)生接通/ 斷開信號,并且,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檢測該接通/斷開信號。由此, 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根據(jù)兩個光斷續(xù)器220a、220b的接通/斷開信號 的組合,可以檢測出四個等級的薄片體剩余量。
艮口,如果利用光斷續(xù)器(PI) 220a的接通/斷開與光斷續(xù)器(PI) 220b 的接通/斷開來表示所述接通/斷開信號的組合,可以按薄片體剩余量從多 到少的順序,將所述接通/斷開信號的組合依次排列成如下
P1220a-接通,P1220b-斷開 ......圖21A的狀態(tài)
P1220a:斷開,P1220b:斷開
P1220a二斷開,P1220b-接通 ......圖22的狀態(tài)
P1220a:接通,P1220b:接通
在上述結構中,只要多個光斷續(xù)器各自的光軸與致動器的轉(zhuǎn)動中心 的距離相互不同即可,致動器221和檢測器220不被遮光部的形狀、轉(zhuǎn) 動軸的位置、前端部的具體形狀等或各部分的布置限定。此外,在上述 結構中,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由兩個光斷續(xù)器220a、 220b構成,但 也可以由三個以上構成。
接著,參照圖23,對利用升降機構30驅(qū)動提升板31下降時放置在 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摞S的剩余量和下降量的關系進行說明。
推升部件32當將提升板31推升到供紙位置時,放置在提升板31上 的薄片體摞S的剩余量越少,越需要將提升板31推升得更高。在這里, 例如設想將提升板31抬升到供紙位置時的推升部件32的位置設為XI、 Yl、 Zl (按薄片體摞S的剩余量從少到多的順序依次為X1、 Yl、 Zl), 并且將升降機構的驅(qū)動軸36從該XI、 Yl、 Zl的位置向下降方向轉(zhuǎn)動相 同的轉(zhuǎn)動角度0從而使推升部件32下降后的位置分別設為X2、 Y2、Z2。
在上述情況下,伴隨推升部件32的位置從XI移動到X2而產(chǎn)生的 提升板31 (和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摞S)下降的量在圖23中用 hl表示。如果設推升部件32的長度(即轉(zhuǎn)動半徑)為r,并且將推升部 件32位于水平位置時作為基準,設位于XI和X2位置時的角度為0 1 和0 2,則hl可以用下式表示。
hl=r (sin0 1 —sin0 2)
同樣,伴隨推升部件32的位置從Yl移動到Y2而產(chǎn)生的提升板31 下降的量用h2表示。如果將推升部件32位于水平位置時作為基準,設 位于Yl和Y2位置時的角度設為03和0 4,則能用下式表示h2。
h2 = r (sin 0 3 —sin 0 4)
同樣,伴隨推升部件32的位置從zi移動到Z2而產(chǎn)生的提升板31 下降的量用h3表示。如果將推升部件32位于水平位置時作為基準,設 位于Z1和Z2位置時的角度為0 5和0 6,則能用下式表示h3。
h3 = r (sin0 5 — sin0 6)
上述提升板31下降的量為hl<h2<h3。 g卩,在使升降機構30的 驅(qū)動軸36從處于供紙位置的狀態(tài)向下降方向轉(zhuǎn)動相同的轉(zhuǎn)動角度0的 情況下,薄片體摞S的剩余量越少,提升板31下降的量越少。
因此,在第三實施方式中,驅(qū)動提升板31從供紙位置下降到離開位 置的情況下,控制提升板31的下降量,以使得位于離開位置的薄片體摞 S的上面與搓紙輥40的距離不會因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摞S的 剩余量而產(chǎn)生很大的變化。即,通過控制升降機構30,從而根據(jù)由薄片 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檢測到的薄片體摞S的剩余量改變離開動作過程中 的驅(qū)動軸36的轉(zhuǎn)動量。具體而言,將升降機構30控制為薄片體摞S 的剩余量越少,驅(qū)動軸36的轉(zhuǎn)動量越多。
接著,參照圖24和圖25,對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1的薄片 體分開動作進行說明。圖24是第三實施方式的控制部500的功能框圖。 圖25是表示利用控制部500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第三實施方式的供紙單元1301的控制部500與第一、第二實施方式 相同,控制升降機構的升降驅(qū)動,以在利用側向暖風機構150吹拂暖風 的動作過程中,使提升板31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此外,控 制部500通過控制升降機構30,根據(jù)由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檢測到 的薄片體摞S的剩余量改變所述離開動作中的驅(qū)動軸36的轉(zhuǎn)動量。
控制部500具備信息輸入輸出部385、暖風控制部390、升降機構控 制部380以及存儲部384。在圖24中,在控制部500周圍存在的部件與 在圖13或圖15中說明的相同。
來自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的位置檢測信號和剩余量檢測信號、 來自第三計時器(計時器)386的第三時間已到信號、來自第四計時器 387的第四時間已到信號、來自打印機主體200中CPU210的盒選擇信號 和暖風請求信號等輸入到信息輸入輸出部385。
暖風控制部390根據(jù)盒選擇信號和暖風請求信號,控制側向暖風機 構150和上暖風機構140的驅(qū)動。暖風控制部390根據(jù)這些輸入信號, 將驅(qū)動側向暖風機構150和上暖風機構140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 出部385向各單元的驅(qū)動電動機(沒有圖示)等輸出。
升降機構控制部380包括下降驅(qū)動判斷部382和上升驅(qū)動判斷部 383,根據(jù)來自第三計時器386的第三時間已到信號和來自第四計時器 387的第四時間已到信號,控制升降機構30的升降驅(qū)動,以使提升板31 進行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的離開動作。
下降驅(qū)動判斷部382根據(jù)來自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的位置檢測 信號和剩余量檢測信號以及來自第三計時器386的第三時間已到信號, 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385向DC 電動機M3輸出。上升驅(qū)動判斷部383根據(jù)來自第四計時器387的第四 時間已到信號,將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 385向DC電動機M3輸出。
存儲部384中存儲有第三計時器386的多個第三時間已到值(用于 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下降的DC電動機M3的驅(qū)動時間),所述第三計時器 386的多個第三時間已到值與根據(jù)由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檢測到的薄片體摞S的量(剩余量)而設定的各下降驅(qū)動時間相對應。
如上所述,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能檢測出四個等級的薄片體摞
S的剩余量。因此,在存儲部384中存儲有與所述四個等級的薄片體摞S 的量相對應的四個第三時間已到值。
此外,在存儲部384中存儲有與供紙速度、所選擇的薄片體的尺寸、 材質(zhì)、模式等相對應的第四計時器387的第四時間已到值、各控制部的 動作程序等。此外,在存儲部384中設有臨時存儲判斷結果或其它信息 的存儲區(qū)域。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DC電動機M3作為推升部件32的驅(qū)動 電動機,但代替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使驅(qū)動軸36正反轉(zhuǎn)動的步進電動 機(沒有圖示)。此外,替換DC電動機M3或步進電動機,還可以采用 彈簧等施加作用力裝置,通過使推升部件32以轉(zhuǎn)動軸為中心轉(zhuǎn)動,使提 升板31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
在采用步進電動機的情況下,可以將與薄片體摞S的量相對應的多 個(在本實施方式的結構中是四個)該步進電動機的下降驅(qū)動步數(shù)存儲 在存儲部384中。并且,控制部500可以根據(jù)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 的檢測結果,從存儲部384讀出與薄片體P的量相對應的所述步進電動 機的下降驅(qū)動步數(shù),控制升降機構30的下降驅(qū)動,以使該步進電動機轉(zhuǎn) 動所述下降驅(qū)動步數(shù)。
接著,參照圖24和圖25對第三實施方式的控制部500的控制動作 進行說明。如果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385輸入了來自打印機主體200中 CPU210的盒選擇信號,則升降機構控制部380的上升驅(qū)動判斷部383 根據(jù)所述盒選擇信號,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 輸入輸出部385輸出到DC電動機M3。由此,開始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 升。接著,如果根據(jù)來自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的位置檢測信號,判 斷出提升板31已上升到供紙位置,則上升驅(qū)動判斷部383停止驅(qū)動推升 部件32上升。
在該狀態(tài)下,由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檢測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 薄片體摞S的量(剩余量)(S201)??刂撇?00根據(jù)由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檢測到的薄片體P的剩 余量檢測信號,識別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P的量(剩余量)屬于
所述四個等級中的哪一個等級(S202)。
下降驅(qū)動判斷部382從存儲部384讀出與在所述S202中識別的薄片 體P的剩余量相對應的下降驅(qū)動時間Tl,使用于計時該下降驅(qū)動時間 Tl的第三計時器386 (第三計時器)開始計時。由此,推升部件32開始 下降離開。同時,暖風控制部3卯將用于驅(qū)動側向暖風機構150和上暖 風機構140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385向各單元的驅(qū)動電動機 (沒有圖示)輸出(S203)。
下降驅(qū)動判斷部382根據(jù)來自第三計時器386的第三時間已到信號, 判斷是否經(jīng)過了下降驅(qū)動時間Tl (S204) 。 g卩,在S204,直到經(jīng)過下降 驅(qū)動時間T1為止,都持續(xù)驅(qū)動DC電動機M3,由此,繼續(xù)驅(qū)動推升部 件32下降離開。如果根據(jù)來自第三計時器386的第三時間已到信號,判 斷出經(jīng)過了下降驅(qū)動時間Tl (在S204中為"是"),則下降驅(qū)動判斷 部382將用于停止推升部件32下降驅(qū)動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 385向DC電動機M3輸出。由此,結束下降離開驅(qū)動(S205)。
如果S205的下降離開驅(qū)動結束,則上升驅(qū)動判斷部383使用于計時 預先設定的下降保持時間T2的第四計時器387開始計時(S206)。接著, 上升驅(qū)動判斷部383根據(jù)來自第四計時器387的第四時間已到信號,判 斷是否經(jīng)過了預先設定的下降保持時間T2 (S207)。第四計時器387持 續(xù)計時直到經(jīng)過下降保持時間T2為止,提升板31都保持在離開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根據(jù)第四時間已到信號,判斷出經(jīng)過了下降保持時間T2 (在S207中為"是"),則上升驅(qū)動判斷部383將用于驅(qū)動推升部件 32上升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385輸出到DC電動機M3。由此, DC電動機M3運轉(zhuǎn),開始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S208)。
此后,如果利用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檢測到放置在提升板31上 的薄片體摞S的上面到達供紙位置,則上升驅(qū)動判斷部383將用于停止 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的控制信號通過信息輸入輸出部385輸出到DC電 動機M3,停止驅(qū)動推升部件32上升(S209)。并且開始提供位于薄片 體摞S最上層的薄片體P (S210)。如果開始提供薄片體P,則判斷是否應再提供一張薄片體P (S211)。在應再提供薄片體P的情況下(S211中為"是"),重復從S201起的處理。另一方面,在不需要再提供薄片體P的情況下(S211中為"否"),則結束處理。
按照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按照由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211檢測到的薄片體P的量,控制升降機構30,以改變所述離開動作中的驅(qū)動軸36的轉(zhuǎn)動量。由此,可以不管放置在提升板31上的薄片體P (薄片體摞S)的量如何,都能夠確保為了穩(wěn)定地向薄片體之間高效吹入暖風所必需的薄片體摞S的下降量。
權利要求
1.一種供紙裝置,用于提供薄片體,其特征在于包括薄片體容納部,容納由多張薄片體構成的薄片體摞;薄片體放置板,其供紙方向的上游一側端部以能自由轉(zhuǎn)動的方式支撐在所述薄片體容納部內(nèi),所述薄片體放置板用于放置所述薄片體摞;搓紙輥,與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抵接,送出該薄片體摞最上面的薄片體;升降機構,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所述供紙位置為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與所述搓紙輥抵接的位置,所述離開位置為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離開所述搓紙輥的位置;第一暖風機構,向容納在所述薄片體容納部中的薄片體摞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一暖風機構進行吹拂暖風的動作過程中,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所述供紙位置與所述離開位置之間移動。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計時器,從所述搓紙輥開始送出薄片體時起,開始計時時間,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一計時器計時到第一規(guī)定時間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供紙位置向離開位置下降。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輸送輥對,設置在供紙方向上比所述搓紙輥更靠向下游一側,夾持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薄片體進行輸送,其中,所述第一規(guī)定時間被設定為從所述搓紙輥開始送出所述薄片體起到該薄片體到達所述輸送輥對所需要的時間。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開輥對,設置在所述搓紙輥與所述輸送輥對之間,其中,所述第一規(guī)定時間被設定為從所述搓紙輥開始送出薄片體起到該薄片體通過所述分開輥對之間到達輸送輥對所需要的時間。
5.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輸送輥對,設置在供紙方向上比所述搓紙輥更靠向下游一側,夾持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薄片體進行輸送;以及前端檢測部,檢測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薄片體在供紙方向上的前端部已經(jīng)通過所述輸送輥對之間的狀態(tài);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前端檢測部檢測到所述通過的狀態(tài)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供紙位置向離開位置下降。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計時器,從完成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下降到所述離開位置時起,開始計時時間,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二計時器計時到第二規(guī)定時間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離開位置向供紙位置上升。
7.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輸送輥對,設置在供紙方向上比所述搓紙輥更靠向下游一側,夾持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薄片體進行輸送;以及后端檢測部,檢測由所述搓紙輥送出的薄片體在供紙方向上的后端部已經(jīng)通過所述輸送輥對之間的狀態(tài);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后端檢測部檢測到所述通過的狀態(tài)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離開位置向供紙位置上升。
8.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根據(jù)所述薄片體的輸送速度,設定所述第一規(guī)定時間。
9.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根據(jù)所述薄片體的輸送速度,設定所述第二規(guī)定時間。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檢測放置在所述薄片體放置板上的薄片體的所述升降機構具有轉(zhuǎn)動軸;以及推升部件,其一端以能夠轉(zhuǎn)動的方式支撐在所述轉(zhuǎn)動軸上,并且另一端與所述薄片體放置板的底面抵接,推升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其中,所述推升部件繞所述轉(zhuǎn)動軸轉(zhuǎn)動,使得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所述供紙位置和所述離開位置之間移動,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根據(jù)所述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檢測到的薄片體的量,改變在進行向所述離開位置移動的動作過程中所述推升部件繞所述轉(zhuǎn)動軸轉(zhuǎn)動的轉(zhuǎn)動量。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IO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zhuǎn)動軸是驅(qū)動軸,所述升降機構通過驅(qū)動所述驅(qū)動軸使所述推升部件轉(zhuǎn)動,以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所述供紙位置和所述離開位置之間移動,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根據(jù)所述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檢測到的薄片體的量,改變在進行所述離開動作的過程中所述驅(qū)動軸的轉(zhuǎn)動量。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ll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存儲部,存儲與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所述升降機構的下降驅(qū)動時間;以及第三計時器,從開始驅(qū)動所述薄片體放置板下降起時,開始計時時間;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據(jù)所述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從所述存儲部讀出與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所述下降驅(qū)動時間,并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下降驅(qū)動動作,以使所述驅(qū)動軸轉(zhuǎn)動, 一直到所述第三計時器計時到與所述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下降驅(qū)動時間為止。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ll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存儲部,存儲與所述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所述步進電動機的下降驅(qū)動步數(shù),其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使所述驅(qū)動軸正反轉(zhuǎn)動的步進電動機,所述控制部根據(jù)所述薄片體剩余量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從所述存儲部讀出與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所述步進電動機的下降驅(qū)動步數(shù),并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下降驅(qū)動動作,以使所述步進電動機轉(zhuǎn)動與所述薄片體的量相對應的下降驅(qū)動步數(shù)。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暖風機構,該第二暖風機構向容納在所述薄片體容納部中的薄片體摞的上面吹拂暖風。
15. —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紙裝置,用于提供薄片體;以及裝置主體,具有圖像形成部,所述圖像形成部在從所述供紙裝置提供的薄片體上形成圖像;其中,所述供紙裝置具有薄片體容納部,容納由多張薄片體構成的薄片體摞;薄片體放置板,其供紙方向的上游一側端部以能自由轉(zhuǎn)動的方式支撐在所述薄片體容納部內(nèi),所述薄片體放置板用于放置所述薄片體摞;搓紙輥,與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抵接,送出該薄片體摞最上面的薄片體;升降機構,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供紙位置和離開位置之間移動,所述供紙位置為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與所述搓紙輥抵接的位置,所述離開位置為所述薄片體摞的上面離開所述搓紙輥的位置;第一暖風機構,向容納在所述薄片體容納部中的薄片體摞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一暖風機構進行吹 拂暖風的動作過程中,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在所述供紙位置與所述離開 位置之間移動。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計時器,從所述搓紙輥開始送出薄片體時起,開始計時時間, 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一計時器計時到 第一規(guī)定時間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供紙位置向離開位置 下降,根據(jù)所述裝置主體的圖像形成速度和薄片體的輸送速度其中至少之 一的變化,改變所述第一規(guī)定時間。
17. 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還包括第二計時器,從完成使所述放置板下降到所述離開位置時起,開始 計時時間,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所述第二計時器計時到 第二規(guī)定時間時,使所述薄片體放置板開始從所述離開位置向供紙位置 上升,根據(jù)所述裝置主體的圖像形成速度和薄片體的輸送速度其中至少之 一的變化,改變所述第二規(guī)定時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供紙裝置以及具備該供紙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所述供紙裝置包括薄片體容納部,容納薄片體摞;薄片體放置板,其供紙方向的上游端部以能自由轉(zhuǎn)動的方式支撐在薄片體容納部內(nèi),用于放置薄片體摞;搓紙輥,與薄片體摞的上面抵接,送出薄片體摞最上面的薄片體;升降機構,使薄片體放置板在薄片體摞的上面與搓紙輥抵接的供紙位置和離開搓紙輥的離開位置之間移動;第一暖風機構,向容納在薄片體容納部中的薄片體摞的與供紙方向平行的側面吹拂暖風;以及控制部,控制升降機構的動作,以在第一暖風機構進行吹拂暖風的動作過程中,使薄片體放置板在供紙位置與離開位置之間移動。由此,能夠?qū)崿F(xiàn)小型化,且能提高薄片體分開效率。
文檔編號B65H3/06GK101643157SQ20091016172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8月4日
發(fā)明者上野康則, 奧村啟二, 宮崎昌彥, 杉島芳雄, 泉地祥男, 白崎晴一 申請人:京瓷美達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乾安县| 定陶县| 塔城市| 府谷县| 秭归县| 永和县| 花莲市| 彭泽县| 新巴尔虎右旗| 潮州市| 灵山县| 台南市| 衡山县| 桦南县| 高阳县| 黄冈市| 永康市| 东丰县| 晋州市| 开化县| 固始县| 山东省| 山阴县| 阳东县| 仁布县| 罗源县| 双鸭山市| 靖宇县| 东乡县| 科技| 阳新县| 依兰县| 迭部县| 揭西县| 凤山市| 兴国县| 东乡县| 洛南县| 塘沽区| 汉沽区|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