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集裝包,特別是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
背景技術:
小袋包裝貨物的總流量在物流中占很大的比例,在目前,大量的粒狀、粉狀物資,如水泥、化肥、糧食、塑料原料等,采用小袋包裝是慣例,目前國家雖然組織散裝辦公室,推行散貨集裝轉運,但這種散貨大包裝的方式也受到種種因素的限制不能達到全面推廣,就目前而言,小袋包裝的局面還將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但目前的小袋物資貨物的轉運方式還很落后,在物資運輸中的出庫、中轉和進庫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基本上都采用原始的人力用手工以小袋為單位配合一定的機械進行搬運,這不僅要耗用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同時工作強度高,工作效率低下,也容易造成物資包裝的破損和物資的損失。同時,這種大批量的小包·貨物手動搬運是物流行業(yè)內最辛苦的工種,尤其是船運貨物的裝卸,包裝的破損量較大,而對于那些粉狀貨物,在搬運當中會產生大量的揚塵,不僅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同時也嚴重威脅著工人的身體健康,特別是在高溫期間,因考慮到吊機的運轉,工人一般在烈日下進行作業(yè),也沒有降溫除塵措施,工人的作業(yè)環(huán)境非常惡劣,經常會因高溫而發(fā)生中暑現象,也會因粉塵發(fā)生皮膚過敏,這種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和超負荷的勞動嚴重地影響了工人們的身心健康。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設計了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其可實現額定數量的小袋物資集中打包,并在起吊過程中實現自鎖緊捆扎,在使用中配合專用起吊裝置總成和起吊機等機械進行作業(yè),在運輸的各個轉運環(huán)節(jié)當中無需拆開,在運輸的終端能實現集裝包的自卸分體打開,其對降低物資損耗、提高物資裝卸效率、減輕工作強度,都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和經濟效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分體而對稱設置的三角形袋體、兩對稱設置在袋體兩側邊的倒三角形袋壁、兩主吊繩和一起吊裝置總成;所述每個三角形袋體的兩個底角上各設置有一連接帶圈,每個三角形袋體的頂角上設置有捆緊自鎖裝置;所述每個倒三角形袋壁的頂角上設置有脫卸裝置總成,每個脫卸裝置總成連接兩袋體同側的連接帶圈;所述脫卸裝置總成上設置有可帶動脫卸裝置總成動作的脫卸繩,脫卸繩的另一頭可與起吊裝置總成上的副吊鉤連接;每個倒三角形袋壁的兩個底角上各設置有一捆扎紐扣;所述每個主吊繩的一頭設置有兩捆扎紐瓣,兩捆扎紐瓣分別與兩袋壁同側的一個捆扎紐扣卡合連接;每個主吊繩的另一頭則穿過捆緊自鎖裝置后與所述起吊裝置總成的芯棒連接;所述脫卸繩在集裝包捆扎后的長度長于主吊繩的長度。上述捆緊自鎖裝置包括弧形體和滾筒;所述弧形體尾部與袋體頂角固連,弧形體頭部為一圓弧面;所述滾筒的兩側邊通過搖臂與弧形體的中部鉸接,滾筒在其繞鉸接點相對弧形體合攏時與弧形體頭部的圓弧面分離,滾筒在其繞鉸接點相對弧形體打開時與弧形體圓弧面緊配合。上述滾筒上間隔設置有三個環(huán)形突起,其中兩側的環(huán)形突起分別緊貼弧形體的兩側設置,中間的環(huán)形突起則卡入弧形體頭部圓弧面上設置的卡槽中。上述脫卸裝置總成包括一與倒三角形袋壁頂角固連的本體,所述本體外側設置有一吊環(huán);本體內設置有從上往下孔徑依次增大的三級階梯式的安裝孔,安裝孔中設置一彈性伸縮裝置。上述彈性伸縮裝置包括彈簧和倒“T”形拉桿,其中彈簧設置在所述安裝孔的中下級階梯孔中;所述倒“T”形拉桿頭部穿過彈簧并從安裝孔上端伸出本體,拉桿頭部伸出本體部位連接著用于定位拉桿并使彈簧裝配后具有一定預壓縮量的吊帽,吊帽與所述的脫卸繩連接;所述拉桿尾部的外徑小于安裝孔下級階梯孔而大于中級階梯孔,同時拉桿尾部伸出本體緊靠所述吊環(huán)設置,拉桿尾部在初始狀態(tài)下低于吊環(huán)內輪廓最低部,在拉桿上拉到極限位置時高于吊環(huán)內輪廓的最低部。 上述起吊裝置總成的芯棒為一圓珠筆式轉動機構,芯棒底部設置有一接觸底盤,接觸底盤的每次上抬下放將促使芯棒在伸出和縮回兩個工作狀態(tài)下切換。本發(fā)明集裝包結構簡單、質量輕、造價低、使用操作也非常方便,可回收進行多次重復使用。在使用時,首先把集裝包的兩個三角形袋體對稱平鋪在袋包集裝機或地上,并把兩袋體每側的兩個連接帶圈用倒三角形袋壁的脫卸裝置總成連接起來,而后在袋體上面碼包,碼好后把兩袋壁豎起,接著用主吊繩的兩個捆扎紐瓣分別與兩袋壁同側的一個捆扎紐扣卡合連接,每根主吊繩的另一頭則穿過捆緊自鎖裝置中滾筒與弧形體的間隙后與起吊裝置總成的圓珠筆式傳動機構的芯棒連接。在此,當起吊裝置總成在起吊機的作用下上拉時,因每個捆緊自鎖裝置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其分別是袋體的拉力、主吊繩的反作用力及起吊裝置總成帶動主吊繩向上的拉力,而為使集裝包實現整個上抬脫離地面進行移動,三力的合力必定在垂直朝上的方向上,這就使得捆緊自鎖裝置的滾筒與弧形體合攏而相分離,滾筒可自由轉動,主吊繩不斷向上滑動而帶動袋壁、捆緊自鎖裝置和袋體的頂角部位向中間靠攏,使集裝包袋體和袋壁緊緊包裹住小袋物資。當集裝包移到指定位置后,只需直接放下集裝包即可,一旦集裝包著地后,因此時起吊裝置總成的拉力消失,每個捆緊自鎖裝置受到的作用力僅為袋體頂角部位的拉力和主吊繩的反作用力,因兩作用力分別位于弧形體上鉸接點的兩側且方向相反,滾筒相對弧形體處于打開的趨勢,此時滾筒與弧形體相抵并鎖緊主吊繩,使主吊繩無法回縮,實現了集裝包自動鎖緊捆扎。而后繼續(xù)下放起吊裝置總成,直到起吊裝置總成的圓珠筆式傳動機構的芯棒下的底盤碰觸集裝包并下壓一定的距離,促使底盤上抬,接著再次上拉起吊裝置總成,使底盤下放,在此,底盤的上抬下放動作將帶動芯棒由伸出狀態(tài)向回縮狀態(tài)切換,芯棒將整個回縮下彈,其與主吊繩的連接就會被解除,實現主吊繩的自動脫離。在此,在集裝包的整個轉運當中,集裝包始終處于打包狀態(tài),同時也只有主吊繩與起吊裝置總成的圓珠筆式傳動機構的芯棒連接,而當到達轉運終端需要拆包時,則同時需把脫卸繩連接起吊裝置總成的副吊鉤,在此,因主吊繩的長度小于脫卸繩,當起吊裝置總成拉動主吊繩上抬時,脫卸繩依然處于松弛狀態(tài)而沒有動作,只有當起吊裝置總成的芯棒與主吊繩脫離后,隨著起吊裝置總成的繼續(xù)上抬,脫卸繩將逐漸張緊,其帶動倒三角形袋壁底部的脫卸裝置總成動作,使兩袋體的連接帶圈脫離,即使兩袋體和兩袋壁均分離,而后隨著起吊裝置總成的繼續(xù)上抬,脫卸繩在副吊鉤的作用下將繼續(xù)上抬,而脫卸繩的上抬帶動與脫卸裝置總成固連的袋壁一起上抬,而袋壁同時又通過主吊繩的連接作用,拉動分離后的袋體,此時捆緊自鎖裝置受到的作用力為袋壁的拉力和 袋體的反作用力,因兩作用力分別位于弧形體上鉸接點的兩側且方向相反,滾筒相對弧形體處于打開的趨勢,此時滾筒與弧形體相抵并鎖緊主吊繩,使主吊繩鎖緊而無法移動,這樣就使主吊繩與捆緊自鎖裝置連為一體,進而帶動袋體一起隨袋壁上抬,該過程直到把袋體從小袋包下面全部拉出,實現整個集裝包的自動拆包。本發(fā)明捆扎好的集裝包,在出庫、中轉各個運輸環(huán)節(jié)均不需要打開,只有在終端進庫的時候才進行自動拆包,即物資在發(fā)貨源頭全部按一定數量集中打包,運至需方回收集裝包進行重復利用,在轉運途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保持捆緊狀態(tài),該運轉方式可有效避免小袋物資的包裝發(fā)生破損,不會造成物資的浪費,而對于水泥之類的物質,也不會產生大量的粉塵,避免對業(y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以上集裝轉運方式,可以產生巨大的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改變我國物流業(yè)落后的面貌起到積極的作用。另外,因本集裝包配合起吊機等機械進行作業(yè),轉運過程中無需人工搬運和人工捆扎打包,到終端后又可實現自動拆包,不僅大大節(jié)省了人力和減輕了工作強度,同時可成倍的提升工作效率。
圖I、本發(fā)明的平面結構示意 圖2、本發(fā)明起吊裝置總成的結構示意 圖3、本發(fā)明脫卸裝置總成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4、本發(fā)明捆緊自鎖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 圖5、本發(fā)明捆緊自鎖裝置打開的平面結構示意 圖6、本發(fā)明捆緊自鎖裝置在起吊時的受力示意 圖7、本發(fā)明捆緊自鎖裝置在集裝包下放到位后的受力示意 圖8、本發(fā)明捆緊自鎖裝置在集裝包拆包上抬時受力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包括兩分體而對稱設置的三角形袋體
I、兩對稱設置在袋體I兩側邊的倒三角形袋壁2、兩主吊繩3和一起吊裝置總成4。所述每個三角形袋體I的兩個底角上各設置有一連接帶圈11,每個三角形袋體I的頂角上設置有捆緊自鎖裝置5。如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中的捆緊自鎖裝置5包括弧形體51和滾筒52。所述弧形體51尾部與袋體I頂角固連,弧形體51頭部為一圓弧面511。所述滾筒52的兩側邊通過搖臂521與弧形體51的中部鉸接,滾筒52在其繞鉸接點522相對弧形51體合攏時與弧形體51頭部的圓弧面511分離,滾筒52在其繞鉸接點522相對弧形體51打開時與弧形體圓弧面511緊配合。所述滾筒52上間隔設置有三個環(huán)形突起,其中兩側的環(huán)形突起5231分別緊貼弧形體51的兩側設置,中間的環(huán)形突起5232則卡入弧形體頭部圓弧面511上設置的卡槽5111中。所述每個倒三角形袋壁2的頂角上設置有脫卸裝置總成6,每個脫卸裝置總成6連接兩袋體I同側的連接帶圈11。如圖3所示,所述脫卸裝置總成6包括一與倒三角形袋壁2頂角固連的本體,所述本體外側設置有一吊環(huán)61 ;本體內設置有從上往下孔徑依次增大的三級階梯式的安裝孔62,安裝孔62中設置一彈性伸縮裝置63。所述彈性伸縮裝63置包括彈簧631和倒“T”形拉桿632,其中彈簧631設置在安裝孔62的中下級階梯孔621、622中;所述倒“T”形拉桿632頭部穿過彈簧631并從安裝孔62上端伸出本體,拉桿632頭部伸出本體部位連接著用于定位拉桿632并使彈簧631裝配后具有一定預壓縮量的吊帽633,吊帽633與所述的脫卸繩7連接。所述拉桿632尾部的外徑小于安裝孔下級階梯孔622而大于中級階梯孔621,同時拉桿632尾部伸出本體緊靠所述吊環(huán)61設置,拉桿632尾部在初始狀態(tài)下低于吊環(huán)61內輪廓最低部,在拉桿632上拉到極限位置時高于吊環(huán)61內輪廓的最低部。 在使用中,只要把兩袋體I對應位置的連接帶圈11 一起穿過吊環(huán)61后與拉桿632下端部卡合即可實現兩袋體I和袋壁2的連接。而需要斷開連接時,只要上拉脫卸繩7,脫卸繩7就會帶動吊帽633和拉桿632,一旦拉桿632下端部的底部脫離吊環(huán)61內輪廓的最低部時,連接帶圈11與拉桿632的卡合就會解除并滑出吊環(huán)61,從而實現兩袋體I連接帶圈11的自動分離,整個卸貨過程無需人工操作,相比現有的裝卸方式,可大大節(jié)省人工,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裝卸效率。所述每個倒三角形袋壁2的兩個底角上各設置有一捆扎紐扣21。所述每個主吊繩3的一頭均設置有兩捆扎紐瓣31,兩捆扎紐瓣31分別與兩袋壁2同側的一個捆扎紐扣21卡合連接。每個主吊繩3的另一頭則穿過捆緊自鎖裝置5的滾筒52和弧形體51頭部圓弧面的間隙后與所述起吊裝置總成4的圓珠筆式傳動機構的芯棒41連接。如圖2所示,芯棒41為一圓珠筆式轉動機構,芯棒41底部設置有一接觸底盤42,接觸底盤42的每次上抬下放將促使芯棒41在伸出和縮回兩個工作狀態(tài)下切換。所述脫卸繩7的長度長于主吊繩3的長度,脫卸繩7的另一頭與起吊裝置總成4的副吊鉤43連接。本發(fā)明集裝包結構簡單、質量輕、造價低、使用操作也非常方便,可回收進行多次重復使用。在使用時,首先把集裝包的兩個三角形袋體I對稱平鋪在袋包集裝機或地上,并把兩袋體I每側的兩個連接帶圈11用倒三角形袋壁2的脫卸裝置總成6連接起來,而后在袋體I上面碼包,碼好后把兩袋壁2豎起,接著用主吊繩3的兩個捆扎紐瓣31分別與兩袋壁2同側的一個捆扎紐扣21卡合連接,每根主吊繩3的另一頭則穿過捆緊自鎖裝置5中滾筒52與弧形體51頭部圓弧面511的間隙后與起吊裝置總成4的圓珠筆式傳動機構的芯棒41連接,在此,當起吊裝置總成4在起吊機的作用下上拉時,因每個捆緊自鎖裝置5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如圖6所示,其分別是袋體I因小袋包自重產生的拉力F1、主吊繩3的反作用力F2及起吊裝置總成4帶動主吊繩3向上的拉力F3,而為使集裝包實現整個上抬脫離地面進行移動,三力的合力必定在垂直朝上的方向上,這就使得捆緊自鎖裝置5的滾筒52與弧形體51合攏而相分離,如圖5所示,滾筒52可自由轉動,主吊繩3不斷向上滑動而帶動袋壁2、捆緊自鎖裝置5和袋體I的頂角部位向中間靠攏,使集裝包袋體I和袋壁2緊緊包裹住小袋物資,進行自鎖緊打包。當集裝包移到指定位置后,只需直接放下集裝包即可,一旦集裝包著地后,因此時起吊裝置總成4的拉力消失,如圖7所示,每個捆緊自鎖裝置5受到的作用力僅為袋體I頂角部位的拉力F4和主吊繩3的反作用力F5,因兩作用力分別位于弧形體51鉸接點522的兩側且方向相反,此時滾筒52與弧形體51相抵并鎖緊主吊繩3,使主吊繩3無法回縮,實現了集裝包自動鎖緊捆扎。而后繼續(xù)下放起吊裝置總成4,直到起吊裝置總成4的圓珠筆式傳動機構的芯棒41下的底盤42碰觸集裝包并下壓一定的距離,促使底盤42上抬,接著再次上拉起吊裝置總成4,使底盤42下放,在此,底盤42的上抬下放動作將帶動芯棒41由伸出狀態(tài)向回縮狀態(tài)切換,芯棒41將整個回縮下彈,其與主吊繩3的連接就會被解除,實現主吊繩3的自動脫 離。在此,在集裝包的整個轉運當中,集裝包始終處于打包狀態(tài),同時也只有主吊繩3與起吊裝置總成4的圓珠筆式傳動機構的芯棒41連接,而當到達轉運終端需要拆包時,則同時需把脫卸繩7連接起吊裝置4總成的副吊鉤43,在此,因主吊繩3的長度小于脫卸繩7,當起吊裝置總成4拉動主吊繩3上抬時,脫卸繩7不受力依然處于松弛狀態(tài)而沒有動作,只有當起吊裝置總成4的芯棒41與主吊繩3脫離后,隨著起吊裝置總成4的繼續(xù)上抬,脫卸繩7將逐漸張緊,其帶動倒三角形袋壁2底部的脫卸裝置總成6動作,使兩袋體I的連接帶圈11脫離,即使兩袋體I和兩袋壁2均分離,而后隨著起吊裝置總成4的繼續(xù)上抬,脫卸繩7在副吊鉤43的作用下將繼續(xù)上抬,而脫卸繩7的上抬帶動與脫卸裝置總成6固連的袋壁2 一起上抬,而袋壁2同時又通過主吊繩3的連接作用,拉動分離后的袋體1,此時捆緊自鎖裝置5受到的作用力為袋壁2的拉力F6和袋體I的反作用力F7,如圖8所示,因兩作用力分別位于弧形體51上鉸接點522的兩側且方向相反,滾筒52相對弧形體51處于打開的趨勢,此時滾筒52與弧形體51相抵并鎖緊主吊繩3,使主吊繩3鎖緊而無法移動,這樣就使主吊繩3與捆緊自鎖裝置5連為一體,進而帶動袋體I 一起隨袋壁2上抬,該過程直到把袋體I從小袋包下面全部拉出,實現整個集裝包的自動拆包。本發(fā)明捆扎好的集裝包,在出庫、中轉各個運輸環(huán)節(jié)均不需要打開,只有在終端進庫的時候才進行自動拆包,即物資在發(fā)貨源頭全部按一定數量集中打包,運至需方回收集裝包進行重復利用,在轉運途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保持捆緊狀態(tài),該運轉方式可有效避免小袋物資的包裝發(fā)生破損,不會造成物資的浪費,而對于水泥之類的物質,也不會產生大量的粉塵,避免對業(y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以上集裝轉運方式,可以產生巨大的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改變我國物流業(yè)落后的面貌起到積極的作用。另外,因本集裝包配合起吊機等機械進行作業(yè),轉運過程中無需人工搬運和人工捆扎打包,到終端后又可實現自動拆包,不僅大大節(jié)省了人力和減輕了工作強度,同時可成倍的提升工作效率。經使用統(tǒng)計,本發(fā)明集裝包的投入使用,可減少90%的破包率和物資損失,大大降低粉狀貨物揚塵的產生,減少環(huán)境污染,增強工人作業(yè)的安全性,減輕對工人身體健康的危害。另外,本集裝包可與申請人申請的其他專利一起配合使用,包括申請?zhí)枮?00920316203. 6的一種可萬向移動的房式行車吊的實用專利及申請?zhí)枮?01020622082. O的一種自動脫卸吊裝環(huán)及帶有該脫卸吊裝環(huán)的組合裝卸架的實用專利,整個轉運過程中無需人工搬運和人工捆扎打包,在減輕工作強度的同時大大節(jié)省了人力,工作效率也得到成倍的提高,提高卸貨速度80%左右,提高倉庫、碼頭利用率50%左右。綜上所述,本發(fā)明設計了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其可實現額定數量的小袋 物資集中打包,并配合專用起吊裝置總成和起吊機等機械進行作業(yè),在運輸的轉運環(huán)節(jié)當中無需拆開集裝包,在運輸的終端環(huán)節(jié)實現自動拆包,對降低物資損耗、提高物資裝卸效率、減輕工作強度,都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和經濟效益,可適用水運、車運、火車運輸等各種小袋物資轉運的物流運輸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分體而對稱設置的三角形袋體、兩對稱設置在袋體兩側邊的倒三角形袋壁、兩主吊繩和一起吊裝置總成;所述每個三角形袋體的兩個底角上各設置有一連接帶圈,每個三角形袋體的頂角上設置有捆緊自鎖裝置;所述每個倒三角形袋壁的頂角上設置有脫卸裝置總成,每個脫卸裝置總成連接兩袋體同側的連接帶圈;所述脫卸裝置總成上設置有可帶動脫卸裝置總成動作的脫卸繩,脫卸繩的另一頭可與起吊裝置總成上的副吊鉤連接;每個倒三角形袋壁的兩個底角上各設置有一捆扎紐扣;所述每個主吊繩的一頭設置有兩捆扎紐瓣,兩捆扎紐瓣分別與兩袋壁同側的一個捆扎紐扣卡合連接;每個主吊繩的另一頭則穿過捆緊自鎖裝置后與所述起吊裝置總成的芯棒連接;所述脫卸繩在集裝包捆扎后的長度長于主吊繩的長度。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緊自鎖裝置包括弧形體和滾筒;所述弧形體尾部與袋體頂角固連,弧形體頭部為一圓弧面;所述滾筒的兩側邊通過搖臂與弧形體的中部鉸接,滾筒在其繞鉸接點相對弧形體合攏時與弧形體頭部的圓弧面分離,滾筒在其繞鉸接點相對弧形體打開時與弧形體圓弧面緊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上間隔設置有三個環(huán)形突起,其中兩側的環(huán)形突起分別緊貼弧形體的兩側設置,中間的環(huán)形突起則卡入弧形體頭部圓弧面上設置的卡槽中。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脫卸裝置總成包括一與倒三角形袋壁頂角固連的本體,所述本體外側設置有一吊環(huán);本體內設置有從上往下孔徑依次增大的三級階梯式的安裝孔,安裝孔中設置一彈性伸縮裝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伸縮裝置包括彈簧和倒“T”形拉桿,其中彈簧設置在安裝孔的中下級階梯孔中;所述倒“T”形拉桿頭部穿過彈簧并從安裝孔上端伸出本體,拉桿頭部伸出本體部位連接著用于定位拉桿并使彈簧裝配后具有一定預壓縮量的吊帽,吊帽與所述的脫卸繩連接;所述拉桿尾部的外徑小于安裝孔下級階梯孔而大于中級階梯孔,同時拉桿尾部伸出本體緊靠所述吊環(huán)設置,拉桿尾部在初始狀態(tài)下低于吊環(huán)內輪廓最低部,在拉桿上拉到極限位置時高于吊環(huán)內輪廓的最低部。
6.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裝置總成的芯棒為一圓珠筆式轉動機構,芯棒底部設置有一接觸底盤,接觸底盤的每次上抬下放將促使芯棒在伸出和縮回兩個工作狀態(tài)下切換。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可自卸的分體式集裝包,包括兩分體而對稱設置的三角形袋體、兩對稱設置在袋體兩側邊的倒三角形袋壁、兩主吊繩和一起吊裝置總成;所述每個三角形袋體的兩個底角上各設置有一連接帶圈,每個三角形袋體的頂角上設置有捆緊自鎖裝置;所述每個倒三角形袋壁的頂角上設置有脫卸裝置總成,每個脫卸裝置總成連接兩袋體同側的連接帶圈;所述脫卸裝置總成上設置有可帶動脫卸裝置總成動作的脫卸繩,脫卸繩的另一頭可與起吊裝置總成上的副吊鉤連接。本發(fā)明可實現額定數量的小袋物資集中打包,在起吊過程中實現自鎖緊捆扎,在運輸終端實現集裝包的自卸分體打開,其對降低物資損耗、提高物資裝卸效率、減輕工作強度,具有明顯的效果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B65D90/00GK102785859SQ20111030583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11日
發(fā)明者盛文理 申請人:盛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