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糾偏裝置以及應用該糾偏裝置的噴涂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絲網(wǎng)噴涂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糾偏裝置以及應用該糾偏裝置的噴涂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改善絲網(wǎng)在某些方面的使用性能,可以采用在絲網(wǎng)表面形成一層膜的辦法,例如噴涂方法。噴涂處理的過程為,在絲網(wǎng)表面噴涂一層粉末材料,繼而對絲網(wǎng)進行加熱,使得粉末材料固化在絲網(wǎng)的表面,從而形成一層膜。現(xiàn)有技術中噴涂設備通常不具有糾偏裝置。但是絲網(wǎng)在行進過程中很容易走偏,導致噴涂不均勻,影響絲網(wǎng)表面成膜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糾偏裝置,該糾偏裝置糾正絲網(wǎng)走偏,使得絲網(wǎng)在噴涂過程中始終沿設定的路徑行進,保證噴涂的均勻性。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應用該糾偏裝置的噴涂裝置,保證絲網(wǎng)噴涂的均勻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糾偏裝置,其設置在被傳送物體的傳送路徑上,包括:支架,其在所述被傳送物體的兩側分別具有沿傳送路徑方向間隔開一定距離的一對鏈條支柱;兩個環(huán)狀鏈條,分別套設在每對鏈條支柱上;夾持機構,每一個環(huán)狀鏈條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夾持機構,各夾持機構設置在鏈條本體上,被傳送物體經(jīng)過所述夾持機構,而被夾持在其間;其中,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個能夠沿垂直于所述傳送路徑的方向移動的部分。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糾偏裝置,還包括:動力機構,其連接至所述支架,驅動所述支架的至少一個可移動部分移動。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每一個鏈條支柱上設置有與環(huán)狀鏈條相嚙合的齒輪,且所述鏈條支柱受到旋轉驅動機構的驅動而旋轉,其旋轉的頻率為:致使與齒輪嚙合的環(huán)狀鏈條的運動速度與被傳送物體的傳送速度相對應。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夾持件和基座,其中,所述夾持件的中間部位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具有一承載平面,所述夾持件以樞接點為分界,夾持件的下半部分的重量大于其上半部分的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將被傳送物體夾持在所述承載平面和所述下半部分之間,所述基座設置在鏈條本體上。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每個鏈條支柱的頂端設置有一個止擋盤,各止擋盤位于各齒輪的上方,各止擋盤的尺寸設計為:與和其處于相同垂直位置的鏈條本體上的夾持機構的夾持件的上半部分相干涉。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所述止擋盤為圓盤,其直徑大于夾持件的上半部分在圍繞鏈條支柱旋轉運動時形成的圓形運動路徑的直徑,當夾持機構運動至與圓盤相切時,所述夾持件的上半部分受到圓盤外周阻擋而相對于樞接點向外傾斜,由此所述夾持件的下半部分相對于樞接點向內傾斜,而脫離所述承載平面。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所述夾持件的下半部分還包括設置在其底端的前部的夾持板以及樞接在其底端的后部的滾輪,并且所述基座的承載平面的后部設置有與該滾輪對應的容納凹槽,被傳送物體夾持在所述承載平面和所述夾持板之間。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所述基座包括位于下方的平板和向上延伸的弧形桿,所述承載平面為所述平板的上表面,所述夾持件樞接至所述弧形桿。一種應用所述的糾偏裝置的噴涂裝置,其設置于被傳送物體的傳送路徑上,包括:噴涂機構;高溫固化機構;其中,所述高溫固化機構位于被傳送物體的傳送路徑上、所述噴涂機構的下游一偵U,所述糾偏裝置的支架的任一對鏈條支柱的其中一個鏈條支柱位于噴涂機構的上游一偵牝另一個鏈條支柱位于高溫固化機構的下游一側。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噴涂裝置中,所述支架包括三個能夠沿垂直于所述傳送路徑的方向移動的部分,分別位于所述噴涂機構的上游一側、噴涂機構與高溫固化機構之間以及高溫固化機構的下游一側。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糾偏裝置包括兩個環(huán)狀鏈條,在每一個環(huán)狀鏈條上間隔設置多個夾持機構,各夾持機構設置在鏈條本體上,絲網(wǎng)經(jīng)過夾持機構,被夾持在其間,支架包括至少一個能夠沿垂直于傳送路徑的方向移動的部分,當發(fā)現(xiàn)絲網(wǎng)走偏時,通過使支架發(fā)生移動,糾正絲網(wǎng)回復到設定的傳送路徑上來。本實用新型的噴涂裝置應用糾偏裝置,具有良好的均勻的噴涂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糾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B-B剖面視圖;圖3為圖1的C-C剖面視圖;圖4為圖1的E-E剖面視圖;圖5為圖1中A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2中M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圖7為圖3中N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夾持機構的夾持件的主視圖;圖9為圖8的右視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夾持機構的基座的主視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基座的平板的俯視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本體的主視圖;圖13為圖12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jù)以實施。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糾偏裝置,其設置在被傳送物體的傳送路徑上,包括:支架,其在所述被傳送物體的兩側分別具有沿傳送路徑方向間隔開一定距離的一對鏈條支柱;兩個環(huán)狀鏈條,分別套設在每對鏈條支柱上;夾持機構,每一個環(huán)狀鏈條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夾持機構,各夾持機構設置在鏈條本體上,被傳送物體經(jīng)過所述夾持機構,而被夾持在其間;其中,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個能夠沿垂直于所述傳送路徑的方向移動的部分。所述的糾偏裝置,還包括:動力機構,其連接至所述支架,驅動所述支架的至少一個可移動部分移動。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每一個鏈條支柱上設置有與環(huán)狀鏈條相嚙合的齒輪,且所述鏈條支柱受到旋轉驅動機構的驅動而旋轉,其旋轉的頻率為:致使與齒輪嚙合的環(huán)狀鏈條的運動速度與被傳送物體的傳送速度相對應。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夾持件和基座,其中,所述夾持件的中間部位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具有一承載平面,所述夾持件以樞接點為分界,夾持件的下半部分的重量大于其上半部分的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將被傳送物體夾持在所述承載平面和所述下半部分之間,所述基座設置在鏈條本體上。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每個鏈條支柱的頂端設置有一個止擋盤,各止擋盤位于各齒輪的上方,各止擋盤的尺寸設計為:與和其處于相同垂直位置的鏈條本體上的夾持機構的夾持件的上半部分相干涉。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所述止擋盤為圓盤,其直徑大于夾持件的上半部分在圍繞鏈條支柱旋轉運動時形成的圓形運動路徑的直徑,當夾持機構運動至與圓盤相切時,所述夾持件的上半部分受到圓盤外周阻擋而相對于樞接點向外傾斜,由此所述夾持件的下半部分相對于樞接點向內傾斜,而脫離所述承載平面。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所述夾持件的下半部分還包括設置在其底端的前部的夾持板以及樞接在其底端的后部的滾輪,并且所述基座的承載平面的后部設置有與該滾輪對應的容納凹槽,被傳送物體夾持在所述承載平面和所述夾持板之間。所述的糾偏裝置中,所述基座包括位于下方的平板和向上延伸的弧形桿,所述承載平面為所述平板的上表面,所述夾持件樞接至所述弧形桿。一種應用所述的糾偏裝置的噴涂裝置,其設置于被傳送物體的傳送路徑上,包括:噴涂機構;高溫固化機構;其中,所述高溫固化機構位于被傳送物體的傳送路徑上、所述噴涂機構的下游一側,所述糾偏裝置的支架的任一對鏈條支柱的其中一個鏈條支柱位于噴涂機構的上游一側,另一個鏈條支柱位于高溫固化機構的下游一側。所述的噴涂裝置中,所述支架包括三個能夠沿垂直于所述傳送路徑的方向移動的部分,分別位于所述噴涂機構的上游一側、噴涂機構與高溫固化機構之間以及高溫固化機構的下游一側。本實用新型的糾偏裝置包括支架、套設在鏈條支柱上的環(huán)狀鏈條以及設置在鏈條本體上的多個夾持機構。[0051]本實用新型的支架在絲網(wǎng)的兩側分別具有沿傳送路徑方向間隔開一定距離的一對鏈條支柱。每一個鏈條支柱上設置有與環(huán)狀鏈條相嚙合的齒輪。如圖4所示,對于兩個環(huán)狀鏈條,兩個位于下游一側的鏈條支柱121通過分別通過齒輪箱119連接至第一電機118,受第一電機驅動而旋轉,進而帶動其上的齒輪120旋轉,使得與該齒輪嚙合的環(huán)狀鏈條發(fā)生旋轉運動。此時,環(huán)狀鏈條的運送速度應該與被傳送物體的傳送速度相對應,最好相一致。在一個實施例中,鏈條支柱也可以是不連接至第一電機的,即環(huán)狀鏈條的旋轉運動是依靠絲網(wǎng)的帶動實現(xiàn)的。絲網(wǎng)的兩端分別卷繞在兩個卷布軸上,且其中一端的卷布軸6受第三電機61驅動旋轉,從而實現(xiàn)絲網(wǎng)的行進。兩個環(huán)狀鏈條分別位于絲網(wǎng)5的兩側;每一個環(huán)狀鏈條上間隔相同的距離設置有多個夾持機構8,夾持機構夾持絲網(wǎng)的邊緣。本實用新型的支架4包括有四個部分,其中,第一個部分是兩個位于上游一側的鏈條支柱所在的位置,即圖1中B-B剖面線所在的位置,具體結構可見圖2;其中第二個部分設置在噴涂機構的上游一側,即圖1中C-C剖面線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圖3所示出的結構;第三個部分設置在噴涂機構和高溫固化機構之間,其結構與圖3所示出的結構一致;第四個部分設置在高溫固化機構的下游一側。第一個部分的結構如圖2所示,后面的三個部分的結構與之類似。鏈條本體2位于一鏈夾軌道114內,可以在鏈夾軌道內移動;鏈夾軌道固定在一底座115上,該底座則連接至動力機構一第二電機116。上述鏈夾軌道上方開設有開口,使得夾持機構可以延伸出去,與絲網(wǎng)發(fā)生接觸。第一個部分是通過一絲杠連接至一第二電機,受第二電機的驅動可以相對于設定的傳送路徑發(fā)生移動。該部分設計的目的在于,在噴涂機構的前方,也就是在絲網(wǎng)未進入噴涂機構時,對其進行一次糾偏。在絲網(wǎng)的側面設置有一感測探針9,該感測探針為紅外感應探針,其可以檢測到絲網(wǎng)的邊緣,并將當前絲網(wǎng)邊緣的位置數(shù)據(jù)傳遞至PLC系統(tǒng);在PLC系統(tǒng)內記錄了絲網(wǎng)的設定的位置數(shù)據(jù),當PLC系統(tǒng)對上述設定的位置數(shù)據(jù)和當前數(shù)據(jù)比較,如絲網(wǎng)處于設定的傳送路徑上,則第二電機不動作,如絲網(wǎng)走偏,則PLC系統(tǒng)輸出信號給第二電機,第二電機驅動第一個部分移動,使絲網(wǎng)回復到設定的傳送路徑上來。第二個部分、第三個部分以及第四個部分都是通過一絲杠連接至一個手動旋轉轉盤,依靠人工進行微調。圖3給出第二個部分的結構示意圖,鏈夾軌道固定在底座118上,該底座設置在一導軌上,沿導軌滑動,底座通過絲杠連接至手動旋轉轉盤117。第二個部分緊挨著噴涂機構3,是為了在絲網(wǎng)進入噴涂機構之前再進行一次微調;第三個部分的設計是由于絲網(wǎng)太長,經(jīng)過噴涂機構3后可能再發(fā)生偏斜;第四個部分的設計是由于經(jīng)過高溫固化,絲網(wǎng)會發(fā)生變形。絲網(wǎng)在進入噴涂機構之前偏斜程度最大,在第一個部分處做過一次精確的調整后,即使再發(fā)生偏斜,其偏斜程度也會較小,因此在后續(xù)的三個部分由人工調整就可以。在第一個部分處的調整最為關鍵。夾持機構的結構見圖8和圖9。夾持機構8包括夾持件81和基座82,其中,夾持件的中間部位樞接在基座上,基座具有一承載平面822,夾持件以樞接點815為分界,夾持件的下半部分814的重量大于其上半部分811的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將絲網(wǎng)夾持在承載平面822和下半部分814之間。將夾持件的上半部分設計為桿狀,且其內側表面816為平面,用于與止擋盤的外周面相接觸;下半部分814包括有位于中間的部分和位于兩翼的部分,以便在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一體成型的情況下,增加下半部分的重量。夾持件的下半部分的底端的前部插接有夾持板812,絲網(wǎng)夾持在承載平面和夾持板之間,夾持板具有較寬的寬度,以保證對絲網(wǎng)的穩(wěn)固的夾持。夾持板的材質可以是橡膠、金屬或者塑料的,其材質的選擇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方面具有足夠的強度,以將絲網(wǎng)壓緊在承載平面上,另一方面可以與絲網(wǎng)之間保持比較大的摩擦力,使得絲網(wǎng)不容易滑動。夾持件下半部分的底端的后部還樞接有滾輪813,并且基座82的承載平面的后部設置有與該滾輪813對應的容納凹槽821。滾輪可以進一步增加下半部分的重量,更為主要的作用在于,當夾持件相對于樞接點815發(fā)生順時針的旋轉時,滾輪813會落入至上述容納凹槽內,并抵靠在容納凹槽的壁上,從而限制夾持件進一步順時針擺動,此時,夾持件下半部分的夾持板正好將絲網(wǎng)夾持在承載平面上。為使得滾輪便于從容納凹槽進入或者進出,將容納凹槽設計為截面為半圓形。圖10為基座的王視圖,圖11為基座的平板的結構不意圖。基座包括位于下方的平板825和向上延伸的弧形桿823,承載平面822為平板825的上表面,夾持件樞接至弧形桿823的端部。由于弧形桿與平板之間形成一個空間,夾持件的下半部分的底端的后部始終位于上述空間內。環(huán)狀鏈條的結構如圖12和圖13所示,鏈條本體由順序連接的鏈節(jié)組成,鏈節(jié)的結構有兩種:其中一種鏈節(jié)21的兩端均具有直徑較小的第一軸212,另一種的鏈節(jié)22的兩端均具有直徑相對較大的中空的第二軸221。上述兩種鏈節(jié)交替出現(xiàn),第二軸221正好套設在第一軸212的外側。因此,在兩種鏈節(jié)的連接部為彼此同心的第一軸和第二軸,第一軸也具有貫通的通孔211。夾持機構通過以下方式設置在環(huán)狀鏈條上:基座的平板825上開設有兩個透孔824,兩個透孔之間的間距與相鄰的兩個第一軸的間距一致,基座設置在鏈條本體2的上方,基座的透孔與貫通的第一軸正對應,螺母將基座固定在鏈條本體上。本實用新型中,多個夾持機構可以間隔一定個數(shù)的鏈節(jié)均勻設置,夾持機構的個數(shù)以將絲網(wǎng)穩(wěn)固的夾持在其間為準。在各鏈條支柱的頂端設置有止擋盤,各止擋盤位于各齒輪的上方。止擋盤為圓盤,其尺寸設計為:其直徑大于夾持件的上半部分在圍繞鏈條支柱旋轉運動時形成的圓形運動路徑的直徑。以下說明一個夾持機構的開合動作過程。以圖1中位于上方的環(huán)狀鏈條為例,其位于噴涂機構上游一側的鏈條支柱113做逆時針的旋轉,同時該鏈條支柱上的齒輪111做逆時針旋轉。圖5為圖1中A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2中M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當夾持機構8運動至與位于該鏈條支柱頂端的止擋盤112開始相切的位置(即圖5中的F點)時,夾持件的上半部分受到止擋盤外周阻擋而相對于樞接點向外傾斜,由此夾持件的下半部分相對于樞接點向內傾斜,而脫離承載平面,此時,夾持機構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夾持機構從F點一直行進至G點始終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G點是夾持機構即將離開上述止擋盤的位置),在G點,絲網(wǎng)可以進入夾持件與承載平面之間;待到夾持機構離開上述止擋盤,則在重力作用下,下半部分相對于樞接點向外傾斜,夾持板將絲網(wǎng)夾持在承載平面上;此后,夾持機構隨著環(huán)狀鏈條的行進也向前行進,直至到達該環(huán)狀鏈條的另一個止擋盤的位置,與另一個止擋盤相切(即圖1中的H點),夾持件的上半部分又受到止擋盤的外周面阻擋,相對于樞接點向外傾斜,下半部分相對樞接點向內傾斜,脫離承載平面,從而實現(xiàn)了絲網(wǎng)的釋放,得到釋放的絲網(wǎng)繼續(xù)行進至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上述止擋盤112具有一定的厚度,優(yōu)選其外周面122為一內傾斜的錐面,以便于與夾持機構的上半部分相接觸,同時不妨礙夾持機構圍繞其外周面行進。圖4為圖1的E-E剖面示圖,顯示了圖1中在H點夾持機構的狀態(tài),此時,夾持機構也處于打開的狀態(tài)。圖3為圖1的C-C剖面示意圖。隨著環(huán)狀鏈條的行進,夾持機構行進至該環(huán)狀鏈條的兩個鏈條支柱之間的位置,圖3顯示了夾持機構的夾持狀態(tài),圖7為圖3的N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糾偏裝置的噴涂裝置包括有噴涂機構3和高溫固化機構5。噴涂機構包括連接至粉倉的噴槍,噴槍將粉末材料噴涂至絲網(wǎng)的表面;高溫固化機構包括設置在絲網(wǎng)下方的加熱板,該加熱板對絲網(wǎng)進行加熱,使得絲網(wǎng)表面的粉末材料在高溫條件下固化。本實用新型中的被傳送物體可以是絲網(wǎng),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一定幅度的物體,例如,紙張、布匹等。本實用新型的糾偏裝置不一定用于噴涂裝置,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糾正被傳送物體走偏的場合,例如印刷。本實用新型中的“前”、“后”、“上”、“下”均是相對附圖內的方位而言,而“內”與“外”則是以附圖中裝置結構的軸線為基準。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xiàn)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jié)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權利要求1.一種糾偏裝置,其設置在被傳送物體的傳送路徑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其在所述被傳送物體的兩側分別具有沿傳送路徑方向間隔開一定距離的一對鏈條支柱; 兩個環(huán)狀鏈條,分別套設在每對鏈條支柱上; 夾持機構,每一個環(huán)狀鏈條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夾持機構,各夾持機構設置在鏈條本體上,被傳送物體經(jīng)過所述夾持機構,而被夾持在其間;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個能夠沿垂直于所述傳送路徑的方向移動的部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動力機構,其連接至所述支架,驅動所述支架的至少一個可移動部分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個鏈條支柱上設置有與環(huán)狀鏈條相嚙合的齒輪,且所述鏈條支柱受到旋轉驅動機構的驅動而旋轉,其旋轉的頻率為:致使與齒輪哨合的環(huán)狀鏈條的運動速度與被傳送物體的傳送速度相對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夾持件和基座,其中,所述夾持件的中間部位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具有一承載平面,所述夾持件以樞接點為分界,夾持件的下半部分的重量大于其上半部分的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將被傳送物體夾持在所述承載平面和所述下半部分之間,所述基座設置在鏈條本體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鏈條支柱的頂端設置有一個止擋盤,各止擋盤位于各齒輪的上方,各止擋盤的尺寸設計為:與和其處于相同垂直位置的鏈條本體上的夾持機構的夾持件的上半部分相干涉。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擋盤為圓盤,其直徑大于夾持件的上半部分在圍繞鏈條支柱旋轉運動時形成的圓形運動路徑的直徑,當夾持機構運動至與圓盤相切時,所述夾持件的上半部分受到圓盤外周阻擋而相對于樞接點向外傾斜,由此所述夾持件的下半部分相對于樞接點向內傾斜,而脫離所述承載平面。
7.如權利要求4、5或6所述的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的下半部分還包括設置在其底端的前部的夾持板以及樞接在其底端的后部的滾輪,并且所述基座的承載平面的后部設置有與該滾輪對應的容納凹槽,被傳送物體夾持在所述承載平面和所述夾持板之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位于下方的平板和向上延伸的弧形桿,所述承載平面為所述平板的上表面,所述夾持件樞接至所述弧形桿。
9.一種應用如權利要求廣8中任一項所述的糾偏裝置的噴涂裝置,其設置于被傳送物體的傳送路徑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噴涂機構; 高溫固化機構; 其中,所述高溫固化機構位于被傳送物體的傳送路徑上、所述噴涂機構的下游一側,所述糾偏裝置的支架的任一對鏈條支柱的其中一個鏈條支柱位于噴涂機構的上游一側,另一個鏈條支柱位于高溫固化機構的下游一側。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三個能夠沿垂直于所述傳送路徑的方向移動的部分,分別位于所述噴涂機構的上游一側、噴涂機構與高溫固化機構之間以及高溫固化機構的下游一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糾偏裝置以及應用該糾偏裝置的噴涂裝置。糾偏裝置包括支架,其在被傳送物體的兩側分別具有沿傳送路徑方向間隔開一定距離的一對鏈條支柱;兩個環(huán)狀鏈條,分別套設在每對鏈條支柱上;夾持機構,每一個環(huán)狀鏈條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夾持機構,被傳送物體經(jīng)過夾持機構,而被夾持在其間;其中,支架包括至少一個能夠沿垂直于所述傳送路徑的方向移動的部分。噴涂裝置包括噴涂機構;高溫固化機構;支架的任一對鏈條支柱的其中一個鏈條支柱位于噴涂機構的上游一側,另一個鏈條支柱位于高溫固化機構的下游一側。當發(fā)現(xiàn)絲網(wǎng)走偏時,通過使支架發(fā)生移動,糾正絲網(wǎng)回復到設定的傳送路徑上來。噴涂裝置具有良好的均勻的噴涂效果。
文檔編號B65H23/032GK203048248SQ20122073632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閆向陽 申請人:英凱模金屬網(wǎng)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