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輥體用容器,其用于輸送卷芯為圓筒狀的輥體,能夠?qū)⒋钶d的輥體可靠地保持于不動狀態(tài)并安全地進行輸送。
背景技術(shù):將膠片、薄膜、紙或紡織品等帶狀物卷繞到卷芯而形成的輥體被廣泛地利用。以往,作為用于搭載這種輥體并進行運輸?shù)娜萜?,已知例如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容器。在這種輥體用容器中,不僅需要不損傷輥體而安全地輸送,還需要將輥體保持于不動狀態(tài)。因此,在所述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如下輥體用容器:通過將輥體的軸支承于在搬運用容器的下容器或托盤安裝的一對軸承部件,從而將輥體保持于不動狀態(tài)。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313913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103780號公報在所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搬運用容器中,通過將軸承部件沿著搬運用容器的側(cè)壁部插入底面的支承部,來安裝軸承部件。在這樣地利用搬運用容器的一部分即側(cè)壁部(兼用作搬運用容器的一部分)支承軸承部件的結(jié)構(gòu)中,結(jié)構(gòu)上的限制多,因此,軸承部件相對于搬運用容器的安裝強度不穩(wěn)定。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輥制品用容器中,由于安裝于托盤的支承軸保持部能夠滑動,所以難以穩(wěn)定且可靠地保持輥制品的不動狀態(tài)。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輥體用容器,其能夠?qū)⒅С休侒w的支承部件牢固地安裝于托盤,并且能夠穩(wěn)定且可靠地將搭載的輥體保持于不動狀態(tài)來安全地進行輸送。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由以下的方式把握。(1)本發(fā)明的一個方式為一種輥體用容器,其用于搭載卷芯為圓筒狀的輥體以對該輥體進行輸送,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體用容器具有:托盤,其位于搭載的所述輥體的下方而構(gòu)成基體;一對軸部件,它們分別裝卸自如地嵌合于所述卷芯的兩端部;一對支承部件,它們用于支承與所述卷芯的兩端部嵌合的所述一對軸部件;以及一對基座,它們安裝于所述托盤,并將在夾著所述輥體的搭載位置的兩側(cè)位置配置的所述一對支承部件保持成裝卸自如。根據(jù)(1)的方式,能夠利用安裝于托盤的基座保持支承部件。即,通過將用于將支承部件安裝于托盤的專用的基座配置在與輥體的軸向?qū)挾认喾倪m當(dāng)位置,能夠?qū)⒅С胁考喂痰匕惭b于托盤。因此,能夠?qū)⒋钶d的輥體穩(wěn)定且可靠地保持于不動狀態(tài)。(2)在(1)的方式中,所述一對基座也可以分別由與所述托盤分體的部件構(gòu)成,并且所述基座具有嵌合槽,所述一對支承部件從上方嵌合并保持于所述嵌合槽。根據(jù)(2)的方式,由于利用與托盤分體的部件構(gòu)成基座,所以基座的設(shè)計自由度高。由此,不僅能夠確保支承部件的安裝強度,還能夠利用最優(yōu)結(jié)構(gòu)的基座,將支承部件安裝于托盤。另外,由于僅從上方將支承部件嵌合至嵌合槽,就能夠?qū)⒅С胁考潭ǖ交?,所以能夠?qū)崿F(xiàn)支承部件的安裝作業(yè)的簡化。(3)在(2)的方式中,所述一對基座也可以分別利用緊固部件緊固并安裝于所述托盤。根據(jù)(3)的方式,由于利用緊固部件將基座牢固地固定于托盤,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支承部件的安裝強度。(4)在(1)~(3)中的任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一對支承部件分別由以支承所述一對軸部件的部分為界能夠在上下方向上分割的下部件和上部件構(gòu)成,所述下部件具有從下方嵌合于所述一對軸部件的大致半圓狀的下軸承部,所述上部件具有從上方嵌合于所述一對軸部件的大致半圓狀的上軸承部,所述下軸承部和所述上軸承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止轉(zhuǎn)凸部,該止轉(zhuǎn)凸部與在所述一對軸部件形成的止轉(zhuǎn)槽嵌合以阻止所述一對軸部件的旋轉(zhuǎn)。根據(jù)(4)的方式,利用止轉(zhuǎn)槽和止轉(zhuǎn)凸部的嵌合,阻止了軸部件的旋轉(zhuǎn)。由此,也阻止了輥體的旋轉(zhuǎn),因此,在旋轉(zhuǎn)方向上也能夠保持搭載的輥體的不動狀態(tài)。(5)在(1)~(4)的任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輥體用容器具有:將搭載于所述托盤的所述輥體包圍的套筒;和將所述套筒的上端開口封閉的蓋體,所述蓋體具有從上方保持所述一對支承部件的一對上部基座。根據(jù)(5)的方式,由于支承部件的上端部由蓋體的上部基座保持,所以能夠使支承部件的姿勢穩(wěn)定。與此同時,在利用蓋體封閉套筒的上端開口時,還能夠進行蓋體的定位。(6)在(5)的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托盤具有從上表面?zhèn)瘸蛳卤砻鎮(zhèn)劝歼M的多個腳部,所述多個腳部能夠收納從所述卷芯卸下的所述一對軸部件,在所述一對基座之間形成的空間部能夠?qū)乃鐾斜P卸下的所述套筒和所述一對支承部件以倒伏姿勢收納,所述一對基座和所述一對上部基座形成為當(dāng)所述蓋體從上方疊放在所述托盤時相互嚙合的形狀。根據(jù)(6)的方式,由于能夠?qū)木硇拘断碌妮S部件收納于腳部,所以在使用后能夠?qū)崿F(xiàn)輥體用容器的減容化。而且,在將從托盤卸下的套筒和支承部件收納于在一對基座之間形成的空間部后,從上方將蓋體疊放在托盤上,由此能夠在使用后將輥體用容器更進一步減容。而且,由于基座和上部基座形成為相互嚙合的形狀,所以在將蓋體從上方疊放在托盤時也能夠進行蓋體的定位,并且能夠?qū)p容時的輥體用容器的高度抑制得較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輥體用容器,能夠?qū)⒅С休侒w的支承部件牢固地安裝于托盤,并且能夠穩(wěn)定且可靠地將搭載的輥體保持于不動狀態(tài)安全地進行輸送。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輥體用容器的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的輥體用容器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圖2所示的托盤的立體圖。圖4的(a)是將圖3所示的基座抽出并進行表示的立體圖。圖4的(b)是沿圖4的(a)的箭頭C方向觀察的圖。圖5是沿圖1的A-A線的剖視圖。圖6是沿圖1的B-B線的剖視圖。圖7是使圖2所示的蓋體上下翻轉(zhuǎn)后的立體圖。圖8的(a)是將圖7所示的上部基座抽出并進行表示的立體圖,圖8的(b)是沿圖8的(a)的箭頭D方向觀察的圖。圖9是說明對輥體用容器減容化的方法的圖。圖10是減容化后的輥體用容器的立體圖。標(biāo)號說明1:托盤;3:腳部;8:基座;8a:定位凸部;9:支承部件;10:輥體;11:嵌合槽;14:螺釘(緊固部件);17:下部件;18:上部件;19:下軸承部;20:止轉(zhuǎn)凸部;21:上軸承部;22:卷芯;23:軸部件;24:止轉(zhuǎn)槽;26:套筒;27:蓋體;29:上部基座;29a:定位凹部;34:空間部;40:輥體用容器。具體實施方式(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方式(以下稱為“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說明。貫穿整個實施方式的說明,對相同要素標(biāo)以相同的標(biāo)號。另外,沿符號的方向觀察圖面。(輥體用容器40的整體結(jié)構(gòu))首先,基于圖1和圖2對實施方式的輥體用容器40的整體結(jié)構(gòu)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輥體用容器40用于搭載預(yù)定個數(shù)(在本例中為兩根)的輥體10并進行輸送。如圖2所示,輥體用容器40具有位于搭載的輥體10的下方而構(gòu)成基體的托盤1。另外,輥體用容器40具有:一對軸部件23,它們分別裝卸自如地嵌合于各輥體10的卷芯22的兩端部;一對支承部件9,它們用于支承分別嵌合于卷芯22的兩端部的一對軸部件23;以及一對基座8,它們將在夾著輥體10的搭載位置的兩側(cè)位置配置的一對支承部件9保持成裝卸自如。而且,輥體用容器40具有:包圍輥體10的套筒26,所述輥體10搭載在托盤1的上方;和封閉套筒26的上端開口的蓋體27。輥體10是將與筒狀(圖2中為圓筒狀)的卷芯22的軸向的寬度大致相同的寬度的膠片、薄膜、紙或紡織品等帶狀物卷繞到卷芯22而形成的。卷芯22的軸向的兩端部比輥體10的端面向外側(cè)突出。在本例中,將使卷芯22朝向水平方向且相互平行的兩根輥體10搭載并保持于輥體用容器40。(輥體用容器40的各部分的結(jié)構(gòu))接著,基于圖2~圖8對輥體用容器40的各部分的結(jié)構(gòu)進行說明。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托盤前后方向”表示沿著支承于托盤1的輥體10的軸向的方向,“托盤寬度方向”表示沿著支承于托盤1的輥體10的軸垂直方向的方向。(托盤1的結(jié)構(gòu))如圖3所示,托盤1是具有雙重壁結(jié)構(gòu)的樹脂制的中空成形體,具有外形形狀為大致正方形的外壁2。托盤1具有:從上表面?zhèn)瘸蛳卤砻鎮(zhèn)劝歼M的多個腳部3;形成于多個腳部3之間,供叉車的爪33插入的插入部4;以及沿外壁2的內(nèi)周面立起的周壁5。多個腳部3在托盤1中設(shè)成格子點狀。多個腳部3中的設(shè)于托盤1的四個角部的腳部3能夠收納軸部件23(參照圖2)。在外壁2和周壁5之間,遍及外壁2的四邊的整周形成有支承槽6。另外,在托 盤1的上表面中的由周壁5包圍的部分形成有平坦部7。如上所述地構(gòu)成的中空成形體的托盤1是利用構(gòu)成多個腳部3的壁即多個肋12加強的結(jié)構(gòu)。(基座8的結(jié)構(gòu))基座8由與托盤1分體的部件構(gòu)成,分別配置在平坦部7的托盤前后方向的兩端部。平坦部7中的在一對基座8之間形成的空間部34能夠以倒伏的姿勢收納套筒26(參照圖2)和支承部件9(參照圖2)。如圖4的(a)和(b)所示,一對基座8分別為沿托盤寬度方向延長的細長形狀。在基座8的兩端部分別設(shè)有螺釘孔13。通過使螺釘14(相當(dāng)于本發(fā)明所說的“緊固部件”)分別穿過兩端部的螺釘孔13而擰入平坦部7(參照圖3),從而將基座8緊固固定于托盤1(參照圖3)。另外,基座8具有沿基座8的長度方向設(shè)置且上方敞開的嵌合槽11。嵌合槽11具有供支承部件9(參照圖2)從上方嵌合而對支承部件9進行固定的功能。在嵌合槽11中,以預(yù)定的間隔形成有多個用于將基座8固定于托盤1(參照圖3)的凹部15。也可以使鉚釘16穿過這些多個凹部15的一部分或全部,并利用這些鉚釘16,固定凹部15和托盤1(參照圖3)。而且,在基座8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分別設(shè)有定位凸部8a。定位凸部8a形成為平面形狀呈L字狀,當(dāng)對輥體用容器40(參照圖1)進行減容時,定位凸部8a嵌入到后述的蓋體27的定位凹部29a(參照圖8)。(軸部件23的結(jié)構(gòu))返回圖2。如圖2所示,一對軸部件23分別嵌合于卷芯22的兩端部而構(gòu)成輥體10的芯軸。各軸部件23具有:插入卷芯22的端部的圓筒狀的基軸部23a;設(shè)于該基軸部23a的一端的凸緣部23b;沿周向設(shè)于凸緣部23b的周槽23c;以及從軸部件23的大致中心位置向軸垂直方向(與軸向垂直的方向)形成的止轉(zhuǎn)槽24。該止轉(zhuǎn)槽24沿著軸部件23的軸向延伸,并向軸部件23的軸向兩側(cè)和軸部件23的上方敞開。(支承部件9的結(jié)構(gòu))一對支承部件9分別經(jīng)由一對軸部件23支承輥體10,所述支承部件9由以支承軸部件23的部分為界能夠在上下方向上分割的下部件17和上部件18構(gòu)成。如圖5和圖6所示,下部件17以立起的姿勢插入于基座8的嵌合槽11,由此將下部件17安裝于基座8。下部件17具有向上敞開的大致半圓狀的下軸承部19。下軸承部19從下方嵌合于軸部件23的周槽23c。另一方面,上部件18相對于下部件17的上端部裝卸自如,且具有向下敞開的大致半圓狀的上軸承部21。上軸承部21從上方嵌合于軸部件23的周槽23c。另外,上軸承部21具有向下方突出的止轉(zhuǎn)凸部20。止轉(zhuǎn)凸部20與軸部件23的止轉(zhuǎn)槽24嵌合從而阻止軸部件23的旋轉(zhuǎn)。另外,也可以在軸部件23設(shè)置向下方敞開的止轉(zhuǎn)槽24并將止轉(zhuǎn)凸部20設(shè)于下軸承部19。即,只要在下軸承部19和上軸承部21中的至少一方設(shè)置止轉(zhuǎn)凸部20,就能夠阻止軸部件23的旋轉(zhuǎn)。(蓋體27、上部基座29的結(jié)構(gòu))如圖7所示,蓋體27的外形形狀與托盤1(參照圖2)的外形形狀對應(yīng)地形成為大致正方形。蓋體27在下表面具有能夠與套筒26(參照圖2)的上端部嵌合的嵌合槽25、和從上方保持一對支承部件9(參照圖2)的一對上部基座29。一對上部基座29分別配置于蓋體27的托盤前后方向的兩端部。如圖8的(a)和(b)所示,各上部基座29為沿托盤寬度方向延伸的細長形狀,具有與基座8(參照圖4)大致相同的結(jié)構(gòu)。在上部基座29設(shè)有嵌合槽30,所述嵌合槽30沿上部基座29的長度方向設(shè)置并向下敞開。在嵌合槽30中,以預(yù)定的間隔形成有多個用于將蓋體27(參照圖7)固定于上部基座29的凹部31。在這些多個凹部31的一部分或全部貫穿有鉚釘32。利用該鉚釘32,凹部31和蓋體27(參照圖7)緊固固定。而且,在上部基座29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分別設(shè)有定位凹部29a。該定位凹部29a形成為平面形狀呈L字狀,當(dāng)對輥體用容器40(參照圖1)進行減容時,該定位凹部29a供基座8的定位凸部8a(參照圖4)嵌入。利用這樣相互嵌合的定位凹部29a和定位凸部8a(參照圖4),基座8(參照圖4)和上部基座29形成為當(dāng)蓋體27從上方疊放在托盤1時相互嚙合的形狀。(輥體用容器40的使用方法)為了將輥體10搭載于托盤1,如圖2所示,將一對軸部件23的基軸部23a插入卷芯22的兩端部。接著,在使止轉(zhuǎn)槽24向上的狀態(tài)下,將軸部件23的周槽23c嵌合于下軸承部19,由此使軸部件23支承于在嵌合槽11保持的下部件17。接著,一邊使止轉(zhuǎn)凸部20嵌合于止轉(zhuǎn)槽24,一邊使上軸承部21嵌合于軸部件23的周槽23c,從而使上部件18從上方接合于下部件17。由此,在阻止了輥體10的軸向移動、軸垂直方向的移動及旋轉(zhuǎn)的狀態(tài)下,將輥體10支承于一對支承部件9。接著,將套筒26的下端部嵌入托盤1的支承槽6,從而利用套筒26覆蓋輥體10 的周圍。進而,使上部件18的上端部保持于上部基座29的嵌合槽30(參照圖8),且使嵌合槽25(參照圖7)嵌合于套筒26的上端部,由此使蓋體27覆蓋套筒26從而利用蓋體27覆蓋輥體10的上方。然后,通過在托盤1和蓋體27纏繞多根帶28,來捆扎托盤1和蓋體27,從而得到在輸送等中使用的形態(tài)的輥體用容器40(參照圖1)。另一方面,在完成了輸送等的輥體用容器40中,從輥體10的卷芯22卸下一對軸部件23,并且從托盤1卸下蓋體27、套筒26及一對支承部件9。接著,如圖9所示,將套筒26和一對支承部件9以倒伏姿勢疊放在一對基座8之間的空間部34(參照圖3)進行收納,另一方面,將軸部件23收納于四角的腳部3的內(nèi)側(cè)。進而,一邊將基座8的定位凸部8a嵌入于上部基座29的定位凹部29a,一邊將蓋體27覆蓋在套筒26和支承部件9之上。然后,如圖10所示,在托盤1和蓋體27卷繞捆扎多根帶28,得到回收形態(tài)的輥體用容器40。這樣,根據(jù)輥體用容器40,構(gòu)成了能夠重復(fù)進行使用和回收的可回收容器。并且得到了在回收狀態(tài)下整體被減容而體積不大、且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保持不動狀態(tài)的輥體用容器40。(實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以上,對所說明的輥體用容器40的作用和效果進行描述。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利用安裝于托盤1的基座8能夠保持支承部件9。即,通過將用于將支承部件9安裝于托盤1的專用的基座8配置在與輥體10的軸向?qū)挾认喾倪m當(dāng)位置,能夠?qū)⒅С胁考?牢固地安裝于托盤1。因此,能夠?qū)⒋钶d的輥體10穩(wěn)定且可靠地保持于不動狀態(tài)。另外,由于利用與托盤1分體的部件構(gòu)成基座8,所以基座8的設(shè)計自由度高。由此,不僅能夠確保支承部件9的安裝強度,還能夠利用最優(yōu)結(jié)構(gòu)的基座8,將支承部件9安裝于托盤1。另外,由于僅從上方將支承部件9嵌合至嵌合槽11,就能夠?qū)⒅С胁考?固定到基座8,所以能夠?qū)崿F(xiàn)支承部件9的安裝作業(yè)的簡化。另外,由于利用螺釘14等緊固部件,將基座8牢固地固定于托盤1,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支承部件9的安裝強度。另外,由于支承部件9的上端部由蓋體27的上部基座29保持,所以能夠使支承部件9的姿勢穩(wěn)定。與此同時,在利用蓋體27封閉套筒26的上端開口時,能夠進行 蓋體27的定位。另外,利用止轉(zhuǎn)槽24與止轉(zhuǎn)凸部20的嵌合,阻止了軸部件23的旋轉(zhuǎn)。由此,也阻止了輥體10的旋轉(zhuǎn),因此,在旋轉(zhuǎn)方向上也能夠保持搭載的輥體10的不動狀態(tài)。另外,由于能夠?qū)木硇?2卸下的軸部件23收納于腳部3,所以在使用后能夠?qū)崿F(xiàn)輥體用容器40的減容化。而且,在將從托盤1卸下的套筒26和支承部件9收納于一對基座8之間的空間部34后,從上方將蓋體27疊放于托盤1,由此能夠在使用后將輥體用容器40進一步減容。除此之外,由于基座8和上部基座29形成為相互嚙合的形狀,所以在從上方將蓋體27疊放在托盤1時也能夠進行蓋體27的定位,并且能夠?qū)p容時的輥體用容器40的高度抑制得更低。以上,利用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說明,但不言而喻,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范圍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所記載的范圍。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清楚可以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添加多種變更或改進。并且從權(quán)利要求書的記載中可知,添加了各種變更或改進的方式也包含于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范圍。產(chǎn)業(yè)上的可利用性本發(fā)明適于安全且高效地輸送輥體的輥體用容器,能夠提供保管和貯藏等廣泛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