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排水站立蓋及其包裝容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排水站立蓋及其包裝容器,所述可排水站立蓋包括立蓋,所述立蓋包括蓋頂、內壁以及外壁;所述內壁用于與待密封的包裝容器相連接;所述蓋頂、內壁與外壁之間形成一空腔部分;所述蓋頂在所述內壁與外壁之間的最高處位置設置有多個第一孔,所述第一孔貫穿所述蓋頂與所述空腔部分相連。所述包裝容器包括所述可排水站立蓋。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能夠自動排出蓋內積水,避免積水造成的污染。
【專利說明】可排水站立蓋及其包裝容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容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排水站立蓋及包括所述可排水站立蓋的包裝容器。
【背景技術】
[0002]一般地,站立蓋由于蓋頂的接觸面積較大,可以使得采用這類蓋子的包裝容器憑借站立蓋頂端為支撐點直接豎立起來,這在軟管包裝中特別常見,例如在超市的貨架柜上,豎立起來的軟管可以更好的將產品信息展現到消費者面前,因此這類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0003]由于生產成本以及加工工藝的要求,這類蓋子的一大特點是蓋內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的,因此當站立蓋與包裝容器結合后會形成容易積水的部分。圖1為現有技術的普通站立管與容器的裝備圖,除了站立蓋Ia的螺牙及密封圈部分與包裝容器2的容器口結合緊密之外,在螺牙之外到站立蓋Ia的外壁的部分幾乎全部都是空心的,如圖1所示,其中A為站立蓋Ia的螺牙至外壁之間的空腔部分,該空腔部分容易殘留積水,這對于灌裝完畢后還需要浸水加熱、加壓或冷卻的物品包裝會造成一個問題,即這些位置容易殘留積水。
[0004]具體地,例如在食品包裝領域,許多產品如醬料、糖漿等,在產品灌裝完畢后往往需要通過殺菌工藝來保護產品在保質期內不會受到細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破壞。目前殺菌工藝中最重要的方式,是借助水為媒介進行殺菌,比如水煮殺菌、高溫噴淋、高溫蒸煮,水浴高壓殺菌,而且加熱殺菌(如熱充填或熱灌裝)后也通常使用冷水浸泡或噴淋方式來進行快速冷卻,以盡量保持食物原有的風味和營養(yǎng)。對于使用站立蓋的包裝容器來說,在包裝容器與站立蓋的螺紋結合部位,由于配合緊密,積水不易侵入或殘留;但由于站立蓋的其它部位還留有很大的空腔,積水很容易殘留于這些部位,借助水的張力作用,水珠集結于蓋子空腔內,很難倒干凈。如蓋內長期有積水,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包裝污染,最終影響到產品質量,給生產商造成損失。
[0005]目前一般的除水干燥方法包括重新設計蓋子外形,將蓋子外壁收短,如圖2所示,圖2為現有技術的縮短了蓋壁的站立蓋與容器的裝配圖,其減少了站立蓋Ib的蓋內空腔體積,同時增大了站立蓋Ib與包裝容器2間的配合間隙,一方面,使積水更容易倒出,另一方面,通過對站立蓋與包裝容器之間的間隙處吹干的熱風,將殘留的積水風干。但這樣造成了兩個負面影響,一是蓋子外壁縮短,破壞了容器與蓋子的配合的整體外觀效果,影響美觀;二是干燥的效率不高,費時費力,影響了整體生產效率。
[0006]綜上所述,提供一種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的可排水站立蓋及包括所述可排水站立蓋的包裝容器,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0007]公開于該實用新型【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0008]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排水站立蓋及其包裝容器,所述包裝容器包含所述可排水站立蓋。
[0009]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排水站立蓋,所述可排水站立蓋包括立蓋,所述立蓋包括蓋頂、內壁以及外壁;所述內壁用于與待密封的包裝容器相連接;所述蓋頂、內壁與外壁之間形成一空腔部分;所述蓋頂在所述內壁與外壁之間的最高處位置設置有多個第一孔,所述第一孔貫穿所述蓋頂與所述空腔部分相連。
[0010]優(yōu)選地,所述可排水站立蓋進一步設置有翻蓋,所述翻蓋覆蓋所述蓋頂且與所述立蓋之間鉸接連接,其中所述蓋頂設置有開孔,所述翻蓋設置有與開孔配合的堵頭。
[0011]優(yōu)選地,在所述翻蓋的頂面上設置有多個貫穿所述頂面的第二孔。
[0012]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孔、第二孔的形狀為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十字形或者方形。
[0013]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裝容器,所述包裝容器包括有上述可排水站立蓋。
[0014]優(yōu)選地,所述包裝容器的容器口與所述內壁通過螺紋連接。
[0015]優(yōu)選地,所述包裝容器為軟管、鋁管、塑料瓶或者罐。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可排水站立蓋在頂端開有若干個小孔,當本實用新型的包裝容器以站立蓋為支撐點豎立起來時,蓋內的積水可以自然地從小孔自動導流出蓋外,從而避免包裝容器口及蓋周邊因積水而造成的污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包裝容器可以為軟管、鋁管、塑料瓶、罐等包裝類型,特別適用于在灌裝完畢后還需要浸水加熱、加壓或冷卻的物品包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現有技術的普通站立蓋及包裝容器的裝配圖。
[0018]圖2為現有技術的縮短了蓋壁的站立蓋與容器的裝配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描述的可排水站立蓋側視剖面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描述的可排水站立蓋俯視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描述的翻蓋式可排水站立蓋俯視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描述的翻蓋式可排水站立蓋側視剖面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描述的翻蓋式可排水站立蓋俯視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描述的翻蓋式可排水站立蓋側視剖面圖。
[0025]主要部件符號說明:
[0026]IaUb現有技術的站立蓋
[0027]I 可排水站立蓋
[0028]2 包裝容器
[0029]11 立蓋
[0030]Ila 蓋頂
[0031]Ilb 內壁
[0032]Ilc 外壁
[0033]12 翻蓋
[0034]12a翻蓋的頂面[0035]13 可活動連接部位
[0036]A現有技術的站立蓋的空腔部分
[0037]B第一孔
[0038]C第二孔
[0039]D開孔
[0040]E堵頭
[0041]Al可排水站立蓋的空腔部分
[0042]A2 翻蓋與立蓋之間的空隙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0043]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4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描述。請參閱圖3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排水站立蓋及其包裝容器,所述包裝容器包含所述可排水站立蓋。
[0045]所述可排 水站立蓋I包括立蓋11,所述立蓋包括蓋頂11a、內壁Ilb以及外壁11c。
[0046]所述內壁Ilb用于與待密封的包裝容器相連接,連接方式可以是螺紋連接或者卡扣連接。
[0047]所述蓋頂11a、內壁Ilb與外壁Ilc之間形成一空腔部分Al ;所述蓋頂Ila在所述內壁Ilb與外壁Ilc之間的最高處位置設置有多個第一孔B (排水小孔),所述第一孔B貫穿所述蓋頂Ua并與所述空腔部分Al相連通,但不在包裝容器與蓋子接觸密封的范圍內。
[0048]如圖3所示,其中,蓋頂Ila可以是稍稍向蓋內凹入,此種設計可以增加容器放置的穩(wěn)定性。又如圖6和圖8所示,當立蓋11配合另一翻蓋12使用時,蓋頂Ila為稍稍向上凸出的結構并在蓋頂中心形成一開孔D以便與翻蓋上設置的堵頭E相互結合密封。當配合翻蓋結構使用時,翻蓋12與立蓋11之間可以為鉸接連接,且翻蓋12也可以開設多個第二孔(排水小孔)和立蓋11上的第一孔相配合以達到更好的排水效果。
[0049]本實用新型的包裝容器裝配有所述的可排水站立蓋1,即所述包裝容器是與所述可排水站立蓋I互相配合使用的,例如:當在內壁Ilb上形成有螺紋結構時,相應地在包裝容器的容器口也具有與所述內壁的螺紋結構相互配合的螺紋從而形成螺紋連接,以便于可排水站立蓋I與包裝容器2的容器口相互擰緊且配合緊密。包裝容器可以為軟管、鋁管、塑料瓶、罐等包裝類型,特別適用于在灌裝完畢后還需要浸水加熱、加壓或冷卻的物品包裝。
[0050]下面以包裝容器為軟管為例并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行詳細說明。
[0051]實施例1
[0052]如圖3和圖4所示,實施例1中的可排水站立蓋I包括立蓋11,立蓋11包括蓋頂11a、內壁Ilb以及外壁11c,優(yōu)選地,蓋頂Ila可以向內凹入以增加容器放置時的穩(wěn)定性,內壁Ilb上設置有螺紋結構用于連接包裝容器,所述蓋頂11a、內壁Ilb與外壁Ilc之間形成一空腔部分Al,所述蓋頂Ila在所述內壁Ilb與外壁Ilc之間的最高處位置設置有多個第一孔B (排水小孔),所述第一孔B貫穿所述蓋頂Ila與所述空腔部分Al相連通,但不在包裝容器與蓋子接觸密封的范圍內,即第一孔不會貫穿至密封范圍內否則容器中的物質會漏出。第一孔的數量可根據需要進行設計,例如是2?12個,第一孔的形狀可以選擇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十字形或者方形等,此處優(yōu)選為圓形。
[0053]包裝容器為軟管(圖3和圖4中未示出),裝配上可排水站立蓋I的軟管經過水浴加熱殺菌及冷卻后,可排水站立蓋I的空腔部分Al內已經有積水殘留。以可排水站立蓋I為支撐點,將軟管豎立起來且蓋子頂部朝下地放置于較平整的臺面上,積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第一孔B的位置流動,這時第一孔B已經與臺面接觸,通過水的表面張力及潤濕作用,積水很自然地從第一孔B內析出,鋪展到臺面上,從而達到將蓋內積水排出空腔部分Al的目的。之后如果將軟管轉移到干燥的地方存放或直接朝第一孔B吹送干燥的熱風,干燥空氣通過第一孔B進入到蓋子空腔部分Al內部,可徹底消除蓋內殘存的濕氣,則干燥效果更佳。
[0054]實施例2
[0055]如圖5和圖6所示,實施例2的可排水站立蓋I采用翻蓋式設計,即為翻蓋式可排水站立蓋,所述可排水站立蓋I除了立蓋11外,還進一步包括一翻蓋12,蓋頂I Ia向外凸出且中心具有開孔D,這種設計是便于翻蓋12中心設置的堵頭E插入到開孔D中以達到密封封閉的效果。
[0056]翻蓋12覆蓋于立蓋11上且翻蓋12與立蓋11通過一可活動連接部位13 (例如是鉸鏈)相連接,且翻蓋12與立蓋11之間形成有一空隙部分A2。通過所述可活動連接部位13使得翻蓋12繞連接處翻轉,實現翻蓋12與立蓋11之間打開/關閉的狀態(tài)切換。
[0057]實施例2中的第一孔B的設置方式(即設置的位置以及貫穿設置的方式)與實施例I中相同,而其數量則可根據需要進行設計,例如是2?12個,其形狀可以選擇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十字形或者方形等,此處優(yōu)選為圓形。與前述實施例1中的排水原理相同,對于此種翻蓋式可排水站立蓋,仍是以站立蓋為支撐點,將軟管豎立起來且蓋子朝下地擺放,積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過第一孔B從空腔部分Al流入到翻蓋12與立蓋11之間的空隙部分A2,再將整個可排水站立蓋拿起,仍保持蓋頂部朝下,將其中的翻蓋12打開,積水即排出蓋外。
[0058]實施例3
[0059]如圖7和圖8所示,實施例3的結構大致與實施例2相同,只是在翻蓋12的頂面12a上同時也開設多個第二孔C,積水流入翻蓋12與立蓋11之間的空隙部分A2后,再經過翻蓋12頂上的第二孔C自然流出蓋外,則排水效果更佳。實施例3中的第一孔B的設置方式(即設置的位置以及貫穿設置的方式)與實施例1中相同,而第一孔B和第二孔C的數量可根據需要分別進行設計,例如分別是2?12個,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形狀可以選擇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十字形或者方形等,此處優(yōu)選為圓形,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間的相對位置也可以按照需要進行設計,優(yōu)選地,第一孔B和第二孔C位置相互對齊。與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排水原理相同,對于此種翻蓋式可排水站立蓋,以可排水站立蓋為支撐點,將軟管豎立起來且蓋子朝下地擺放,積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過第一孔B從空腔部分Al流入到翻蓋12與立蓋11之間的空隙部分A2,再將整個可排水站立蓋拿起,仍保持蓋頂朝下,將翻蓋12打開,積水即排出蓋外;又由于翻蓋12頂面上同時也開設了多個第二孔C,也可不打開翻蓋12,使得積水流入翻蓋12與立蓋11之間的空隙部分A2后,再經過翻蓋12頂面上的第二孔C自然流出蓋外,排水效果更佳。
[0060]上述實施例是用于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在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內,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如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覆蓋。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排水站立蓋,所述可排水站立蓋包括立蓋,所述立蓋包括蓋頂、內壁以及外壁;所述內壁用于與待密封的包裝容器相連接;所述蓋頂、內壁與外壁之間形成一空腔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蓋頂在所述內壁與外壁之間的最高處位置設置有多個第一孔,所述第一孔貫穿所述蓋頂與所述空腔部分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站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排水站立蓋進一步設置有翻蓋,所述翻蓋覆蓋所述蓋頂且與所述立蓋之間鉸接連接,其中所述蓋頂設置有開孔,所述翻蓋設置有與開孔配合的堵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排水站立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蓋的頂面上設置有多個貫穿所述頂面的第二孔。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可排水站立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第二孔的形狀為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十字形或者方形。
5.一種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容器包括有上述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可排水站立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容器的容器口與所述內壁通過螺紋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包裝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容器為軟管、鋁管、塑料瓶或者罐。
【文檔編號】B65D47/08GK203727857SQ201420091894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2月28日
【發(fā)明者】馬科·班南吉, 賴旭輝 申請人:愛索爾(廣州)包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