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磁芯通過送料裝置送至繞線裝置后,放置在第一轉軸上,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合模使磁芯固定,拉線機構將線拉至與第一轉軸相切,由第一轉軸夾穩(wěn),排線機構將線拉至磁芯缺口,伺服馬達驅動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轉動,使線被勾住,隨后進行繞線,繞線后,排線機構和拉線機構同時夾住線,并退回原始位置將線截斷,完成繞線,最終取料裝置將繞好的磁芯取出放置在放料盤上,完成全自動化的繞線,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保證繞線質量,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生產(chǎn)蜂鳴器的磁芯,大都是采用手工對磁芯進行繞線,手工繞線工序較為繁雜,效率低下,容易因為繞線質量不高導致產(chǎn)品報廢,極大消耗了成本。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實現(xiàn)了對蜂鳴器的磁芯的自動繞線,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保證繞線質量,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包括:
[0005]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送料裝置、繞線裝置、取料裝置和放料盤;
[0006]所述送料裝置用于將磁芯依次送至所述繞線裝置進行繞線,所述取料裝置用于將繞線裝置上已完成繞線的磁芯送至放料盤;
[0007]所述繞線裝置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用于將線拉至第一轉軸前端的磁芯上并使線被磁芯勾住的排線機構、用于將線拉至與第一轉軸相切且繞線結束后將線截斷的拉線機構、伺服馬達和排線步進馬達,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相對設置,所述第一轉軸和伺服馬達驅動連接,所述排線機構與所述排線步進馬達驅動連接,所述排線機構設置于第一轉軸上方,所述拉線機構設置于第一轉軸一側。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轉軸末端設置有真空電磁閥,所述第一轉軸中部為空心結構,所述第一轉軸前端設置有夾塊,所述夾塊一端固定設置于第一轉軸中部內(nèi),所述夾塊上套設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與夾塊活動連接,所述滑動塊與設置于第一轉軸下方的夾線氣缸驅動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夾塊前端的中部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部設置有吸孔,所述吸孔通過第一轉軸中部與真空電磁閥連通,所述夾塊前端邊緣設置有兩個扣槽,所述兩個扣槽相對設置。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轉軸前端設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與所述吸孔b相對設置,所述第二轉軸設置有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所述第二轉軸在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驅動下向前移動與第一轉軸合模,所述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具有頂塊,所述頂塊設置于第二轉軸下方并與第二轉軸固定連接,所述頂塊與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驅動連接;所述頂塊下方設置有限位氣缸,所述限位氣缸具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與限位氣缸驅動連接,所述限位塊上升后抵接于頂塊前端并限制頂塊向前移動。
[0011]進一步地,所述排線機構包括排線夾子、排線氣缸和排線上下氣缸,所述排線夾子在排線氣缸驅動下將線夾緊,在排線上下氣缸及排線步進馬達驅動下將線拉至第一轉軸前端的磁芯上并使線被磁芯勾住。
[0012]進一步地,所述拉線機構包括拉線夾子、拉線氣缸、拉線前后氣缸和拉線上下氣缸,所述拉線夾子在拉線氣缸驅動下夾緊將線夾緊或截斷,所述拉線夾子在拉線前后氣缸和拉線上下氣缸驅動下將線拉至與所述第一轉軸相切。
[0013]進一步地,所述送料裝置包括震盤、送料帶、送料器、送料前后氣缸和送料移位氣缸,所述震盤和送料帶連接,所述送料器設置于送料帶前端,所述送料器具有吸頭,所述送料器在送料前后氣缸和送料移位氣缸驅動下通過吸頭將磁芯從送料帶吸住并送至第一轉軸的夾塊上。
[0014]進一步地,所述取料裝置包括取料夾子、取料氣缸和Y軸步進馬達,所述取料夾子在所述Y軸步進馬達驅動下在第二轉軸前端及放料盤上方作往返運動,所述取料夾子在取料氣缸驅動下向下扭轉從第二轉軸上取料并夾緊磁芯,以及水平橫置將磁芯放至放料盤。
[0015]進一步地,所述放料盤設置有X軸步進馬達,所述放料盤與所述X軸步進馬達驅動連接,所述X軸步進馬達與所述Y軸步進馬達運動方向相互垂直。
[0016]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的有益效果是:磁芯通過送料裝置送至繞線裝置后,放置在第一轉軸上,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合模使磁芯固定,拉線機構將線拉至與第一轉軸相切,由第一轉軸夾穩(wěn),排線機構將線拉至磁芯缺口,伺服馬達驅動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轉動,使線被勾住,隨后進行繞線,繞線后,排線機構和拉線機構同時夾住線,并退回原始位置將線截斷,完成繞線,最終取料裝置將繞好的磁芯取出放置在放料盤上,完成全自動化的繞線,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保證繞線質量,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立體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繞線裝置的立體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圖2的局部放大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繞線裝置的另一視角立體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圖4的局部放大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送料裝置和繞線裝置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0024]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圖6的局部放大圖;
[0025]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取料裝置的立體圖;
[0026]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繞線裝置、取料裝置和放料盤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0027]附圖標記:繞線裝置I ;
[0028]排線機構11 ;排線夾子111 ;排線氣缸112 ;排線上下氣缸113 ;
[0029]拉線機構12 ;拉線夾子121 ;拉線氣缸122 ;拉線前后氣缸123 ;拉線上下氣缸124 ;
[0030]第一轉軸13 ;真空電磁閥131 ;夾塊132 ;凹槽132a ;吸孔132b ;扣槽132c ;滑動塊133 ;夾線氣缸134 ;
[0031]第二轉軸14 ;定位孔141 ;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 ;頂塊143 ;
[0032]伺服馬達15 ;排線步進馬達16 ;限位氣缸17 ;限位塊171 ;
[0033]送料裝置2 ;
[0034]震盤21 ;送料帶22 ;送料器23 ;吸頭231 ;送料前后氣缸24 ;送料移位氣缸25 ;
[0035]取料裝置3 ;
[0036]取料夾子31 ;取料氣缸32 ;Y軸步進馬達33 ;
[0037]放料盤4 ;Χ軸步進馬達41 ;
[0038]機架5 ;
[0039]磁芯6。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41]如圖1至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包括機架5,所述機架5上設置送料裝置2、繞線裝置1、取料裝置3和放料盤4 ;
[0042]所述繞線裝置I包括第一轉軸13、第二轉軸14、用于將線拉至第一轉軸13前端的磁芯上并使線被磁芯勾住的排線機構11、用于將線拉至與第一轉軸13相切且繞線結束后將線截斷的拉線機構12、伺服馬達15和排線步進馬達16,所述第一轉軸13和第二轉軸14相對設置,所述第一轉軸13和伺服馬達15驅動連接。
[0043]所述第一轉軸13末端設置有真空電磁閥131,所述第一轉軸13中部為空心結構,所述第一轉軸13前端設置有夾塊132,所述夾塊132 —端固定設置于第一轉軸13中部內(nèi),所述夾塊132上套設有滑動塊133,所述滑動塊133與夾塊132活動連接,所述滑動塊133與設置于第一轉軸13下方的夾線氣缸134驅動連接。
[0044]所述夾塊132前端的中部設置有凹槽132a,所述凹槽132a中部設置有吸孔132b,所述吸孔132b通過第一轉軸13中部與真空電磁閥131連通,所述夾塊132前端邊緣設置有兩個扣槽132c,所述兩個扣槽132c相對設置。
[0045]所述第二轉軸14前端設置有定位孔141,所述定位孔141與所述吸孔132b相對設置,所述第二轉軸14設置有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所述第二轉軸14在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驅動下向前移動與第一轉軸13合模,所述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具有頂塊143,所述頂塊143設置于第二轉軸14下方并與第二轉軸14固定連接,所述頂塊143與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驅動連接;
[0046]所述頂塊143下方設置有限位氣缸17,所述限位氣缸17具有限位塊171,所述限位塊171與限位氣缸17驅動連接,所述限位塊171上升后抵接于頂塊143前端并限制頂塊向前移動。
[0047]所述排線機構11與所述排線步進馬達16驅動連接,所述排線機構11設置于第一轉軸13上方,所述排線機構11在排線步進馬達16下沿第一轉軸13徑向前后活動,排線機構11包括排線夾子111、排線氣缸112和排線上下氣缸113,所述排線夾子111在排線氣缸112驅動下將線夾緊,在排線上下氣缸113及排線步進馬達16驅動下將線拉至第一轉軸13前端的磁芯上并使線被磁芯勾住。
[0048]所述拉線機構12設置于第一轉軸13—側,所述拉線機構12包括拉線夾子121、拉線氣缸122、拉線前后氣缸123和拉線上下氣缸124,所述拉線夾子121在拉線氣缸122驅動下夾緊將線夾緊或截斷,所述拉線夾子121在拉線前后氣缸123和拉線上下氣缸124驅動下將線拉至與所述第一轉軸13相切。
[0049]進一步地,所述送料裝置2包括震盤21、送料帶22、送料器23、送料前后氣缸24和送料移位氣缸25,所述震盤21和送料帶22連接,所述送料器23設置于送料帶22前端,所述送料器23具有吸頭231,所述送料器23在送料前后氣缸24和送料移位氣缸25驅動下通過吸頭231將磁芯從送料帶22吸住并送至第一轉軸13的夾塊132上。
[0050]進一步地,所述取料裝置3包括取料夾子31、取料氣缸32和Y軸步進馬達33,所述取料夾子31在所述Y軸步進馬達33驅動下在第二轉軸14前端及放料盤4上方作往返運動,所述取料夾子31在取料氣缸32驅動向下扭轉從第二轉軸14上取料或水平橫置將磁芯放至放料盤4。
[0051 ] 進一步地,所述放料盤4設置有X軸步進馬達41,所述放料盤4與所述X軸步進馬達41驅動連接,所述X軸步進馬達41與所述Y軸步進馬達33運動方向相互垂直。
[0052]工作時,如圖6、圖7和圖3所示,震盤21通過震動將磁芯磁芯6有序地排列送至送料帶22,送料器23在送料移位氣缸25驅動下的吸頭231靠近磁芯6將磁芯6吸附,送料器23通過送料前后氣缸24驅動移動對齊到第一轉軸13的夾塊132,并在送料移位氣缸25驅動下將磁芯6送至第一轉軸13夾塊132的凹槽132a上,凹槽132a形狀與磁芯6形狀匹配,使磁芯6位置得以固定,真空電磁閥131通過夾塊132上的吸孔132b將磁芯6吸附固定在第一轉軸13的夾塊132上,隨后,送料器23回位。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驅動第二轉軸14向第一轉軸13方向移動,磁芯6的凸出部位插入第二轉軸14的定位孔141內(nèi),完成第一轉軸13和第二轉軸14的合模,使磁芯6固定。
[0053]如圖2至圖5所示,拉線氣缸122工作,驅動拉線夾子121將線夾住,拉線夾子121在拉線前后氣缸123驅動下,將線拉至貼近第一轉軸13,使線與第一轉軸13相切,夾線氣缸134工作,使滑動塊133向夾塊134前端滑動,將線夾穩(wěn)在滑動塊133和夾塊134之間,隨后,拉線夾子121松開并回位。
[0054]排線機構11在排線步進馬達16驅動下,移動至第一轉軸13和第二轉軸14合模處右側約1mm處,排線夾子111將線磁芯6右側,所述夾塊134的扣槽132c與磁芯6的缺口相匹配,使線可抵于磁芯6缺口處,第一轉軸13和第二轉軸14在伺服馬達15驅動下旋轉一定角度,具體角度可根據(jù)磁芯6型號進行調(diào)整,使線勾在磁芯6上,隨后,排線機構11回位。
[0055]第一轉軸13和第二轉軸14在伺服馬達15驅動下轉動,開始繞線,具體轉動圈數(shù)可根據(jù)磁芯6型號設定。繞線完畢后,排線步進馬達16驅動排線機構11移動至合模處左側上方,排線夾子11在排線上下氣缸113作用下向下移動,排線氣缸112工作,排線夾子111將線夾緊,拉線夾子121在拉線上下氣缸124和拉線前后氣缸123驅動下,移動至合模處左側上方,拉線氣缸122工作,拉線夾子121將線夾緊,拉線夾子121回位,排線夾子111和拉線夾子121同時作用將線截斷。
[0056]夾線氣缸134退開,滑動塊133回位。排線機構11回位。真空電磁閥131停止工作,吸孔132b失去吸力,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退開,第二轉軸14回位,第二轉軸14前端設置為磁鐵,將磁芯6吸附在第二轉軸14上。
[0057]如圖8、圖9所示,取料時,Y軸步進馬達33驅動取料裝置3的取料夾子31移動至對齊第二轉軸14,第二轉軸14在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驅動下再次向第一轉軸13方向移動,同時,限位塊171在限位氣缸17驅動上升將頂塊143卡住,使第二轉軸14停止移動,起到限位作用,第二轉軸14前端的磁芯6剛好移動至取料夾子31正下方,取料氣缸32工作,取料夾子31向下扭轉,將磁芯6夾穩(wěn)。隨后,取料夾子31夾著磁芯6在Y軸步進馬達33驅動下,移動至放料盤4上方,取料夾子31將磁芯6放置放料盤4的磁芯孔上,放料盤4均勻排列設置有多個磁芯孔,Y軸步進馬達33和X軸步進馬達41的協(xié)同合作,使磁芯6布放滿磁芯孔。
[0058]通過上述流程完成蜂鳴器的磁芯6的全自動繞線,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保證繞線質量,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005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包括:機架(5),所述機架(5)上設置送料裝置(2)、繞線裝置(I)、取料裝置(3)和放料盤(4); 所述送料裝置(2)用于將磁芯依次送至所述繞線裝置(I)進行繞線,所述取料裝置(3)用于將繞線裝置(I)上已完成繞線的磁芯送至放料盤(4); 所述繞線裝置(I)包括第一轉軸(13)、第二轉軸(14)、用于將線拉至第一轉軸(13)前端的磁芯上并使線被磁芯勾住的排線機構(11)、用于將線拉至與第一轉軸(13)相切且繞線結束后將線截斷的拉線機構(12)、伺服馬達(15)和排線步進馬達(16),所述第一轉軸(13)和第二轉軸(14)相對設置,所述第一轉軸(13)和伺服馬達(15)驅動連接,所述排線機構(11)與所述排線步進馬達(16)驅動連接,所述排線機構(11)設置于第一轉軸(13)上方,所述拉線機構(12)設置于第一轉軸(13) —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13)末端設置有真空電磁閥(131),所述第一轉軸(13)中部為空心結構,所述第一轉軸(13)前端設置有夾塊(132),所述夾塊(132) —端固定設置于第一轉軸(13)中部內(nèi),所述夾塊(132)上套設有滑動塊(133),所述滑動塊(133)與夾塊(132)活動連接,所述滑動塊(133)與設置于第一轉軸(13)下方的夾線氣缸(134)驅動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塊(132)前端的中部設置有凹槽(132a),所述凹槽(132a)中部設置有吸孔(132b),所述吸孔(132b)通過第一轉軸(13)中部與真空電磁閥(131)連通,所述夾塊(132)前端邊緣設置有兩個扣槽(132c),所述兩個扣槽(132c)相對設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轉軸(14)前端設置有定位孔(141),所述定位孔(141)與所述吸孔(132b)相對設置,所述第二轉軸(14)設置有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所述第二轉軸(14)在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驅動下向前移動與第一轉軸(13)合模,所述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具有頂塊(143),所述頂塊(143)設置于第二轉軸(14)下方并與第二轉軸(14)固定連接,所述頂塊(143)與頂產(chǎn)品前后氣缸(142)驅動連接; 所述頂塊(143)下方設置有限位氣缸(17),所述限位氣缸(17)具有限位塊(171),所述限位塊(171)與限位氣缸(17)驅動連接,所述限位塊(171)上升后抵接于頂塊(143)前端并限制頂塊向前移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線機構(11)包括排線夾子(111)、排線氣缸(112)和排線上下氣缸(113),所述排線夾子(111)在排線氣缸(112)驅動下將線夾緊,在排線上下氣缸(113)及排線步進馬達(16)驅動下將線拉至第一轉軸(13)前端的磁芯上并使線被磁芯勾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線機構(12)包括拉線夾子(121)、拉線氣缸(122)、拉線前后氣缸(123)和拉線上下氣缸(124),所述拉線夾子(121)在拉線氣缸(122)驅動下夾緊將線夾緊或截斷,所述拉線夾子(121)在拉線前后氣缸(123)和拉線上下氣缸(124)驅動下將線拉至與所述第一轉軸(13)相切。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裝置(2)包括震盤(21)、送料帶(22)、送料器(23)、送料前后氣缸(24)和送料移位氣缸(25),所述震盤(21)和送料帶(22)連接,所述送料器(23)設置于送料帶(22)前端,所述送料器(23)具有吸頭(231),所述送料器(23)在送料前后氣缸(24)和送料移位氣缸(25)驅動下通過吸頭(231)將磁芯從送料帶(22)吸住并送至第一轉軸(13)的夾塊(132)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裝置(3)包括取料夾子(31)、取料氣缸(32)和Y軸步進馬達(33),所述取料夾子(31)在所述Y軸步進馬達(33)驅動下在第二轉軸(14)前端及放料盤(4)上方作往返運動,所述取料夾子(31)在取料氣缸(32)驅動下向下扭轉從第二轉軸(14)上取料并夾緊磁芯,以及水平橫置將磁芯放至放料盤(4)。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生產(chǎn)蜂鳴器的繞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盤(4)設置有X軸步進馬達(41),所述放料盤(4)與所述X軸步進馬達(41)驅動連接,所述X軸步進馬達(41)與所述Y軸步進馬達(33)運動方向相互垂直。
【文檔編號】B65H54/74GK204011049SQ201420366733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2日
【發(fā)明者】高李偉 申請人:東莞市華涵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