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力放線工具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
背景技術(shù):
電力網(wǎng)絡(luò)中,往往要敷設(shè)多條線路,在已有的線路上方與已有線路垂直敷設(shè)時,需要另外的支撐部件進行支撐,以免新的線路拖壞已有的線路。在已有的線路下方與已有線路垂直敷設(shè)時,需要多人布放及支持線路,不僅人工需要的數(shù)量多,而且布放速度極慢,嚴重影響施工進度,為此,行業(yè)內(nèi)希望具有良好的施工方法或施工工具。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它是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的。
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夾持部件、第二夾持部件、第三夾持部件、第四夾持部件、第一滑輪、第二滑輪、第一吊鉤、第二吊鉤、第一連接元件、第一連桿、第二連桿、防磨損套、第一卡套元件、第二卡套元件、第一連接元件、第二連接元件、第三連接元件、第四連接元件、第五連接元件、第六連接元件、第七連接元件、第八連接元件、第九連接元件組裝而成的;
所述第一夾持部件由第一夾持段、第二夾持段、第三夾持段依次連接而成的,第一夾持段及第三夾持段都呈長方體形,第二夾持段呈半圓環(huán)柱形,第一夾持段與第二夾持段通過第一鉸鏈連接,第二夾持段與第三夾持段通過第二鉸鏈連接,第一夾持段的上部具有貫穿第一夾持段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夾持段的中端具有貫穿第一夾持段的第二固定孔,第三夾持段上具有貫穿第三夾持段的第三固定孔;
所述第二夾持部件由第四夾持段、第五夾持段、第六夾持段依次連接而成的,第四夾持段及第六夾持段都呈長方體形,第五夾持段呈半圓環(huán)柱形,第四夾持段與第五夾持段通過第三鉸鏈連接,第五夾持段與第六夾持段通過第四鉸鏈連接,第四夾持段的上部具有貫穿第四夾持段的第四固定孔,第四夾持段的中端具有貫穿第四夾持段的第五固定孔,第六夾持段上具有貫穿第六夾持段的第六固定孔;
所述第三夾持部件由第七夾持段、第八夾持段、第九夾持段依次連接而成的,第七夾持段及第九夾持段都呈長方體形,第八夾持段呈半圓環(huán)柱形,第七夾持段與第九夾持段通過第五鉸鏈連接,第八夾持段與第九夾持段通過第六鉸鏈連接,第七夾持段的上部具有貫穿第七夾持段的第八固定孔,第七夾持段的中端具有貫穿第七夾持段的第九固定孔,第九夾持段上具有貫穿第九夾持段的第十固定孔;
所述第四夾持部件由第十夾持段、第十一夾持段、第十二夾持段依次連接而成的,第十夾持段及第十二夾持段都呈長方體形,第十一夾持段呈半圓環(huán)柱形,第十夾持段與第十一夾持段通過第七鉸鏈連接,第十一夾持段與第十二夾持段通過第八鉸鏈連接,第十夾持段的上部具有貫穿第十夾持段的第十一固定孔,第十夾持段的中端具有貫穿第十夾持段的第十二固定孔,第十二夾持段上具有貫穿第十二夾持段的第十三固定孔;
所述第一滑輪由滑輪第一側(cè)面、滑輪第二側(cè)面及連接滑輪第一側(cè)面與滑輪第二側(cè)面的第一滑輪連接體構(gòu)成,滑輪第一側(cè)面的另一側(cè)面凸出該側(cè)面的滑輪第一伸出部分,滑輪第二側(cè)面的另一側(cè)面凸出該側(cè)面的滑輪第二伸出部分,從滑輪第一伸出部分到滑輪第二伸出部分具有貫穿的第一滑輪孔,第一滑輪連接體的直徑小于滑輪第一側(cè)面的直徑,第一滑輪連接體的直徑小于滑輪第二側(cè)面的直徑,第一滑輪連接體與滑輪第一側(cè)面、滑輪第二側(cè)面之間形成可供線纜穿過的滑輪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滑輪由滑輪第三側(cè)面、滑輪第四側(cè)面及連接滑輪第三側(cè)面與滑輪第四側(cè)面的第二滑輪連接體構(gòu)成,滑輪第三側(cè)面的另一側(cè)面凸出該側(cè)面的滑輪第三伸出部分,滑輪第四側(cè)面的另一側(cè)面凸出該側(cè)面的滑輪第四伸出部分,從滑輪第三伸出部分到滑輪第四伸出部分具有貫穿的第二滑輪孔,第二滑輪連接體的直徑小于滑輪第三側(cè)面的直徑,第二滑輪連接體的直徑小于滑輪第四側(cè)面的直徑,第二滑輪連接體與滑輪第三側(cè)面、滑輪第四側(cè)面之間形成可供線纜穿過的滑輪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吊鉤由第一吊鉤連接部、連接在第一吊鉤連接部下端的第一吊鉤連接段、連接在第一吊鉤連接段下端的第一吊鉤彎曲部、一端連接在第一吊鉤連接段下端且另一端可將第一吊鉤彎曲部封住的第一吊鉤封閉元件構(gòu)成,第一吊鉤連接部上具有貫穿的第一吊鉤連接孔,第一吊鉤彎曲部內(nèi)具有第一吊鉤腔;
所述第二吊鉤由第二吊鉤連接部、連接在第二吊鉤連接部下端的第二吊鉤連接段、連接在第二吊鉤連接段下端的第二吊鉤彎曲部、一端連接在第二吊鉤連接段下端且另一端可將第二吊鉤彎曲部封住的第二吊鉤封閉元件構(gòu)成,第二吊鉤連接部上具有貫穿的第二吊鉤連接孔,第二吊鉤彎曲部內(nèi)具有第二吊鉤腔;
所述第一連接元件為螺帽,第二連接元件為螺栓,第三連接元件為螺栓,第四連接元件為螺栓,第五連接元件為螺栓,第七至第九連接元件都為螺栓螺帽連接部件,第三連接螺母標號為,第六連接元件為螺栓,—第六連接螺母標號為;
所述第一連桿由第一連桿本體構(gòu)成,第一連桿本體的一端具有第一連桿右連接孔,第一連桿本體的另一端具有第一連桿左連接孔;
所述第二連桿由第二連桿本體構(gòu)成,第二連桿本體的一端具有第二連桿右連接孔,第二連桿本體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連桿左連接孔;
所述防磨損套為圓柱體形狀,防磨損套內(nèi)部具有防磨損套內(nèi)孔;
所述第一卡套元件由第一卡套本體、連接在第一卡套本體一端上部的第一限位部件、與第一卡套本體連為一體且位于第一卡套本體下部的第一卡套管構(gòu)成,第一卡套管具有沿軸向貫通的第一卡套管孔,第一卡套元件上具有上下貫通第一卡套本體及第一卡套管的第一卡套孔;
所述第二卡套元件由第二卡套本體、連接在第二卡套本體一端上部的第二限位部件、與第二卡套本體連為一體且位于第二卡套本體下部的第二卡套管構(gòu)成,第二卡套管具有沿軸向貫通的第二卡套管孔,第二卡套元件上具有上下貫通第二卡套本體及第二卡套管的第二卡套孔;
所述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在安裝狀態(tài)時,防磨損套套在第二連桿外,第二連桿一端穿入第一卡套管孔,第二連桿另一端穿入第二卡套管孔,第四連接元件穿過第一固定孔、第一夾持段、第二連桿左連接孔、第四夾持段,并用螺帽在第四連接元件端頭固定;第七連接元件穿過第八固定孔、第七夾持段、第二連桿右連接孔、第十夾持段,并用螺帽在第七連接元件端頭固定;第一夾持部件與第二夾持部件對扣,第二夾持段與第五夾持段拼合成近似的圓環(huán)柱體形;第五連接元件穿過第二固定孔、第一夾持段、第一滑輪孔、第四夾持段,并用第一連接元件在第五連接元件端頭固定;第八連接元件穿過第九固定孔、第七夾持段、第二滑輪孔、第十夾持段,并用螺帽在第八連接元件端頭固定;第二連接元件穿過第六固定孔、第六夾持段、第一吊鉤連接孔、第三夾持段,并用螺帽在第二連接元件端頭固定;第九連接元件穿過第十固定孔、第十二夾持段、第二吊鉤連接孔、第九夾持段,并用螺帽在第九連接元件端頭固定;第一滑輪與第一連桿之間具有使線纜通過的間隙,第二滑輪與第一連桿之間具有使線纜通過的間隙;第一連桿本體具有第一連桿右連接孔的一端被第八夾持段和第十一夾持段所夾住,第一連桿本體具有第一連桿左連接孔的一端被第二夾持段和第五夾持段所夾住。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二連桿左連接孔處具有軸線與第二連桿左連接孔相垂直且也貫通第二連桿的第一跨接孔;靠近第二連桿右連接孔處具有軸線與第二連桿右連接孔相垂直且也貫通第二連桿的第二跨接孔;第三連接元件穿過第一卡套孔的下端、第一卡套管上的第一跨接孔、再穿過第一卡套本體并穿出第一卡套管的第一卡套孔的上端,由第三連接螺母固定在第三連接元件一端;第六連接元件穿過第二卡套孔的下端、第二卡套管上的第二跨接孔、再穿過第二卡套本體并穿出第二卡套管的第二卡套孔的上端,由第六連接螺母固定在第六連接元件一端。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第四夾持部件的第十一夾持段上還具有貫穿第十一夾持段的卡合固定孔,卡合用第一螺栓穿過第七固定孔并固定在第一連桿左連接孔中,卡合用第二螺栓穿過卡合固定孔并固定在第一連桿右連接孔中。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損套的材料是塑料,優(yōu)選橡膠。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桿的材料是鋼或鐵。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桿的材料是鋼或鐵。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鉤的材料是鋼或鐵。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鉤的材料是鋼或鐵。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術(shù)效果:結(jié)構(gòu)簡單、易制作,線纜敷設(shè)更方便、快速、更能節(jié)省人工費用。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實例1的立體結(jié)構(gòu)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在組裝狀態(tài)時放大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在使用時的立體結(jié)構(gòu)參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所在技術(shù)領(lǐng)域人員能更清楚地理解與實施本發(fā)明,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附圖中的標號及含義如下:10—第一夾持部件、11—第一夾持段、12—第二夾持段、13—第三夾持段、14—第一固定孔、15—第二固定孔、17—第三固定孔、18—第一鉸鏈、20—第二夾持部件、21—第四夾持段、22—第五夾持段、23—第六夾持段、24—第四固定孔、25—第五固定孔、26—第七固定孔、27—第六固定孔、30—第一滑輪、31—滑輪第一側(cè)面、32—滑輪第二側(cè)面、33—滑輪第一凹槽、34—滑輪第一伸出部分、35—第一滑輪孔、40—第一吊鉤、41—第一吊鉤連接部、42—第一吊鉤連接孔、43—第一吊鉤連接段、44—第一吊鉤彎曲部、45—第一吊鉤腔、46—第一吊鉤封閉元件、50—第一連接元件、51—第二連接元件、52—第三連接元件、53—第四連接元件、54—第五連接元件、521—第三連接螺母、60—第一連桿、61—第一連桿本體、62—第一連桿右連接孔、63—第一連桿左連接孔、70—第二連桿、71—第二連桿本體、72—第二連桿右連接孔、73—第二連桿左連接孔、77—第一固定繩、78—第二固定繩、8—線纜、80—防磨損套、81—防磨損套內(nèi)孔、90—第一卡套元件、91—第一卡套本體、92—第一卡套孔、93—第一卡套管、94—第一限位部件、100—第三夾持部件、200—第四夾持部件、300—第二滑輪、400—第二吊鉤、900—第二卡套元件、905—第二卡套管孔、101—第七夾持段、102—第八夾持段、103—第九夾持段、104—第八固定孔、107—第十固定孔、404—第二吊鉤彎曲部、406—第二吊鉤封閉口、502—第六連接元件、5021—第六連接螺母。
請見圖1至圖3,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夾持部件10、第二夾持部件20、第三夾持部件100、第四夾持部件200、第一滑輪30、第二滑輪300、第一吊鉤40、第二吊鉤400、第一連接元件50、第一連桿60、第二連桿70、防磨損套80、第一卡套元件90、第二卡套元件900、第一連接元件50、第二連接元件51、第三連接元件52、第四連接元件53、第五連接元件54、第六連接元件、第七連接元件、第八連接元件、第九連接元件組裝而成的;
所述第一夾持部件10由第一夾持段11、第二夾持段12、第三夾持段13依次連接而成的,第一夾持段及第三夾持段都呈長方體形,第二夾持段呈半圓環(huán)柱形,第一夾持段與第二夾持段通過第一鉸鏈18連接,第二夾持段與第三夾持段通過第二鉸鏈連接,第一夾持段的上部具有貫穿第一夾持段的第一固定孔14,第一夾持段的中端具有貫穿第一夾持段的第二固定孔15,第三夾持段上具有貫穿第三夾持段的第三固定孔17;
所述第二夾持部件20由第四夾持段21、第五夾持段22、第六夾持段23依次連接而成的,第四夾持段及第六夾持段都呈長方體形,第五夾持段呈半圓環(huán)柱形,第四夾持段與第五夾持段通過第三鉸鏈連接,第五夾持段與第六夾持段通過第四鉸鏈連接,第四夾持段的上部具有貫穿第四夾持段的第四固定孔24,第四夾持段的中端具有貫穿第四夾持段的第五固定孔25,第六夾持段上具有貫穿第六夾持段的第六固定孔27;
所述第三夾持部件100由第七夾持段101、第八夾持段102、第九夾持段103依次連接而成的,第七夾持段及第九夾持段都呈長方體形,第八夾持段呈半圓環(huán)柱形,第七夾持段與第九夾持段通過第五鉸鏈連接,第八夾持段與第九夾持段通過第六鉸鏈連接,第七夾持段的上部具有貫穿第七夾持段的第八固定孔104,第七夾持段的中端具有貫穿第七夾持段的第九固定孔,第九夾持段上具有貫穿第九夾持段的第十固定孔107;
所述第四夾持部件200由第十夾持段、第十一夾持段、第十二夾持段依次連接而成的,第十夾持段及第十二夾持段都呈長方體形,第十一夾持段呈半圓環(huán)柱形,第十夾持段與第十一夾持段通過第七鉸鏈連接,第十一夾持段與第十二夾持段通過第八鉸鏈連接,第十夾持段的上部具有貫穿第十夾持段的第十一固定孔,第十夾持段的中端具有貫穿第十夾持段的第十二固定孔,第十二夾持段上具有貫穿第十二夾持段的第十三固定孔;
所述第一滑輪30由滑輪第一側(cè)面31、滑輪第二側(cè)面32及連接滑輪第一側(cè)面與滑輪第二側(cè)面的第一滑輪連接體構(gòu)成,滑輪第一側(cè)面的另一側(cè)面凸出該側(cè)面的滑輪第一伸出部分34,滑輪第二側(cè)面的另一側(cè)面凸出該側(cè)面的滑輪第二伸出部分,從滑輪第一伸出部分到滑輪第二伸出部分具有貫穿的第一滑輪孔35,第一滑輪連接體的直徑小于滑輪第一側(cè)面的直徑,第一滑輪連接體的直徑小于滑輪第二側(cè)面的直徑,第一滑輪連接體與滑輪第一側(cè)面、滑輪第二側(cè)面之間形成可供線纜8穿過的滑輪第一凹槽33;
所述第二滑輪300由滑輪第三側(cè)面、滑輪第四側(cè)面及連接滑輪第三側(cè)面與滑輪第四側(cè)面的第二滑輪連接體構(gòu)成,滑輪第三側(cè)面的另一側(cè)面凸出該側(cè)面的滑輪第三伸出部分,滑輪第四側(cè)面的另一側(cè)面凸出該側(cè)面的滑輪第四伸出部分,從滑輪第三伸出部分到滑輪第四伸出部分具有貫穿的第二滑輪孔,第二滑輪連接體的直徑小于滑輪第三側(cè)面的直徑,第二滑輪連接體的直徑小于滑輪第四側(cè)面的直徑,第二滑輪連接體與滑輪第三側(cè)面、滑輪第四側(cè)面之間形成可供線纜穿過的滑輪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吊鉤40由第一吊鉤連接部41、連接在第一吊鉤連接部下端的第一吊鉤連接段43、連接在第一吊鉤連接段下端的第一吊鉤彎曲部44、一端連接在第一吊鉤連接段下端且另一端可將第一吊鉤彎曲部封住的第一吊鉤封閉元件46構(gòu)成,第一吊鉤連接部上具有貫穿的第一吊鉤連接孔42,第一吊鉤彎曲部內(nèi)具有第一吊鉤腔45;
所述第二吊鉤400由第二吊鉤連接部、連接在第二吊鉤連接部下端的第二吊鉤連接段、連接在第二吊鉤連接段下端的第二吊鉤彎曲部404、一端連接在第二吊鉤連接段下端且另一端可將第二吊鉤彎曲部封住的第二吊鉤封閉元件406構(gòu)成,第二吊鉤連接部上具有貫穿的第二吊鉤連接孔,第二吊鉤彎曲部內(nèi)具有第二吊鉤腔;
所述第一連接元件50為螺帽,第二連接元件51為螺栓,第三連接元件52為螺栓,第四連接元件53為螺栓,第五連接元件54為螺栓,第七至第九連接元件都為螺栓螺帽連接部件,第三連接螺母標號為521,第六連接元件502為螺栓,5021—第六連接螺母標號為5021;
所述第一連桿60由第一連桿本體61構(gòu)成,第一連桿本體的一端具有第一連桿右連接孔62,第一連桿本體的另一端具有第一連桿左連接孔63;
所述第二連桿70由第二連桿本體71構(gòu)成,第二連桿本體的一端具有第二連桿右連接孔72,第二連桿本體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連桿左連接孔73;
所述防磨損套80為圓柱體形狀,防磨損套內(nèi)部具有防磨損套內(nèi)孔81;
所述第一卡套元件90由第一卡套本體91、連接在第一卡套本體一端上部的第一限位部件94、與第一卡套本體連為一體且位于第一卡套本體下部的第一卡套管93構(gòu)成,第一卡套管具有沿軸向貫通的第一卡套管孔,第一卡套元件上具有上下貫通第一卡套本體及第一卡套管的第一卡套孔92;
所述第二卡套元件900由第二卡套本體、連接在第二卡套本體一端上部的第二限位部件、與第二卡套本體連為一體且位于第二卡套本體下部的第二卡套管構(gòu)成,第二卡套管具有沿軸向貫通的第二卡套管孔905,第二卡套元件上具有上下貫通第二卡套本體及第二卡套管的第二卡套孔;
所述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在安裝狀態(tài)時,防磨損套80套在第二連桿70外,第二連桿70一端穿入第一卡套管孔,第二連桿70另一端穿入第二卡套管孔,第四連接元件53穿過第一固定孔14、第一夾持段11、第二連桿左連接孔73、第四夾持段21,并用螺帽在第四連接元件53端頭固定;第七連接元件穿過第八固定孔104、第七夾持段101、第二連桿右連接孔72、第十夾持段,并用螺帽在第七連接元件端頭固定;第一夾持部件10與第二夾持部件20對扣,第二夾持段12與第五夾持段22拼合成近似的圓環(huán)柱體形;第五連接元件54穿過第二固定孔15、第一夾持段11、第一滑輪孔35、第四夾持段21,并用第一連接元件50在第五連接元件54端頭固定;第八連接元件穿過第九固定孔、第七夾持段101、第二滑輪孔、第十夾持段,并用螺帽在第八連接元件端頭固定;第二連接元件51穿過第六固定孔27、第六夾持段23、第一吊鉤連接孔42、第三夾持段13,并用螺帽在第二連接元件51端頭固定;第九連接元件穿過第十固定孔、第十二夾持段、第二吊鉤連接孔、第九夾持段,并用螺帽在第九連接元件端頭固定;第一滑輪與第一連桿之間具有使線纜通過的間隙,第二滑輪與第一連桿之間具有使線纜通過的間隙;第一連桿本體具有第一連桿右連接孔62的一端被第八夾持段和第十一夾持段所夾住,第一連桿本體具有第一連桿左連接孔63的一端被第二夾持段和第五夾持段所夾住。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二連桿左連接孔73處具有軸線與第二連桿左連接孔相垂直且也貫通第二連桿的第一跨接孔;靠近第二連桿右連接孔72處具有軸線與第二連桿右連接孔相垂直且也貫通第二連桿的第二跨接孔;第三連接元件52穿過第一卡套孔92的下端、第一卡套管93上的第一跨接孔、再穿過第一卡套本體91并穿出第一卡套管的第一卡套孔92的上端,由第三連接螺母521固定在第三連接元件52一端;第六連接元件502穿過第二卡套孔的下端、第二卡套管上的第二跨接孔、再穿過第二卡套本體并穿出第二卡套管的第二卡套孔的上端,由第六連接螺母5021固定在第六連接元件一端。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第四夾持部件200的第十一夾持段上還具有貫穿第十一夾持段的卡合固定孔,卡合用第一螺栓穿過第七固定孔26并固定在第一連桿左連接孔63中,卡合用第二螺栓穿過卡合固定孔并固定在第一連桿右連接孔62中。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損套的材料是塑料,優(yōu)選橡膠。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桿的材料是鋼或鐵。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桿的材料是鋼或鐵。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鉤的材料是鋼或鐵。
上述所述的一種保護新建線路導線展放磨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鉤的材料是鋼或鐵。
本發(fā)明中,施工時,打開其中的第一或第三夾持部件,使已有的電線穿入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之間的間隙中,并盡量位于中間位置,然后再將第一及第二夾持部件固定,第三及第四夾持部件固定,自然放下工具,由于第二連桿、滑輪、第一及第二吊鉤的自重,工具不會倒,并且原有的電線在防磨損套位置,線纜8穿過滑輪下面的空間,并位于第一連桿上方,由于第一與第二滑輪的定位作用,使得新的線纜放線自如,不會與已有的線纜相磨,且與原有的電線達到了垂直放線的目的,新放的線纜位于原有的電線的下方,放線時,只需將架子架好,及穿過新的線纜,不需另外支撐的工具及人員,或以盡力放線,達到快速、高效的目的;當然,還可以在將第一固定繩77套在第一吊鉤彎曲部44上,然后用第一吊鉤封閉元件46封閉;以及將第二固定繩78套在第二吊鉤彎曲部404上,然后用第二吊鉤封閉元件406封閉;這樣,可以將工具固定在下面的固定物上,放線時工具不會擺動,對于原有的線路也會產(chǎn)生非常小的影響。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應(yīng)當理解,本發(fā)明的構(gòu)思可以按其他種種形式實施運用,它們同樣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