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傳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鋁活塞鑄造設備的翻轉搬運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鑄造自動化技術的不斷提高,對于鋁活塞鑄造企業(yè)來說,多個工序間的連線改造變得非常重要,原有的鋁活塞鑄造設備搬運機構只可在鑄造完成后,進行單一的取件動作,與之后的淬火和切冒口等工序無法聯動起來,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鋁活塞鑄造設備用翻轉搬運機構,可實現水平移動、垂直升降和翻轉動作,很好的與淬火和切冒口工序相結合起來,加工效率獲得明顯提升,節(jié)省了勞動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鋁活塞鑄造設備用翻轉搬運機構,包括豎直機架,以及位于豎直機架上端的水平移動電缸、位于豎直機架下端的升降氣缸和伸縮翻轉氣缸,所述水平移動電缸通過上頂板與豎直機架水平滑動連接,所述升降氣缸通過轉軸支座與豎直機架連接,該升降氣缸的活塞端設置有氣動夾爪,所述伸縮翻轉氣缸通過調節(jié)軸座與豎直機架連接,該伸縮翻轉氣缸的活塞端設置有關節(jié)接頭,升降氣缸的側邊設置有鉸鏈座,伸縮翻轉氣缸通過關節(jié)接頭與鉸鏈座的配合作用,帶動升降氣缸以及氣動夾爪的翻轉。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jié)軸座包括與豎直機架連接的耳軸座,以及帶動伸縮翻轉氣缸在耳軸座內自由轉動的耳軸。
優(yōu)選地,所述耳軸能夠在伸縮翻轉氣缸腰部前后移動并固定。
優(yōu)選地,所述豎直機架與伸縮翻轉氣缸的活塞桿之間連接有液壓緩沖器。
優(yōu)選地,所述氣動夾爪上安裝有用于夾持活塞的夾持桿。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fā)明采用水平移動電缸帶動整個機構做水平移動,升降氣缸帶動做垂直升降運動,并由伸縮翻轉氣缸和其他機械組件共同完成升降氣缸和氣動夾爪的翻轉運動,可有效的實現搬運機構的平移、升降、夾持和翻轉等一系列動作過程,提高了生產效率,安全可靠,操作簡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示出了初始動作的狀態(tài);
圖2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示出了翻轉動作的狀態(tài),去除了水平移動電缸。
圖中:10、豎直機架,11、上頂板,12、轉軸支座,20、水平移動電缸,30、升降氣缸,31、鉸鏈座,32、連接板,40、伸縮翻轉氣缸,41、關節(jié)接頭,50、氣動夾爪,51、夾持桿,60、調節(jié)軸座,61、耳軸座,62、耳軸,70、液壓緩沖器,80、鋁活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作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翻轉搬運機構包括豎直機架10、水平移動電缸20、升降氣缸30、伸縮翻轉氣缸40和氣動夾爪50,其中氣動夾爪安裝在升降氣缸的活塞端,該活塞端設置有連接板32,氣動夾爪固定安裝在連接板的兩端,用于抓取鋁活塞,在氣動夾爪內還設置有夾持桿51,提高夾持的穩(wěn)定性。
所述升降氣缸30通過轉軸支座12與豎直機架10的下端連接,所述伸縮翻轉氣缸40通過調節(jié)軸座60與豎直機架的上端連接,該伸縮翻轉氣缸的活塞端設置有關節(jié)接頭41,升降氣缸的側邊設置有鉸鏈座31,伸縮翻轉氣缸通過關節(jié)接頭與鉸鏈座的配合作用,帶動升降氣缸以及氣動夾爪的翻轉。
所述伸縮翻轉氣缸40設置有頂端鎖死功能,當活塞桿完全伸出時可將活塞桿鎖死,防止翻轉機構發(fā)生擺動,所述豎直機架與伸縮翻轉氣缸的活塞桿之間連接有液壓緩沖器70,在翻轉過程中可起到緩沖減速的效果。
所述調節(jié)軸座60包括與豎直機架連接的耳軸座61,以及帶動伸縮翻轉氣缸在耳軸座內自由轉動的耳軸62,該耳軸能夠在伸縮翻轉氣缸腰部前后移動并固定,從而調節(jié)伸縮翻轉氣缸的活塞桿的伸出位置,可以通過耳軸位置的移動改變整體機構的翻轉角度。
所述豎直機架10的上端通過上頂板11與水平移動電缸20滑動連接,能夠實現整個機構的水平移動。
如圖1和2所示,當鋁活塞80鑄造完成后,水平移動電缸20帶動翻轉機構移動到鋁活塞上方,升降氣缸30的活塞桿伸出,氣動夾爪50夾取活塞后,活塞桿收縮,平移到下一工序,當因工作需要機構夾持鋁活塞翻轉時,伸縮翻轉氣缸40的活塞桿伸出,頂動升降氣缸30繞轉軸支座12軸心做旋轉運動,活塞桿全部伸出后,伸縮翻轉氣缸由于氣缸的端部鎖死功能,保持翻轉后的狀態(tài),從而實現整個翻轉動作,伸縮翻轉氣缸上的耳軸62位置可調,從而使機構翻轉的角度可人為的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