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運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粉體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粉體物料輸送都是通過罐車輸送,輸送完物料后一般空車返程,不能運輸其他物料,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方便運輸粉料,易安裝和拆卸, 可折疊,折疊后占用空間小,可有效節(jié)約輸送車輛空間,方便卸料的粉體輸送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粉體輸送裝置,包括底框架、上框架,底框架與上框架之間連接有可折疊的軟囊。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
底框架與上框架之間位于軟囊兩側的位置分別設有一組升降裝置。
進一步改進:
軟囊的上部設有進料口,軟囊的下部設有出料口。
進一步改進:
軟囊的下部與出料口相對的一側設有進氣口,進氣口上連接進氣管。
進一步改進:
所述軟囊的底部設有輔助囊,輔助囊通氣鼓起后用于輔助軟囊出料。
進一步改進:
每組升降裝置包括絲桿,絲桿與底框架之間連接有兩根第二支撐桿,絲桿與上框架之間連接有兩根第一支撐桿。
進一步改進:
兩根第二支撐桿交叉設置,兩根第二支撐桿鉸接,兩根第一支撐桿交叉設置,兩根第一支撐桿鉸接,絲桿上連接有絲杠母;
兩根第一支撐桿的一端與上框架鉸接,另一端與絲杠母鉸接;
兩根第二支撐桿的一端與底框架鉸接,兩根第二支撐桿的另一端與絲杠母鉸接。
進一步改進:
每根絲桿的端部連接有鏈輪,兩個鏈輪之間通過鏈條傳動連接,兩個鏈輪之間的鏈條上傳動連接有手輪。
進一步改進:
所述軟囊的外邊緣連接有松緊帶,松緊帶由軟囊的上端延伸至軟囊的底端。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運輸粉料,占用空間小,可有效節(jié)約輸送車輛空間,方便卸料的粉體物料。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上述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的左視圖;
附圖3為附圖1的俯視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輸送裝置折疊后的示意圖。
圖中:1-底框架;2-上框架;3-進料口;4-軟囊;5-升降裝置;6-進氣口;7-出料口;8-導桿;9-松緊帶;10-輔助囊;11-進氣管;501-第一支撐桿;502-第二支撐桿;503-絲桿;504-絲桿母;505-鏈輪;506-鏈條;507-手輪。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粉體輸送裝置,包括底框架1、上框架2,底框架1與上框架2之間連接有可折疊的軟囊4,軟囊4的上部與上框架2連接,軟囊4的下部與底框架1連接。
底框架1與上框架2之間位于軟囊4兩側的位置分別設有一組升降裝置5,升降裝置5可帶動上框架2相對底框架1上升或下降,上框架2可帶動軟囊4展開或折疊。
軟囊4的上部設有進料口3,軟囊4的下部設有出料口7。
軟囊4的下部與出料口7相對的一側設有進氣口6,進氣口6上連接進氣管11,進氣管11與出料口7在同一條軸線上,進氣管11通氣后通過出料口7卸料。
所述軟囊4的底部設有輔助囊10,輔助囊10通氣鼓起后用于輔助軟囊4出料。
所述底框架1與上框架2之間設有導桿8,導桿8為直徑30mm的鍍鉻鋼管,導桿8用于軟囊4滿料或無料時保持軟囊4的形狀。
每組升降裝置5包括絲桿503,絲桿503與底框架1之間連接有兩根第二支撐桿502,絲桿503與上框架2之間連接有兩根第一支撐桿501。
兩根第二支撐桿502交叉設置,兩根第二支撐桿502鉸接,兩根第一支撐桿501交叉設置,兩根第一支撐桿501鉸接,絲桿503上連接有絲杠母504。
兩根第一支撐桿501的一端與上框架2鉸接,另一端與絲杠母504鉸接。
兩根第二支撐桿502的一端與底框架1鉸接,兩根第二支撐桿502的另一端與絲杠母504鉸接。
每根絲桿503的端部連接有鏈輪505,兩個鏈輪505之間通過鏈條506傳動連接,兩個鏈輪505之間的鏈條506上傳動連接有手輪507,轉動手輪507可通過鏈條506帶動兩個鏈輪505同步轉動,鏈輪505帶動絲桿503轉動,絲桿503通過絲桿母504帶動第一支撐桿501及第二支撐桿502運動,實現(xiàn)軟囊4的展開與折疊。
所述軟囊4的外邊緣連接有松緊帶9,松緊帶9由軟囊4的上端延伸至軟囊4的底端,松緊帶9方便軟囊4折疊。
本設備應在卸料廠區(qū)配一臺收塵器,在卸完粉料后與進料口3或出料口7對接吸氣,方便軟囊4中氣體快速被吸出,便于軟囊4折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