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菌包吊袋制作的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菌包吊袋裝置的纏繩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菌種需求的不斷提高,菌包吊袋的制作量越來越大,而現(xiàn)有的吊袋采用人工分線的方式,效率低,而且容易使線繩纏繞打結,極為不便;為了提高線繩的纏繞效率,以及避免線繩打結,迫切需要便于纏繞的設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菌包吊袋裝置的纏繩機,纏繞的效率高,使用時較為省力,且有效避免出現(xiàn)線繩纏繞過程打結的現(xiàn)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菌包吊袋裝置的纏繩機,其改進之處在于: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包括2個側框以及4個角鐵,所述4個角鐵的兩端分別垂直連接在所述2個側框的4個頂角上,所述機架上方和側邊分別設有第一繞線裝置和第二繞線裝置,所述第一繞線裝置和第二繞線裝置分別包括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分別通過軸承裝配于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一轉軸沿側框的側邊豎直設置,所述第二轉軸垂直于側框的頂邊設置于側框的兩側邊的中間位置。
上述結構中,所述軸承分別通過軸承座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軸承座的外緣設有散熱孔。
上述結構中,所述第一繞線裝置還包括均勻設置于所述第一轉軸外表面上的第一線框,所述第一線框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轉軸的撐桿以及垂直連接于撐桿末端的橫桿,且所述橫桿與所述第一轉軸相互垂直。
上述結構中,所述第二繞線裝置還包括同軸固定于第二轉軸上的轉盤,所述轉盤上垂直設有垂桿,所述垂桿均勻分布于所述第二轉軸的等半徑圓周上,兩兩相對的垂桿頂部套接有加強桿,所述加強桿之間于交叉處連接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菌包吊袋裝置的纏繩機,纏繞的效率高,使用時較為省力,且有效避免出現(xiàn)線繩纏繞過程打結的現(xiàn)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用于菌包吊袋裝置的纏繩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菌包吊袋裝置的纏繩機,包括機架1,機架1包括2個側框1-1以及4個角鐵1-2,4個角鐵1-2的兩端分別垂直連接在2個側框1-1的4個頂角上,機架1上方和側邊分別設有第一繞線裝置和第二繞線裝置,第一繞線裝置和第二繞線裝置分別包括第一轉軸3和第二轉軸8,第一轉軸3和第二轉軸8分別通過軸承2、7裝配于機架1上,第一轉軸3沿側框1-1的側邊豎直設置,第二轉軸8垂直于側框1-1的頂邊設置于側框1-1的兩側邊的中間位 置;這樣,第一繞線裝置轉動時逐漸將第二繞線裝置上線繩原材纏繞在第一繞線裝置上,實現(xiàn)線繩長度的控制,以供菌包吊袋裝置使用,為了使轉動更為方便,在第一轉軸3的一側設有搖把6,這樣較為省力,降低作業(yè)難度;由于第二繞線裝置只通過第二轉軸8的一端與軸承7裝配,為了增加牢固性,將軸承7用軸承座71安裝在一安裝板72上,安裝板72可以多焊點焊接于機架1上。
進一步地,軸承2、7分別通過軸承座21、71固定在機架1上,軸承座21、71的外緣設有散熱孔,以防止軸承過熱影響轉軸正常工作,進而提高作業(yè)效率。
進一步地,第一繞線裝置還包括均勻設置于第一轉軸3外表面上的第一線框,第一線框包括垂直于第一轉軸3的撐桿4以及垂直連接于撐桿4末端的橫桿5,且橫桿5與第一轉軸3相互垂直,采用這種結構可以使線繩穩(wěn)定的纏繞到橫桿5組成的線圈上,可以通過選擇撐桿4的規(guī)格調節(jié)線圈的半徑,以滿足后續(xù)工位需求。
進一步地,第二繞線裝置還包括同軸固定于第二轉軸8上的轉盤9,轉盤9上垂直設有垂桿10,垂桿10均勻分布于第二轉軸8的等半徑圓周上,兩兩相對的垂桿10頂部套接有加強桿11,加強桿11之間于交叉處連接為一體,增強垂桿10形成的線圈穩(wěn)固性,同時套接的方式也便于根據(jù)原線材的規(guī)格調整垂桿的規(guī)格,此外為了使第一繞線裝置比較平穩(wěn)的將線材從第二繞線裝置上剖離,垂桿10形成的線圈半徑小于橫桿5形成的線圈半徑,且垂桿10形成的線圈半徑最好是角鐵1-2長度的一半,這樣線繩便以切線方向從第二繞線轉軸分離轉移至第一繞線裝置上,使纏繞的線繩更為平整。
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范疇內,可以出現(xiàn)各種變形及修改, 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jù)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