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流輸送設備技術,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
背景技術:
在以前,往往是通過人工的方式來完成物品的分揀工作。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原始的人工處理模式不能適應經濟的發(fā)展,無法達到自身期望的高效作業(yè)的要求,無法達到更高精度的分揀物品,造成系統(tǒng)的處理成本高,浪費大。而自動化分揀處理系統(tǒng)完全能夠適應現(xiàn)代物流“面對面”的復雜分揀和組合的需要,作為具有高技術含量的自動化分揀系統(tǒng)設備——交叉帶分揀機是一種自動化的分揀處理設備,較之以往同類型系統(tǒng)具有更高的處理能力和適應能力,是一種大型的光,機,電,信息一體化設備,其配置和功能能夠根據(jù)分揀中心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方便的配置,整個系統(tǒng)主要由主體運行部分,供件系統(tǒng),機架與軌道,分揀系統(tǒng)以及控制系統(tǒng)等幾個主要的部分構成。
交叉帶式分揀機是由一組小車組成的封閉輸送分揀系統(tǒng),通過置于軌道總成中的直線電機驅動系統(tǒng)進行無機械接觸的磁力傳動,將載有包件的小車送往預先設定的目標分揀口,同時由于每個包件能夠根據(jù)自動檢測的物理參數(shù)與小車對中,帶有包件的小車在到達目標分揀口時,小車自帶電機啟動,帶動小車上的輸送帶轉動,從而使包件滑入槽中。小車上的電機在控制系統(tǒng)的作用下可以帶動皮帶進行雙向轉動,這樣可以實現(xiàn)包件向兩側的分揀。
交叉帶式分揀機采用直線電機驅動,小車運行的速度很快,每臺供件系統(tǒng)由五級傳送單元組成,分別由編碼級、測量級、等待級、加速級以及導入級組成,供件系統(tǒng)采用多條窄皮帶傳動的形式。
基于上述交叉分帶分揀機的特征,適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 應該具有表面高摩擦、柔軟、“無接口”、低噪音、節(jié)能、耐低溫、防跑偏等特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具有表面高摩擦、柔軟、“無接口”、低噪音、節(jié)能、耐低溫、防跑偏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所述皮帶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表面膠層、中間布層、中間膠層、底面布層,所述表面膠層和中間膠層均為橡膠-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膠層;所述中間布層和底面布層均為棉布層,所述棉布層的經緯線為短纖維。
其中,所述表面膠層的厚度為0.5±0.3mm;所述中間布層的厚度為0.5±0.2mm;所述中間膠層的厚度為0.5±0.2mm;所述底面布層的厚度為0.5±0.2mm。
優(yōu)選地,所述橡膠-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膠層由橡膠和占15%總重量的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制成的。
如上所述的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所述底面布層的摩擦系數(shù)不大于0.15。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一種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采用兩布兩膠結構,表面膠層具有高摩擦力,保證包裹快速精準的停在小車上面,避免包裹摔壞帶來的損失,并且能適應低溫,保證在低溫環(huán)境,表面橡膠不開裂,延長皮帶使用壽命;底面布層采用棉成分的短纖維布層,與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的長纖維結構相比更加柔軟,降低與輸送機窗體摩擦,減少阻力,從而達到降低能耗,節(jié)能的目的,節(jié)約的功耗有助于電機合理選型,減少不必要的功率升級;使得本實用新型皮帶結構具有表面高摩擦,底部低摩擦、靜音的特點,皮帶整體柔軟,耐低溫,“無接口”,節(jié)能,可以防跑偏等優(yōu)點;對工作預張力要求極低,只需要很低的張力就能完成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系統(tǒng)低張力的運轉,節(jié)約了能耗,而且低張力對端部滾筒、軸承座、輸送機構架鋼材和電機帶動功率都降低了要求,這可以降低10-15%左 右的輸送機成本。
作為在同一發(fā)明構思下的另一種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可以是由多個皮帶單片拼接而成;所述皮帶單片從上至下依次為:表面膠層、中間布層、中間膠層、底面布層;所述表面膠層和中間膠層均為橡膠-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膠層;所述中間布層和底面布層均為棉布層,所述棉布層的經緯線為短纖維。
其中,所述表面膠層的厚度為0.5±0.3mm;所述中間布層的厚度為0.5±0.2mm;所述中間膠層的厚度為0.5±0.2mm;所述底面布層的厚度為0.5±0.2mm。
相鄰兩皮帶單片之間的接口可以采用本行業(yè)現(xiàn)有的拼接方法和拼接結構。優(yōu)選地,相鄰兩皮帶單片之間可以采用斜齒接,這樣可以進一步有效地解決輸送皮帶高速運轉容易跑偏的缺陷,更好地避免小車急停帶來的滾筒回轉的問題。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的描述,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yōu)點和特征,該實施例以實例的形式給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的一個較優(yōu)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皮帶結構的另一個較優(yōu)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的皮帶結構是由多個皮帶單片拼接而成的。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從上至下依次包括:表面膠層11、中間布層12、中間膠層13、底面布層14。其中,表面膠層11為橡膠-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膠層,是由橡膠和占15%總重量的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制成的,表面膠層11的厚度為0.5±0.3mm;中間布層12為棉布層,該棉布層的經緯線為短纖維,中間布層12的厚度為0.5±0.2mm;中間膠層13也是橡膠-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膠層,厚度為0.5±0.2mm;底面布層14也為棉布層,該棉布層的經緯線為短纖維,底面布層14的摩擦系數(shù)不大于 0.15,厚度為0.5±0.2mm。
如圖2所示的用于交叉帶分揀機的皮帶結構,由多個皮帶單片1拼接而成。每片皮帶單片1從上至下依次包括:表面膠層11、中間布層12、中間膠層13、底面布層14。其中,表面膠層11為橡膠-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膠層,是由橡膠和占15%總重量的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制成的,表面膠層11的厚度為0.5±0.3mm;中間布層12為棉布層,該棉布層的經緯線為短纖維,中間布層12的厚度為0.5±0.2mm;中間膠層13也是橡膠-液態(tài)丁腈橡膠混合膠層,厚度為0.5±0.2mm;底面布層14為棉布層,該棉布層的經緯線為短纖維,摩擦系數(shù)不大于0.15,厚度為0.5±0.2mm。
多個皮帶單片1的拼接方法可以換成現(xiàn)有的其它拼接方式,例如斜齒接,這樣可以進一步有效地解決輸送皮帶高速運轉容易跑偏的缺陷,更好地避免小車急停帶來的滾筒回轉的問題。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依據(jù)較佳實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說明,但這并不表示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只局限于上述的結構,只要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閱讀上述的說明后可很容易地發(fā)展出的等效替代結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之精神與范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