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角柱及具有其的集裝箱,特別是涉及一種既能折疊又有遮蓋的集裝箱。
背景技術:
目前,可折疊的集裝箱通常為敞開式,即無遮蓋結構。這種結構的集裝箱的特點是折疊后幾個集裝箱可堆碼呈一個標準集裝箱的高度運輸,從而可以節(jié)約運輸成本。但這種結構的集裝箱無遮蓋且無法防塵防雨。
而有遮蓋的集裝箱又不能折疊。這種結構的集裝箱的特點是可以對所運輸的貨物全天候保護,能防塵防雨防盜。但這種結構的集裝箱在空箱回程運輸時無法折疊,從而會占用運輸空間,使得運輸成本增加。
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既能折疊又有遮蓋的集裝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角柱及具有其的可折疊的集裝箱,既可折疊又有遮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角柱,其特點在于,所述角柱是設置于一可折疊的集裝箱的一角部,所述角柱包括一上柱與一下柱,其中,所述上柱的上部是與所述集裝箱的頂板上的一頂角件鉸接于一第一側面上,所述下柱的下部是與所述集裝箱的底架上的一底角件鉸接,所述上柱的下部是與所述下柱的上部鉸接于與所述第一側面相對的第二側面上,且所述上柱與所述下柱在所述集裝箱折疊時是沿一折疊方向折疊,而在所述集裝箱展開時是直立支撐于所述頂角件和所述底角件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上柱的上部是與所述頂角件通過一上鉸軸機構鉸接,所述上鉸軸機構至少包括:
一頂角件墊塊,與所述頂角件固定連接,并與所述上柱的上部在所述第一側面上通過第一鉸接銷鉸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上鉸軸機構還包括:
一第一軸座,由所述頂角件墊塊向下延伸形成,且其上具有第一銷孔;
一第二軸座,由所述上柱的上部形成并與所述第一軸座相匹配,且其上具有與所述第一銷孔相對應的第二銷孔;
一可拆卸的第二鉸接銷,在所述角柱直立支撐時是插入所述第一銷孔與所述第二銷孔中以將所述上柱的所述上部與所述頂角件墊塊固定,在所述角柱折疊時是自所述第一銷孔與所述第二銷孔中拔出以將所述角柱折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下柱的下部是與所述底角件通過一下鉸軸機構鉸接,所述下鉸軸機構至少包括:
一鉸座,與所述底角件固定連接,并與所述下柱的下部形成的鉸接部通過第三鉸接銷鉸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下鉸軸機構還包括:
一第三軸座,通過所述第三鉸接銷與所述鉸座鉸接,所述第三軸座上具有一第三銷孔,所述第三銷孔在所述角柱折疊后是與所述第一銷孔相對應,且所述第二鉸接銷在所述角柱折疊后是插入所述第一銷孔與所述第三銷孔中以將所述頂角件墊塊與所述鉸座固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軸座上還形成有第一安裝槽,所述下柱的所述下部還形成有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三軸座在所述角柱折疊后是容納于所述第一安裝槽中,而在所述角柱直立支撐時是容納于所述第二安裝槽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下柱的所述鉸接部上還具有第四銷孔,所述鉸座上還具有第五銷孔和第六銷孔,其中,一定位銷在所述角柱直立支撐時是插入相對應設置的所述第五銷孔和所述第四銷孔中,所述定位銷在所述角柱折疊后是插入相對應設置的所述第六銷孔和所述第四銷孔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上柱的下部是與所述下柱的上部通過一中間鉸接機構鉸接,所述中間鉸接機構包括:
一第一銷套,設置在所述下柱的所述上部;
一第二銷套,設置在所述上柱的所述下部;
一第四鉸接銷,插入所述第一銷套和所述第二銷套中以將所述上柱和所述下柱鉸接固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在所述下柱的一第三側面及/或所述上柱的一第三側面上還設置有至少一滑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另外還提供一種可折疊的集裝箱,至少包括一頂板與一底架,其特點在于,所述集裝箱的四個角部分別設置有一如上所述的角柱,每一所述角柱的上柱和下柱在所述集裝箱折疊時是沿對應于所述底架的端部的底端梁的水平方向向內折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頂板是固定在一頂框架上,所述集裝箱還包括:
多個卷簾,分別對應安裝在所述頂框架上的多個卷簾倉內,并位于所述頂板下方,所述多個卷簾在所述集裝箱展開時能夠自所述頂板的四個邊緣處被拉出并封閉所述集裝箱的四周以分別形成所述集裝箱的相對的兩個側壁和相對的兩個端壁,且在所述集裝箱折疊時能夠被拉回裝置拉回并收納于所述卷簾倉內。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卷簾是分三層布置,包括布置于下層的用于形成所述兩個端壁的第一層卷簾、布置于中層的用于形成所述兩個側壁中的第一側壁的第二層卷簾、以及布置于上層的用于形成所述兩個側壁中的第二側壁的第三層卷簾。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每一所述卷簾倉是由兩個彼此相對設置且固定在所述頂框架上的軌道所限定而成,每一所述卷簾的兩個側邊是對應安裝于所述軌道內,且每一所述卷簾對應設置有一所述拉回裝置,每一所述拉回裝置包括:
兩個拉回彈簧,對應于所述卷簾的所述兩個側邊設置,且每一所述拉回彈簧的一端是固定在所述頂框架的一第一頂側梁上,每一所述拉回彈簧的另一端是與一連接繩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繩的另一端是繞過固定于所述頂框架的一第二頂側梁上的一滑輪并連接至所述卷簾的一端的兩個側部上,其中所述第一頂側梁與所述第二頂側梁相對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分別是由多個所述卷簾形成;及/或所述軌道在鄰近所述卷簾被拉出的所述頂框架處是形成弧狀;及/或
每一所述卷簾上還包括:設置在每一所述卷簾的另一端上的拉手;及/或設置在每一所述卷簾的另一端上的鎖鉤,用以與對應設置在所述集裝箱的底架上的一鎖具配合鎖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集裝箱還包括:
多個可折疊的中間立柱,對應設置于形成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的多個所述卷簾中兩個相鄰的所述卷簾之間,其中,每一所述中間立柱包括一上立柱與一下立柱,其中所述上立柱的下部與所述下立柱的上部通過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的外側面上的第一鉸接機構相鉸接,而所述上立柱的上部與對應固定于所述第一頂側梁或所述第二頂側梁上的上墊塊通過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的內側面上的第二鉸接機構相鉸接,所述下立柱的下部與固定在所述底架的底側梁上的下墊塊通過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的所述內側面上的第三鉸接機構相鉸接,且每一所述中間立柱的所述上立柱與所述下立柱在所述集裝箱折疊時是向內折疊,而在所述集裝箱展開時是直立支撐于所述第一頂側梁或所述第二頂側梁與所述底側梁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每一所述中間立柱還包括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的所述內側面上且位于所述上立柱的下部和所述下立柱的上部之間的可拆卸的第四鉸接機構,其中,所述第四鉸接機構包括:
第一銷套,設置在所述下立柱的所述上部;
第二銷套,設置在所述上立柱的所述下部;
可拆卸的銷軸,其在所述中間立柱直立支撐時是插入所述第一銷套和所述第二銷套中以將所述上立柱和所述下立柱固定,而在所述中間立柱折疊時是從所述第一銷套和所述第二銷套中拔出。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四鉸接機構還包括:
連接鏈,其一端固定在所述中間立柱上,另一端與所述銷軸連接;
安裝軸套,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上,其中所述銷軸在從所述第一銷套和所述第二銷套拔出后是放置在所述安裝軸套中;
及/或,在形成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的多個所述卷簾中的每一所述卷簾的兩側,在對應的所述上墊塊、所述上立柱、所述下立柱、所述下墊塊、所述上柱、及所述下柱中至少一個的對應側面上設置有滑槽,所述卷簾是在所述滑槽內滑動。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集裝箱還包括:
至少一個氣彈簧,每一所述氣彈簧的一端是鉸接于一所述角柱的所述上柱上,另一端是鉸接于所述頂板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集裝箱包括有四個所述氣彈簧,每一所述角柱的所述上柱上分別設置一個所述氣彈簧,其中,每一所述氣彈簧的一端是鉸接于所述上柱的所述第一側面上,另一端是鉸接于所述頂板的頂端梁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集裝箱還包括兩個可折疊的支撐架,分別對應設置于所述底架的兩個所述底端梁上,其中,每一所述支撐架包括:
一豎直支撐,其下部與對應的所述底端梁鉸接,其上部與對應設置于所述頂端梁上的第一固定塊通過一緊固結構可拆卸地連接;
一橫向支撐,垂直于所述豎直支撐設置并與之固定連接,且所述橫向支撐的兩個端部分別和與之相鄰的所述角柱通過一內鎖定結構可拆卸地連接;
其中,所述支撐架在所述集裝箱折疊時向內折疊,在所述集裝箱展開時直立支撐于所述底端梁和所述頂端梁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每一所述緊固結構包括:
一錐形固定部,由所述第一固定塊向下延伸形成,且其上具有一第一固定孔;
一錐形固定槽,形成于所述豎直支撐的所述上部并與所述錐形固定塊相匹配,且其上具有一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在所述支撐架直立支撐時是與所述第一固定孔對準;
一第一固定銷,在所述支撐架直立支撐時插入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中以將所述豎直支撐與所述第一固定塊固定連接;
及/或,每一所述內鎖定結構包括:
一錐形鎖定槽,形成于所述橫向支撐的所述端部;
一錐形鎖定部,與所述錐形鎖定槽對應設置并與之相匹配,所述錐形鎖定部是形成于和所述橫向支撐的端部相鄰的所述角柱的所述第一側面上,其包括形成于所述上柱的下部上的第一鎖定部和形成所述下柱的上部上的第二鎖定部;
其中,所述錐形鎖定部在所述支撐架直立支撐時是容納于所述錐形鎖定槽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撐架還包括:
兩個固定掛鉤,彼此相對地固定于所述豎直支撐的下部的兩側;
兩個拉簧,分別布置于所述豎直支撐的兩側,且每一所述拉簧的一端是連接至對應一側的所述固定掛鉤上,另一端是連接至對應一側的所述角柱的所述下柱的鉸接部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集裝箱還包括:
多組支撐組件,均勻布置在所述底架的底板的內側面上,其中,每組支撐組件至少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支撐裝置,每一所述支撐裝置至少包括一三角形單體和包覆在所述三角形單體外的一層橡膠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卡塊,所述卡塊是設置于所述長邊和/或一所述短邊所在的平面上;及/或所述三角形單體為等腰三角形,并具有一長邊和兩相等的短邊,其中,所述三角形單體的所述長邊或一所述短邊所在的平面作為支撐面。
本實用新型的集裝箱既可折疊,又有遮蓋結構。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集裝箱可以裝運普通貨物,也可以裝運特殊貨物,例如裝運卷材,具體的,可裝運鋼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折疊的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集裝箱處于展開狀態(tài);
圖2為圖1中的可折疊的角柱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可折疊的角柱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的可折疊的角柱的側面視圖;
圖5為圖1中的可折疊的集裝箱的端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角柱和支撐架處于直立支撐狀態(tài);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角柱直立支撐時的狀態(tài)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角柱向內折疊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角柱折疊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9為圖1中帶有多個卷簾的頂板結構的示意圖,其中多個卷簾分三層布置;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去除卷簾后的頂板結構的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中去除卷簾和頂板板體后的頂板結構的示意圖,其中示出了供形成第一側壁的卷簾安裝和滑動的第一軌道和供形成第二側壁的卷簾安裝和滑動的第二軌道;
圖12為部分頂板結構的框架示意圖,其中示出了與形成第一側壁的一個卷簾配合安裝的拉回裝置的布置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中卷簾與底架上的鎖具配合鎖緊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14為圖1中一個中間立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4中的中間立柱折疊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16為形成第一側壁的一個卷簾與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上的滑槽配合滑動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個折疊后的集裝箱堆疊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18為本實用新型中一個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實用新型中由多個支撐裝置組成的支撐組件的一種配置方式的示意圖;
圖20為本實用新型中由多個支撐裝置組成的支撐組件的另一種配置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結構,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為達到既能折疊又有遮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折疊的集裝箱100,如圖1所示,其至少包括一底架10及一頂板20。其中,所述底架10包括有底框架和設置在所述底框架上的底板101,所述底框架可包括兩個相對的底側梁13和兩個相對的底端梁14,且所述底架10的四個角部分別具有一底角件11。在所述底架10的底側梁13和底端梁14上還可設置有防水板16。所述頂板20是固定在一頂框架200上,所述頂框架200可包括兩個相對的頂側梁201和兩個相對的頂端梁202,且所述頂框架200的四個角部分別具有一頂角件21。本實用新型特別的是,所述集裝箱100還可包括四個可折疊的角柱70。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四個角柱70是分別對應于所述底架10的四個角部設置。結合參考圖2和圖3,每一角柱70是包括鉸接的下柱71和上柱72,其中,下柱71的下部是與底架10的對應角部的底角件11鉸接,上柱72的上部是與頂板20的對應角部的頂角件21鉸接。并且,每一角柱70的上柱72與下柱71在集裝箱折疊時是沿一折疊方向向內折疊,而在集裝箱展開時是直立支撐于頂角件21和底角件11之間。
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每一所述角柱70是沿對應于所述底架10上與所述端壁30/40相對應的底端梁14的水平方向向內折疊,折疊后的角柱70是堆疊在所述底端梁14的上方(如圖8所示)。當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角柱70也可以是沿對應于所述底架10上與所述側壁50/60相對應的底側梁13的水平方向向內折疊,這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并且,如圖2、圖3所示,每一所述下柱71的下部是與對應的底角件11通過一下鉸軸機構701鉸接;每一所述上柱72的上部是與對應的頂角件21通過一上鉸軸機構702鉸接于朝向所述角柱70的折疊方向的第一內側面(圖中未標示)上;每一所述角柱70的所述上柱72與所述下柱71之間是通過一中間鉸接機構703鉸接于與所述第一內側面相對的第一外側面上。
繼續(xù)參考圖2和圖3,在本實用新型中,每一所述上鉸軸機構702包括一頂角件墊塊75、一第一軸座752、一第二軸座722以及一可拆卸的鉸接銷762。其中,所述頂角件墊塊75是與所述頂角件21固定連接,并與所述上柱72的上部在所述第一內側面上通過一鉸接銷761而鉸接,其中所述鉸接銷761是穿過設置在所述頂角件墊塊72上的銷套751和設置在所述上柱72的上部上的銷套727實現鉸接。所述第一軸座752是由所述頂角件墊塊75向下延伸形成,且其上具有第一銷孔753。所述第二軸座722是由所述上柱72的上部形成,并與所述第一軸座752相匹配,且其上具有與所述第一銷孔753相對應的第二銷孔724。所述鉸接銷762在所述角柱70直立支撐時是插入所述第一銷孔753與所述第二銷孔724中以將所述上柱72的上部與所述頂角件墊塊75固定,而在所述角柱70折疊時是自所述第一銷孔753與所述第二銷孔724中拔出以可將所述角柱70折疊。
在本實用新型中,每一所述下鉸軸機構701至少包括一鉸座74,其是與所述底角件11固定連接,并與所述下柱71的下部形成的鉸接部714通過鉸接銷763鉸接,如圖2、圖3所示。較佳地,每一所述下鉸軸機構701還可包括一第三軸座73,其可通過所述鉸接銷763穿過其上的安裝銷孔731而與所述鉸座74鉸接。并且,所述第三軸座73上還可具有一第三銷孔732,所述第三銷孔732在所述角柱70折疊后是與所述第一銷孔753相對應,且所述鉸接銷762在所述角柱70折疊后是插入所述第一銷孔753與所述第三銷孔732中以將所述頂角件墊塊75與所述鉸座74固定,如圖8所示。
所述中間鉸接機構703例如可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柱72的下部的銷套721、設置在所述下柱71的上部的銷套711、以及插入所述銷套721和711中的鉸接銷712。
較佳地,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軸座752上還形成有第一安裝槽754,所述第一安裝槽754是與所述第二軸座722及所述第三軸座73相匹配。而所述下柱71的下部還形成有第二安裝槽717。其中,在所述角柱70直立支撐時,所述第二軸座722是容納于所述第一安裝槽754中,如圖6所示;在所述角柱70折疊后,所述第三軸座73是容納于所述第一安裝槽754中,如圖8所示;而在所述角柱70直立支撐時,所述第三軸座73是容納于所述第二安裝槽717中,如圖6所示。
更佳地,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下柱71的鉸接部714上還具有第四銷孔718,而所述鉸座74上還具有第五銷孔742和第六銷孔743。其中,一定位銷764在所述角柱70直立支撐時是插入呈相對應設置的所述第五銷孔742和所述第四銷孔718中,從而將所述角柱70與所述鉸座74固定;而所述定位銷764在所述角柱70折疊后可插入呈相對應設置的所述第六銷孔743和所述第四銷孔718中。
結合參考圖1和圖5,較佳地,所述集裝箱100還可包括至少一個氣彈簧88,例如可為四個,即在每一所述角柱70的上柱72上可分別設置一個所述氣彈簧88。其中,每一氣彈簧88的一端是鉸接于一所述角柱70的上柱72上,例如鉸接于第一內側面上,另一端是鉸接于所述頂板20上,例如鉸接于與所述端壁30/40對應設置的頂端梁202上。
繼續(xù)結合參考圖1和圖5,更佳地,所述集裝箱100還可包括兩個可折疊的支撐架80,其是分別對應設置于所述底架20相對的兩個底端梁14上。其中,每一所述支撐架80可包括一豎直支撐81和一橫向支撐82。并且,所述豎直支撐81的下部是與對應的底端梁14鉸接,而其上部是與對應設置于所述頂端梁202上的第一固定塊83通過一緊固結構810可拆卸地連接;而所述橫向支撐82是垂直于所述豎直支撐81設置并與之固定連接,其例如可由兩個分別固定在所述豎直支撐81兩側的左支撐821和右支撐822組成,且所述橫向支撐82的兩個端部分別和與之相鄰的角柱70通過一內鎖定結構820可拆卸地連接。其中,所述支撐架80在所述集裝箱折疊時是向內折疊,如圖7所示,而在所述集裝箱展開時直立支撐于所述底端梁14和所述頂端梁202之間,如圖5所示,從而可加強所述集裝箱展開時的支撐強度,并可在所述角柱70的內側將所述角柱70鎖定,使之保持直立支撐狀態(tài)。
如圖5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每一所述緊固結構810包括一錐形固定部831、一錐形固定槽813以及一第一固定銷815。其中,所述錐形固定部831是由所述第一固定塊83向下延伸形成,且其上具有第一固定孔832(如圖7所示)。所述錐形固定槽813是形成于所述豎直支撐81的上部并與所述錐形固定塊831相匹配,且其上具有第二固定孔814,所述第二固定孔814在所述支撐架80直立支撐時是與所述第一固定孔831對準;而所述第一固定銷815在所述支撐架80直立支撐時是插入所述第二固定孔814和所述第一固定孔831中,以將所述豎直支撐81與所述第一固定塊83固定連接。在折疊所述集裝箱100時,可將所述第一固定銷815拔出,以斷開所述豎直支撐81與所述第一固定塊83之間的連接,以便于所述支撐架80的折疊。
如圖5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每一所述內鎖定結構820包括一錐形鎖定槽827和一錐形鎖定部。其中,所述錐形鎖定槽827是形成于所述橫向支撐82的兩個端部。而所述錐形鎖定部是與所述錐形鎖定槽827對應設置并與之相匹配,具體地說,所述錐形鎖定部是形成于和所述橫向支撐82的端部相鄰的角柱70的第一內側面上,其主要包括形成于所述上柱72的下部上的第一鎖定部728和形成于所述下柱71的上部上的第二鎖定部718。其中,所述錐形鎖定部在所述支撐架80直立支撐時是容納于所述錐形鎖定槽827中。當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錐形鎖定槽827也可以為其他形狀的槽,例如為方槽,對應地,所述第一鎖定部718、第二鎖定部728也可以為方形結構,從而與所述方槽相匹配,這些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更佳地,每一所述支撐架80還可包括兩個拉簧84和兩個固定掛鉤85。其中,所述兩個固定掛鉤85是彼此相對地固定于所述豎直支撐81的下部的兩側;所述兩個拉簧84是分別布置于所述豎直支撐81的兩側,且每一所述拉簧84的一端是連接至對應一側的所述固定掛鉤85上,另一端是連接至對應一側的角柱70的下柱71的鉸接部714的連接端719(參考圖3)上。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拉簧84和所述氣彈簧88有足夠的力量將整個集裝箱結構從折疊狀態(tài)打開成展開狀態(tài)。
如圖6~圖8所示,分別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角柱70處于直立支撐時的狀態(tài)、向內折疊時的狀態(tài)及折疊后的狀態(tài)。如圖6所示,在集裝箱展開時,是通過鉸接銷762將角柱70的上柱72的上部與頂角件墊塊75固定,以及通過鉸接銷764將角柱70的下柱71的下部的鉸接部與固定在底角件11上的鉸座74固定,并通過橫向支撐82端部和角柱70之間的內鎖定結構820在內側固定所述角柱70,使之可穩(wěn)固地保持直立支撐狀態(tài)。反之,將所述鉸接銷762、764拔出,可將所述角柱70向內折疊,如圖7所示。如圖8所示,在所述角柱70折疊后,其是堆疊于底架的底端梁14上方,且此時所述第一軸座752可與所述鉸座74上的第三軸座73連接,即通過鉸接銷762穿在所述第一軸座752上的第一銷孔753與所述第三軸座73上的第三銷孔732中,可將頂角件21與底角件11折疊后緊固連接,從而可將折疊后的集裝箱緊固。
為進一步達到能防塵防雨的目的,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集裝箱100還可進一步包括多個卷簾,其中,所述多個卷簾是分別對應安裝在所述頂框架200上的多個卷簾倉(詳見圖9、圖11中的24~26)內并位于所述頂板20的下方,所述多個卷簾在所述集裝箱100展開時能夠自所述頂板20的四個邊緣處被拉出并封閉所述集裝箱100的四周以分別形成所述集裝箱100的相對的兩個側壁50、60和相對的兩個端壁30、40,且在所述集裝箱100折疊時能夠被拉回裝置(詳見圖12中的55a、55b、56a、56b)拉回并收納于所述卷簾倉內。
下面將結合圖1及圖9~15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中多個卷簾的安裝結構和工作原理。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集裝箱100的兩個端壁30和40是分別由一個卷簾30’和40’(參考圖9)形成,而兩個側壁50和60是分別由三個卷簾形成,例如第一側壁50是由三個卷簾50a、50b、50c形成,第二側壁60也是由三個卷簾(圖中未標示)形成。
如圖9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形成所述端壁30、40和所述側壁50、60的所述多個卷簾是分三層布置,包括布置于下層的用于形成所述兩個端壁30、40的第一層卷簾(例如卷簾40’)、布置于中層的用于形成所述兩個側壁中的第一側壁50的第二層卷簾(例如卷簾50a)、以及布置于上層的用于形成所述兩個側壁中的第二側壁60的第三層卷簾(例如卷簾60a)。而頂板20是覆蓋于位于上層的第三層卷簾上,即位于最頂層(或稱為最外層)。
結合參考圖10~14,以圖1中形成第一側壁50的右側部分的一個卷簾50a為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中每一卷簾的安裝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卷簾50a是安裝于所述頂框架200上的一個卷簾倉25內,該卷簾倉25是由兩個彼此相對設置且固定在所述頂框架200上的軌道25a所限定而成,而所述卷簾50a的兩個側邊是對應安裝于所述軌道25a內。較佳地,所述軌道在鄰近所述卷簾被拉出的所述頂框架處形成弧狀251a。
如圖12所示,對應所述卷簾50a設置有一拉回裝置55a,用于將所述卷簾50a拉回至所述卷簾倉25內。其中,所述拉回裝置55a包括兩個拉回彈簧551,所述兩個拉回彈簧551是對應于所述卷簾50a的兩個側邊設置,且每一所述拉回彈簧551的一端是固定在所述頂框架的一頂側梁201上,每一所述拉回彈簧551的另一端是與一連接繩552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繩552的另一端則是繞過固定于所述頂框架的另一頂側梁201上的一滑輪553并連接至所述卷簾50a(圖中未示,可參考圖9)的一端的兩個側部上。這樣,在集裝箱展開時,可以將卷簾50a從卷簾倉25內沿軌道25a(參考圖11)拉出以形成集裝箱的第一側壁50的右側部分。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拉回裝置55a的拉回彈簧551、連接繩552及滑輪553等可以通過固定在所述頂框架200上的安裝槽鋼(圖中未示)安裝,如此不僅可保護相關部件,還可加強頂板的結構強度。
較佳地,如圖9所示,在所述卷簾50a的另一端上還可設置有一拉手56以及一鎖鉤51。當通過所述拉手56將所述卷簾50a拉出后,可以通過所述鎖鉤51與對應設置在所述底架10上的一鎖具15配合鎖緊,從而將所述卷簾50a鎖定在所述底架10的底側梁13上,如圖13所示,還能加掛關封17。當松開鎖具15后,所述拉回彈簧551可以將所述卷簾50a拉回到對應的卷簾倉內。
上述僅是以布置在中層的一個卷簾50a為例說明其安裝結構和工作原理,而布置在下層和上層的卷簾倉、軌道、卷簾、拉回裝置等的安裝結構及工作原理與之類似,在此不再贅述。例如,如圖9-13所示,形成端壁40的卷簾40’可容納于由頂側梁201作為軌道所限定的卷簾倉24內,其對應的拉回裝置54a可通過安裝槽鋼安裝在頂框架上。而形成第二側壁60的一部分的卷簾60a’可容納于由兩個相對的軌道26a所限定的一個卷簾倉26內,其可通過對應設置的拉回裝置56a被拉回至所述卷簾倉26內。在圖11中,兩個相對設置的軌道25a是用以限定一卷簾倉25,用以容納圖1中形成側壁50的右側部分的卷簾50a;兩個相對設置的軌道25b是用以限定一卷簾倉25,用以容納圖1中形成側壁50的中間部分的卷簾50b。兩個相對設置的軌道25c是用以限定一卷簾倉25,用以容納圖1中形成側壁50的左側部分的卷簾50c。對應地,兩個相對設置的軌道26a、26b、26c是分別用以限定一卷簾倉26,用以分別容納圖1中形成側壁60的右側部分、中間部分、左側部分的卷簾。
如圖14~18所示,并結合參考圖1、圖9,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集裝箱還包括多個可折疊的中間立柱90,這些中間立柱90是對應設置于形成所述第一側壁50和所述第二側壁60的多個所述卷簾中的兩個相鄰的卷簾之間。其中,每一所述中間立柱90包括一下立柱91與一上立柱92,如圖14所示,所述上立柱92的下部與所述下立柱91的上部通過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90的外側面上的第一鉸接機構96相鉸接,而所述上立柱92的上部與固定在所述頂板的頂側梁201上的上墊塊94通過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90的內側面上的第二鉸接機構97相鉸接,所述下立柱91的下部與固定在所述底架的底側梁13上的下墊塊93通過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90的所述內側面上的第三鉸接機構98相鉸接。其中,如圖15所示,所述第一鉸接機構96可包括設置在所述上立柱92的下部的銷套961、設置在所述下立柱91的上部的銷套962、以及插入所述銷套961和962中的鉸接銷963。所述第二鉸接機構97、第三鉸接機構98的結構與所述第一鉸接機構96的結構類似,在此不再贅述。如此,每一所述中間立柱90的所述上立柱92與所述下立柱91在所述集裝箱折疊時是向內折疊,而在所述集裝箱展開時是直立支撐于所述頂側梁201和所述底側梁13之間。
較佳地,如圖14、17所示,每一所述中間立柱90還可包括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90的內側面上且位于所述上立柱92的下部和所述下立柱91的上部之間的可拆卸的第四鉸接機構99。其中,所述第四鉸接機構99可包括:第一銷套991,設置在所述下立柱91的上部;第二銷套992,設置在所述上立柱92的下部;以及可拆卸的銷軸993,其在所述中間立柱90直立支撐時是插入所述第一銷套991和所述第二銷套992中以將所述上立柱92和所述下立柱91固定,如圖14所示,而所述銷軸993在所述中間立柱90折疊時是從所述第一銷套991和所述第二銷套992中拔出。
為了防止拔出的銷軸993丟失,所述第四鉸接機構99還可包括連接鏈994和安裝軸套927。其中,所述連接鏈994的一端是固定在所述中間立柱90上,如圖15是固定在所述上立柱92上,而另一端是與所述銷軸993連接。所述安裝軸套927是設置在所述中間立柱90上,如圖15是設置在所述上立柱92上。所述銷軸993在從所述第一銷套991和所述第二銷套992拔出后可放置在所述安裝軸套927中。
較佳地,在本實用新型中,結合參考圖1、圖3、圖9、圖16所示,在形成所述第一側壁50和所述第二側壁60的多個卷簾中的每一卷簾的兩側,在對應的所述上墊塊94、所述上立柱92、所述下立柱91、所述下墊塊93、所述上柱72、及所述下柱71中至少一個的對應側面上可設置有滑槽95、715、725等,即滑槽可分段設置。而對應的卷簾是在對應的滑槽95、715、725內滑動,例如,卷簾50a的卷簾是在位于其兩側的中間立柱90上的滑槽95和角柱70上的滑槽715、725內滑動,其中位于中間立柱90的上立柱92和下立柱91上的滑槽95呈一直線,位于角柱70的上柱72上的滑槽725和位于角柱70的下柱71上的滑槽715也呈一直線。
如圖1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折疊的集裝箱100在折疊后可堆疊鏈接成一個標準集裝箱,例如四個折疊后的集裝箱100a~100d可堆疊鏈接成一個標準集裝箱,以便于運輸。
本實用新型的集裝箱100可以裝運普通貨物,也可以裝運特殊貨物,例如裝運卷材,具體的,可裝運鋼卷。為了固定鋼卷,可在所述底架20的底板101上均勻布置多組支撐組件12,每組支撐組件12至少可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支撐裝置120,如圖1所示,例如可包括四個支撐裝置120,其分兩排相對設置,每排兩個。
結合參考圖18,每一所述支撐裝置120至少包括一三角形單體121和包覆在所述三角形單體121外的一層橡膠墊122,所述橡膠墊122是通過螺栓123固定在三角形單體121上。較佳地,所述三角形單體121為等腰三角形,并具有一長邊1211和兩相等的短邊1212,其中,所述三角形單體121的所述長邊1211或一所述短邊1212所在的平面可作為支撐面,用以支撐鋼卷。在其它實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撐裝置121還可包括焊接在所述三角形單體121上的卡塊124和125,其中,所述卡塊124是設置在所述短邊1211所在的平面上,所述卡塊125是設置于所述長邊1211所在的平面上。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支撐裝置120的擺放方式根據鋼卷的直徑不同可分為兩種,如圖19和圖20所示。如圖19所示,組成支撐組件12的支撐裝置120的擺放是將所述長邊1211放置在底架10的底板101上,其中卡塊125與底板101相連,這種擺放方式適用于直徑較小的鋼卷。如圖20所示,組成支撐組件12’的支撐裝置120的擺放是將所述短邊1212放置在底架10的底板101上,其中卡塊124與底板101相連,這種擺放方式適用于直徑較大的鋼卷。如圖1所示,同一個集裝箱100內,可以根據需要將所述支撐裝置120按不同擺放方式進行擺放,例如,兩端的支撐組件12按如圖19所示方式擺放,以裝運直徑較小的鋼卷,而中間的支撐組件12按如圖20所示方式擺放,以裝運直徑較大的鋼卷,這些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集裝箱100既可折疊又有遮蓋,在運輸貨物時可以防塵防雨,而在回空時又可將該集裝箱100折疊,并將數個折疊后的集裝箱堆碼成一個標準集裝箱的高度運輸,從而可達到減少運費的目的。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