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排粉機結構。
背景技術:
粉料在輸送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粉塵,現(xiàn)有的輸送裝置一般為敞開式,因而會造成粉料的浪費,同時也會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污染,尤其是操作人員,有些粉料如果吸入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需要進一步改進。
此外,粉料從排粉機中排出后,通常是將粉料排放到放置好的存儲桶或者存儲罐內,粉料由上往下下落,如果存儲桶較大,則往往粉料在中間疊加放置較高而兩側較低,需要通過人工操作使存儲桶放置粉料,給操作帶來一定程度的繁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排粉機結構,將排粉和接料結合為一體結構,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排粉機結構,包括機體和接料罐,機體下部設有排粉口,所述排粉口裝接有排粉通道,該排粉通道傾斜設置,排粉通道的出料端口裝接有垂直向下的導粉板,導粉板上設有轉動輥軸,該轉動輥軸與導粉板表面之間具有間隙,轉動輥軸與裝設在排粉通道外的馬達連接,接料罐設在排粉通道下方,接料罐為矩形罐,接料罐頂部右側設有進料口,接料罐的左側壁設有出料口,該出料口處設有封板,排粉通道的出料端口正對著進料口,該接料罐內設有朝向出料口延伸的弧形導板。
所述接料罐頂部設有擋板,該擋板裝設在進料口側邊。
所述排粉通道的出料端口處設有升降隔板。
所述接料罐底部設有萬向輪。
所述排粉通道內設有攪拌桿,該攪拌桿上設有攪拌片,攪拌桿與裝在排粉通道外的電機連接。
所述接料罐內上部設有紅外感應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將排粉和接料結合為一體結構,實現(xiàn)排料的順暢性,以及接料的穩(wěn)定性,提高盛裝容積,搬運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排粉通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附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自動排粉機結構,包括機體1和接料罐6,機體1下部設有排粉口,所述排粉口裝接有排粉通道2,該排粉通道2傾斜設置,排粉通道2的出料端口裝接有垂直向下的導粉板9,導粉板9上設有轉動輥軸10,該轉動輥軸10與導粉板9表面之間具有間隙,轉動輥軸與裝設在排粉通道外的馬達連接,接料罐6設在排粉通道2的出料端口的下方,接料罐6為矩形罐,接料罐6頂部右側設有進料口4,接料罐6的左側壁設有出料口8,該出料口處設有封板,排粉通道2的出料端口正對著進料口4,該接料罐6內設有朝向出料口延伸的弧形導板7。
此外,接料罐6頂部設有擋板5,該擋板5裝設在進料口4側邊。該擋板以鉸接方式安裝在接料罐頂部,可以轉動,實現(xiàn)對接料罐進料口的封閉和打開。
所述排粉通道2的出料端口處設有升降隔板3。將升降隔板降下時截斷排粉通道,向上升起升降隔板時,則保持排粉通道的流通性。
所述接料罐6底部設有萬向輪,從而方便搬運。
此外,排粉通道2內設有攪拌桿11,該攪拌桿11上設有攪拌片12,攪拌桿與裝在排粉通道外的電機連接。通過該攪拌桿的轉動,可以有效避免排粉通道內粉料的堆積。接料罐內上部設有紅外感應傳感器,該紅外感應傳感器實時地檢測接料罐內粉料的情況,當達到設定位置線時,則向控制終端發(fā)出警報,提醒工作人員知曉,及時將當前的接料罐運走,換上新的接料罐,從而有效避免粉料從接料罐中溢出,并且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中,機體內的粉料從排粉通道中排出,經(jīng)排粉通道排到接料罐中。排粉通道的導粉板位于擋板內,確保粉料不會外泄。粉料從接料罐的進料口落入到其內部時,受到弧形導板的作用自動向左側流動,從而實現(xiàn)將整個接料罐裝滿的目的,可以一次性裝載更多粉料。裝載完畢后,不需要關機,只需要將升降隔板降下截斷排粉通道,使排粉通道內的粉料不會排出,此時快速將裝滿粉料的接料罐搬走,換上新的接料罐,再向上升起升降隔板,使粉料再次排出。導粉板能夠使粉料更好的向下傳送,并且導粉板上的轉動輥軸不斷地轉動,有利于粉料的流動。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