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上下料機構,尤其是指一種用于手機殼打磨的自動上下料機構。
背景技術:
在手機生產加工過程中,手機殼必須要進行打磨拋光加工才能保證手機殼的外觀以及觸感。在現(xiàn)有技術中,為了高效的完成手機殼打磨拋光加工,通常使用拋光機器人來進行拋光打磨;被打磨完畢后的手機殼被放置到流水線的傳輸帶上,輸送到下一個工位給作業(yè)人員進行收集。由于拋光機器人的打磨拋光加工速度快,需要安排專人進行收料操作。但因勞動強度大、勞動環(huán)境差等原因,招聘工人難并且人工成本較高,而且人工進行收料過程中容易碰傷產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手機殼打磨的自動上下料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手機殼打磨的自動上下料機構,包括有冂型固定框架,所述冂型固定框架上安裝有相互垂直的X向線性模組、Y向線性模組、Z向線性模組、連接板及吸盤抓手,所述X向線性模組固定于冂型固定框架的頂板上,Y向線性模組的中部固定于X向線性模組的滑塊上,Z向線性模組通過連接板固定于Y向線性模組的滑塊上,吸盤抓手通過連接板安裝在Z向線性模組的滑塊上;所述冂型固定框架的下方中間設置有載料線性模組,所述載料線性模組的滑塊上安裝有用于垂直插裝產品的集料框。
其中,所述集料框的中間至少設置有兩排插槽,在兩排插槽之間設有一隔板;其中一排插槽用于放置未打磨的手機殼,另外一排用于放置已打磨的手機殼。
進一步的,所述Z向線性模組的連接板下方共安裝有兩個吸盤抓手,兩個吸盤抓手之間的間距大于隔板的厚度。
進一步的,所述吸盤抓手包括有伸出氣缸和抓手連接架,所述伸出氣缸固定于連接板的下方,所述抓手連接架的一側固定于伸出氣缸的活塞桿上,抓手連接架的另一側鉸接有四根調節(jié)連接桿,每根調節(jié)連接桿的一端安裝有一個外連接真空裝置的吸盤器。
再進一步的,所述吸盤器上設有墊套,所述墊套可以拆卸。
其中,所述冂型固定框架采用鋁型材拼接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手機殼打磨的自動上下料機構,包括有冂型固定框架,所述冂型固定框架上安裝有相互垂直的X向線性模組、Y向線性模組、Z向線性模組、連接板及吸盤抓手,所述X向線性模組固定于冂型固定框架的頂板上,Y向線性模組的中部固定于X向線性模組的滑塊上,Z向線性模組通過連接板固定于Y向線性模組的滑塊上,吸盤抓手通過連接板安裝在Z向線性模組的滑塊上;所述冂型固定框架的下方中間設置有載料線性模組,所述載料線性模組的滑塊上安裝有用于垂直插裝產品的集料框。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且高效地完成手機殼打磨上下料工作,能夠有效地節(jié)省人工成本;并且通過吸取手機殼不會對手機殼造成任何損傷,上下料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碰傷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一種用于手機殼打磨的自動上下料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所述載料線性模組與集料框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3為所述X向線性模組、Y向線性模組和Z向線性模組和吸盤抓手裝配在冂型固定框架上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至圖3中的附圖標記包括:
1—冂型固定框架 2—X向線性模組 3—Y向線性模組
4—Z向線性模組 5—連接板 6—吸盤抓手
7—載料線性模組 8—集料框 9—插槽
10—隔板 11—伸出氣缸 12—抓手連接架
13—調節(jié)連接桿 14—吸盤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用于手機殼打磨的自動上下料機構,包括有冂型固定框架1,所述冂型固定框架1上安裝有相互垂直的X向線性模組2、Y向線性模組3、Z向線性模組4、連接板5及吸盤抓手6,所述X向線性模組2固定于冂型固定框架1的頂板上,其得使Y向線性模組3在水平面內沿著X向做往復直線運動;Y向線性模組3的中部固定于X向線性模組2的滑塊上,其使得Z向線性模組4在水平面內沿著Y向做往復直線運動;Z向線性模組4通過連接板5固定于Y向線性模組3的滑塊上,其使得吸盤抓手6在垂直面內沿著Z向做往復直線運動;吸盤抓手6通過連接板5安裝在Z向線性模組4的滑塊上,連接板5為一塊直板,其一端通過螺釘固定在Z向線性模組4的滑塊上,其另一端通過螺釘與吸盤抓手6固定。所述冂型固定框架1的下方中間設置有載料線性模組7,所述載料線性模組7的滑塊上安裝有用于垂直插裝產品的集料框8,所述載料線性模組7可以使得集料框8沿著X向做往復直線運動。
在上下料工作時,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預先設計的運動軌跡,通過X向線性模組的電機驅動器、Y向線性模組的電機驅動器、Z向線性模組的電機驅動器對吸盤抓手6的運動軌跡進行控制。當手機殼被打磨完畢,吸盤抓手6將手機殼吸住,然后在三個線性模組的相互配合下實現(xiàn)手機殼的下料,并且垂直放入集料框8內;接著吸盤抓手6再吸取出一片未打磨的手機殼,三個線性模組再相互配合將手機殼轉移至打磨處,一此循環(huán)。本自動上下料機構雖然不是多自由度的機器人,但依然能夠自動且高效地完成手機殼打磨上下料工作,能夠有效地節(jié)省人工成本;并且通過吸取手機殼不會對手機殼造成任何損傷,上下料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碰傷的情況。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集料框8的中間至少設置有兩排插槽9,在兩排插槽9之間設有一隔板10;其中一排插槽9用于放置未打磨的手機殼,在開始打磨前,通過人工將需要打磨的手機殼放置于插槽9內供吸盤抓手6;另外一排用于放置已打磨的手機殼,吸盤抓手6將經過打磨的手機殼吸住然后放到該插槽9內。
進一步的,所述Z向線性模組4的連接板5下方共安裝有兩個吸盤抓手6,兩個吸盤抓手6之間的間距大于隔板10的厚度。一個吸盤抓手6用于吸住未打磨的手機殼,另一個吸盤抓手6用于吸住已經打磨的手機殼,使上下料依次前后進行,不需分開不同的區(qū)域進行上下料,可以有效節(jié)省工作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吸盤抓手6包括有伸出氣缸11和抓手連接架12,所述伸出氣缸11固定于連接板5的下方,所述抓手連接架12的一側固定于伸出氣缸11的活塞桿上,抓手連接架12的另一側鉸接有四根調節(jié)連接桿13,每根調節(jié)連接桿13的一端安裝有一個外連接真空裝置的吸盤器14。當需吸緊手機殼時,四個吸盤器14吸住手機殼,能夠有效的保證了吸盤抓手6在抓取過程中手機殼平穩(wěn)可靠,更不會出現(xiàn)隨意擺動的現(xiàn)象。采用的吸盤器14可以在調節(jié)連接桿13上移動,這樣就可以根據(jù)手機殼的尺寸改變吸盤器14的位置,使用范圍廣。此吸盤抓手6的結構簡單,其安裝或拆卸便捷可靠,便于修理。
再進一步的,所述吸盤器14上設有墊套,所述墊套可以拆卸。墊套保護吸盤器14的吸盤不被損壞,墊套可拆卸更換,無需更換吸盤器14整體。
其中,所述冂型固定框架1采用鋁型材拼接組成,鋁密度非常小,使冂型固定框架易于實現(xiàn)輕量化,便于組合安裝。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技術是指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