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物料下料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家的基礎建設和其他的建設持續(xù)發(fā)展,對建筑等材料的需求量大增。目前,建筑上用的建筑等材料是將多種不同的材料分別稱重,按照一定的配比進行混合攪拌而制得。現(xiàn)在很多還是采用人工手動放料,人工計量的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作業(yè)效率低,而且計量不準確、誤差較大。即使現(xiàn)在,有的設備采用自動稱量裝置,將存放在儲料倉中的物料加入到稱量裝置中,當達到規(guī)定的量時,關閉該儲料倉的出料口,接著進行下一個物料的稱量,稱量完所有的物料后全部加入到攪拌裝置中進行攪拌。然而有的建筑等材料的生產(chǎn)需要十幾種物料,這樣就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進行稱重,嚴重影響生產(chǎn)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下料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自動下料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供料系統(tǒng),所述供料系統(tǒng)通過輸料軟管與給料機構相連接,所述給料機構通過升降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升降架包括絲杠、電機,所述電機與所述絲杠連接,所述升降架上還設有橫桿,所述橫桿上設有輸送軌道,所述輸送軌道上設有滑軌,所述滑軌上設有所述給料機構,所述給料機構包括支架、輸料管、PLC控制器、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一氣動控制閥、第二氣動控制閥,所述輸料管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輸料管底端設置有灌裝頭、灌裝口開關裝置,所述PLC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相連接,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二氣缸分別與所述第一氣動控制閥、所述第二氣動控制閥連接并依次設置于所述輸料管上,所述灌裝頭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安裝設有墊板,所述墊板上安裝設有滑動凹塊,所述墊板下端設有固定凹塊,所述滑動凹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導向塊、右導向塊,所述滑動凹塊與氣缸相連接,所述氣缸與第一電機相連接,所述滑動凹塊上設有重量傳感器。
所述給料機構的個數(shù)為1-3個,所述給料機構并排設置。
所述給料機構上設有位移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據(jù)絲杠抬起的高度來調(diào)整支架的高度;位移傳感器測量給料結構運動的位置,使其按照需要運動到相應處進行下料;左導向塊、右導向塊起到導向和穩(wěn)定的作用,下料過程連續(xù)、高效,下料的同時重量傳感器進行稱重,快捷、準確;本實用新型設置灌裝口開關裝置與灌裝頭相配合,實現(xiàn)輸料管的開關,有利于無菌灌裝;設置兩個氣動控制閥,提高了下料灌裝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左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給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灌裝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供料系統(tǒng);3、輸料軟管;4、給料機構;5、電機;6、升降架;7、橫桿;8、支架;9、輸料管;10、第一氣缸;11、第二氣缸;12、第一氣動控制閥;13、第二氣動控制閥;14、伸縮結構;15、灌裝頭;16、灌裝開口裝置;17、下模板;18、墊板;19、滑動凹塊;20、固定凹塊;21、左導向塊;22、右導向塊;23、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為2為3為4所示,1為機架;2為供料系統(tǒng);3為輸料軟管;4為給料機構;5為電機;6為升降架;7為橫桿;8為支架;9為輸料管;10為第一氣缸;11為第二氣缸;12為第一氣動控制閥;13為第二氣動控制閥;14為伸縮結構;15為灌裝頭;16為灌裝開口裝置;17為下模板;18為墊板;19為滑動凹塊;20為固定凹塊;21為左導向塊;22為右導向塊;23為氣缸。
實施例1:自動下料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供料系統(tǒng),所述供料系統(tǒng)通過輸料軟管與給料機構相連接,所述給料機構通過升降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升降架包括絲杠、電機,所述電機與所述絲杠連接,所述升降架上還設有橫桿,所述橫桿上設有輸送軌道,所述輸送軌道上設有滑軌,所述滑軌上設有所述給料機構,所述給料機構包括支架、輸料管、PLC控制器、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一氣動控制閥、第二氣動控制閥,所述輸料管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輸料管底端設置有灌裝頭、灌裝口開關裝置,所述PLC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相連接,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二氣缸分別與所述第一氣動控制閥、所述第二氣動控制閥連接并依次設置于所述輸料管上,所述灌裝頭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安裝設有墊板,所述墊板上安裝設有滑動凹塊,所述墊板下端設有固定凹塊,所述滑動凹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導向塊、右導向塊,所述滑動凹塊與氣缸相連接,所述氣缸與第一電機相連接。所述給料機構的個數(shù)為2個,所述給料機構并排設置。所述給料機構上設有位移傳感器。
實施例2:自動下料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供料系統(tǒng),所述供料系統(tǒng)通過輸料軟管與給料機構相連接,所述給料機構通過升降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升降架包括絲杠、電機,所述電機與所述絲杠連接,所述升降架上還設有橫桿,所述橫桿上設有輸送軌道,所述輸送軌道上設有滑軌,所述滑軌上設有所述給料機構,所述給料機構包括支架、輸料管、PLC控制器、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一氣動控制閥、第二氣動控制閥,所述輸料管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輸料管底端設置有灌裝頭、灌裝口開關裝置,所述PLC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相連接,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二氣缸分別與所述第一氣動控制閥、所述第二氣動控制閥連接并依次設置于所述輸料管上,所述灌裝頭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安裝設有墊板,所述墊板上安裝設有滑動凹塊,所述墊板下端設有固定凹塊,所述滑動凹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導向塊、右導向塊,所述滑動凹塊與氣缸相連接,所述氣缸與第一電機相連接。所述給料機構的個數(shù)為2個,所述給料機構并排設置。所述給料機構上設有位移傳感器。
實施例3:自動下料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供料系統(tǒng),所述供料系統(tǒng)通過輸料軟管與給料機構相連接,所述給料機構通過升降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升降架包括絲杠、電機,所述電機與所述絲杠連接,所述升降架上還設有橫桿,所述橫桿上設有輸送軌道,所述輸送軌道上設有滑軌,所述滑軌上設有所述給料機構,所述給料機構包括支架、輸料管、PLC控制器、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一氣動控制閥、第二氣動控制閥,所述輸料管設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輸料管底端設置有灌裝頭、灌裝口開關裝置,所述PLC控制器與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相連接,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二氣缸分別與所述第一氣動控制閥、所述第二氣動控制閥連接并依次設置于所述輸料管上,所述灌裝頭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安裝設有墊板,所述墊板上安裝設有滑動凹塊,所述墊板下端設有固定凹塊,所述滑動凹塊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導向塊、右導向塊,所述滑動凹塊與氣缸相連接,所述氣缸與第一電機相連接。所述給料機構的個數(shù)為3個,所述給料機構并排設置。所述給料機構上設有位移傳感器。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三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nèi)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