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圈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線圈設備。
背景技術:
在線圈工業(yè)生產的過程中,為了便于運輸、存放,需要將電纜、網線等固定長度的成品卷成圈狀,然后再將圈狀的產品包扎起來,為了完成上述工作,就需要一種專門用于卷線的設備。
目前,常用的卷線設備都是有電機帶動完成卷線的,通常是將轉筒固定在電機的轉軸上,并在轉筒上設有限位板,但是,這種卷線設備完成卷線后,會出現線纜緊密的卷在轉筒上,不易將卷成的線圈取下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卷線設備,用于解決一般卷線設備完成卷線后,線圈不易取下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卷線設備,包括電機部、轉軸、卷筒,所述轉軸與電機部相連接,所述卷筒套在轉軸上,所述轉軸上設有固定盤,所述固定盤與轉軸一體連接,所述固定盤上設有限位滑槽,所述卷筒上設有均等的支撐體,所述各支撐體以轉軸的軸心周向分布,所述支撐體的一端設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卡合在限位滑槽內,所述轉軸的前端設有與支撐體相互擠壓的擠壓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軸與電機相連接,轉軸上設有固定盤,固定盤上的限位滑槽將卷筒的支撐體限定在限位滑槽內,擠壓蓋與轉軸相連接,由于卷筒是由支撐體組合而成,支撐體與擠壓蓋相互擠壓,使卷筒的直徑增加到最大,支撐體與固定盤、擠壓蓋呈緊繃狀態(tài),此時開啟電機,電機帶動轉軸轉動,即可以將線纜卷在卷筒上。卷線完成后,擰開擠壓蓋,使卷筒的支撐體與固定盤、擠壓蓋之間呈松弛狀態(tài),卷筒的直徑變小,從而解決了一般卷線設備將線圈卷成后,很難取出的問題。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體的橫截面為扇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支撐體的橫截面設計成扇形,那么由支撐體組合成的卷筒的橫截面便成圓形,圓形的卷筒可將線纜均勻密集的卷在卷筒上,并且,圓柱形的卷筒使線圈方便取下。
優(yōu)選的,所述前端設有螺紋,所述擠壓蓋與前端螺紋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轉軸的前端設有螺紋,并將擠壓蓋上設有與前端螺紋相連的內螺紋,螺紋連接方便將擠壓蓋固定在轉軸上,也方便取下,在旋緊的過程中可使支撐體固定在擠壓蓋與固定盤之間。
優(yōu)選的,所述擠壓蓋上設有通孔,所述前端穿過通孔,所述前端設有插孔,所述擠壓蓋上設有與插孔相配合的插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軸的前端穿過擠壓蓋上的通孔,用擠壓蓋上的插件穿過插孔,將擠壓蓋固定在轉軸上,這種卡接方式,可以彌補螺紋連接經常會出現螺紋損壞的情況。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體靠近擠壓蓋的一端設有內坡面,所述擠壓蓋的內側設有與內坡面相配合的外坡面,所述外坡面上設有鋼珠。
通過詞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支撐體與擠壓蓋相接觸的部位設計成光滑的弧面,并且在外坡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鋼珠,鋼珠可以很好的在弧面上滑動,固定擠壓蓋時,有利于將支撐體擠壓在固定盤與擠壓蓋之間。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部卡合在限位滑槽內,所述固定部上設有滾珠。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部卡扣在凹槽內,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滾珠可以使支撐體的固定部在滑槽內便于滑動,避免由于支撐體卡在限位槽內,影響卷線設備正常工作。
優(yōu)選的,所述滑體上設有用于固定線纜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長度等于支撐體的長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開始卷線時,需要將線纜的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將線纜的一端固定在支撐體上的卡槽上,這樣在卷線時就不會出現線纜掉落的情況。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盤上設有內卡板,所述擠壓蓋上設有外卡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卡板與外卡板的設計可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卷線時將線纜卷在卷筒外。
優(yōu)選的,所述內卡板、外卡板上均設有卡口,所述卡口從內卡板或外卡板的外緣向內延伸,所述卡口的寬度從外緣向內逐漸變小,所述卡口的底部設有間隙,間隙從卡口的底部延伸到支撐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內卡板與外卡板上設置卡口,并且將卡口設計成外大內逐漸收小的形狀,這樣在卷線設備工作時,可以及時看到線纜完成的程度,做好及時關掉卷線設備的準備,在卡口的底部設置間隙,將用于捆綁線纜的捆繩卡在內卡板與外卡板上,并且將捆繩平鋪在卷筒上,當線纜卷好時,將捆繩從間隙中取出,系上捆繩的兩端,便可以將線纜困住。
優(yōu)選的,所述擠壓蓋外側設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設有防滑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擠壓蓋上設置凸起,可方便將擠壓蓋取下,凸起上設置防滑槽,防止出現打滑的現象。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決了一般卷線設備將線圈卷成后,很難取出的問題;
2.線纜卷好后,便于捆扎。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中的立體圖;
圖2是實施例一中的爆炸圖;
圖3是滑體的立體圖;
圖4是擠壓蓋的立體圖;
圖5是擠壓蓋的主視圖;
圖6是固定盤的立體圖;
圖7是實施例二的爆炸圖。
圖中,1、轉軸;2、固定盤;3、卷筒;4、擠壓蓋;5、外卡板;6、支撐體;7、限位滑槽;8、固定部;9、滾珠;10、內坡面;11、卡口;12、間隙;13、螺紋;14、外坡面;15、鋼珠;16、凸起;17、防滑槽;18、前端;19、通孔;20、插件;21、插孔;22、內卡板;23、卡槽;24、電機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一種卷線設備,如圖1所示,包括電機部24、轉軸1、卷筒3,轉軸1與電機部24相連接,卷筒3套在轉軸1上,轉軸1上從內到外依次設有固定盤2、卷筒3、擠壓蓋4。
如圖2、6所示,固定盤2與轉軸1一體連接,固定盤2成圓盤形,固定盤2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限位滑槽7,限位滑槽7從固定盤2的外邊緣向轉軸1方向延伸,限位滑槽7可卡住支撐體6的固定部8,支撐體6只能在限位滑槽7內上下滑動。
如圖2、3所示,卷筒3安裝在固定盤2上,卷筒3是由若干均勻的支撐體6組成,支撐體6沿轉軸1面均勻分布,并且在固定部8上設有若干可在限位滑槽7內滑動的滾珠9,支撐體6的橫截面為扇形,支撐體6上設有用于卡住線纜的卡槽23,卡槽23的長度等于支撐體6的長度,卡槽23處于支撐體6的中部,兩支撐體6之間有間縫,支撐體6的底部有圓形弧,圓形弧貼合在轉軸1上,支撐體6的另一端設有光滑的內坡面10,內坡面10呈弧形狀。
如圖5、6所示,轉軸1的前端18上設有擠壓蓋4,轉軸1的前端18設有螺紋13,擠壓蓋4可與轉軸1的前端18螺紋連接。擠壓蓋4的內側設有可與內坡面10配合的外坡面14,外坡面14呈弧形狀,外坡面14上設置均勻分布的鋼珠15。擠壓蓋4外側設有凸起16,在凸起16上設有防滑槽17。
如圖1、2所示,固定盤2上設有內卡板22,擠壓蓋4上設有外卡板5,在內卡板22、外卡板5上均設有若干便于觀察線纜的卡口11,內卡板22與外卡板5上的卡扣相互對應,卡口11從內卡板22、外卡板5的外緣向內延伸,卡口11呈扇子的形狀,卡口11的底部設有延伸到支撐體6的間隙12,用于捆扎線纜的繩子可固定在間隙12中。
使用過程:首先將線纜頭插入到支撐體6的卡槽23內,卡槽23將線纜頭固定,將擠壓蓋4的與轉軸1對合后螺紋連接,在旋擰擠壓蓋4的過程中,擠壓蓋4上的外坡面14與支撐體6上的內坡面10緊密貼合,在相互擠壓的過程中,使支撐體6沿轉軸1直徑的方向相外移動,同時支撐體6的固定部8上的滾珠9在限位滑槽7內向外移動,這樣卷筒3通過不斷地擠壓的過程中,使卷筒3的直徑不斷地增大,最終使卷筒3固定在固定盤2與擠壓蓋4之間。
將擠壓蓋4固定好后,在內卡板22和外卡板5上放置捆繩,將捆繩沿卡口11往內按壓,使捆繩固定在間隙12上,同時,捆繩貼合在卷筒3上。啟動電機,因為轉軸1與電機相連接,轉軸1與固定盤2一體連接,固定盤2將支撐體6限定在限位滑槽7內,轉軸1轉動時帶動固定盤2轉動,而固定盤2帶動的支撐體6轉動,支撐體6上的卡槽23卡接線纜,使線纜沿轉軸1轉動的方向卷繞在卷筒3上。
在卷線設備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卡口11看見設備將線纜是否卷好,以及卷到什么樣的程度,如果通過卡口11發(fā)現線纜將要卷好時,可以及時將電機關上,以防出現線纜越出內卡板22與外卡板5的情況。
完成卷線后,關掉卷線設備,用捆繩將線纜捆扎好后,旋轉擠壓蓋4的外端上的凸起16,將擠壓蓋4打開,凸起16上有防滑槽17,有利于旋擰,當打開旋蓋時,蓋往外旋的過程也是卷筒3上部的支撐體6沿限位槽往下回落的過程,從而達到卷筒3的直徑縮小的目的,便可非常容易的將捆好的線纜取出來。
實施例二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將實施例一中轉軸1與擠壓蓋4的螺紋13連接去除,改換成卡扣連接,在擠壓蓋4上設有通孔19,轉軸1的前端18可穿過通孔19,轉軸1的前端18設有插孔21,在擠壓蓋4上設有與插孔21相配合的插件20。
使用過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差別在于:使用擠壓蓋4時,將轉軸1穿過擠壓蓋4上的通孔19,將擠壓蓋4往內推,當轉軸1上的插孔21與擠壓蓋4上的槽處于一條平行線時,用擠壓蓋4上的插件20穿過轉軸1前端18上的插孔21,插件20處于擠壓蓋4上的槽內,這樣就可以將卷筒3固定在固定盤2與擠壓蓋4之間。需要將線圈取出時,撥開擠壓蓋4上的插件20,將擠壓蓋4卸下,達到收縮卷筒3直徑的目的,取下已卷好的線圈。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