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全自動瓶裝灌裝機的瓶體運輸裝置。
背景技術:
灌裝機是一種可以自動將物料灌裝到瓶體中的機器,不僅能夠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還能提高灌裝效率。
灌裝機中通常具有瓶體運輸裝置,其主要作用是將空瓶體送到加料口并把裝有物料的瓶體送出。現(xiàn)有的瓶體運輸裝置,其在運輸瓶體過程中,瓶體容易由于震動而使瓶體位置出現(xiàn)偏移,導致加料口無法準確對準瓶體的瓶口,造成物料泄露或無法加料,甚至導致瓶體破裂,影響灌裝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根據(jù)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全自動瓶裝灌裝機的瓶體運輸裝置,用以解決運輸過程中瓶體位置出現(xiàn)偏移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全自動瓶裝灌裝機的瓶體運輸裝置,包括轉盤、若干壓瓶機構、松瓶機構、上瓶機構以及下瓶機構;
所述轉盤外側設置有運瓶凹腔,所述轉盤上表面設置有若干等間距圓周分布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與所述運瓶凹腔連通;
所述壓瓶機構包括座套、進料壓管、壓簧以及提升杠桿;所述座套固定設置于所述安裝孔中,所述座套內(nèi)側設置限位凹槽,所述進料壓管外側套設有擋環(huán),所述進料壓管活動插設于所述座套中且所述擋環(huán)設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內(nèi);所述壓簧設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內(nèi)且所述壓簧的下端面抵于所述擋環(huán)的上表面,使所述進料壓管具有向下運動的趨勢;所述提升杠桿通過支點安裝于所述轉盤上表面,所述提升杠桿后端與所述進料壓管鉸接;
所述松瓶裝置包括弧形壓軌和下壓件;所述弧形壓軌固定設置于所述提升杠桿前端的正上方,所述下壓件設置于所述弧形壓軌的前端,所述下壓件在驅動件的帶動下對所述提升杠桿前端下壓,進而提起所述進料壓管;所述弧形壓軌的后端設置有從前往后厚度逐漸降低的過渡區(qū);
所述上瓶機構包括推瓶桿,所述推瓶桿在驅動件的帶動下來回進入所述運瓶凹腔并把瓶體推進所述運瓶凹腔;
所述下瓶機構包括拉瓶勾,所述拉瓶勾在驅動件的帶動下來回進入所述運瓶凹腔并把瓶體拉出所述運瓶凹腔。
進一步地,所述運瓶凹腔底面設置有若干定位u環(huán),所述定位u環(huán)設置于所述安裝孔的正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壓管下端外邊緣設置有定位臺階。
進一步地,所述提升杠桿尾部為半圓形結構,所述提升杠桿的后端與所述進料壓管側面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弧形壓軌前后兩端均連接有固定立柱。
進一步地,所述推瓶桿的前端設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于瓶體側面相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拉瓶勾的前端設置有豎板,所述豎板側面連接有過渡板。
進一步地,所述上瓶機構和下瓶機構均還包括有限位組件,所述限位組件設置于所述推瓶桿前端和拉瓶勾前端的四周,所述限位組件包括限位頂板和限位側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壓瓶機構能夠對瓶體的開口邊緣進行壓緊定位,使轉盤轉動過程中瓶體不會由于震動而出現(xiàn)位置偏移,進而使加料口準確地向瓶體灌裝物料,同時也避免瓶體破裂;(2)松瓶機構能夠使壓瓶機構解除對瓶體的壓緊定位,使上瓶機構能夠把空瓶體往轉盤上推送,使下瓶機構能夠把裝有物料的瓶體從轉盤上拉出,進而提高了灌裝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壓瓶機構與瓶體的組裝立體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壓瓶機構對瓶體保持下壓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壓瓶機構對瓶體解除下壓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上瓶機構和下瓶機構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
10、轉盤,11、運瓶凹腔,12、定位u環(huán);
20、壓瓶機構,21、座套,211、限位凹槽,22、進料壓管,
221、擋環(huán),222、定位臺階,23、壓簧,24、提升杠桿;
30、松瓶機構,31、弧形壓軌,311、過渡區(qū),32、下壓件;
40、上瓶機構,41、推瓶桿,42、定位凹槽;
50、下瓶機構,51、拉瓶勾,52、豎板,53、過渡板;
60、限位組件,61、限位頂板,62、限位側板;
70、瓶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1-5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實施例,灌裝機的瓶體70運輸裝置,包括轉盤10、若干壓瓶機構20、松瓶機構30、上瓶機構40以及下瓶機構50。
如圖1所示,轉盤10外側設置有運瓶凹腔11,轉盤10上表面設置有若干等間距圓周分布的安裝孔,安裝孔與運瓶凹腔11連通。運瓶凹腔11底面設置有若干定位u環(huán)12,定位u環(huán)12設置于安裝孔的正下方。
其中,瓶體70安放在運瓶凹腔11內(nèi)且設置于定位u環(huán)12中,轉盤10轉動從而帶動瓶體70輸送。
如圖1-4所示,壓瓶機構20包括座套21、進料壓管22、壓簧23以及提升杠桿24。座套21固定設置于安裝孔中,座套21內(nèi)側設置限位凹槽211,進料壓管22外側套設有擋環(huán)221,進料壓管22活動插設于座套21中且擋環(huán)221設置于限位凹槽211內(nèi)。壓簧23設置于限位凹槽211內(nèi)且壓簧23的下端面抵于擋環(huán)221的上表面,使進料壓管22具有向下運動的趨勢。進料壓管22下端外邊緣設置有定位臺階222。提升杠桿24通過支點安裝于轉盤10上表面,提升杠桿24尾部為半圓形結構,提升杠桿24的后端與進料壓管22側面鉸接。
其中,在壓簧23的作用下,進料壓管22保持向下運動的趨勢并通過定位臺階222與瓶體70的開口邊緣配合,達到定位作用。
如圖1所示,松瓶裝置包括弧形壓軌31和下壓件32?;⌒螇很?1通過前后兩端的固定立柱架設于提升杠桿24前端的正上方,下壓件32設置于弧形壓軌31的前端,下壓件32在驅動件的帶動下對提升杠桿24前端下壓,進而提起進料壓管22;弧形壓軌31的后端設置有從前往后厚度逐漸降低的過渡區(qū)311。
如圖1和圖5所示,上瓶機構40包括推瓶桿41,推瓶桿41在驅動件的帶動下來回進入運瓶凹腔11并把瓶體70推進運瓶凹腔11。推瓶桿41的前端設置有定位凹槽42,定位凹槽42于瓶體70側面相匹配。
如圖1和圖5所示,下瓶機構50包括拉瓶勾51,拉瓶勾51在驅動件的帶動下來回進入運瓶凹腔11并把瓶體70拉出運瓶凹腔11。拉瓶勾51的前端為豎板52,豎板52側面連接有過渡板53。
其中,本實施例運作時:下壓件32對提升杠桿24前端進行下壓,進而提起進料壓管22,推瓶桿41把空瓶體70推入定位u環(huán)12中,下壓件32復位,進料壓管22向下運動并通過定位臺階222與瓶體70的開口邊緣定位且壓緊瓶體70;轉盤10轉動把瓶體70送到另一單獨設置的加料口(圖中為畫出)進行灌裝;拉瓶勾51伸入運瓶凹腔11內(nèi);轉盤10帶動瓶體70進入弧形壓軌31的過渡區(qū)311,弧形壓軌31對下方的提升杠桿24前端進行下壓,進而提起進料壓管22,使進料壓管22解除對瓶體70的壓緊定位;拉瓶勾51復位并把裝有物料的瓶體70拉出。
如圖1和圖5所示,上瓶機構40和下瓶機構50均還包括有限位組件60,限位組件60設置于推瓶桿41前端和拉瓶勾51前端的四周,限位組件60包括限位頂板61和限位側板62。其中,限位組件60能夠限制瓶體70的移動軌跡,避免瓶體70位置偏移。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fā)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fā)明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