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線纜組件,尤其涉及一種線纜的收放裝置以及電源機柜。
背景技術:
隨著電氣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用于連接電氣設備的線纜的使用率也越來越高。在線纜的使用過程中,根據(jù)其連接的電氣設備之間的距離,需要對線纜實時地進行收整和釋放。
現(xiàn)有技術中,主要通過手搖或者電動的方式驅動收放裝置轉動,使得線纜纏繞在收放裝置,從而實現(xiàn)線纜的收放。但是,采用手搖的方式,費時費力,且不適用于線纜長度較長的情況;而采用電動的方式,需要增設專用于收放裝置的電源,導致收放裝置的體積大,結構復雜,安裝操作不方便。
而現(xiàn)有的一些能夠實現(xiàn)自動收整線纜的收放裝置,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需要多次反復的收放線纜,相應地,線纜的收放裝置也需要進行多次反復的形變,使得線纜的收放裝置中的部件很容易發(fā)生損壞,導致其使用壽命較短,一般的自動收整線纜的收放裝置僅能夠使用1年~2年。
此外,線纜的收放裝置使用之前,需要先將線纜纏繞在收放裝置上,纏繞線纜的過程中,線纜與收放裝置之間很容易出現(xiàn)打滑的情況,導致線纜的收放裝置操作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上述的分析,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線纜的收放裝置,在不增設電源的情況下實現(xiàn)線纜的自動收整。
本發(fā)明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線纜的收放裝置,其包括安裝座、與安裝座轉動連接的框架、固設于框架的固定支架以及與固定支架連接的彈性支架,彈性支架圍繞固定支架;使用時,線纜纏繞于彈性支架的外側;釋放線纜時,彈性支架向靠近固定支架的方向收縮,收整線纜時,彈性支架向遠離固定支架的方向回彈。
進一步地,纏繞于彈性支架的線纜的圈數(shù)為2~10圈。
進一步地,彈性支架包括多個子支架和多個彈性連接件,每個子支架通過至少一個彈性連接件與固定支架連接。
進一步地,彈性連接件包括連接桿以及套設于連接桿外側的彈簧;連接桿的固定端與子支架固定連接,連接桿的活動端穿過固定支架、與固定支架活動連接;彈簧抵在固定支架和子支架之間。
進一步地,彈簧單圈的彈性系數(shù)為15~25n/mm,彈簧的圈數(shù)為5~20圈。
進一步地,彈性連接件還包括設于連接桿的活動端的卡止部。
進一步地,卡止部包括形成于連接桿的活動端的螺孔以及與螺孔配合連接的螺栓;或者,卡止部包括形成于連接桿的活動端的螺紋以及與螺紋配合連接的螺母。
進一步地,彈性連接件還包括固設于固定支架的導向部,導向部套設于連接桿的外側。
進一步地,彈簧與子支架之間、彈簧與固定支架之間設有加強板。
另一方面,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電源機柜,其包括機柜、插箱、連接插箱和機柜的線纜以及上述線纜的收放裝置,線纜纏繞于收放裝置的彈性支架的外側。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如下:
a)本發(fā)明提供的收放裝置設有彈性支架,當線纜纏繞于彈性支架的外側后,如需要釋放線纜,可以拉動線纜的活動端,使得線纜逐漸脫離彈性支架,纏繞于彈性支架的線纜長度逐漸減小,那么,彈性支架會在線纜的收緊力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支架的方向收縮;如需要收整線纜,可以松開線纜的活動端,這樣彈性支架會向遠離固定支架的方向回彈,在彈性支架的回彈力的作用下,使得線纜能夠自動纏繞于彈性支架的外側,從而在不需要電源的情況下,實現(xiàn)線纜的自動收整。
b)本發(fā)明提供的線纜收放裝置設有卡止部,一旦彈簧的回彈量過大,卡止部會卡在固定支架上,從而避免了連接桿脫出固定支架的問題。
c)本發(fā)明提供的線纜收放裝置設有導向部,能夠對連接桿起導向作用,避免了連接桿發(fā)生晃動,從而使得彈性支架在收縮和回彈時能夠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d)本發(fā)明提供的線纜收放裝置在彈簧與子支架之間、彈簧與固定支架之間設置加強板,避免了彈簧貫穿子支架和固定支架而導致的彈簧失效的情況,延長了線纜的收放裝置的使用壽命。
e)本發(fā)明提供的電源機柜中,線纜的收放裝置設有彈性支架,將插箱拔出機柜時,插箱會帶動線纜的一端運動,使得線纜逐漸脫離收放裝置的彈性支架,纏繞于彈性支架的線纜長度逐漸減小,彈性支架在線纜的收緊力的作用下發(fā)生彈性形變,向靠近收放裝置的固定支架的方向收縮;插箱插入機柜時,彈性支架脫離線纜的收緊力的束縛,向遠離固定支架的方向回彈,使得線纜能夠自動纏繞于彈性支架的外側,從而在不需要電源的情況下,實現(xiàn)線纜的自動收整。
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的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fā)明而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和其他優(yōu)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xiàn)和獲得。
附圖說明
附圖僅用于示出具體實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整個附圖中,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線纜的收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線纜的收放裝置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具體描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其中,附圖構成本申請一部分,并與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闡釋本發(fā)明的原理。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纜的收放裝置,參見圖1至圖2,其包括安裝座(圖中未示出)、與安裝座轉動連接的框架10、固設于框架10的固定支架20以及與固定支架20連接的彈性支架30,彈性支架30圍繞固定支架20。
實施時,線纜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外側。釋放線纜時,拉動線纜的活動端,線纜逐漸脫離彈性支架30,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線纜長度逐漸減小,使得彈性支架30在線纜的收緊力的作用下發(fā)生彈性形變,從而向靠近固定支架20的方向收縮;收整線纜時,松開線纜的活動端,彈性支架30脫離線纜的收緊力的束縛,向遠離固定支架20的方向回彈,從而,在彈性支架30的回彈力的作用下,線纜能夠自動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外側。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施例提供的線纜的收放裝置設有彈性支架30,當線纜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外側后,如需要釋放線纜,可以拉動線纜的活動端,使得線纜逐漸脫離彈性支架30,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線纜長度逐漸減小,那么,彈性支架30會在線纜的收緊力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支架20的方向收縮;如需要收整線纜,可以松開線纜的活動端,這樣彈性支架30會向遠離固定支架20的方向回彈,在彈性支架30的回彈力的作用下,使得線纜能夠自動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外側,從而在不需要電源的情況下,實現(xiàn)線纜的自動收整。
需要說明的是,框架10可以由兩個相對布置的基板構成,固定支架20和彈性支架30均設于兩個基板之間。而為了能夠清楚地示出線纜的收放裝置的內部結構,圖1至圖2中均省略了其中一個基板。
為了使線纜能夠方便地釋放和順暢地收整,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線纜的圈數(shù)一般為2圈~10圈。這是因為,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線纜的圈數(shù)超過10圈,在釋放線纜時,需要克服線纜之間的摩擦力較大,使得線纜很難被釋放;而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線纜的圈數(shù)不低于2圈,是因為,在線纜長度一定的情況下,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線纜的圈數(shù)過少,會導致彈性支架30的尺寸過大,占用過多的空間,且不方便加工和生產(chǎn)。
在上述線纜的收放裝置中,彈性支架30可以為氣壓裝置或液壓裝置,當然,彈性支架30也可以通過多個部件機械連接而成。
示例性地,彈性支架30可以包括多個子支架31和多個彈性連接件32,每個子支架31通過至少一個彈性連接件32與固定支架20連接??紤]到結構的簡化,子支架31與彈性連接件32為一一對應。
進一步地,彈性連接件32可以包括連接桿33以及套設于連接桿33外側的彈簧34。連接桿33的固定端與子支架31固定連接,連接桿33的活動端穿過固定支架20、與固定支架20活動連接,彈簧34抵在固定支架20和子支架31之間。這樣,如需要釋放線纜,可以拉動線纜的活動端,使得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線纜長度逐漸減小,那么,彈簧34會在線纜的收緊力的作用下被壓縮,使得子支架31向靠近固定支架20的方向運動;如需要收整線纜,可以松開線纜的活動端,這樣彈簧34失去收緊力的限制發(fā)生回彈,使得子支架31向遠離固定支架20的方向運動,線纜能夠自動纏繞于彈性支架30的外側。
對于彈簧34彈性的選擇,彈簧34單圈的彈性系數(shù)為15~25n/mm,彈簧34的圈數(shù)為5~20圈。彈簧34的彈性設置在上述范圍內,不僅可以保證釋放線纜時,拉動線纜所需要的力相對較小,也可以保證收整線纜時,彈簧34具有足夠的回彈力。
為了防止彈簧34在回彈過程中,連接桿33脫出固定支架20,彈性連接件32還可以包括設于連接桿33的活動端的卡止部35。這樣,一旦彈簧34的回彈量過大,連接桿33的活動端可能出現(xiàn)脫離固定支架20的情況,卡止部35會卡在固定支架20上,從而避免了連接桿33脫出固定支架20的問題。
對于卡止部35的結構,其可以為固設于連接桿33的活動端的凸起,形成于連接桿33的活動端的螺孔以及與螺孔配合連接的螺栓,或者形成于連接桿33的活動端的螺紋以及與螺紋配合連接的螺母。當然,卡止部35也可以是任何能夠起到卡止作用的結構,在此不一一限定。
為了防止連接桿33在運動過程中發(fā)生晃動,彈性連接件32還可以包括固設于固定支架20的導向部36,例如空心管,導向部36套設于連接桿33的外側。這樣,連接桿33在運動過程中,導向部36能夠對連接桿33起導向作用,避免了連接桿33發(fā)生晃動,從而使得彈性支架30在收縮和回彈時能夠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考慮到彈簧34在多次被壓縮過程中,其回彈力會導致與其兩端接觸的子支架31和固定支架20發(fā)生變形,可以在彈簧34與子支架31之間、彈簧34與固定支架20之間設置加強板37,這樣,彈簧34的回彈力不會直接施加于子支架31和固定支架20,而是施加于力學強度較高的加強板37上,使得子支架31和固定支架20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較少甚至不會發(fā)生變形,從而避免了彈簧34貫穿子支架31和固定支架20而導致的彈簧34失效的情況,延長了線纜的收放裝置的使用壽命。通過實驗證明,在使用頻率相同的情況下,本實施例提供的帶有加強板37的線纜的收放裝置的使用壽命能達到3~5年,明顯高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線纜收放裝置的使用壽命。
為了避免線纜纏繞子支架31的過程中出現(xiàn)打滑的情況,可以在子支架31背向固定支架20的表面設置防滑部38,該防滑部38可以為多個凸起,也可以為覆蓋于子支架31背向固定支架20的表面的防滑材料。防滑部38的設置,增加了線纜與子支架31之間的摩擦力,使得線纜纏繞子支架31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打滑的情況,提高了線纜的收放裝置操作的方便性。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通過機械結構來實現(xiàn)彈性支架30的收縮和回彈,彈性支架30也可以由能夠發(fā)生彈性形變的彈性材料制成,例如,天然橡膠(nr)、順丁橡膠(br)、聚氨酯(tpu)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等。
為了保證線纜的收放裝置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對于框架10和固定支架20的材料的選擇,兩者均可以由不銹鋼鋼板制成。
對于框架10、固定支架20和彈性支架30的形狀,其可以為圓形、方形、菱形或任意不規(guī)則形狀均可,但是,考慮到生產(chǎn)和加工的方便,框架10、固定支架20和彈性支架30的形狀可以為圓形。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源機柜,其包括機柜、插箱、連接插箱和機柜的線纜以及實施例一的線纜的收放裝置,線纜纏繞于收放裝置的彈性支架的外側。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施例提供的電源機柜中,線纜的收放裝置設有彈性支架,將插箱拔出機柜時,插箱會帶動線纜的一端運動,使得線纜逐漸脫離收放裝置的彈性支架,纏繞于彈性支架的線纜長度逐漸減小,彈性支架在線纜的收緊力的作用下發(fā)生彈性形變,向靠近收放裝置的固定支架的方向收縮;插箱插入機柜時,彈性支架脫離線纜的收緊力的束縛,向遠離固定支架的方向回彈,使得線纜能夠自動纏繞于彈性支架的外側,從而在不需要電源的情況下,實現(xiàn)線纜的自動收整。
同時,將線纜整齊地纏繞在彈性支架,不僅能夠避免線纜在收整過程中產(chǎn)生過多的折彎,減少線纜由于折彎而產(chǎn)生應力開裂的情況,而且能夠減小收整后的線纜的體積,方便插箱插入機柜。此外,由于插箱內部的元器件密度大,發(fā)熱量大,將線纜整齊地纏繞在彈性支架,使得機柜內部的空氣更加流通,提高機柜的散熱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線纜的收放裝置可以固設于機柜內的任何位置,也就是說,線纜的收放裝置可以位于機柜的頂面、底面和側面均可,在此不一一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中的線纜可以為裸線、電磁線、絕緣電線、電力電纜、通信電纜或光纜等任何線形的產(chǎn)品或部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