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外置式泵芯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乳液栗和真空栗的栗芯,是一種彈簧外置式栗芯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乳液瓶和真空栗是一種用于乳液存取的容器,其主要利用按壓式微型噴霧器的原理,并在頭帽內省略擋片的設置,從而使乳液經過吸管、栗體后,從噴頭的頭帽流出,而不會由于擋片的阻擋而霧化噴出。兩則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栗體的一側是否設有通孔,以及是否設有吸管;此類乳液瓶和真空栗的主體結構為乳液瓶蓋,以及栗芯,其中一些栗芯采用外置彈簧的結構。如中國專利文獻中披露的申請?zhí)?01410567188.8,申請公布日2015.03.04,發(fā)明名稱“旋轉伸縮式真空噴頭及其使用方法”;該真空噴頭的頭帽設置于外罩內,頭帽的頂部圈口外徑一側設有噴孔,頭帽的底部圈口外徑對稱設有旋轉柱,旋轉柱扣入外罩內旋轉圈的旋轉斜孔,旋轉斜孔的兩端分別設有水平端槽,大圈與瓶體連接,大圈的吸管伸入瓶體內;其要點是所述外罩與大圈扣合連接構成殼體,旋轉圈底部圈口外徑的圈倒鉤與大圈內徑的階梯圈口扣合,栗芯組件設置于上述旋轉圈與大圈構成的腔體內,該腔體內的彈簧分別與旋轉圈、大圈相抵,栗芯組件的出液孔依次通過連接桿、連接座與頭帽的噴孔相通。上述真空噴頭內的栗芯采用外置彈簧,但其栗芯的出液方式與現(xiàn)有同類產品相同,還是通過閥針中心孔一側的通孔實現(xiàn)出液,該方式出液量有限,一旦通孔堵塞直接會影響出液的效果O
【發(fā)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向本領域提供一種彈簧外置式栗芯及其使用方法,使其解決現(xiàn)有同類產品在應用時出液效果穩(wěn)定性較差,出液量較少的技術問題。其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0004]一種彈簧外置式栗芯,該栗芯的栗體一端口與卡口座過盈密封扣合,閥桿的一端通過卡口座伸入栗體內,閥桿的中心孔與栗體內的閥針一端套合連為一體,閥桿的外徑設有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與閥桿另一端的端口外徑,以及卡口座相抵,栗體內的閥針外徑設有活塞,栗體內的另一端進液孔設有彈套;通過按壓帶動閥桿上下移動,同時彈套的單向膜進液開啟,出液關閉,栗體內產生壓強差,進入栗體內的液體通過閥桿的中心孔流出。其要點在于所述閥針呈T形螺釘,閥針通過釘尖端外徑的扣槽與閥桿中心孔內徑圈徑的扣位扣合連為一體;閥桿的中心孔內徑壁設有閥桿筋條,活塞的內徑壁設有活塞筋條。從而與現(xiàn)有同類栗芯中液體通過閥針的通孔流入閥桿的中心孔不同,該栗芯中液體通過彈套進入栗體內,再通過活塞的活塞筋條和閥桿的閥桿筋條流入閥桿的中心孔,并從閥桿的中心孔流出。
[0005]所述閥針的外徑設有平鍵切面的筋條通道,筋條通道的兩端分別與閥桿的上腔室,以及栗體的下腔室相通。上述結構與該栗芯通過活塞內徑與閥針外徑之間的活塞筋條,以及閥桿筋條作為液體流通的通道原理一樣,亦可實施液體從閥桿流出。
[0006]所述閥針的釘頭端活塞側設有圈筋,圈筋的外徑與栗體的內壁之間設有間隙,閥桿的活塞側設有閥桿圈槽,活塞兩端的內圈分別套合密封于閥針的圈筋和閥桿的閥桿圈槽。從而當彈簧復位,閥桿帶動閥針,閥針帶動活塞向上移動時,活塞的內圈與閥桿中心孔、閥針之間產生密封狀態(tài);同時按壓帶動閥桿向下移動時,活塞也保證栗體下腔室的密封,從而保證栗體下腔室內的壓強隨閥桿、活塞、閥針的向下移動得到增強。
[0007]所述閥針的釘頭端外徑設有圈導槽,圈導槽與閥針下方栗體的下腔室相通。通過閥針的圈導槽進一步保證栗體內壓強增大時,液體通過圈筋外徑與栗體內壁之間的間隙流入活塞內徑與閥針外徑之間的活塞筋條。
[0008]所述閥針的彈套側中心軸開口設有內腔槽,內腔槽呈T形螺釘。上述結構便于栗體內液體受到閥針壓縮增大壓強時,產生一個緩沖的空間,同時節(jié)省了材料和成本。
[0009]所述卡口座的內圈外徑設有圈臺,卡口座通過圈臺內徑的卡口圈與栗體的端口密封扣合,卡口圈位于圈臺的內徑與內圈的外徑之間,卡口座的圈臺外徑設有卡扣圈??谧娜ε_外徑與對應乳液栗頭或真空栗頭的圈座扣合,該栗芯即可固定于對應的乳液栗頭或真空栗頭使用,從而便于該栗芯的裝配使用。
[0010]所述卡口座的內圈伸入栗體內,內圈該端與活塞的外圈頂部相抵,活塞的行程限位于卡口座的內圈。從而活塞在栗體內的行程通過卡口座內圈伸入栗體內的長度決定,同時進一步便于卡口座與栗體之間、卡口座與閥桿之間的密封;同時,卡口座內圈的長短決定該栗芯噴出量大小。
[0011]所述栗體的活塞處設有換氣孔,栗體的進液孔處設有吸管。該結構即可實現(xiàn)真空栗與乳液栗之間的變換。
[0012]所述彈套的圈體外徑與栗體的進液孔處扣合,彈套的中間設有單向膜,單向膜的外徑通過Z字形連接條與彈套的圈體內徑連接,Z字形連接條呈三等分分布。上述結構為一種具體的彈套結構,其單向膜在栗體進液孔的單向控制效果較好,其亦可采用其它現(xiàn)有彈套結構。
[0013]所述閥桿的彈簧相抵處外徑設有凸塊,彈簧與閥桿的凸塊過盈套合。上述結構便于彈簧與閥桿之間的定位,防止閥桿在上下運動或受力時的轉動。
[0014]根據(jù)上述結構特征,該栗芯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的主要原因是:所述閥針的外徑分別與閥桿和活塞的內徑套合,活塞的外圈兩端分別與栗體內徑密封相抵并過盈動配,活塞的內圈上端口與閥桿的圈槽內徑動配并過盈密封;所述閥桿下壓,活塞與閥針之間打開,液體通過閥針與栗體內壁之間的間隙,流入活塞、閥桿與閥針之間的間隙,并從閥桿流出,此有區(qū)別于香水栗頭;此處閥桿在按壓運動過程中,下壓時活塞的打開靠活塞與栗體的摩擦力,活塞回彈時活塞與閥針的密封靠的也是活塞與栗體的摩擦力,從而活塞與栗體之間的配合摩擦力大于活塞與閥桿之間的配合摩擦力。
[0015]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合理,使用、裝配方便,各部件裝配緊密、穩(wěn)定,密封性、穩(wěn)定性好,出液穩(wěn)定;其適合作為同類產品的栗芯使用,及其同類產品的結構改進。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fā)明的初始狀態(tài)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圖1的下壓狀態(tài)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發(fā)明的液體走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為液體走向。
[0019]圖4是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本發(fā)明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1 ]圖6是本發(fā)明的閥桿頂部結構示意圖。
[0022]圖7是本發(fā)明的閥桿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8是本發(fā)明的活塞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9是本發(fā)明的彈套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10是圖1中卡口座改進為內塞的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序號及名稱:1、閥桿,11、閥桿筋條,2、彈簧,3、閥針,3O1、圈導槽,4、卡口座,5、活塞,501、活塞筋條,6、栗體,7、彈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現(xiàn)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結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圖9所示,該栗芯包括閥桿1、彈簧2、閥針3、卡口座4、活塞5、栗體6、彈套7,栗體的一端口與卡口座過盈密封扣合,閥桿的一端通過卡口座伸入栗體內,閥桿的中心孔與栗體內的閥針一端套合連為一體,閥桿的外徑設有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與閥桿另一端的端口外徑,以及卡口座相抵,栗體內的閥針外徑設有活塞,栗體內的另一端進液孔設有彈套。同時,閥針通過釘尖端外徑的扣槽與閥桿中心孔內徑圈徑的扣位扣合連為一體;閥桿的中心孔內徑壁設有閥桿筋條101,活塞的內徑壁設有活塞筋條501。上述各部件的具體結構如下:
閥桿:閥桿的彈簧端口外徑設有呈八等分的凸塊,凸塊與彈簧過盈配合,以方便自動化組裝作業(yè);閥桿內徑的閥桿筋條也呈八等分,閥桿筋條之間的槽位為閥桿內的液體出液孔;八條閥桿筋條的內側面為圓弧形,整體構成一個圓,閥桿筋條與閥針抱緊,起到扶正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