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包括機架,設于機架上的開袋機構、撐袋機構、驅動系統(tǒng)和測控系統(tǒng)。開袋機構包括開袋吸盤和吸盤桿,吸盤桿固定連接于開袋氣動導軌移動座,開袋氣動導軌固定連接于機架右側;撐袋機構包括固定撐袋板和移動撐袋板,固定撐袋板固定連接于升降氣動導軌移動座,升降氣動導軌固定連接于機架左側;驅動系統(tǒng)包括開袋氣動導軌、升降氣動導軌和撐袋氣缸;測控系統(tǒng)包括光電開關和中央處理器。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工作效率高,節(jié)省大量人工。
【專利說明】
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手,尤其涉及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
【背景技術】
[0002]在包裝生產線上,經常需要將包裝袋套入包裝箱內,方便進一步的使用,現(xiàn)在工廠大多使用人工來進行包裝袋的打開,套入包裝箱等工作,市場上也有自動包裝袋套入包裝箱的設備,但大多數設備是將包裝袋套入矩形紙箱內,不能滿足特種包裝箱的要求,如將包裝袋套入圓形桶中,方便進一步的使用。
[0003]由此可見,現(xiàn)有技術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進和提尚。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代替人工工作,提高生產效率。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包括機架,設于機架上的開袋機構、撐袋機構、驅動系統(tǒng)和測控系統(tǒng);所述驅動系統(tǒng)包括開袋氣動導軌、升降氣動導軌和撐袋氣缸,開袋氣動導軌固定連接于機架右側,升降氣動導軌固定連接于機架左側,撐袋氣缸一端固定連接于固定撐袋板,撐袋氣缸另一端固定連接于移動撐袋板;所述開袋機構包括開袋吸盤和吸盤桿,開袋吸盤固定連接于吸盤桿一側,吸盤桿固定連接于開袋氣動導軌移動座;所述撐袋機構包括固定撐袋板和移動撐袋板,移動撐袋板通過凹槽與固定撐袋板連接,固定撐袋板固定連接于升降氣動導軌移動座;所述測控系統(tǒng)包括光電開關和中央處理器,光電開關固定連接于機架下部右側,光電開關的輸出線連接A/D轉換器,A/D轉換器的輸出線連接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固定連接于機架下部右側,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線分四支,第一支輸出線連接真空發(fā)生器,真空發(fā)生器通過輸氣管路與開袋吸盤連接;第二支輸出線連接開袋氣動導軌換向閥,開袋氣動導軌換向閥通過輸氣管路與開袋氣動導軌連接;第三支輸出線連接撐袋氣缸換向閥,撐袋氣缸換向閥通過輸氣管路與撐袋氣缸連接;第四支輸出線連接升降氣動導軌換向閥,升降氣動導軌換向閥通過輸氣管路與升降氣動導軌連接。
[0007]所述開袋吸盤有2個,開袋吸盤末端與吸盤桿固定連接。
[0008]所述固定撐袋板下部分有伸出平臺,伸出平臺上有導向凹槽,固定撐袋板下表面固設有左側圓弧形撐袋板,所述移動撐袋板上部分下表面有凸條,移動撐袋板下部下表面固設有右側圓弧形撐袋板,所述左、右側圓弧形撐袋板的半徑相同。
[0009]所述機架中部有用于放置包裝袋的矩形凹槽,機架中部上端有2個壓袋平臺,每個壓袋平臺中間有縫隙,縫隙之間設有壓袋板,壓袋板通過壓袋彈簧與機架連接。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0011]1、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在有限的空間內完成包裝袋的撐開與放入包裝桶內;
[0012]2、本實用新型在抓取包裝袋,套入包裝袋過程中,不使用人工,節(jié)省了大量人力。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撐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機架部分的局部視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電控原理圖。
[0017]其中,(開袋氣動導軌、光電開關、中央處理器在圖中都沒有)
[0018]1、機架101、壓袋平臺102、壓袋彈簧103、壓袋板2、升降氣動導軌3、固定撐袋板301、左側圓弧形撐袋板302、導向凹槽4、撐袋氣缸5、移動撐袋板501、右側圓弧形撐袋板6、開袋吸盤7、吸盤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0]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包括機架I,設于機架I上的開袋機構、撐袋機構、驅動系統(tǒng)和測控系統(tǒng);所述開袋機構包括開袋吸盤6和吸盤桿7,開袋吸盤6末端固定連接于吸盤桿7—側,吸盤桿7固定連接于開袋氣動導軌移動座上,吸盤桿7可在開袋氣動導軌的作用下水平移動;所述撐袋機構包括固定撐袋板3和移動撐袋板5,固定撐袋板3上表面固定連接于撐袋氣缸4的一端,撐袋氣缸4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于移動撐袋板5的上表面,固定撐袋板3下部分有伸出平臺,伸出平臺上有導向凹槽302,固定撐袋板3下表面固設有左側圓弧形撐袋板301,移動撐袋板5上部分下表面有凸條,移動撐袋板5下部下表面固設有右側圓弧形撐袋板501,移動撐袋板5可在撐袋氣缸4的帶動下,沿導向凹槽302水平移動;所述驅動系統(tǒng)還包括升降氣動導軌2,升降氣動導軌移動座上固定連接固定撐袋板3的一端,固定撐袋板3在升降氣動導軌2的作用下升降移動;所述機架I中部有用于放置包裝袋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上端有2個壓袋平臺101,每個壓袋平臺101中間有縫隙,縫隙之間設有壓袋板103,壓袋板103通過壓袋彈簧102與機架I連接,壓袋板103可在壓袋彈簧102的牽引下沿縫隙移動;所述光電開關的輸出線連接A/D轉換器,A/D轉換器的輸出線連接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線分四支,第一支輸出線連接真空發(fā)生器,真空發(fā)生器通過輸氣管路與開袋吸盤6連接;第二支輸出線連接開袋氣動導軌換向閥,開袋氣動導軌換向閥通過輸氣管路與開袋氣動導軌連接;第三支輸出線連接撐袋氣缸換向閥,撐袋氣缸換向閥通過輸氣管路與撐袋氣缸4連接;第四支輸出線連接升降氣動導軌換向閥,升降氣動導軌換向閥通過輸氣管路與升降氣動導軌2連接。
[002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大致為: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安裝在生產線傳送帶上,將大量包裝袋口向上放入機架I中部的矩形凹槽內,包裝袋上部被壓袋板103在壓袋彈簧102的作用下壓緊,當光點開關檢測到傳送帶輸送等待裝袋的包裝桶到達包裝袋裝桶機械手下方時,輸送帶停止運輸,吸盤桿7在開袋氣動導軌的作用下,移動至包裝袋外表面,開袋吸盤6吸附包裝袋,隨后吸盤桿7在開袋氣動導軌的作用下遠離包裝袋,由于開袋吸盤6和壓袋板102的作用,包裝袋上口一端位于壓袋板102后,另一端被開袋吸盤6吸附,包裝袋被打開,隨后撐袋機構在升降氣動導軌2的帶動下移動,左側圓弧形撐袋板301和右側圓弧形撐袋板501進入包裝袋內,撐袋氣缸4伸出,移動撐袋板5沿導向凹槽302移動,左、右側圓弧形撐袋板將包裝袋沿左右方向撐開,使包裝袋脫離開袋吸盤6和壓袋板102,隨后撐袋機構在升降氣動導軌2的作用下向下移動,左、右側圓弧形撐袋板位于包裝桶外側,從而使得包裝袋中間部分進入包裝桶,而包裝袋上口沿包裝桶被側翻,之后撐袋氣缸4收縮小段距離,使左、右圓弧形撐袋板脫離包裝袋,隨后撐袋機構上升至初始位置,吸盤桿7恢復至初始位置,傳送帶運作,將套好包裝袋的包裝桶運輸出去,包裝袋裝桶機械手等待下一個包裝桶到達。
[0022]本實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鑒已有技術即可實現(xiàn)。
[00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設于機架上的開袋機構、撐袋機構、驅動系統(tǒng)和測控系統(tǒng);驅動系統(tǒng)包括開袋氣動導軌、升降氣動導軌和撐袋氣缸,開袋氣動導軌固定連接于機架右側,升降氣動導軌固定連接于機架左側,撐袋氣缸一端固定連接于固定撐袋板,撐袋氣缸另一端固定連接于移動撐袋板;開袋機構包括開袋吸盤和吸盤桿,開袋吸盤固定連接于吸盤桿一側,吸盤桿固定連接于開袋氣動導軌移動座;撐袋機構包括固定撐袋板和移動撐袋板,移動撐袋板通過凹槽與固定撐袋板連接,固定撐袋板固定連接于升降氣動導軌移動座;測控系統(tǒng)包括光電開關和中央處理器,光電開關固定連接于機架下部右側,光電開關的輸出線連接A/D轉換器,A/D轉換器的輸出線連接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固定連接于機架下部右側,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線分四支,第一支輸出線連接真空發(fā)生器,真空發(fā)生器通過輸氣管路與開袋吸盤連接;第二支輸出線連接開袋氣動導軌換向閥,開袋氣動導軌換向閥通過輸氣管路與開袋氣動導軌連接;第三支輸出線連接撐袋氣缸換向閥,撐袋氣缸換向閥通過輸氣管路與撐袋氣缸連接;第四支輸出線連接升降氣動導軌換向閥,升降氣動導軌換向閥通過輸氣管路與升降氣動導軌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袋吸盤有2個,開袋吸盤末端與吸盤桿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撐袋板下部有伸出平臺,伸出平臺上有導向凹槽,移動撐袋板下表面有與導向凹槽對應的凸條。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撐袋板下表面固設有左側圓弧形撐袋板,所述移動撐袋板下表面固設有右側圓弧形撐袋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側圓弧形撐袋板的半徑相同。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包裝袋裝桶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中部上端有2個壓袋平臺,每個壓袋平臺中間有縫隙,縫隙之間設有壓袋板,壓袋板通過壓袋彈簧與機架連接。
【文檔編號】B65B43/30GK205554762SQ201620245057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9日
【發(fā)明人】閆楠楠, 蘇春建, 張曉東
【申請人】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