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學鏡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光學鏡片模具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光學模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制作光學鏡片的模具。
背景技術:
實用射出法制作非球面鏡片,需要高精密的鉆石車削方式,制作工件表面粗度到到25nm,甚至更小的高精密射出模仁,所以多采用鍍鎳于模仁表面再以鉆石刀進行精密加工模具,但是盡管精度可以更加精確,也解決了鉆石刀容易石化的問題,但是無可避免地, 對于制作模仁的時候其鉆石刀收刀的時候會導致毛邊的,甚至對于現(xiàn)有的模仁都是直角出模的,導致脫模困難。其次就是灌注的液體流通不暢,這些問題都無可避免的導致次品率上升。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去除毛邊且使灌注料進入流暢,同時加工精密的光學鏡片模具。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上述目的光學鏡片模具,包括模仁,該模仁包括上模與下模,該下模的端面形成頂面,圍繞該頂面外緣為邊緣部,所述的頂面中央處設置一個內凹的模穴,所述的模穴邊緣朝向所述的邊緣部開設有流道,所述的邊緣部朝所述的流道設置一個澆口,所述的模穴與流道的相交邊緣、靠近流道兩側處的模穴側壁之間圍成一個剖邊區(qū),所述的流道與所述的澆口之間由一連通道連通;剖邊區(qū)的底面與模穴的底面在相交處形成一臺階,且在臺階處,模穴的底面的水平高度低于剖邊區(qū)的底面的水平高度。
優(yōu)選地,剖邊區(qū)的底面與模穴的底面在相交處為一傾斜過渡的臺階。
進一步地,所述的剖邊區(qū)的底面與所述的下模的頂面之間的豎直距離大于所述的流道與所述的下模的頂面之間的豎直距離。
進一步地,所述的連通道尺寸自流道向所述的澆口逐漸增大。
剖邊區(qū)在靠近流道兩側處的模穴側壁為斜壁,所述的斜壁的頂端向靠近流道的一端傾斜。
下模的頂面的邊緣部分別設置有兩個相對的澆口及流道。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使用鍍上化學鎳后,再以超精密加工機與C軸搭配鉆石車刀來加工,提高加工精度,表面呈鏡面,使其表面粗糙度更為光滑;加工的模仁結構中, 在流道與澆口之間增設扇形連通道,其目的是讓射出成型過程中能讓塑料在模具中流動更為順暢,因整組模具內設置復數(shù)個模穴,要讓每個鏡片在模穴成型的過程中,讓塑料能平均的在各個模穴內填滿,且讓每個模穴內的產(chǎn)品能夠保持一致性,更可提高良率。鏡片模具做為雙進膠結構,在原進膠的對側增加一處進膠,在新增流道下增加頂針,使產(chǎn)品在頂出過程中頂出受力平衡,改善產(chǎn)品在頂出過程中的變形,增加產(chǎn)品合格率,又改善了鏡片脫模不良的問題。同時在原有模穴的邊緣靠近流道處設置為傾斜狀,使出模單邊頂出的時候不受側壁的擠壓而更加省力,不損壞產(chǎn)品。由于車削無可避免出現(xiàn)收刀的刀痕情況,在所述的模穴底部及剖邊區(qū)之間設置了一臺階,可以使其收刀更加順暢,同時制作出來的鏡片由于剪切產(chǎn)生毛邊與產(chǎn)品用以裝配的一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避免堆疊不平整。
圖I為模具的整體結構圖及其局部放大結構;圖2為下I吳的俯視圖;圖3為雙進膠結構的下模俯視圖;圖4為模具是雙進膠結構的整體結構圖。
圖中,I、下模;;11、模穴;12、流道;13、澆口;14、剖邊區(qū);15、連通道;2、上模;3、 臺階;4、斜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說明光學鏡片模具,包括模仁,如圖I所示,該模仁包括下模I與上模2,下模I的端面形成頂面,圍繞該頂面外緣的為邊緣部,所述的頂面中央處設置一個內凹的模穴11,所述的模穴 11邊緣朝向所述的邊緣部開設流道12,所述的邊緣部朝所述的流道12設置一個澆口 13,所述的模穴11與流道12的相交邊緣、靠近流道12兩側處的模穴11側壁之間圍成一個剖邊區(qū)14,所述的流道12與所述的澆口 13之間由一連通道15連通;剖邊區(qū)14的底面與模穴 11的底面在相交處形成一臺階3,且在臺階3處,模穴11的底面的水平高度低于剖邊區(qū)14 的底面的水平高度。
再者,參照圖I及圖2,在所述的流道12與所述的澆口 13之間的連通道15的尺寸自流道12向所述的澆口 13方向逐漸增大,特別地,該連通道15呈一個平滑的面,其目的是讓射出成型過程中能讓塑料在模具中流動更為順暢,原有的射出路徑為直接從流道12 流入澆口 13,其澆口 13與流道12沒有過渡的部分,澆口 13與流道12間的連接落差大,容易造成進料不均勻,在澆口 13與流道12間設置一從流道12逐漸到澆口 13部分增大過渡的連通道15,用以緩沖進料的速度,可以使進料過程更加順利,因整組模具內有復數(shù)個模穴 11,其需要讓每個鏡片在模穴11成型的過程中,讓塑料能平均的在各個模穴11內填滿,從而讓每個模穴11內的產(chǎn)品能夠一致性,提高良率。
其臺階3的形成如下所述的剖邊區(qū)14的底面與下模I的頂面之間的豎直距離大于所述的流道12與下模I的頂面之間的豎直距離,而且在臺階3處,模穴11的底面離頂面的高度大于剖邊區(qū)14的底面離頂面的高度,此結構意在產(chǎn)生一高低的面,由于成型的產(chǎn)品在對應臺階3的剖邊區(qū)14處平面低于模穴11對應處的平面,剪刀放在對應剖邊區(qū)14位置時可使其在剖邊區(qū)14的底面上抵靠臺階3的邊緣,從而能夠準確地剪切所需部位。優(yōu)選地,剖邊區(qū)14的底面與模穴11的底面在相交處為一傾斜面15。做成該臺階3的目的是鏡片剪切面低于裝配堆疊面使剪切過程中產(chǎn)生的毛刺也低于裝配堆疊面,造成毛邊在裝配的過程中不造成影響,有效改善組裝鏡片的軸偏,同時也避免了毛邊造成的堆疊不良。
剖邊區(qū)14在靠近流道12兩側處的模穴11側壁為斜壁4,圖I及圖2表示出了其結構,斜壁4的頂端向靠近流道12的一端傾斜。具體的脫模過程如圖所示,因為一般的邊角與側壁之間為豎直的,當鏡片上部出模時需要在外部抵住成型的模料,其頂出過程中將會有一段弧形的運動,容易因邊角與側壁頂緊而卡住,而本實施例中,連接的部分脫出模具時由于其側壁傾斜,不會因為弧形的運動而使其邊角的地方接頂住側壁邊緣,從而使頂出更為順暢。
更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對于鏡片模具可以做為雙進膠結構,即在下模I的頂面的邊緣部分別設置有兩個相對的澆口 13及流道12,如圖3所示。產(chǎn)品成型后,在頂出的過程中可以使頂出時對鏡片的力度平衡,解決頂出過程中容易導致變形的問題,增加產(chǎn)品合格率,又使鏡片解決了脫模不良的問題。
以上所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凡依據(jù)本發(fā)明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光學鏡片模具,包括模仁,該模仁包括上模與下模,該下模的端面形成頂面,圍繞該頂面外緣為邊緣部,所述的頂面中央處設置一個內凹的模穴,所述的模穴邊緣朝向所述的邊緣部開設有流道,所述的邊緣部朝所述的流道設置一個澆口,所述的模穴與流道的相交邊緣、靠近流道兩側處的模穴側壁之間圍成一個剖邊區(q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與所述的澆口之間由一連通道連通;剖邊區(qū)的底面與模穴的底面在相交處形成一臺階,且在臺階處, 模穴的底面的水平高度低于剖邊區(qū)的底面的水平高度。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學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剖邊區(qū)的底面與模穴的底面在相交處為一傾斜過渡的臺階。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學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剖邊區(qū)的底面與所述的下模的頂面之間的豎直距離大于所述的流道與所述的下模的頂面之間的豎直距離。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學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通道尺寸自流道向所述的澆口逐漸增大。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學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剖邊區(qū)在靠近流道兩側處的模穴側壁為斜壁,所述的斜壁的頂端向靠近流道的一端傾斜。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學鏡片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的頂面的邊緣部分別設置有兩個相對的澆口及流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光學鏡片模具,包括上模與下模,該下模的端面形成頂面,圍繞該頂面外緣為邊緣部,所述的頂面中央處設置一個內凹的模穴,模穴邊緣朝向所述的邊緣部依次開設有流道和澆口,模穴與流道的相交邊緣、靠近流道兩側處的模穴側壁之間圍成一個剖邊區(qū),所述的流道與所述的澆口之間由一連通道連通;剖邊區(qū)的底面與模穴的底面在相交處形成一臺階,且在臺階處,模穴的底面的水平高度低于剖邊區(qū)的底面的水平高度。本發(fā)明在原有模穴的邊緣靠近流道處設置為傾斜狀,使出模單邊頂出的時候不受側壁的擠壓而更加省力而不損壞產(chǎn)品;在所述的模穴底部設置了一臺階,制作出來的鏡片由于毛邊與裝配的一面不在同一平面上,避免堆疊不平整。
文檔編號B29L11/00GK102935694SQ20121044647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fā)明者葉文俊, 歐益銘 申請人:東莞宏光光學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