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胎圈芯用鋼絲的賦痕裝置,用于對胎圈芯用鋼絲賦予卷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在成形胎圈芯時,使用賦痕裝置,以便容易將鋼絲纏繞到成形滾筒上,并對鋼絲賦予與所要成形的胎圈芯的直徑相對應的卷痕。例如,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的賦痕裝置具備:賦痕輥,在其上纏繞鋼絲;以及移動裝置,其使賦痕輥相對于成形滾筒移動。
專利文獻1的移動裝置使支承賦痕輥的支承板旋轉。賦痕輥通過支承板的旋轉而相對于成形滾筒移動。專利文獻2的移動裝置以賦痕輥和成形滾筒之間的距離變化的方式使賦痕輥移動。如此,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的賦痕裝置通過移動賦痕輥,來變更鋼絲繞制到賦痕輥上的長度。繞制到賦痕輥上的長度越大,對鋼絲賦予的卷痕就越強。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9-18783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216614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專利文獻1的賦痕裝置中,具備賦痕輥的移動裝置的支承板與賦痕輥一起相對于成形滾筒移動。在專利文獻2的賦痕裝置中,賦痕輥相對于成形滾筒移動。因此,配置于賦痕輥與成形滾筒之間的其他部件,例如,從賦痕輥向成形滾筒引導鋼絲的引導部件的配置被限制為不妨礙賦痕輥的移動的配置。因此,在賦痕輥與成形滾筒之間的區(qū)域中的設計被大大地限制。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胎圈芯用鋼絲的賦痕裝置,能降低在賦痕輥與成形滾筒之間的區(qū)域中的設計上的限制。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在本發(fā)明中,提供一種胎圈芯用鋼絲的賦痕裝置,其具備:賦痕輥,其配置在成形滾筒的上游側,繞制所述鋼絲而對所述鋼絲賦予卷痕,所述成形滾筒通過纏繞鋼絲而成形胎圈芯;引導裝置,其配置在比所述賦痕輥靠上游側的位置,將所述鋼絲引導至所述賦痕輥;以及賦痕量變更裝置,其使所述引導裝置相對于所述賦痕輥移動,從而變更所述鋼絲繞制在所述賦痕輥上的長度。
根據上述構成,通過變更鋼絲繞制的長度,從而使對鋼絲賦予的卷痕的強度變化。此時,由于賦痕輥不相對于成形滾筒移動,所以賦痕輥和成形滾筒的相對位置不變化。因此,在賦痕輥和成形滾筒之間的區(qū)域中,能抑制賦痕輥限制其他部件的配置的情況。因此,能降低賦痕輥與成形滾筒之間的區(qū)域中的設計上的限制。
發(fā)明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能降低在賦痕輥與成形滾筒之間的區(qū)域中的設計上的限制。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實施方式的賦痕裝置以及成形滾筒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賦痕裝置的俯視圖。
圖3是使引導裝置比圖1所示的位置靠近成形滾筒時的賦痕裝置的俯視圖。
圖4是圖3的賦痕裝置的主視圖。
圖5是示出實施方式的賦痕輥與鋼絲的關系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胎圈芯用鋼絲的賦痕裝置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胎圈芯成形裝置1用被橡膠包覆的鋼絲W成形胎圈芯X,具備:賦痕裝置10;引導部件40;以及成形滾筒50,在其外周纏繞鋼絲W而成形胎圈芯X。
賦痕裝置10配置在比成形滾筒50靠上游側的位置,鋼絲W被供給到成形滾筒50。賦痕裝置10具備:支承板11;引導裝置20,其被安裝成能相對于支承板11移動;以及賦痕量變更裝置30,其將支承板11和引導裝置20連接。
支承板11對能旋轉的賦痕輥12、能旋轉的按壓輥13以及軌道14進行支承。按壓輥13隔著鋼絲W位于賦痕輥12相反側。另外,按壓輥13在比賦痕輥12靠下游側的位置位于賦痕輥12與成形滾筒50之間。按壓輥13相對于賦痕輥12的位置被固定。
如圖2所示,在賦痕輥12的外周面形成有槽12A,鋼絲W繞制于槽12A。在按壓輥13的外周面形成有槽13A,鋼絲W嵌入于槽13A。在賦痕輥12繞制而被賦予了卷痕的鋼絲W被按壓輥13按壓,從而被引導到形成在引導部件40的引導孔41的入口41A,引導部件40安裝于支承板11。
如圖1所示,引導孔41具有直線形狀。引導孔41的出口41B朝向成形滾筒50開口。引導孔41在賦痕輥12的頂部12T與成形滾筒50的頂部50之間沿鋼絲W的進給方向延伸。從引導孔41導出的鋼絲W纏繞到成形滾筒50的外周面。由此,胎圈芯X成形。
引導裝置20具備引導板21,引導板21被安裝成能相對于支承板11移動。引導裝置20位于比賦痕輥12靠上游側的位置。
引導板21具備導向件22,導向件22嵌入到軌道14,軌道14安裝于支承板11的表面。軌道14沿著與引導孔41延伸的方向實質平行的方向延伸。通過導向件22在軌道14上移動,從而使引導板21相對于支承板11移動。
引導板21將多個引導輥23能旋轉地支承。多個引導輥23位于比賦痕輥12靠下方的位置。如圖2所示,在多個引導輥23的外周面形成有槽23A,鋼絲W嵌入槽23A。鋼絲W被多個引導輥23中的配置于上游側的2個引導輥23夾持。在鋼絲W纏繞到成形滾筒50時,引導裝置20通過多個引導輥23而將鋼絲W引導到賦痕輥12。
如圖2所示,賦痕量變更裝置30具備:作為操作部的旋轉手柄31;絲桿32,其與旋轉手柄31一體旋轉;以及滾珠螺母33,其圍繞絲桿32安裝。
絲桿32具有能旋轉地被支承板11支承的頂端32A。如圖1所示,絲桿32的軸向與軌道14延伸的方向平行。滾珠螺母33被引導板21支承。絲桿32的陽螺紋32B與形成于滾珠螺母33的內周面的陰螺紋(省略圖示)嚙合。絲桿32以及滾珠螺母33構成轉換機構,轉換機構將旋轉手柄31的旋轉轉換成直線運動。當旋轉手柄31旋轉時,賦痕量變更裝置30使引導裝置20相對于賦痕輥12向絲桿32的軸向以及軌道14延伸的方向移動。
作業(yè)人員使用賦痕量變更裝置30,將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的強度變更為與所要成形的胎圈芯X的直徑相對應的強度。
支承板11具有刻度15。在刻度15上表示有所要成形的胎圈芯X的直徑(例如,RA英寸、RB英寸、…、RX英寸)。刻度15將與賦痕輥12相對的引導板21的端面21A作為指針而設定。因此,作業(yè)人員使端面21A與刻度15相對應地移動,由此能對鋼絲W賦予適合于與所要成形的胎圈芯X相對應的輪胎直徑的卷痕。
當根據作業(yè)人員的操作而使旋轉手柄31向一個方向旋轉時,絲桿32與旋轉手柄31一體旋轉,通過該旋轉,使得滾珠螺母33以沿著絲桿32的軸向而向賦痕輥12接近的方式移動。因此,支承滾珠螺母33的引導板21也以沿著軌道14向賦痕輥12接近的方式移動。也就是說,引導板21以及多個引導輥23以向賦痕輥12接近的移動。
當根據作業(yè)人員的操作而使旋轉手柄31向另一個方向旋轉時,絲桿32與旋轉手柄31一體旋轉,通過該旋轉,滾珠螺母33以沿著絲桿32的軸向而從賦痕輥12離開的方式移動。因此,支承滾珠螺母33的引導板21也以沿著軌道14而從賦痕輥12離開的方式移動。也就是說,引導板21以及多個引導輥23以從賦痕輥12離開的方式移動。
參照圖1-圖5對賦痕裝置10的作用進行說明。
鋼絲W繞制到賦痕輥12的長度(以下、“繞制量”)越長,則通過賦痕輥12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越強。賦痕輥12與按壓輥13的相對位置為恒定。因此,如圖5所示,鋼絲W從賦痕輥12離開的位置PY為恒定,而與引導裝置20的位置無關。
如圖1以及圖2所示,引導裝置20從賦痕輥12離開最遠時,鋼絲W與賦痕輥12接觸的進入位置PX1變成圖5中的實線上的位置(鋼絲W的最下游側)。因此,鋼絲W繞制在賦痕輥12上的繞制量變得最小。
如圖3以及圖4所示,在引導裝置20比圖1以及圖2所示的位置接近賦痕輥12時,鋼絲W與賦痕輥12接觸的進入位置PX2在鋼絲W上向上游側移動,從而變成在圖5中的雙點劃線上的位置。因此,鋼絲W繞制到賦痕輥12上的繞制量變大,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比圖1以及圖2所示的情況更強。
現(xiàn)有的賦痕裝置通過使賦痕輥12相對于成形滾筒50移動,來變更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的強度。因此,配置于賦痕輥12與成形滾筒50之間的其他部件,例如引導部件40的配置被限制為不妨礙賦痕輥12的任何位置的配置。另外,從賦痕輥12到引導部件40的距離很可能過大。因此,可能有在賦痕輥12與引導部件40之間,在鋼絲W上容易產生撓曲等問題。因此,有可能導致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變弱、或者鋼絲W產生扭勁。
另一方面,本實施方式的賦痕裝置10能通過使引導裝置20移動,來變更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的強度。此時,賦痕輥12相對于成形滾筒50的位置維持不變。因此,抑制賦痕輥12限制引導部件40的配置的情況。另外,能將賦痕輥12與引導部件40的距離設定得小。因此,在賦痕輥12與引導部件40之間,在鋼絲W上很難產生撓曲。
根據該實施方式,能得到以下效果。
(1)在賦痕裝置10中,在變更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的強度時,賦痕輥12不相對于成形滾筒50移動。因此,賦痕輥12與成形滾筒50的相對位置不變化。因此,能抑制賦痕輥12限制其他部件的配置,能降低賦痕輥與成形滾筒之間的區(qū)域中的設計上的限制。
(2)例如,有時要將賦痕輥12替換為不同直徑的賦痕輥12,由此變更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的強度。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將鋼絲W掛到已替換的賦痕輥12等的工夫。另一方面,本實施方式的賦痕裝置10能通過使引導裝置20移動,來變更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的強度。因此,與替換賦痕輥12的構成相比,能簡單地變更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的強度。
(3)在按壓輥13相對于賦痕輥12移動的情況下,若按壓輥13從賦痕輥12離開過大的話,有可能在鋼絲W產生撓曲。另外,在按壓輥13向上方或者下方移動的情況下,在比按壓輥13靠下游側的位置,可能有鋼絲W不能朝向引導孔41的入口41A送出的情況。
另一方面,本實施方式的按壓輥13的位置相對于賦痕輥12固定。因此,在按壓輥13與賦痕輥12之間,能降低在鋼絲W產生撓曲。另外,按壓輥13能朝向引導孔41的入口41A以及成形滾筒50適當?shù)厮统鲣摻zW。
(4)在賦痕裝置10中,與所要成形的胎圈芯X的直徑一起示出刻度15。因此,作業(yè)人員能在使引導裝置20移動時,容易直觀地掌握引導裝置20的位置。
(5)賦痕量變更裝置30具備手動的旋轉手柄31。因此,與使用伺服電動機等而使引導裝置20移動的構成相比,容易進行引導裝置20的位置的微調整。
所述實施方式也可以按如下變更。
·引導裝置20的移動方向能適當?shù)刈兏@?,也可以將軌?4設為縱向而安裝到支承板11,從而能使引導裝置20向上方以及下方移動。在這種情況下,使引導裝置20越向下方移動,則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越強。另外,例如也能將引導板21安裝成能相對于支承板11旋轉,使引導裝置20旋轉移動。在這種情況下,越使引導板21的下端向賦痕輥12接近的方式旋轉,則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越強。
·也能將按壓輥13設為能相對于賦痕輥12移動。在這種情況下,能根據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的強度而使按壓輥13移動。根據此結構,能抑制因對鋼絲W賦予的卷痕而使得鋼絲W不能適當?shù)厮统龅揭龑Э?1的入口41A以及成形滾筒50的情況。
·也可以在旋轉手柄31形成刻度15,在與旋轉手柄31相對的支承板11的端面形成指針。在這種情況下,作業(yè)人員根據刻度15表示的胎圈芯X的直徑,而使旋轉手柄31旋轉。
·也可以在刻度15上表示引導裝置20的移動距離。另外,也可以表示與所要成形的胎圈芯X的直徑相對應的輪胎直徑(例如,輪輞直徑)。
·也可以代替旋轉手柄31,采用直接作用將引導板21直線地按壓的力以及將引導板21拉出的力的手柄。
·賦痕裝置10也可以具備能使賦痕量變更裝置30進行動作的致動器。
附圖標記說明
10…賦痕裝置、12…賦痕輥、13…按壓輥、15…刻度、20…引導裝置、30…賦痕量變更裝置、31…旋轉手柄、32…絲桿、32B…陽螺紋、33…滾珠螺母、50…成形滾筒、W…鋼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