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PU線條技術(shù)領域,尤其是指PU裝飾條制作系統(tǒng)。
背景技術(shù):
PU線條是當今裝修建材的一種流行趨勢,PU線條指用PU組成質(zhì)料制造的線條,只需要簡略修正配方,便可取得非常好的的密度、彈性、剛性等物理功能。PU線條生產(chǎn)時首先需要成形成粗坯再加工,現(xiàn)有成形粗歪時很多都是采用模具布料后放在壓機內(nèi)壓制成形,這種方式壓制效果雖然好,但是壓機設備昂貴,占地面積大,不利于企業(yè)成本控制。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成形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PU裝飾條制作系統(tǒng)。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shù)方案為:PU裝飾條制作系統(tǒng),它包括有長方形的機臺,機臺底部設有電器室,機臺頂部沿長度方向安裝有下固定板,下固定板兩端設有安裝槽,下固定板頂部設有下電熱板,下電熱板與下固定板之間鋪設有隔熱墊,下電熱板頂部安裝有下型模,壓板壓在下型模端部,壓板螺栓從安裝槽底部穿入向上穿過壓板后通過螺栓固定;下型模表面沿長度方向設有若干條凹凸狀的下成形槽;機臺頂部一側(cè)設有支架,上模座一側(cè)活動鉸接在支架上,上模座上安裝有上電熱板,上電熱板表面安裝有上成型模。
所述的上模座頂部設有定型鉸塊,定型鉸塊與連接鉸板一端鉸接,連接鉸板另一端與壓臂連桿一端鉸接,機臺頂部設有垂直向上的支撐柱,壓臂連桿中部鉸接在支撐柱頂部,壓臂連桿另一端鉸接在合模氣缸上,合模氣缸另一端向下鉸接在機臺底部的固定座上。
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混好的原料布在下成形槽上,合模氣缸伸出,以支撐柱為中點,帶動壓臂連桿一端上升,另一端則下降帶動上模座與下模座壓合對產(chǎn)品進行成形;電器室內(nèi)的相應部件通過上電熱板和下電熱板發(fā)熱對原料進行加熱定形,采用氣缸壓制上下模座之間不會再產(chǎn)生偏移,其成形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合模氣缸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和附圖2,本實施例所述的PU裝飾條制作系統(tǒng)包括有長方形的機臺1,機臺1底部設有電器室,機臺1頂部沿長度方向安裝有下固定板6,下固定板6兩端設有安裝槽4,下固定板6頂部設有下電熱板2,下電熱板2與下固定板6之間鋪設有隔熱墊3,下電熱板2頂部安裝有下型模5,壓板7壓在下型模5端部,壓板螺栓從安裝槽4底部穿入向上穿過壓板7后通過螺栓固定;下型模5表面沿長度方向設有若干條凹凸狀的下成形槽8;機臺1頂部一側(cè)設有支架9,上模座10一側(cè)活動鉸接在支架9上,上模座10上安裝有上電熱板11,上電熱板11表面安裝有上成型模12。所述的上模座10頂部設有定型鉸塊13,定型鉸塊13與連接鉸板14一端鉸接,連接鉸板14另一端與壓臂連桿15一端鉸接,機臺1頂部設有垂直向上的支撐柱17,壓臂連桿15中部鉸接在支撐柱17頂部,壓臂連桿15另一端鉸接在合模氣缸18上,合模氣缸18另一端向下鉸接在機臺1底部的固定座16上。本實施例將混好的原料布在下成形槽上,合模氣缸伸出,以支撐柱為中點,帶動壓臂連桿一端上升,另一端則下降帶動上模座與下模座壓合對產(chǎn)品進行成形;電器室內(nèi)的相應部件通過上電熱板和下電熱板發(fā)熱對原料進行加熱定形,采用氣缸壓制上下模座之間不會再產(chǎn)生偏移,其成形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