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asa共擠發(fā)泡模具的共擠板。
背景技術:
asa工程塑料也即為改性樹脂,是由苯乙烯、丙烯腈和丙烯酸橡膠組成的三元聚合物,其具有很強的耐候性,不但可抵抗紫外線照射引起的降解、老化、褪色,同時對加工過程中的高溫引起的分解或變色有了堅強保障,極大的提升了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因此,在實際的生產應用中,通常會在產品的表面覆蓋一層asa工程塑料,以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然而,由于asa工程塑料在熔融狀態(tài)時流動性較好,從共擠發(fā)泡模具中擠出時,難以穩(wěn)定控制其流動方向,無法滿足asa共擠料在產品表面的連續(xù)覆蓋,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障。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asa共擠發(fā)泡模具的共擠板,通過共擠板結構的改進,在共擠板不同的位置設置多個導流通孔,并在所述導流通孔的兩端端面分別連通設置有分流道槽和包覆流道槽,便于對asa熔融狀態(tài)的共擠料流動方向的控制,從而實現asa共擠料穩(wěn)定連續(xù)的覆蓋,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asa共擠發(fā)泡模具的共擠板,包括共擠板本體,所述共擠板本體的內部設置有中空型腔,在所述共擠板本體上端的端面設置有輸入口,在所述共擠板本體的一側面設置有引流孔、衣架狀的主流道槽以及多個分流道槽,所述引流孔貫通于所述輸入口,所述主流道槽上部的一端連通于所述引流孔,所述分流道槽的上端分別連通于所述主流道槽的下端,多個所述分流道槽的下端均設置有導流通孔;在所述共擠板本體的另一側設置有多個包覆流道槽,且所述包覆流道槽設置于所述主流道槽的相對側,所述包覆流道槽的中部連通于所述導流通孔,所述包覆流道槽的兩端連通于所述中空型腔,所述輸入口、引流孔、主流道槽、分流道槽、導流通孔以及所述包覆流道槽依次連通,形成通路,便于熔融狀態(tài)共擠料的供給。
較佳的,所述主流道槽與所述引流孔之間設置有斜向的過渡槽,所述過渡槽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通道,熔融狀態(tài)的共擠料在流動過程中具有一定阻力,便于對共擠料流動速率的控制。
進一步,所述主流道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包覆流道槽的深度。
本發(fā)明是通過引導asa共擠料從衣架狀的主流道槽進入到分流道槽,再經過導流通孔進入到包覆流道槽內,經過多個包覆流道槽環(huán)繞分配到中空型腔的上端,以達到控制asa共擠料流動方向的目的,從而實現穩(wěn)定的連續(xù)的覆蓋。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便于實現asa共擠料穩(wěn)定連續(xù)的覆蓋,覆蓋層均勻,不易脫落,有效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后視圖;
圖3為圖1的剖視圖。
圖中,1、共擠板本體,2、分流流道,3、主流流道,4、過渡槽,5、輸入口,6、引流孔,7、導流通孔,8、中空型腔,9、包覆流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與圖2,一種用于asa共擠發(fā)泡模具的共擠板,包括共擠板本體1,所述共擠板本體1的內部設置有中空型腔8,在所述共擠板本體1上端的端面設置有輸入口5,在所述共擠板本體1的一側面設置有引流孔6、衣架狀的主流道槽3以及多個分流道槽2,所述引流孔6貫通于所述輸入口5,所述主流道槽3上部的一端連通于所述引流孔6,所述分流道槽2的上端分別連通于所述主流道槽3的下端,多個所述分流道槽2的下端均設置有導流通孔7;在所述共擠板本體1的另一側設置有多個包覆流道槽9,且所述包覆流道槽9設置于所述主流道槽3的相對側,所述包覆流道槽9的中部連通于所述導流通孔7,所述包覆流道槽9的兩端連通于所述中空型腔8,所述輸入口5、引流孔6、主流道槽3、分流道槽2、導流通孔7以及所述包覆流道槽9依次連通,形成通路,便于熔融狀態(tài)共擠料的供給。
所述主流道槽3與所述引流孔6之間設置有斜向的過渡槽4,所述過渡槽4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通道,熔融狀態(tài)的共擠料在流動過程中具有一定阻力,便于對共擠料流動速率的控制。
如圖3,所述主流道槽3的深度小于所述包覆流道槽9的深度,降低了共擠料進入到所述中空型腔8的速率,有利于共擠料在產品的上表面形成均勻的覆蓋層,提高了產品的覆蓋質量。
使用時,共擠料依次從所述輸入口5、引流孔6以及所述主流道槽3進入到多個分流道槽2內,再經過導流通孔7進入到包覆流道槽9內,經過多個包覆流道槽9環(huán)繞分配到中空型腔8的上端,實現穩(wěn)定的連續(xù)的覆蓋。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便于實現asa共擠料穩(wěn)定連續(xù)的覆蓋,覆蓋層均勻,不易脫落,有效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