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吹瓶技術領域,特別指到一種開合模裝置。
背景技術:
在吹瓶機中,瓶坯放入開合模裝置的開合模模架中后,經(jīng)高壓氣吹制成型。在該過程中,瓶坯放入和瓶子取出要經(jīng)過開模動作和合模動作。因開合模模架較重,開模合模頻率較高,在開合模過程中開合模模架的加速度很大,導致相互之間的沖擊力很大,沖擊頻率也很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開合模裝置,在開合模動作啟動時提供動力,在動作結束后能夠防止相互沖擊,同時還能為下一個動作蓄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開合模裝置,用于吹瓶機上,所述吹瓶機包括機架,所述開合模裝置包括開合模模架,所述開合模模架包括設于所述機架上的第一模架、設于所述機架上的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模架開合模的第二模架、設于所述機架上的沿靠近所述開合模模架的方向運動以驅(qū)動所述開合模模架合模的驅(qū)動機構,所述驅(qū)動機構,還用于沿遠離所述開合模模架的方向運動以驅(qū)動所述開合模模架開模,所述開合模裝置還包括設于所述機架上的支座、沿靠近或遠離所述開合模模架的方向活動的穿設于所述支座中的活動桿、設于所述活動桿靠近所述開合模模架一側的第一阻擋部、設于所述第一阻擋部和所述支座之間的第一彈性件、設于所述活動桿遠離所述開合模模架一側的第二阻擋部、設于所述第二阻擋部和所述支座之間的第二彈性件,所述活動桿靠近所述開合模模架的一端連接在所述驅(qū)動機構上。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模架和所述第二模架均繞第一軸轉(zhuǎn)動的設于所述機架上,所述驅(qū)動機構包括繞自身軸心線方向轉(zhuǎn)動的設于所述機架上的第二軸、一端固定的套設于所述第二軸上的擺臂、一端鉸接在所述第一模架上用于帶動所述第一模架繞所述第一軸轉(zhuǎn)動的第一連桿、一端鉸接在所述第二模架上用于帶動所述第二模架繞所述第一軸轉(zhuǎn)動的第二連桿、設于所述擺臂另一端的第三軸,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所述第三軸上,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也鉸接在所述第三軸上。
更優(yōu)選地,所述活動桿靠近所述開合模模架的一端也鉸接在所述第三軸上。
更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軸、所述第二軸、所述第三軸均沿豎直方向分布。
優(yōu)選地,所述活動桿沿水平方向分布。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彈性件為套設于所述活動桿上的第一彈簧。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彈性件為套設于所述活動桿上的第二彈簧。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阻擋部為擰設于所述活動桿上的螺母。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本發(fā)明一種開合模裝置,通過設置第一彈性件在開模時壓縮緩沖蓄能,設置第二彈性件在合模時壓縮緩沖蓄能,同時第一彈性件在合模時能夠提供動力,且第二彈性件在開模時能夠提供動力,在蓄能的同時也減小了開合模模架相互之間的沖擊力,提高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fā)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
附圖2為本發(fā)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其中:1、機架;2、第一模架;3、第二模架;4、支座;5、活動桿;6、第一阻擋部;7、第一彈性件;8、第二阻擋部;9、第二彈性件;10、第一軸;11、第二軸;12、擺臂;13、第一連桿;14、第二連桿;15、第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闡述。
參見圖1-2所示,上述一種開合模裝置,用于吹瓶機上。吹瓶機包括機架1,開合模裝置包括開合模模架,開合模模架包括設于機架1上的第一模架2、設于機架1上的用于配合該第一模架2開合模的第二模架3、設于機架1上驅(qū)動機構。該驅(qū)動機構用于沿靠近開合模模架的方向運動以驅(qū)動開合模模架合模;該驅(qū)動機構還用于沿遠離開合模模架的方向運動以驅(qū)動開合模模架開模。
該開合模裝置還包括設于機架1上的支座4、沿靠近或遠離開合模模架的方向活動的穿設于該支座4中的活動桿5、設于該活動桿5右側(參考圖1,這里說的右側即為圖1中的右側)的第一阻擋部6、設于該第一阻擋部6和支座4之間的第一彈性件7、設于該活動桿5左側的第二阻擋部8、設于該第二阻擋部8和支座4之間的第二彈性件9。該活動桿5的右端連接在驅(qū)動機構上,通過驅(qū)動機構的運動來帶動活動桿5的運動。該活動桿5的長度延伸方向沿水平方向分布,且該活動桿5沿其長度延伸方向活動的設于支座4中。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7為套設于活動桿5上的第一彈簧;第二彈性件9為套設于活動桿5上的第二彈簧。第二阻擋部8為擰設于該活動桿5上的螺母。
該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3均繞第一軸10轉(zhuǎn)動的設于機架1上。上述驅(qū)動機構包括繞自身軸心線方向轉(zhuǎn)動的設于機架1上的第二軸11、一端固定的套設于該第二軸11上的擺臂12、一端鉸接在該第一模架2上用于帶動該第一模架2繞第一軸10轉(zhuǎn)動的第一連桿13、一端鉸接在該第二模架3上用于帶動該第二模架3繞第一軸10轉(zhuǎn)動的第二連桿14、設于該擺臂12另一端的第三軸15,該第一連桿13的另一端鉸接在該第三軸15上,該第二連桿14的另一端也鉸接在該第三軸15上。該活動桿5的右端也鉸接在該第三軸15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軸10、第二軸11、第三軸15均沿豎直方向分布。且活動桿5與第一連桿13分別位于擺臂12相異的兩側,同樣的,活動桿5與第二連桿14也分別位于擺臂12相異的兩側。第一連桿13和第二連桿14位于擺臂12相同的一側。
以下具體闡述下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
當?shù)诙S11順時針轉(zhuǎn)動時(參考圖1的視角來觀察第二軸11的轉(zhuǎn)動方向),擺臂12帶動第一連桿13和第二連桿14分別驅(qū)動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3相互配合的開模,此時活動桿5在擺臂12的帶動下向左遠離開合模模架,第一彈性件7被壓縮,對開模過程進行緩沖蓄能;當?shù)诙S11逆時針轉(zhuǎn)動時,擺臂12帶動第一連桿13和第二連桿14分別驅(qū)動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3相互配合的合模,此時活動桿5在擺臂12的帶動下向右靠近開合模模架,第一彈性件7提供合模動力,同時第二彈性件9被壓縮,對合模過程進行緩沖蓄能;當?shù)诙S11再次順時針轉(zhuǎn)動時,擺臂12帶動第一連桿13和第二連桿14分別驅(qū)動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3相互配合的開模,此時活動桿5在擺臂12的帶動下向左遠離開合模模架,第二彈性件9提供開模動力,同時第一彈性件7被再次壓縮,對開模過程再次進行緩沖蓄能。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發(fā)明精神實質(zhì)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