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混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多進料高效混料設備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生產(chǎn)塑料的工廠,其原料都是塑料顆粒,如生產(chǎn)塑料鞋子、珍珠棉等等,該些產(chǎn)品的原料都是多種的塑料顆粒進行混合后,然后作為原料進行加熱處理形成需要的產(chǎn)品形狀,如:珍珠棉稱為聚乙烯發(fā)泡棉,是非交聯(lián)閉孔結構,珍珠棉是一種新型環(huán)保的包裝材料。它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經(jīng)物理發(fā)泡產(chǎn)生無數(shù)的獨立氣泡構成??朔似胀òl(fā)泡膠易碎、變形、恢復性差的缺點。該珍珠棉的原料就是需要多種的塑料顆粒進行混合均勻后,通過加熱處理成型為珍珠棉,因此,原料是否混合均勻是十分重要的,沒有混合均勻,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質量會有所降低,現(xiàn)有的混料裝置一般都只能實現(xiàn)兩種料的混合,且混合的不是很均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進料高效混料設備的使用方法,能對多種的塑料顆粒進行混料操作,且通過第一攪拌組件先進行第一次攪拌,然后再通過第二攪拌組件進行第二次攪拌,從而實現(xiàn)混料均勻,提高工作效率,且在攪拌時還能對塑料顆粒進行除塵。
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方案實現(xiàn):一種多進料高效混料設備的使用方法,包括支架和架設在支架上的攪拌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罐體下方設置有一出料斗,所述攪拌罐體外側設置有至少三個給料組件,所述攪拌罐體內(nèi)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第一攪拌組件、接料斗以及第二攪拌組件;所述第一攪拌組件包括一旋轉混料筒、一第一電機、以及大軸承;所述攪拌罐體內(nèi)側兩壁上均固定有一固定座;所述大軸承設置于兩個固定座上,所述旋轉混料筒底部周側固定于所述大軸承的內(nèi)圈上;所述旋轉混料筒的外壁上套設有一環(huán)體,所述環(huán)體上帶有齒牙,所述第一電機固定于所述攪拌罐體外側壁上,且第一電機的電機軸上設置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穿過所述攪拌罐體壁與所述環(huán)體上的齒牙相嚙合;所述第一電機驅動所述旋轉混料筒在大軸承上進行圓周運動;所述旋轉混料筒內(nèi)開設有一喇叭狀甬道,所述喇叭狀甬道內(nèi)壁上均勻分布有多個的凸片,所述旋轉混料筒的喇叭狀甬道上下端為敞開;
所述接料斗設置于兩個固定座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旋轉混料筒的出口下方;
所述第二攪拌組件包括鏤空混料輥和第二電機;
所述鏤空混料輥的一側通過第一輥軸連接于所述攪拌罐體內(nèi)壁上,所述鏤空混料輥的另一側通過第二輥軸連接于所述攪拌罐體內(nèi)壁上,使得鏤空混料輥在第一輥軸和第二輥軸的帶動下能進行旋轉;所述鏤空混料輥位于接料斗的出口下方;所述第二輥軸上設有一第二齒輪;所述攪拌罐體側壁上貫穿有一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一端設置有第三齒輪,所述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二電機設置于支架旁,所述第二電機的電機軸通過一皮帶輪與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鏤空混料輥包括兩個圓形板,所述兩個圓形板的外周壁之間架設有多個的攪拌軸,且多個的攪拌軸均勻分布在兩個圓形板之間,所述攪拌軸外壁上纏繞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為螺桿狀;
所述給料組件包括螺旋給料機、支撐架、以及進料框;所述進料框架設于所述支撐架上,且進料框內(nèi)設置有一過濾網(wǎng),所述進料框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螺旋給料機的進料口上,所述螺旋給料機傾斜架設在攪拌罐體和支撐架之間,所述螺旋給料機的出料口貫穿所述攪拌罐體并位于所述旋轉混料筒的喇叭狀甬道的周壁上方;所述攪拌罐體的上端設置有抽風罩,所述抽風罩的出氣端連接排風管路;
按照以下方法使用:
步驟s01:設置螺旋給料機的轉速和顏色的對應表;
步驟s02:將紅色塑料顆粒、黃色塑料顆粒以及藍色塑料顆粒對應放入到所述三個給料組件;
步驟s03:根據(jù)所述對應表啟動所述三個給料組件的螺旋給料機,同時啟動所述抽風罩的抽風電機、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
步驟s04:接料操作。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02中,所述的黃色塑料顆粒放在最左邊的給料組件上,所述的紅色塑料顆粒放在中間的給料組件上,所述的藍色塑料顆粒放在最右邊的給料組件上。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架上設置有觸摸顯示控制盒,所述觸摸顯示控制盒內(nèi)設置有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包括mcu,所述mcu連接有第一電機驅動電路、第二電機驅動電路、給料組件驅動電路、抽風電機驅動電路以及觸摸顯示屏;所述步驟s01中是在觸摸顯示屏上設置對應表。
進一步的,所述出料斗下方設置有一盛料框。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電機下方設置有一電機固定座。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如下:本發(fā)明的使用方法能有效提高混料設備的使用效率,而且讓員工能最快熟悉掌握設備的使用,本發(fā)明設置有至少三個的給料組件,通過給料組件將多種塑料顆粒輸送到攪拌罐體內(nèi)的第一攪拌組件上,通過第一攪拌組件對旋轉混料筒進行圓周轉動,對塑料顆粒進行攪拌,再通過第二攪拌組件對鏤空混料輥進行360度滾動,這樣進行二次攪拌,從而對塑料顆粒進行充分均勻攪拌,而且在攪拌過程還能進行除塵處理,由于本發(fā)明攪拌結構的特殊性,其灰塵會在第一次攪拌時,逸散出來再配合吸塵罩,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螺旋給料機的剖面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鏤空混料輥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步驟方法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參閱圖1至圖5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多進料高效混料設備的使用方法,包括支架1和架設在支架1上的攪拌罐體2,所述攪拌罐體2下方設置有一出料斗21,所述攪拌罐體2外側設置有至少三個給料組件3,所述攪拌罐體2內(nèi)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第一攪拌組件4、接料斗5以及第二攪拌組件6;所述第一攪拌組件4包括一旋轉混料筒41、一第一電機42、以及大軸承43;所述攪拌罐體2內(nèi)側兩壁上均固定有一固定座22;所述大軸承43設置于兩個固定座22上,所述旋轉混料筒41底部周側固定于所述大軸承43的內(nèi)圈上;所述旋轉混料筒41的外壁上套設有一環(huán)體44,所述環(huán)體44上帶有齒牙(未圖示),所述第一電機42固定于所述攪拌罐體2外側壁上,且第一電機42的電機軸上設置有第一齒輪421,所述第一齒輪421穿過所述攪拌罐體2壁與所述環(huán)體44上的齒牙相嚙合;所述第一電機42驅動所述旋轉混料筒41在大軸承43上進行圓周運動;由于旋轉混料筒41底部周側固定于所述大軸承43的內(nèi)圈上,這樣大軸承43的外圈位于固定座22上,大軸承43的外圈不會動,大軸承43的內(nèi)圈在外力的作用下,會進行運動,從而第一電機42驅動旋轉混料筒41在大軸承43的內(nèi)圈內(nèi)進行圓周運動;所述旋轉混料筒41內(nèi)開設有一喇叭狀甬道45,所述喇叭狀甬道45內(nèi)壁上均勻分布有多個的凸片451,所述旋轉混料筒41的喇叭狀甬道45上下端為敞開;旋轉混料筒41在大軸承43的內(nèi)圈內(nèi)進行圓周運動時,由于多個給料組件的出料口都是在喇叭狀甬道45的周壁上方,這樣塑料顆粒落入喇叭狀甬道45口后,喇叭狀甬道45的凸片451能對塑料顆粒進行甩拌操作,且旋轉混料筒41是進行快速圓周運動,這樣多種塑料顆粒能進行均勻混合攪拌;所述接料斗5設置于兩個固定座2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旋轉混料筒41的出口下方;這樣接料斗5能將塑料顆粒導向流入第二攪拌組件,其中,接料斗5設置成上大下小的接料斗,是為了將第一次攪拌后的塑料顆粒能集中在一起后從接料斗下方的小口流出,這樣塑料顆粒能集中在中部,不會一下子全部流出,這樣塑料顆粒能慢慢從小口流出后,很好地再進行第二次的攪拌混合作用;所述第二攪拌組件6包括鏤空混料輥61和第二電機62;所述鏤空混料輥61的一側通過第一輥軸63連接于所述攪拌罐體2內(nèi)壁上,所述鏤空混料輥61的另一側通過第二輥軸64連接于所述攪拌罐體2內(nèi)壁上,使得鏤空混料輥61在第一輥軸63和第二輥軸64的帶動下能進行旋轉;所述鏤空混料輥61位于接料斗5的出口下方;所述第二輥軸64上設有一第二齒輪65;所述攪拌罐體2側壁上貫穿有一傳動軸23,所述傳動軸23一端設置有第三齒輪24,所述第二齒輪65和第三齒輪24相嚙合;所述第二電機62設置于支架1旁,所述第二電機62的電機軸通過一皮帶輪66與所述傳動軸23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電機62帶動鏤空混料輥61進行360度旋轉;對下落的塑料顆粒進行打散混合;所述鏤空混料輥61包括兩個圓形板611,所述兩個圓形板611的外周壁之間架設有多個的攪拌軸612,且多個的攪拌軸612均勻分布在兩個圓形板611之間,所述攪拌軸612外壁上纏繞有攪拌葉片(未圖示),所述攪拌葉片為螺桿狀;這樣攪拌軸45和攪拌葉片能對多材料進行均勻混合,對下落的塑料顆粒進行散射出去,這樣塑料顆粒被打散開的面積大,能對多種塑料顆粒進行均勻混合。
所述給料組件3包括螺旋給料機31、支撐架32、以及進料框33;所述進料框33架設于所述支撐架32上,且進料框33內(nèi)設置有一過濾網(wǎng)34,通過過濾網(wǎng)34對物料中的雜物進行過濾處理,所述進料框33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螺旋給料機31的進料口上,所述螺旋給料機31傾斜架設在攪拌罐體2和支撐架32之間,所述螺旋給料機31的出料口貫穿所述攪拌罐體2并位于所述旋轉混料筒41的喇叭狀甬道45的周壁上方。這樣塑料顆粒落入喇叭狀甬道45上的凸片會被彈射起來進行攪拌;所述攪拌罐體的上端設置有抽風罩7,所述抽風罩的出氣端連接排風管路71,由于塑料顆粒在落入旋轉混料筒41時,進行第一次打散攪拌,夾雜在塑料顆粒中的灰塵會逸散出來,通過該抽風罩7,能有效的將灰塵吸走,為后續(xù)的使用提供高質量的塑料顆粒;
按照以下方法使用:
步驟s01:設置螺旋給料機的轉速和顏色的對應表;
步驟s02:將紅色塑料顆粒、黃色塑料顆粒以及藍色塑料顆粒對應放入到所述三個給料組件;
步驟s03:根據(jù)所述對應表啟動所述三個給料組件的螺旋給料機,同時啟動所述抽風罩的抽風電機、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
步驟s04:接料操作。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02中,所述的黃色塑料顆粒放在最左邊的給料組件上,所述的紅色塑料顆粒放在中間的給料組件上,所述的藍色塑料顆粒放在最右邊的給料組件上。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架上設置有觸摸顯示控制盒,所述觸摸顯示控制盒內(nèi)設置有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包括mcu,所述mcu連接有第一電機驅動電路、第二電機驅動電路、給料組件驅動電路、抽風電機驅動電路以及觸摸顯示屏;所述步驟s01中是在觸摸顯示屏上設置對應表。由于紅、黃、藍三色可以通過比例配制出其他不同的顏色,本發(fā)明根據(jù)現(xiàn)有顏色配比,通過控制三個螺旋給料機的給料速度,是實現(xiàn)配比的調節(jié),從而可以實現(xiàn)設備自動配比,生產(chǎn)對應顏色的混合塑料顆粒。
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出料斗21下方設置有一盛料框7。所述第二電機62下方設置有一電機固定座67。
總之,本發(fā)明設置有至少三個的給料組件,通過給料組件將多種塑料顆粒輸送到攪拌罐體內(nèi)的第一攪拌組件上,通過第一攪拌組件對旋轉混料筒進行圓周轉動,對塑料顆粒進行攪拌,再通過第二攪拌組件對鏤空混料輥進行360度滾動,這樣進行二次攪拌,從而對塑料顆粒進行充分均勻攪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