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牛角進膠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牛角進膠結構,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設置在注塑模具的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間,其中,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包括:內牛角流道,與所述注塑模具的熱流道連通,用于接收從所述熱流道中流出的注塑產品原料;以及牛角進膠口,設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內,用于使內牛角流道中的注塑產品原料通過所述牛角進膠口流入到所述模型通道中進行塑型。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通過將牛角進膠口深入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內部,可使內牛角流道內的注塑產品原料通過牛角進膠口直接流入模型通道內進行注塑,避免在注塑產品外部形成澆口。
【專利說明】
內牛角進膠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牛角進膠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注塑成型技術是目前廣泛應用的工業(yè)生產技術之一,是使熱塑性或熱固性模塑料在加熱料筒中均勻塑化,之后有柱塞或移動螺桿推擠倒閉和模具的模型通道中成型的一種方法。注塑成型的成型周期短(幾秒到幾分鐘)。成型的產品質量可由幾克到幾十千克,能一次成型外形復雜、尺寸精確、帶有金屬或非金屬嵌件的模塑品,因此,注塑成型適應性強,生產率高。
[0003]但是,在注塑模具的設計中,注塑類模具的進膠方式直接影響注塑件的品質。目前,在模具注塑時一般直接在外部注入,注塑成型后在產品外部有澆口,影響產品的美觀,而且需要人工減除,增加了相關技術人員的勞動強度。此外,由于澆口尺寸小,一旦技術人員操作失誤,容易對注塑產品造成損壞,從而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內牛角進膠結構,可避免在注塑產品外部形成澆口。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內牛角進膠結構,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設置在注塑模具的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間,其中,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包括:內牛角流道,與所述注塑模具的熱流道連通,用于接收從所述熱流道中流出的注塑產品原料;以及設置在所述內牛角流道的一端的牛角進膠口,所述牛角進膠口的端部伸入所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內部,用于使內牛角流道中的注塑產品原料通過所述牛角進膠口流入到所述模型通道中進行塑型。
[0006]優(yōu)選方案,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頂針,與所述內牛角流道接觸,用于在注塑開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動內牛角流道移動,使所述內牛角流道與后模仁分離。
[0007]優(yōu)選方案,所述頂針與所述內牛角流道垂直接觸。
[0008]優(yōu)選方案,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推塊,與所述模型通道接觸,用于在注塑開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動注塑產品移動,使所述注塑產品與所述牛角進膠口分離。
[0009]優(yōu)選方案,所述推塊與所述模型通道垂直接觸。
[0010]優(yōu)選方案,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推板,用于固定所述頂針和/或推塊,并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動所述頂針和/或推塊垂直運動。
[0011]優(yōu)選方案,所述牛角進膠口的直徑為0.8-2_。
[0012]優(yōu)選方案,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第一鑲塊,鑲嵌在所述內牛角流道與所述前模仁之間,用于固定所述內牛角流道。
[0013]優(yōu)選方案,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第二鑲塊,鑲嵌在所述推塊與前模仁之間,用于固定所述推塊。
[0014]本實用新型達到的技術效果如下:
[0015]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通過將牛角進膠口深入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內部,可使內牛角流道內的注塑產品原料通過牛角進膠口直接流入模型通道內進行注塑,避免在注塑產品外部形成澆口,從而確保注塑產品的整體美觀,并能夠降低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安裝到注塑模具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說明:
[0018]內牛角流道10頂針12
[0019]推塊13推板14
[0020]第一鑲塊15第二鑲塊16
[0021]模型通道20后模仁30
[0022]前模仁40熱流道50
[0023]滑塊60。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地描述,但不能將它們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0025]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設置在注塑模具的前模仁40和后模仁30之間,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包括內牛角流道10和牛角進膠口,其中,所述內牛角流道10與所述注塑模具的熱流道50連通,用于接收從所述熱流道50中流出的注塑產品原料;所述牛角進膠口設置在所述內牛角流道的一端,且所述牛角進膠口的端部伸入所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20內部,用于使內牛角流道10中的注塑產品原料通過所述牛角進膠口流入到所述模型通道20中進行塑型。
[0026]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通過將牛角進膠口深入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內部,可使內牛角流道內的注塑產品原料通過牛角進膠口直接流入模型通道內進行注塑,避免在注塑產品外部形成澆口,從而確保注塑產品的整體美觀;同時減少人工減除澆口的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產品的成品率。
[0027]其中,所述牛角進膠口的直徑為0.8_2mm,既可以確保注塑產品原料以設定的流速流入模型通道20,又可避免牛角進膠口直徑過大影響注塑產品的內部結構。
[0028]如圖1所示,所述內牛角流道10,為形狀如牛角的圓滑曲線形錐體,所述椎體的截面積逐漸縮小,從而使與內牛角流道10端部連接牛角進膠口能伸入到模型通道20內進膠。為使所述內牛角流道10穩(wěn)固在注塑模具內,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第一鑲塊15,所述第一鑲塊15鑲嵌在所述內牛角流道10與所述前模仁40之間。
[0029]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頂針12,所述頂針12與所述內牛角流道10接觸,用于在注塑開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動內牛角流道10移動,使所述內牛角流道10與后模仁30分離。優(yōu)選方案,所述頂針12與所述內牛角流道10垂直接觸。
[003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推塊13。所述推塊13與所述模型通道20接觸,用于在注塑開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動注塑產品移動,使所述注塑產品與所述牛角進膠口分離。優(yōu)選方案,所述推塊13與所述模型通道20垂直接觸。為使所述推塊13與所述模型通道20穩(wěn)定接觸,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第二鑲塊16,所述第二鑲塊16鑲嵌在所述推塊13與前模仁40之間,固定所述推塊13。
[0031]為方便推動所述頂針12和/或推塊13移動,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推板14。所述推板14用于固定所述頂針12和/或推塊13,并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動所述頂針12和/或推塊13垂直移動。
[0032]在注塑開模后,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推板14帶動固定于推板14上的頂針12和推塊13—起往后模仁30方向移動,所述頂針12頂出后模仁30,所述推塊13推動塑型產品,并利用塑型產品的變形能力,使牛角進膠口與塑型產品脫離,即可得到塑型產品,操作方便、簡單。
[0033]本實用新型內牛角進膠結構主要適用于軟性塑膠產品的注塑,所述注塑產品原料可為PU(Poly Urethane,聚氨酯)、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熱塑性彈性體)等,但并不以此為限。
[0034]此外,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前模仁40和后模仁30之間設置有滑塊60,通過所述滑塊60的滑動作用,可使前模仁40和后模仁30迅速分離,到達順利出模的效果。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內牛角進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設置在注塑模具的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間,其中,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包括: 內牛角流道,與所述注塑模具的熱流道連通,用于接收從所述熱流道中流出的注塑產品原料;以及 設置在所述內牛角流道的一端的牛角進膠口,所述牛角進膠口的端部伸入所述注塑模具的模型通道內部,用于使內牛角流道中的注塑產品原料通過所述牛角進膠口流入到所述模型通道中進行塑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牛角進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 頂針,與所述內牛角流道接觸,用于在注塑開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動內牛角流道移動,使所述內牛角流道與后模仁分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牛角進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針與所述內牛角流道垂直接觸。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牛角進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 推塊,與所述模型通道接觸,用于在注塑開模后,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動注塑產品移動,使所述注塑產品與所述牛角進膠口分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牛角進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塊與所述模型通道垂直接觸。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內牛角進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 推板,用于固定所述頂針和/或推塊,并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動所述頂針和/或推塊垂直運動。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牛角進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角進膠口的直徑為0.8-2mm ο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牛角進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 第一鑲塊,鑲嵌在所述內牛角流道與所述前模仁之間,用于固定所述內牛角流道。9.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內牛角進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牛角進膠結構還包括: 第二鑲塊,鑲嵌在所述推塊與前模仁之間,用于固定所述推塊。
【文檔編號】B29C45/27GK205572910SQ201520972562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日
【發(fā)明人】李遠發(fā), 譚魏, 謝光亮, 蔡忠祥, 曾和平, 張亞琴, 宋卓能, 黃維中
【申請人】嘉瑞科技(惠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