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回轉爐清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鍋爐的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回轉爐是一種煅燒、焙燒或干燥粒狀及粉狀物料的熱工設備?;剞D爐爐體為鋼質圓筒,內襯以耐火材料,爐體支承在數對托輪上,并具有3%~6%的傾斜度。爐體通過齒輪由電動機帶動緩慢旋轉,物料由較高的尾端加入,由較低的爐頭端卸出,爐頭端噴入燃料(煤粉、重油或氣體燃料),在爐內燃燒,煙氣由較高一端排出(物料與煙氣逆流)。
目前,采用回轉爐在工作時,尾氣含塵,導致進料端的接料斗處的下料管容易發(fā)生堵料,一旦發(fā)生堵料現(xiàn)象,會影響爐內的壓力和氣體氛圍,最終影響產品質量。針對這種情況,現(xiàn)有技術于2015.07.31公開了申請?zhí)枮?01520570595.4,名稱為一種回轉爐進料端的清洗裝置的發(fā)明,其主要起到可以自動地防止生產氧化鎢的回轉爐進料的接料斗發(fā)生堵料,但其噴出的水對接料斗的內壁沖洗力度較小,清洗效果一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鍋爐的清洗裝置,能增大洗滌水對接料斗的內壁沖洗力度,增大清洗面積,提高清洗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鍋爐的清洗裝置,包括接料斗和水槽,接料斗的底部設有下料管,下料管與水槽連通,水槽上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出水口連接有循環(huán)水泵,循環(huán)水泵連接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接料斗的上端設有蓋板,蓋板上設有側板,側板上設有固定軸,固定軸上設有轉動板,轉動板與蓋板彈性連接;轉動板上設有平衡管,平衡管的兩端設有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第一進水管與第一水管連通,第二進水管與第二水管連通,平衡管的兩端設有噴淋裝置,該清洗裝置能增大洗滌水對接料斗的內壁沖洗力度,增大清洗面積,提高清洗效果。
進一步,轉動板與蓋板之間設有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關于轉動板的中垂線對稱設置,當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均保持原長時,轉動板保持平衡狀態(tài),當轉動板順時針轉動時,第一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第二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當轉動板逆時針轉動時,第一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第二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起到一個彈性回復的作用。
進一步,轉動板上設有卡槽,卡槽與平衡管固定連接,實現(xiàn)將平衡管固定在轉動板上,當轉動固定軸時,轉動板帶動平衡管偏轉。
進一步,轉動板上設有金屬扣件,金屬扣件將平衡管固定于卡槽中,金屬扣件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能與平衡管的外表面緊貼,防止平衡管在卡槽中出現(xiàn)松動現(xiàn)象。
進一步,第一進水管與第一水管之間設有第一軟管,第二進水管與第二水管之間設有第二軟管,當轉動板帶動平衡管偏轉時,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隨著一起偏轉,而第一軟管和第二軟管的設置,避免第一進水管與第一水管之間連接的局限性,增加第一進水管的活動空間,同時避免第二進水管與第二水管之間連接的局限性,增加第二進水管的活動空間。
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在對接料斗內壁沖洗時,循環(huán)水泵將水槽中的洗滌水泵入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中,第一水管將洗滌水送入到第一進水管,第二水管將洗滌水送入到第二進水管,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將水送至噴淋裝置處,噴淋裝置上的噴頭直接對接料斗內壁進行沖洗工作,增大洗滌水對接料斗的內壁沖洗力度,使得接料斗的內壁上的污垢掉落到水槽的底部,由于在噴淋管上設置至少四根支管,在每根支管上設置至少五個噴頭,這樣可擴大噴淋面積,增大清洗面積,根據接料斗的內壁上污垢的附著量,通過第一流量控制器控制循環(huán)水泵泵入第一水管的水量,通過第二流量控制器控制循環(huán)水泵泵入第二水管的水量,有效控制噴頭對接料斗的內壁沖洗力度;同時本發(fā)明在固定軸上施加外力,固定軸轉動,轉動板帶動平衡管偏轉,此時噴淋裝置以固定軸為中心上下擺動,這樣噴頭能縱向對接料斗內壁進行沖洗工作,然后技術人員調整蓋板在接料斗上端的位置,使得噴頭對接料斗的整個內壁進行沖洗工作,能增大清洗面積,提高清洗效果。
2、本發(fā)明在水槽中設置水位傳感器,水位傳感器能將被測點水位參量實時地轉變?yōu)橄鄳娏啃盘?,了解水槽中水面的高度,當水面低于指標時,可通過水箱將水從進水口中通入到水槽中,保證水槽中有充足的洗滌水。
3、本發(fā)明在水槽的底部設置排污口,接料斗內壁處沖洗下來的雜質可通過排污口排出,再進行統(tǒng)一處理。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鍋爐的清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轉動板處于平衡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中轉動板處于轉動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中轉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中噴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一種鍋爐的清洗裝置,包括接料斗1和水槽2,接料斗1的底部設有下料管3,下料管3與水槽2連通。水槽2上設有進水口4和出水口5,進水口4與外界的水箱相連,出水口5連接有循環(huán)水泵6,循環(huán)水泵6連接有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循環(huán)水泵6與第一水管7之間設有第一流量控制器23,循環(huán)水泵6與第二水管8之間設有第二流量控制器24,第一流量控制器23能控制循環(huán)水泵6泵入第一水管7的水量,第二流量控制器24能控制循環(huán)水泵6泵入第二水管8的水量。
接料斗1的上端設有蓋板9,蓋板9能在接料斗1上隨意調整平面位置。蓋板9上設有側板10,側板10上設有固定軸11,固定軸11上設有轉動板12。對固定軸11的驅動作用,可在固定軸11上左右兩側均設置固定片,然后對固定片下壓,就能帶動固定軸11的轉動。轉動板12與蓋板9彈性連接。轉動板12與蓋板9之間設有第一彈簧17和第二彈簧18,第一彈簧17和第二彈簧18關于轉動板12的中垂線對稱設置,當第一彈簧17和第二彈簧18均保持原長時,轉動板12保持平衡狀態(tài),對固定軸11的右邊施加外力,轉動板12順時針轉動,第一彈簧17處于壓縮狀態(tài),第二彈簧18處于拉伸狀態(tài),對固定軸11的左邊施加外力,轉動板12逆時針轉動,第一彈簧17處于拉伸狀態(tài),第二彈簧18處于壓縮狀態(tài),第一彈簧17和第二彈簧18起到一個彈性回復的作用。
轉動板12上設有平衡管13,轉動板12上設有卡槽19,卡槽19與平衡管13固定連接,實現(xiàn)將平衡管13固定在轉動板12上,當轉動固定軸11時,轉動板12帶動平衡管13偏轉。轉動板12上設有金屬扣件20,金屬扣件20將平衡管13固定于卡槽19中,金屬扣件20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能與平衡管13的外表面緊貼,防止平衡管13在卡槽19中出現(xiàn)松動現(xiàn)象。平衡管13的兩端設有第一進水管14和第二進水管15,第一進水管14與第一水管7連通,第二進水管15與第二水管8連通。第一進水管14與第一水管7之間設有第一軟管21,第二進水管15與第二水管8之間設有第二軟管22,當轉動板12帶動平衡管13偏轉時,第一進水管14和第二進水管15隨著一起偏轉,而第一軟管21和第二軟管22的設置,能避免第一進水管14與第一水管7之間連接的局限性,增加第一進水管14的活動空間,同時能避免第二進水管15與第二水管8之間連接的局限性,增加第二進水管15的活動空間。平衡管13的兩端設有噴淋裝置16,噴淋裝置16包括噴淋管25,噴淋管25上設有支管26,支管26上設有噴頭27,可在噴淋管25上設置至少四根支管26,在每根支管26上設置至少五個噴頭27,這樣可擴大噴淋面積,增大清洗面積,提高清洗效果。水槽2中設有水位傳感器28,水位傳感器28能將被測點水位參量實時地轉變?yōu)橄鄳娏啃盘?,了解水?中水面的高度,當水面低于指標時,可通過水箱將水從進水口4中通入到水槽2中,保證水槽2中有充足的洗滌水。水槽2的底部設有排污口29,接料斗1內壁處沖洗下來的雜質可通過排污口29排出,再進行統(tǒng)一處理。
本發(fā)明在對接料斗1內壁沖洗時,循環(huán)水泵6將水槽2中的洗滌水泵入到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中,第一水管7將洗滌水送入到第一進水管14,第二水管8將洗滌水送入到第二進水管15,第一進水管14和第二進水管15將水送至噴淋裝置16處,噴淋裝置16上的噴頭27直接對接料斗1內壁進行沖洗工作,增大洗滌水對接料斗1的內壁沖洗力度,使得接料斗1的內壁上的污垢掉落到水槽2的底部。由于在噴淋管25上設置至少四根支管26,在每根支管26上設置至少五個噴頭27,這樣可擴大噴淋面積,增大清洗面積,根據接料斗1的內壁上污垢的附著量,通過第一流量控制器23控制循環(huán)水泵6泵入第一水管7的水量,通過第二流量控制器24控制循環(huán)水泵6泵入第二水管8的水量,有效控制噴頭27對接料斗1的內壁沖洗力度。同時本發(fā)明在固定軸11上施加外力,固定軸11轉動,轉動板12帶動平衡管13偏轉,此時噴淋裝置16以固定軸11為中心上下擺動,這樣噴頭27能縱向對接料斗1內壁進行沖洗工作,然后技術人員調整蓋板9在接料斗1上端的位置,使得噴頭27對接料斗1的整個內壁進行沖洗工作,能增大清洗面積,提高清洗效果。
以上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發(fā)明為基礎,為解決基本相同的技術問題,實現(xiàn)基本相同的技術效果,所作出的簡單變化、等同替換或者修飾等,皆涵蓋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