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蓄能式火化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火化機,具體說是一種有蓄能裝置的火化機。
背景技術:
一般現(xiàn)在的火化機燃燒的熱量隨煙囪排掉,沒有重復利用,浪費燃料。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蓄能式火化機,它可以吸收大部分排除的熱量,將其引進燃燒室,將熱量再利用,節(jié)約燃料,達到降低火化成本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火化機有外殼、保溫層、燃燒室、配風系統(tǒng),配油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它還有裝在煙道的蓄能器及蓄能器所連的裝在爐膛上部的集能器。
上述的蓄能器是在煙道內裝熱交換管,熱交換管外有煙進口及煙出口,中間有循環(huán)隔板,熱交換管的一端連鼓風機,另一端經(jīng)管路連在爐膛內的集能器的熱進氣口。
上述的集能器裝在爐膛的上部,有上述的熱氣進口,該口經(jīng)控制熱氣的高溫閥與輸熱管連通,輸熱管與主燃室的進風口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1、節(jié)能、省時,由于排除煙的熱量被上述的蓄能器吸收并引到燃燒室,在燃燒室熱風與煙氣混合,進行熱反應,加快了反應速度,使焚燒尸體的時間縮短,比正常焚燒一具尸體所用25-35分鐘節(jié)約時間5-10分鐘;并可在尸體燃燒的八個階段中的六個階段不用噴油;另外,裝集能器,它在爐膛的頂部,既保溫又換熱,在爐內燃燒時,爐膛的頂部是最熱的部位,也是散發(fā)熱量最快的部位,通過設置集能器,保溫效果提高了40%,并將從蓄能器吹進的熱風的溫度再提高80-120℃,送進燃燒室,進一步節(jié)能,經(jīng)實驗比一般火化機節(jié)約燃料70%左右。2、能連續(xù)火化,因蓄能器引入的風使燃燒室的煙的濃度降低,且高溫燃燒充分,濃煙消去很快,可以連續(xù)焚燒尸體。3、環(huán)保,排放的煙氣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蓄能器剖面示意圖;圖3是圖1中高溫閥及輸熱管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1、圖2、圖3可以看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本火化機有外殼、保溫層1、燃燒室16、配風系統(tǒng),配油系統(tǒng)7、操作系統(tǒng);火化機中間為主燃室16,主燃室中有進風口15,主燃室連爐門17;主燃室下為放置尸體的支板14,主燃室上為排煙二次燃燒室6,其上為拱18,13為煙道中的隔板,8為煙囪,11為三次燃燒排氣口;在火化機的下面煙道10中裝蓄能器12,蓄能器是在煙道內裝熱交換管21,熱交換管外有煙進口20及煙出口24,中間有循環(huán)隔板22,每組熱交換管的管之間封閉,管的一端連鼓風機9即空氣進口23,另一端的出口19經(jīng)管路連在爐膛內的集能器的熱進氣口5;上述的集能器4裝在爐膛的上部,有上述的熱氣進口5,該口經(jīng)控制熱氣的高溫閥2與輸熱管3連通,輸熱管3與主燃室的進風口15連通。高溫閥是一個三通閥,控制手柄在爐體外,當開啟閥時熱進氣口與輸熱管及主燃室內的進風口連通,由鼓風機吹進的冷空氣經(jīng)蓄能器及集能器兩次加熱,被引入主燃室,加熱混合氣體。
權利要求1.一種蓄能式火化機,它有外殼、保溫層(1)、燃燒室(16)、配風系統(tǒng)(15),配油系統(tǒng)(7)、操作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它還有裝在煙道(10)的蓄能器(10)及蓄能器所連的裝在爐膛上部的集能器(4)。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式火化機,其特征在于它的蓄能器(12)是在煙道內裝熱交換管(21),熱交換管外有煙進口(20)及煙出口(24),中間有循環(huán)隔板(22),熱交換管的一端連鼓風機(9),另一端經(jīng)管路連在爐膛內的集能器(4)的熱進氣口(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的蓄能式火化機,其特征在于它的集能器(4)裝在爐膛的上部,集能器有上述的熱氣進口(5),該口經(jīng)控制熱氣的高溫閥(2)與輸熱管(3)連通,輸熱管與主燃室的進風口(15)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蓄能式火化機,它有外殼、保溫層、燃燒室、配風系統(tǒng),配油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它還有裝在煙道的蓄能器及蓄能器所連的裝在爐膛上部的集能器。本裝置節(jié)能、省時,由于排除煙的熱量被上述的蓄能器吸收并引到燃燒室,使焚燒尸體的時間縮短,比正常焚燒一具尸體所用25-35分鐘節(jié)約時間5-10分鐘;裝集能器,它在爐膛的頂部,既保溫又換熱,經(jīng)實驗本火化機比一般火化機節(jié)約燃料70%左右。能連續(xù)火化,因蓄能器引入的風使燃燒室的煙的濃度降低,環(huán)保,排放的煙氣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
文檔編號F23G1/00GK2851874SQ20052013667
公開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20日
發(fā)明者于志永, 周建軍 申請人:于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