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包括鍋爐和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鍋爐包括進料口和排氣口,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包括反應池和螺旋輸送裝置,反應池的內側底部設置有螺旋輸送裝置,反應池的一側設置有生活污泥輸送口和秸稈輸送口,反應池的另一側設置有混合物出口,反應池的下方設置有導氣通道,導氣通道的側壁設置有導氣口,導氣口與反應池的底部連通。本實用新型利用鍋爐中廢氣通過導氣通道導入反應池中與秸稈和生活污泥進行反應,可以有效去除廢氣中粉塵、SO2等,混合并與廢氣反應的秸稈和生活污泥的混合物可送至鍋爐中重新燃燒,廢氣反應后重新送入鍋爐中,從而實現(xiàn)了廢氣、秸稈和生活污泥的循環(huán)利用,有效節(jié)約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
【專利說明】—種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質發(fā)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颈尘凹夹g】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鍋爐發(fā)電,需要對廢氣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包括除塵處理和脫硫處理,還需要建造大型煙囪排出廢氣,即使經(jīng)過這些處理過程,還是會造成空氣污染。
[0003]隨著當今世界一次性能源的逐漸減少及人們對環(huán)境質量的進一步要求,開發(fā)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在發(fā)達國家方興未艾。農作物的秸桿作為燃料已有悠久的歷史。1973年的石油危機,促使丹麥開始研究生物質秸桿發(fā)電技術。1988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桿生物質燃燒發(fā)電廠,如今,秸桿發(fā)電等可再生資源占到丹麥全國能源消費量的24%以上,丹麥靠新興替代能源由石油進口國一躍成為石油出口國。
[0004]中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秸桿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根據(jù)2004年農作物產(chǎn)量統(tǒng)計和秸桿量估算,我國的秸桿資源大約每年有7.23億噸。其中,約有15.0%被用來直接還田造月巴,約有25.0%被用作飼料,約9.0%被用作工業(yè)原料,約23.5%可作為其他能源用途的農作物秸桿被當做廢物焚燒掉了。露天焚燒農作物秸桿不僅污染環(huán)境,浪費資源,而且影響交通安全。
[0005]中國有豐富的生物質資源,據(jù)統(tǒng)計2000年時我國農作物秸桿年產(chǎn)量約為6.9億噸,折標準煤3.4億噸。近年秸桿資源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長。預計2010年將達到7.26億噸,,相當于3.5億噸標準煤。目前,2億余噸農作物秸桿由于沒有適宜的用途,不得不在田間直接焚燒,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影響交通,而且造成生物質能源的極大浪費。如將秸桿進行有效的利用,使2億余噸剩余秸桿中有1/5被利用,也將有4000萬余噸秸桿轉化為清潔能源,每年可以節(jié)約標準煤2000萬噸。
[0006]生活污泥是一種富營養(yǎng)的物質,呈堿性,PH值能達到13-14。
[0007]現(xiàn)有技術中,生物質發(fā)電還無法達到充分循環(huán)利用,生物質燃燒產(chǎn)生的粉塵和廢氣還是會造成空氣污染。
[0008]因此,需要一種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熒光液檢測探傷操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種快速、便捷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
[001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11]一種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包括鍋爐和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所述鍋爐包括進料口和排氣口,所述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包括反應池和螺旋輸送裝置,所述反應池的內側底部設置有所述螺旋輸送裝置,所述反應池的一側設置有生活污泥輸送口和秸桿輸送口,所述反應池的另一側設置有混合物出口,所述生活污泥輸送口和秸桿輸送口均設置在所述螺旋輸送裝置的上方,所述反應池的下方設置有導氣通道,所述導氣通道的側壁設置有導氣口,所述導氣口與所述反應池的底部連通,所述反應池的頂部設置抽氣口,所述排氣口連接所述導氣通道,所述混合物出口和抽氣口連接所述進料口。
[0012]更進一步的,所述鍋爐還包括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所述省煤器連接所述排氣口,所述空氣預熱器連接所述省煤器,所述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連接所述空氣預熱器。
[0013]更進一步的,所述鍋爐還包括省煤器、空氣預熱器和除塵器,所述省煤器連接所述排氣口,所述空氣預熱器連接所述省煤器,所述除塵器連接所述空氣預熱器,所述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連接所述除塵器。
[0014]更進一步的,所述生活污泥輸送口設置在所述秸桿輸送口的上方。
[0015]更進一步的,所述混合物出口設置在所述螺旋輸送裝置的一側。此設計方便混合物排出。
[0016]更進一步的,所述導氣通道的入口處設置有壓力控制裝置。壓力控制裝置用于控制進入導氣通道的氣體壓力。主要是為了增加導氣通道內壓力,使得導氣口氣流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促進生活污泥和秸桿的混合。
[0017]更進一步的,所述反應池底部設置在地面下方。因為反應池的底部設置有導氣通道,導氣通道中氣體為從鍋爐中排出,溫度為100-200°C,帶有很高的熱量,將反應池的底部設置在地下,可有效減少熱量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0018]更進一步的,所述秸桿輸送口處設置有秸桿粉碎裝置。利用秸桿粉碎裝置將秸桿進行粉碎處理后送入反應池中,秸桿與生活污泥的反應面積更大,反應更徹底。
[0019]更進一步的,所述導氣通道上設置有通氣閥門,所述通氣閥門連通所述反應池,所述通氣閥門與所述反應池的連接處設置在所述螺旋輸送裝置的上方。通過將導氣通道和反應池通過通氣閥門連接,可以方便控制反應池內氣體流量。
[0020]更進一步的,所述導氣通道的入口處設置有溫度傳感器。用于監(jiān)控進入導氣通道內氣體的溫度。
[0021]實用新型原理: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的導氣通道進口連接鍋爐,鍋爐燃燒產(chǎn)生的廢氣,廢氣具有較高溫度,一般為100-120°C,通過導氣通道從反應池的底部進入反應池,同時反應池的一側設置有生活污泥輸送口和秸桿輸送口,反應池的底部設置有螺旋輸送裝置,螺旋輸送裝置將生活污泥和秸桿混合,并輸送至反應池的另一側排出,其中導氣通道中氣體進入反應池后與生活污泥和秸桿的混合物充分反應,可以有效去除鍋爐廢氣中的粉塵、S02等,從反應池另一側排出的混合物再將其放入鍋爐中作為燃料燃燒,反應后的廢氣通過反應池頂部的抽氣口抽出并重新送入鍋爐中,作為鍋爐爐膛助燃使用。
[0022]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將鍋爐中廢氣通過導氣通道導入反應池中與秸桿和生活污泥進行反應,可以有效去除廢氣中粉塵、so2等,混合并與廢氣反應的秸桿和生活污泥的混合物可送至鍋爐中重新燃燒,廢氣反應后重新送入鍋爐中,從而實現(xiàn)了廢氣、秸桿和生活污泥的循環(huán)利用,有效節(jié)約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的第一結構示意圖;[002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0025]圖3是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0027]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包括鍋爐10和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20。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20包括反應池1和螺旋輸送裝置2,反應池1的內側底部設置有螺旋輸送裝置2。本實用新型中,反應池1為長寬高為35mX15mX37m的長方體,其中,反應池1的一部分伸入地下7m,另一部分在地面以上30m。
[0028]反應池1的一側設置有生活污泥輸送口 11和秸桿輸送口 12,反應池1的另一側設置有混合物出口 13,生活污泥輸送口 11和秸桿輸送口 12均設置在螺旋輸送裝置2的上方。秸桿輸送口 12處設置有秸桿粉碎裝置。利用秸桿粉碎裝置將秸桿進行粉碎處理后送入反應池中,秸桿與生活污泥的反應面積更大,反應更徹底?;旌衔锍隹?13設置在螺旋輸送裝置2的一側。此設計方便混合物排出。生活污泥輸送口 11和秸桿輸送口 12均設置有傳送帶,方便向導料槽中輸送生活污泥和秸桿。
[0029]其中,優(yōu)選的,通過生活污泥輸送口 11和秸桿輸送口 12輸入反應池中的生活污泥和秸桿的重量比為5:3,此時得到的混合物與廢氣的反應較充分,得到的混合物燃燒效能更好。其中,秸桿壓縮成塊體,生活污泥和秸桿的用量根據(jù)鍋爐的燃燒量計算。
[0030]反應池1的下方設置有導氣通道3,導氣通道3的側壁設置有導氣口 31,導氣口 31與反應池1的底部連通,反應池1的頂部設置抽氣口 4。優(yōu)選的,生活污泥輸送口 11設置在秸桿輸送口 12的上方。導氣口 31的目數(shù)為12-15目。這樣方便氣體通過,同時可以阻止反應池內混合物漏出。
[0031]其中,導氣通道3的入口處設置有壓力控制裝置32。壓力控制裝置用于控制進入導氣通道的氣體壓力。主要是為了增加導氣通道內壓力,使得導氣口氣流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促進生活污泥和秸桿的混合。導氣通道3上設置有通氣閥門33,通氣閥門33連通反應池1,通氣閥門33與反應池1的連接處設置在螺旋輸送裝置2的上方。通過將導氣通道和反應池通過通氣閥門連接,可以方便控制反應池內氣體流量。導氣通道13的入口處設置有溫度傳感器。用于監(jiān)控進入導氣通道內氣體的溫度。優(yōu)選的,導氣通道13的入口處還設置有單向閥門,可防止導氣通道內氣體回流。
[0032]鍋爐10包括進料口和排氣口。進料口用于向鍋爐10中加入燃料,排氣口用于排出鍋爐燃燒產(chǎn)生的廢氣。排氣口連接導氣通道3,混合物出口 13和抽氣口 4接進料口。優(yōu)選的,鍋爐10還包括省煤器101和空氣預熱器102,省煤器101連接排氣口,空氣預熱器102連接省煤器101,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20連接空氣預熱器102。另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例,鍋爐10還包括省煤器101、空氣預熱器102和除塵器103,省煤器101連接排氣口,空氣預熱器102連接省煤器101,除塵器103連接空氣預熱器102,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20連接除塵器103。此實施例中,可以將除塵器103中得到的粉塵收集起來留作其他用處。通入反應池的廢氣是鍋爐除塵后的廢氣。[0033]反應池1底部設置在地面下方。因為反應池的底部設置有導氣通道,導氣通道中氣體為從鍋爐中排出,溫度為100-120°C,帶有很高的熱量,將反應池的底部設置在地下,可有效減少熱量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經(jīng)過與混合物反應后,廢氣的溫度降到70-80°C。
[0034]其中,在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中,所有進料、出料、進氣攪拌、出口氣體及輸送平衡均采用PLC全自動控制,設計中充分考慮了技術工藝生產(chǎn)線的同步使用,付諸實施能形成產(chǎn)業(yè)化經(jīng)營模式。
[0035]實用新型原理: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包括鍋爐和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的導氣通道進口連接鍋爐的排氣口,鍋爐燃燒產(chǎn)生的廢氣,通過導氣通道從反應池的底部進入反應池,同時反應池的一側設置有生活污泥輸送口和秸桿輸送口,反應池的底部設置有螺旋輸送裝置,螺旋輸送裝置將生活污泥和秸桿混合,并輸送至反應池的另一側排出,其中導氣通道中氣體進入反應池后與生活污泥和秸桿的混合物充分反應,可以有效去除鍋爐廢氣中的粉塵、so2等,從反應池另一側排出的混合物再將其放入鍋爐中作為燃料燃燒,反應后的廢氣通過反應池頂部的抽氣口抽出并重新送入鍋爐中。經(jīng)過導料槽的帶溫氣體,經(jīng)由鍋爐的一次風機抽回,作為鍋爐爐膛助燃使用。
[0036]其中,在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中,所有進料、出料、進氣攪拌、出口氣體及輸送平衡均采用PLC全自動控制,設計中充分考慮了技術工藝生產(chǎn)線的同步使用,付諸實施能形成產(chǎn)業(yè)化經(jīng)營模式。
[0037]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將鍋爐中廢氣通過導氣通道導入反應池中與秸桿和生活污泥進行反應,可以有效去除廢氣中粉塵、so2等,混合并與廢氣反應的秸桿和生活污泥的混合物可送至鍋爐中重新燃燒,廢氣反應后重新送入鍋爐中,從而實現(xiàn)了廢氣、秸桿和生活污泥的循環(huán)利用,有效節(jié)約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鍋爐(10)和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20 ),所述鍋爐(10 )包括進料口和排氣口,所述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20 )包括反應池(I)和螺旋輸送裝置(2),所述反應池(1)的內側底部設置有所述螺旋輸送裝置(2),所述反應池(1)的一側設置有生活污泥輸送口(11)和秸桿輸送口(12),所述反應池(1)的另一側設置有混合物出口(13),所述生活污泥輸送口(11)和秸桿輸送口(12)均設置在所述螺旋輸送裝置(2 )的上方,所述反應池(1)的下方設置有導氣通道(3 ),所述導氣通道(3 )的側壁設置有導氣口(31 ),所述導氣口(31)與所述反應池(1)的底部連通,所述反應池(1)的頂部設置抽氣口(4),所述排氣口連接所述導氣通道(3),所述混合物出口(13)和抽氣口(4)連接所述進料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10)還包括省煤器(101)和空氣預熱器(102),所述省煤器(101)連接所述排氣口,所述空氣預熱器(102)連接所述省煤器(101),所述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20)連接所述空氣預熱器(10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10)還包括省煤器(101)、空氣預熱器(102)和除塵器(103),所述省煤器(101)連接所述排氣口,所述空氣預熱器(102)連接所述省煤器(101),所述除塵器(103)連接所述空氣預熱器(102),所述生物質循環(huán)利用導料槽(20 )連接所述除塵器(103 )。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污泥輸送口(II)設置在所述秸桿輸送口(12 )的上方。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出口(13)設置在所述螺旋輸送裝置(2)的一側。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通道(3)的入口處設置有壓力控制裝置(32 )。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1)底部設置在地面下方。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桿輸送口(12)處設置有秸桿粉碎裝置。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通道(3)上設置有通氣閥門(33 ),所述通氣閥門(33 )連通所述反應池(1),所述通氣閥門(33 )與所述反應池(1)的連接處設置在所述螺旋輸送裝置(2)的上方。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發(fā)電循環(huán)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通道(13)的入口處設置有溫度傳感器。
【文檔編號】F23K5/00GK203517860SQ201320532545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曹鳳英 申請人:南京僑興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