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堆料層I在燃燒過程中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保持穩(wěn)定的堆料形狀。
[0084]采用本發(fā)明的上述燃燒方法和燃燒裝置100,由于在進風側101設置有僅允許向堆料層I上部供風的側壁6,這樣,進入爐膛10的風所產生的主氣流由堆料層進風側101的上部進入堆料層1,并且,隨著高度的降低進入爐膛10的風所產生的氣流會慢慢減弱,在堆料層I底部爐箅14位置幾乎沒有氣流通過。燃燒時,主氣流穿過堆料層I上部并與揮發(fā)份51混合,混合后的氣體從燃燒側102進入燃燒腔3并在燃燒側102的上部和燃燒腔3內形成高溫火焰區(qū),而析出揮發(fā)份后的固定碳燃料52與少量氣流在堆料層I的下部緩慢燃燒,堆料層I下部的析出揮發(fā)份后的固定碳燃料52的燃燒僅起到加熱堆料層I以加速揮發(fā)份51的析出以及為揮發(fā)份51燃燒提供火種的作用,因而在堆料層I的下部位置以及堆料層I底部爐箅14位置不存在高溫火床。并且,隨著燃燒的進行,體積變小的固定碳燃料52逐步下移,燃燒時間越長的固定碳燃料52位于越向下的位置,使得下部的固定碳燃燒層越向下溫度越低,燃燒所產生的爐灰53也在固定碳燃料向下移動過程中,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底部爐箅14被排入到下部的灰室4中,有效解決了現(xiàn)有燃燒爐存在的熔灰問題,保證了燃燒爐的持續(xù)穩(wěn)定燃燒。
[0085]同時,如圖1、圖2所示,在燃燒過程中,燃料被下層固定碳燃料52加熱析出的揮發(fā)份51隨著氣流朝向燃燒腔3流動,而下層固定碳燃料52燃燒產生火焰也在氣流帶動下朝向燃燒腔3燃燒,在揮發(fā)份51經過燃燒火焰時,被燃燒火焰產生的高溫點燃,從而實現(xiàn)了揮發(fā)份的充分燃燒。并且,由于本發(fā)明可以隨著燃燒的進行利用重力自動有序進料,可以使燃燒裝置處于無人值守的運行狀態(tài),不但節(jié)省了人力,而且由于堆料層I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堆料層I在燃燒過程中保持穩(wěn)定的堆料形狀,使得爐膛I內的固定碳燃燒和揮發(fā)份析出一直處于連續(xù)穩(wěn)定的燃燒狀態(tài)下,有效保證了揮發(fā)份的充分燃燒,提高了燃燒效率,實現(xiàn)了燃燒裝置的有序可控燃燒。
[0086]在本發(fā)明中,如圖3所示,堆料層I在進風側101和燃燒側102之間的兩相對側面161、162與爐膛內壁相接,以將爐箅14上方的爐膛在進風側101的空間與燃燒側102由堆料層I隔離開。這樣,進入進風側101的風產生的氣流只能穿過堆料層I才能到達燃燒側102,避免了風從堆料層I外面通過而做無用功,保證了穿過堆料層I的風的有效供給。
[0087]在一個可選的例子中,爐箅14上方的爐膛10在進風側101與燃燒側102之間的該兩相對側內壁面103、104,與堆料層I在進風側101與燃燒側102之間的兩側面161、162可形成的自然堆放坡度16 —致或位于該自然堆放坡度16內側,從而使得堆料層I在進風側101與燃燒側102之間的兩側壁面103、104與爐膛內壁相接。
[0088]該爐箅14上方的爐膛10在進風側101與燃燒側102之間的兩相對側內壁的側壁面103、104的形狀可根據(jù)需要設置,只要不超出自然堆放坡度16外側,能夠使得堆料層I的兩相對側面161、162與爐膛側壁面103、104相接即可,其具體形狀可不做限制。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爐箅14上方的爐膛在進風側101與燃燒側102之間的兩相對側內壁面103、104的形狀并不限于圖中示出的形狀,還可以設置成其它多種形狀,在此不再
列舉。
[0089]在本發(fā)明中,側壁6的只要設置成能夠實現(xiàn)僅允許向堆料層I上部供風即可,其具體的形狀和位置可以不做限制。
[0090]如圖1至10所示,燃燒裝置100的進風側101的側壁6設置成,在進風側101上部形成有允許氣流通過的允流結構61,在進風側下部形成有阻擋氣流通過的阻流結構62。當氣流進入爐膛10后,位于進風側101下部的阻流結構62阻擋氣流繼續(xù)前進,氣流只能經過位于進風側101上部的允流結構61進入堆料層1,從而實現(xiàn)了僅向堆料層I的上部供風。
[0091]在一個可選的例子中,如圖1、圖2所示,進風側101側壁6整體為阻流結構62,側壁6的頂部與爐膛頂壁之間具有間隔63,由該間隔63形成為允流結構61。氣流進入爐膛10后,只能通過位于進風側101上部的間隔63進入堆料層I的上部。如圖2所示,側壁6的頂部可以設置成與爐膛10沒有接觸;或者,如圖1所示,在側壁6的頂部也可以設置成具有與爐膛10的側壁相接的導流壁,該導流壁與爐膛的頂壁以及側壁圍合成以便于氣流通過的導流通道。
[0092]在另一個可選的例子中,如圖4、圖5所示,進風側101側壁6頂部與爐膛10頂壁相接,側壁6的中上部為允流結構61,側壁6的下部為阻流結構62。
[0093]具體的,如圖4所示,允流結構61可以為設置在進風側101側壁6上部的開口 64,氣流進入爐膛10后經由開口 64進入堆料層I的上部。當然,允流結構61也并不限于圖中所示的方式,只要設置成能允許氣流通過即可,其具體形狀可以不做限制。
[0094]在另一個可選例子中,如圖5所示,允流結構61設置為在進風側101側壁6上部的允許氣流通過的空隙結構65,氣流進入爐膛10后經由空隙結構65進入堆料層I的上部??障督Y構65可以設置成柵欄結構、柵格結構或網(wǎng)格結構,只要能夠允許氣流通過即可,其具體結構可以不做限制。
[0095]在本發(fā)明中,進風側側壁6的形狀可以根據(jù)需要設置。如圖7所示,側壁6可以為豎直側壁,或者,側壁6也可以設置成如圖6所示的傾斜側壁或者如圖1、圖2所示的弧形側壁。當然,側壁6也可以設置成本領域技術人員熟悉的其他形式。
[0096]在側壁6的一個可選的例子中,如圖8至圖10所示,側壁6可以由爐膛10的一部分側壁構成。
[0097]在側壁6的另一個可選的例子中,如圖6、圖7所示,側壁6由設置于進風側101的側壁部件66構成。
[0098]在本發(fā)明中,在爐箅14上方承接固體燃料的堆料區(qū)域內可設有撥料機構7,通過控制撥料機構7的運動將呈燃燒狀態(tài)的燃料撥松動,以保證燃料能夠更充分的燃燒。其中,如圖12、圖13所示,撥料機構7可以由轉動式撥料器7’構成,或者撥料機構7也可以由移動式撥料器7”構成。
[0099]撥料機構7大致處于固定碳的燃燒層的位置,并受控實現(xiàn)撥料的運動。能夠將固定碳的燃燒層的燃料撥松動以增大呈燃燒狀態(tài)的燃料的間隙,有利于改善固定碳的燃燒層的燃燒,同時還能有利于將燃燒層內的燃料燃盡后產生的燃灰從松動后的間隙排出。
[0100]在一個可選的例子中,如圖15至23所示,撥料器7包括有撥料輥71,撥料輥71上排列有撥料翅72。
[0101]撥料翅72只要設置成能夠撥松燃料即可,其具體形式可以不做限制。具體的,如圖13至圖16所示,撥料翅72可以由撥料棒721構成,或者,如圖17至圖21所示,撥料翅也可以設置成由撥料環(huán)722構成。具體在本實施例中,環(huán)狀撥料翅722為U形環(huán)或半圓環(huán),或者相同原理及作用的其它形狀撥料翅722。本發(fā)明的撥料翅72是在運動時對燃燒狀態(tài)下的燃料產生擾動作用,將其撥松以增大燃料間的間隙即可,例如撥料翅還可以設置為如圖22所示的撥料圈,或者設置為如圖23所示的螺旋撥料條,因此撥料翅72可為實現(xiàn)上述功能的任何形狀,不限于本發(fā)明圖中所示出的具體形狀。
[0102]在一個可選的例子中,如圖16所示,撥料翅72沿撥料輥71軸向對稱排列,如圖15、圖17或圖18所示,當然撥料翅72也可以采用非對稱排列、螺旋排列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熟悉的其他排列方式。
[0103]在本發(fā)明中,如圖15至23所示,撥料輥71可以由轉動軸73帶動其轉動,構成轉動式撥料器V ;或者撥料輥71也可以由移動桿74帶動其移動,構成移動式撥料器7”。
[0104]在一個可選的例子中,如圖13所示,轉動式撥料器7’的轉動軸線與主氣流的流動方向大致垂直設置,通過控制撥料器7轉動將燃料向燃燒側102撥動,以保證燃料更充分的燃燒。
[0105]在一個可選的例子中,爐箅14在燃燒腔3的一側邊緣與爐膛10內壁具有間隔,轉動式撥料器V的轉動軸線大致平行于該與爐膛10內壁具有間隔的爐箅14邊緣。
[0106]在一個較佳的例子中,如圖14所示,爐箅14上方設置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撥料機構7。
[0107]在本發(fā)明中,可在燃燒側102的爐膛上設有點火口 8。點火口 8的位置設置為只要能夠在堆料層I的燃燒側102進行點火即可,其具體設置位置可不做限制。由于在堆料層的燃燒側進行點火,點火火焰位于揮發(fā)份的流經路徑上,因而堆料層在點火火焰的加熱作用下首先析出的揮發(fā)份燃料析出的揮發(fā)份由主氣流帶著從堆料層的燃燒側穿出,穿出后的揮發(fā)份極為容易被點火火焰點燃在經過點火火焰時被點燃;,并且由于揮發(fā)份燃燒產生了新的燃燒火焰,使得堆料層更多的燃料被加熱析出揮發(fā)份,更多的揮發(fā)份參與燃燒鄰近該燃燒火焰的析出揮發(fā)份后的固定碳燃料被引燃,而鄰近該被引燃的固定碳燃料的固體燃料被加熱析出揮發(fā)份,如此循環(huán),堆料層可以很快被點燃,爐膛內溫度被迅速升高,堆料層被快速點燃,大大的縮短了點火所需要的時間,有效克服或改善了現(xiàn)有燃燒爐具點火慢的問題。
[0108]在點火口 8的一個可選例子中,如圖1所示,點火口 8設置在燃燒側102的爐膛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