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太陽能玻璃吸熱管中,有采用內聚光拋物板反射原理獲取 更大吸熱量的設計,但是這種內聚光拋物板只有在陽光直射下的及短 時間內獲取設計熱量,不能夠在任意時間內跟蹤陽光獲取在陽光直射 下的設計效果,這一技術不能滿足沸騰熱水的需要,沒有更好的疊加
螺紋面積擴展和360度旋轉跟蹤陽光反射聚光,采集不到高溫高壓熱能,
限定了太陽能向高端熱源的發(fā)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 熱管,這種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在任意時間內內聚 光拋物板都能對準太陽,隨太陽的運動而轉動,永遠保持最大吸熱值,并 加大了真空保溫厚度,提高保溫系數,螺紋內管吸熱量+內聚光反射面大 于平面內管吸熱量多倍(管長L/螺距Nx2齒弦長x2倍反光+內聚光反 射面x管長L/螺距Nx2齒弦長),并具有耐高溫、高寒、高壓的優(yōu)點,
這種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寘空吸熱管包括有高透光光滑玻
璃外管、防震膨脹支架,其特征是增加有帶凹槽的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
永久磁體聚光旋轉拋物反射板、聚光旋轉拋物反射板固定轉向導輪、內聚 光旋轉拋物反射板固定轉向導輪圓環(huán)、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凸型連接環(huán)、 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涂層、真空抽口,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是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與帶有凹槽的高透光光滑 玻璃內管兩端或一端熔接,真空抽口開在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與帶有凹槽 的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兩端或一端,永久磁體與內聚光旋轉拋物反射板固 定轉向導輪圓環(huán)連接,內聚光旋轉拋物反射板固定轉向導輪圓環(huán)與帶有永 久磁體的內聚光旋轉拋物反射板兩端連接,內聚光旋轉拋物反射板固定轉 向導輪安放在帶有凹槽的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的凹槽內,高透光光滑玻璃 內管凸型連接環(huán)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凸型連接環(huán)通過連接器連接,螺紋 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涂層涂復在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的表面,螺 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通過高溫密封圈穿插在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中, 高溫密封圈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凸型連接環(huán)密接,內聚光旋轉拋物反射 板安放在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之間貼近外玻璃管的 一面,內玻璃管與外玻璃管間由防震漲管支架連接。
這種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與現有太陽能吸熱管 相比其優(yōu)點是 一、內聚光旋轉拋物反射板任意時間都面對太陽吸收陽光 最大值。二、加大了螺紋梅鋸或光滑型太陽能真空管的吸熱量,三、真空 管與吸熱管是分離結構保溫性能好。四、吸熱溫度可達到理想蒸汽發(fā)電溫 度設定值300度以上。
附圖示出了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的實施例,其 中,圖1是貫通式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的正視圖, 圖2是瓶膽式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跟蹤太陽能真空吸熱管的正視圖, 圖3是帶有永久磁體的內聚光旋轉拋物反射板的正視圖,圖4是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本實施例圖1中,1是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連接端,2是 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凸型連接環(huán),3是永久磁體,4是導輪連接環(huán),5是滑 動輪,6是密封圈,7是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8是聚光拋物反射板,9是 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10是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ll是螺紋梅鋸型 或光滑型吸熱管涂層,12是真空管抽空封頭。在圖2中,14是是螺紋梅 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連接端,15是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固定膨脹卡子,16 是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固定膨脹卡子,13是滑動輪軸,12是真空管 抽空封頭,IO是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在圖3中,4是導輪連接環(huán), 3是永久磁體,5是滑動輪,13是滑動輪軸,8是聚光拋物反射板。在圖4 中,7是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8是聚光拋物反射板,5是滑動輪,9是高 透光光滑玻璃內管,6是密封圈,IO是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
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是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與高透光光滑玻璃 內管(9)兩斷或一端熔接,永久磁體(3)鑲嵌在導輪連接環(huán)(4)上,滑 動輪(5)通過滑動輪軸(13)鑲嵌在導輪連接環(huán)(4)上,聚光拋物反射 板(8)的兩端與導輪連接環(huán)(4)連接,聚光拋物反射板(8)安放在高透 光光滑玻璃內管(9)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中靠近高透光光滑玻璃 外管(7)的一側,滑動輪(5)沉落在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的凹槽中,
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 —端通過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固定膨脹卡子(15) 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連接,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通過 密封圈密封圈(6)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的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凸型連接環(huán)(2)連接,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一端通過螺紋梅 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固定膨脹卡子(16)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連接, 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連接端(1)、 (14)與外部連接,真空管抽空封 頭(12)開在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的一端,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涂 層(11)涂復在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的表面。
在本實施例中,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是直螺紋 型、梅花型、鋸齒型或光滑型。
在本實施例中,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可以用熱 傳導系數好、耐壓程度高的其他復合材料替代。
在本實施例中,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兩端和 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兩端與連接密封件(6)的兩 端可以分別刻有凹凸槽口,增加密封度。
在本實施例中,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兩端和 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兩端光滑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是光滑玻璃管。
權利要求
1、一種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包括有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防震膨脹支架(15),其特征是增加有帶凹槽的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永久磁體(3)永久磁體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連接端(1)、(14),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凸型連接環(huán)(2),永久磁體(3),導輪連接環(huán)(4),滑動輪(5),密封圈(6),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聚光拋物反射板(8),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涂層(11),真空管抽空封頭(12),15是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固定膨脹卡子(15),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固定膨脹卡子(16),滑動輪軸(13),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是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兩斷或一端熔接,永久磁體(3)鑲嵌在導輪連接環(huán)(4)上,滑動輪(5)通過滑動輪軸(13)鑲嵌在導輪連接環(huán)(4)上,聚光拋物反射板(8)的兩端與導輪連接環(huán)(4)連接,聚光拋物反射板(8)安放在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中靠近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的一側,滑動輪(5)沉落在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的凹槽中,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一端通過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固定膨脹卡子(15)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連接,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通過密封圈密封圈(6)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的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凸型連接環(huán)(2)連接,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一端通過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固定膨脹卡子(16)與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連接,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連接端(1)、(14)與外部連接,真空管抽空封頭(12)開在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的一端,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涂層(11)涂復在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的表面。
2、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 能真空吸熱管,其特征是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是直螺紋型、梅花型、鋸齒型或光滑型。
3、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 能真空吸熱管,其特征是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可以用熱傳導系數好、耐壓程度高的其他復合材料替代。
4、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 能真空吸熱管,其特征是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兩端和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兩 端與連接密封件(6)的兩端可以分別刻有凹凸槽口,增加密封 度。
5、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螺^M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 能真空吸熱管,其特征是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兩端和螺紋內管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的兩 端光滑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其特征是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是光滑玻璃昝 目°
全文摘要
一種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包括有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防震膨脹支架(15),帶凹槽的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永久磁體(3)永久磁體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連接端(1)、(14),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凸型連接環(huán)(2),永久磁體(3),導輪連接環(huán)(4),滑動輪(5),密封圈(6),高透光光滑玻璃外管(7),聚光拋物反射板(8),高透光光滑玻璃內管(9),螺紋梅鋸型或光滑型吸熱管(10),這種螺紋型旋轉式跟蹤內聚光太陽能真空吸熱管的聚光拋物反射板在磁控下任意時間都面對太陽,能達到真空管的最大吸熱值。
文檔編號F24J2/38GK101545682SQ20081001489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3月25日
發(fā)明者董宜昌 申請人:董宜昌